「這是安踏上市以來業績最好的一年。」在3月24日舉行的安踏2019年財報線上發布會上,安踏集團執行董事、集團CFO 賴世賢如此直截了當。誠然,安踏近340億元的營收創造了中國體育用品史上新的紀錄,40.8%的增速穩居國內同行第一。此外,安踏的經營溢利和淨利潤達到86.9億和53.4億,增速分別達到52.5%和30.3%。以上三項核心指標均創公司歷史新高,並且連續6年保持雙位數增長。受業績提振影響,截止今日收盤,安踏體育漲幅8.27%,收於每股53.65元,總市值近1450億元。
安踏集團核心管理層代表
營收從2017年的167億、2018年241億到2019年340億元,安踏可謂一年一個臺階,去年更是增長近100億元。這種高歌猛進的背後,是安踏「單聚焦、多品牌、全渠道」發展策略的持續深化推進。在完成對亞瑪芬集團的收購後,「三大品牌群」加「三大共享平臺」的模式,也使旗下多品牌在品牌力、商品力和零售力上均有提升。
不過,連續「考出」最佳成績的安踏在今年與全行業一樣迎來一份更難考卷。由於疫情全球零售市場在2020年開年遭到衝擊,安踏能否延續百億增量的勢頭還要暫時畫一個問號。但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仍重申,集團2025年實現流水雙千億的目標不會改變。
148億FILA成功經驗揭秘,安踏5年再造三個10億歐元品牌
安踏之所以增長勢頭如此強勁,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多品牌戰略的成功。
主品牌安踏定位為「以科技創新引領的極致性價比」的專業運動品牌,2019年營收增幅21.8%至174.5億元,仍為第一大營收來源。安踏表示未來5年將投入超過10億元用於科技創新,拉動創新商品貢獻率超過40%。集團旗下另一品牌FILA也已經達到147.7億元,集團收入佔比超過4成,且增幅高達73.9%。二者體量差距不斷縮小,成為集團兩大支柱性品牌。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安踏集團執行董事、集團總裁鄭捷表示,集團2019年收購FILA,用10年時間將其打造成高端時尚運動領導品牌,成功經驗可以歸結為三點。第一,得益於精準的品牌定位,在耐克和阿迪兩個巨頭主導體育用品行業的情況下,找到中國運動時尚這樣一個切入點。第二,整體研發和商品設計的創新給品牌帶來最重要的動力,滿足這一群體對品質的追求。第三,全直營的零售的網絡,使得品牌的主題以及商品能夠用最好的方式呈現。
此外,作為集團旗下高端專業運動品牌代表的迪桑特DESCENTE也因表現出色,多次在財報中被提及。從2016年底加入集團,通過二年多的集團孵化,實現流水同比增長75%,成為集團成功孵化的又一國際品牌。鄭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迪桑特中國開發的綜訓、女子和滑雪等系列高端商品,精準吸納了購買力較強的消費者,去年迪桑特流水接近10億元,並且實現盈利,目前其在42個城市已開出136家門店,均布局在中國一線高端商場。對於戶外用品品牌克隆,鄭捷表示今年有望實現打平,其他中小品牌則仍處於培育建設期。
安踏子品牌及各品牌內部也有清晰劃分
在以多品牌戰略覆蓋不同消費年齡、層次和需求的人群同時,集團旗下子品牌也十分注重內部挖潛,通過精細化運營精準鎖定消費人群。仍然以FILA為例,作為安踏多品牌戰略的得意之作,FILA體量快速增長的背後上,已經內部孵化出兩個年流水超十億級的子品牌FILA KIDS和FILA FUSION,其中針對3-15歲年齡層的兒童品牌FILA KIDS 流水超20億元,針對Z世代95後的潮流品牌FILA FUSION 流水超10億元。
此外,主品牌安踏更是從2008年就開始布局兒童業務,到目前安踏兒童已經連續多年成為運動行業最大的兒童品牌。
財報還披露了亞瑪芬體育的相關數據。在2019年在安踏主導下的財團收購始祖鳥母公司亞瑪芬體育。安踏合營企業Mascot JVCo是亞瑪芬的控股公司。報告期內,Mascot JVCo營收額為175億元,淨虧損為10.93億元,其中安踏應佔虧損為6.3億元。
在收購亞瑪芬後,新加入安踏品牌大家庭的子品牌也制定了5個10億歐元的5年發展計劃,即將始祖鳥、薩洛蒙和威爾遜3個品牌分別打造成為「10億歐元」的品牌;中國市場和直營模式計劃實現收益10億歐元。
安踏多品牌矩陣
財報還談到疫情對於亞瑪芬可能造成的影響,集團表示,亞瑪芬1-2月份業務按計劃推進,從3月份開始受到影響,但其其秋冬季產品佔比超過65%,」如果全球疫情在秋冬季之前得到有效的控制,公司有信心將其對亞瑪芬全年業績的影響保持在可控範圍之內。「
目前,安踏集團旗下子品牌已經多達23個,專業運動、時尚運動、戶外運動三大事業群覆蓋不同消費人群。有分析稱,國內戶外運動市場起步較晚,標對對標美國戶外市場,我國戶外行業規模未來可達1285億元左右,亞瑪芬旗下的戶外品牌專業壁壘高,先發優勢明顯,在國內潛力較大。有了FILA成功的品牌管理運營經驗背書,安踏通過加快從批發模式向零售的轉型、發力電商等策略有望推動這些戶外品牌快速成長為安踏集團下一個新增長引擎。
零售升級電商增速超40%,安踏積累7000萬會員和2.5億人消費數據
在財報中,安踏特別介紹了集團在零售方面進行的一系列變革所帶來的價值。一方面,通過打造跨品牌零售共享平臺加強門店、會員、庫存及供應鏈的數位化管理,集團積累了寶貴的用戶數據和數字資產。據了解,安踏、斐樂FILA、迪桑特DESCENTE及其他品牌總計擁有近7000萬優質會員。而通過建立會員管理體系,會員復購率大幅提升,對零售帶來正向增益。
與此同時,作為價值零售的重要一環,安踏也在2019年加速對旗下品牌終端的升級。比如安踏9代形象店陸續登陸一二線城市、安踏兒童全新4.0門店亮相、斐樂FILA品牌5G新形象上市等等。數據顯示,安踏品牌在加速渠道轉型後,各級中心城市的購物中心門店佔比提升至40%以上,門店形象和購物體驗的改善有效拉動了同店增長。
安踏9代形象店
數據顯示,報告期內集團總店數為12943家,其中中國大陸安踏店(包括安踏兒童獨立店)共10516家;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和新加坡斐樂FILA店(包括FILA KIDS和FILA FUSION獨立店)共1951家;中國大陸迪桑特DESCENTE店共136家。安踏表示將對門店做進一步優化,其中安踏門店的總數2020年底預計減少至10200至10300家,FILA門店則增加到2000至2100家。
集團主要品牌門店情況
在線上,安踏深化社群運營,探索全新的Z世代網絡營銷模式。通過與天貓、京東、唯品會等重點電商平臺合作,銷售同比增長40%,增速領先全行業,訂單日峰值達800萬單。在去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運動戶外」類目排行榜中,安踏品牌排名第三,斐樂FILA品牌位列第五,安踏兒童在「童裝童鞋」類目中也躋身前三。
目前,安踏集團大資料庫擁有超過2.5億人的消費者數據資產,這大大提升了消費者洞察,數據資產在疫情期間發揮了重要的精準營銷功能。據體育大生意了解,疫情期間安踏電商業務增長超過50%。
基本盤穩固安踏手握180億,2025雙千億目標不變
剛剛經歷上市以來業績最好的一年,但安踏與大多數企業一樣因為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迎來不小挑戰,安踏預計集團業務2020年上半年將有低雙位數的下降。鄭捷告訴體育大生意,疫情最為嚴重的1月底至2月初,安踏一度有超過80%以上的實體店鋪關閉,安踏主品牌二三季度期貨訂單量下調10%-15%。不過同時安踏也表示隨著國內市場復甦,有望在下半年恢復至正常經營水平,集團有信心實現全年業績正增長。安踏還稱,截止目前公司帳面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總值接近180億元人民幣,且各類融資渠道通暢,資金面整體上非常安全。
疫情期間安踏捐款捐物3100餘萬元
安踏介紹,在疫情之初集團便開始了以「極限成本思維」為原則的精細化成本管理,控制費用的力度要強於疫情對業務的負面影響。同時,在管理效率提升、柔性化供應鏈、庫存有效控制、渠道優化等方面採取強有力的措施抵禦風險。在「節流」的同時積極「開源」,疫情爆發後,安踏集團迅速將業務重心轉向線上,1月底率先在行業內開啟 「全員零售」的創新變革項目,超過6萬名員工及合作夥伴參與,盤活私域流量。截至目前,自有工廠復工率達100%,外包工廠也已恢復90%以上產能;95%以上集團旗下門店恢復營業。鄭捷稱,3月以後店鋪效率提升明顯,預計4、5、6月的經營情況逐步好轉,下半年將回歸正常。
另外,公司在2019年已經2億元提前布局數位化轉型和大數據平臺的搭建。實現了訂、供、產、銷業務鏈條的貫通,通過品牌銷售、供應鏈與生產各環節信息的整合,使產銷協同更高效、更智能化。2020年,集團的數位化戰略,將從商品智能化、全渠道多品牌 CRM平臺建設、全流程全價值鏈數位化運營打通等三個方面開展,賦能高質量增長。安踏認為,疫情是暫時的,長遠來看消費者對健康和運動的重視度反而會進一步增強,這將推動整個集團在疫情後更快地復甦。
在採訪中,鄭捷也談到了東京奧運會延期所帶來的影響。他表示,安踏的奧運營銷戰略價值主要在於對品牌的提升,延期對於生意層面的影響並不大,安踏的奧運營銷計劃已經制定,也會根據相關情況變化做出應對。
去年安踏與國際奧運會達成合作
「我們曾從2012年全行業的庫存危機率先復甦。」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表示,安踏在不確定性環境下提升抗風險能力和快速調整策略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他相信這次疫情將在客觀上加速運動健康行業的長遠發展潛力,對於行業的變革和創新將帶來歷史性的機遇。丁世忠重申集團2025年實現流水雙千億的目標不會改變。
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