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補貼來之不易 科大訊飛連續11年研發佔營收投入20%

2020-12-17 中華經濟發展網

今年年報季,各家公司陸續交出了2019年成績單。4月27日,京東方A披露了2019年年報,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160.6億,同比增長19.51%;實現歸母淨利潤19.2億元,同比減少44.15%。與此同時,據年報顯示,2019年京東方收到政府補助26億,這個數字超過了全年的淨利潤,這意味著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之後京東方為虧損。

作為至今仍是A股僅有的純新能源整車標的北汽藍谷,4月21日也發布了2019年年報,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35.89億元,同比增長30.39%;歸母淨利潤9201萬元,同比增長25.54%。這看似是一份不錯的「成績單」,但北汽藍谷2019年的扣非淨利潤虧損達到8.74元,其營收利潤雙增長也是依賴政府的補貼。2019年北汽藍谷收到與收益相關的政府新能源汽車補貼達10億元。

被譽為「國產之光」的比亞迪2019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277.39億元,同比下降1.78%,與汽車相關並計入當期非經常性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約14.84億元,該部分佔當年淨利潤高達70.03%,成為公司淨利潤的主要來源。

據Wind顯示,在A股政府補助100名企業名單裡,科大訊飛排在第59位,與上述企業相比,4.12億的政府補貼並不算多。2019年年報中,扣除政府補助等非經常性損益後,科大訊飛淨利潤4.89億,較去年同期增長83.52%;實現經營活動生產的現金流量淨額15.31億元,再創歷史最好成績。與此同時,2019年科大訊飛累計交稅7.86億。

在政府補貼金上,科大訊飛方表示,其並不是為了政府補助而去申請政府補助,而是這件事情本身在科大訊飛的戰略主航道上,科大訊飛做了大量前瞻基礎性的研究,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據了解,科大訊飛2019年研發投入21.43億元,連續11年研發投入佔營收20%。

此前,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曾強調,上市以來,政府補助在訊飛毛利率佔比、營收比例都在逐年下降。科大訊飛的經營目標之一是收入和毛利率的快速增加,而不追求稅後利潤,因為前者表明企業的業務結構和規模增加。

科大訊飛成立於1999年,是一家長期從事語音及語言、自然語音理解、機器學推理及自主學習等人工智慧核心技術研究的公司。2008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當時中國語音產業界唯一的上市公司。

2017年,人工智慧第一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作為亞太地區最大的智能語音及人工智慧上市公司,科大訊飛在2017年年底入選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值得一提的是,隨著5G時代的到來,科大訊飛在教育、醫療等「新基建」新基建方向上將加大投入。

相關焦點

  • 科大訊飛「冰與火」:營收首破百億大關 裁減研發人員500名
    作為技術型企業,2019年科大訊飛的研發投入為21.43億元,同比去年增長21.27%;當期研發費用16.4億元,相當於營收的16.2%。但值得注意的是,研發投入和研發費用增長的同時,科大訊飛研發人員數量卻從2018年的6902人降至6404人,同比下降7%,對於依賴人才的AI行業來說這一現象並不尋常。
  • 科大訊飛上榜A股民企政府補助「億元俱樂部」 不靠補貼盈利
    從行業分布來看,在「十億」俱樂部中,2019年化工行業、新能源汽車、電子產業為政府補助的主力軍。比如類似農業補貼等專項補助。二是符合國家和地方政府各種扶持政策的,這一類多數是高新科技企業。三是業績不佳或ST公司,地方政府紓困資金或者為了保殼。四是其他與地方政府有相關合約約定的,類似於一事一議。從佔公司營業收入比重來看,政府補助一直是部分高科技公司收入來源的組成部分。
  • 科大訊飛:賺錢難,難賺錢
    2017年,長江商學院終身教授薛雲奎在分析科大訊飛時,曾直接點評道,這家公司「擅長要錢,不擅長賺錢」。如今,幾年過去了,科大訊飛還是如此嗎?賺錢難:業績多來源於政府補貼10月27日,科大訊飛發布了三季報。
  • 科大訊飛的煩惱
    近3年來科大訊飛的淨利潤分別為4.84億元、4.35億元和5.42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3.90%、-10.27%和24.71%。尺度製圖不過從歷年財報中已經可以看到,科大訊飛利潤中包含大量的政府補貼。根據財報數據,2019 年上半年,科大訊飛獲得政府補助約 1.16 億元,佔公司淨利潤比例達 61.37%。
  • 科大訊飛2018年納稅總額近10億榮登安徽省民營百強企業
    納稅總額領先,營收也創下新高。日前,科大訊飛發布2019年上半年財報。報告顯示,上半年科大訊飛實現營收42.28億元,同比增長31.7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89億元,同比增長45.06%;扣非後淨利潤同比增長56.61%,企業整體效益增速迅猛。  科大訊飛半年財報數據發布後,在多數人關注企業驚人的營收增長之外,「政府補貼2.09億元」的相關話題,也成為了一部分人關注的方向。
  • 科大訊飛,你臉呢?
    別看它的營收、淨利潤一直在增長,其實一同增長的還有政府補貼。例如,2018上半年,科大訊飛非經常性損益金額為1.1億元,有8800萬是政府補助,較上年同期增長288.52%。(單位:萬元,數據來源:wind)  事實上,過去十年,僅政府補貼就超過十億,多次拯救科大訊飛於虧損邊緣。  一家有實力、享受政策紅利,營收增速客觀的公司,為什麼盈利能力不行呢?  1.
  • 科大訊飛獲頒中國證券市場30年30家最具影響力上市公司
    科大訊飛成立於1999年,2008年在深交所中小板掛牌上市。數據顯示,從2007年底至2020年9月底,科大訊飛總資產增長了82.31倍;而從2007年至2019年,營收增長了47.93倍。上市12年,科大訊飛連續12年被深圳證券交易所評為信息披露考評優秀。
  • 川普「圍剿」圖窮匕見 美亞柏科、科大訊飛或「躺槍」跌超5%
    其中所涉A股上市公司均為高新技術企業,從研發投入來看,佔營收的比重均在8%以上,科大訊飛的研發佔營收比例甚至高達22%;研發人員佔比都在40%以上,美亞柏科的研發人員佔比甚至高達70%。受該消息影響,5月23日開盤,美亞柏科跌超8%,海康威視跌3%,科大訊飛跌超5%,大華股份跌近2%。
  • 三季報投資者交流會上,科大訊飛開口釋疑四大問題!業內的疑問全都...
    上市以來的主要收購(合併報表)有四次,2013年出資4.8億收購啟明科技,2014年收購上海瑞元;2016年收購訊飛皆成和樂知行。今年前3季度,併購企業收入佔比僅14.60%,併購企業毛利佔比僅佔科大訊飛的14.61%。
  • 科大訊飛回應:從未有房地產開發 自動翻譯沒造假
    ,不存在造假;研發支出資本化完全遵循《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要求;上市十年來,扣除退稅收入後政府補助佔營業收入比重為3.89%,2017年、2018上半年比重分別為1.42%和2.74%,不存在業績依賴政府補助。
  • 中國最聰明的公司,科大訊飛在高增長背後的爭議
    另外,科大訊飛淨利潤4.844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幅度只有13.9%,扣非後的淨利潤更是大吃一驚,居然同比負增長,下滑19.32%。儘管2016年的淨利潤為4.844億元,其中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包括政府補貼1.279億,佔總利潤的26.4%;持有的訊飛皆成產生的投資收益高達1.133億,佔總利潤的23.38%,兩者合計高達2.412億,佔總利潤的49.79%。
  • 科大訊飛回應:未曾從事房地產 自動翻譯沒造假
    科大訊飛表示,科大訊飛自成立至今,一直專注於主業,沒有一分錢收入來源於房地產開發銷售;觀塘科技島是訊飛子公司設立在涇縣經濟開發區內的IT產業研發中心及其配套服務中心,相關建築並非地產項目,更非別墅;近年來,科大訊飛人工智慧核心技術始終保持國際領先;科大訊飛機器自動翻譯已得到廣泛應用,不存在造假;研發支出資本化完全遵循《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要求;上市十年來,扣除退稅收入後政府補助佔營業收入比重為
  • 科大訊飛回應媒體評論:從未有過房地產開發銷售
    為避免廣大投資者被網上標題文章誤導,本著對廣大投資者負責的態度,科大訊飛董辦特就相關問題進行解答,以正視聽。1、科大訊飛堅守主業20年,從未有過房地產開發銷售科大訊飛自1999年成立至今,一直專注於主業,沒有一分錢收入來源於房地產開發銷售。
  • 焦點分析 | 科大訊飛:一家做大量政府訂單的AI公司,能否做好商業化?
    10月24日這天的(訊飛)收盤價是22.77元,相對於2017年11月22日千億市值時達到的47.37元,降幅腰斬。 究竟是什麼變了? 股民們不再關心國際AI比賽的成績(它一貫是反映公司底層算法水平的指標),抑或是腦機接口這類神奇的Demo,他們開始關心產品落地和商業化,說白了,訊飛的產品效果究竟如何?究竟賺了多少錢?
  • 科大訊飛套利背後的無奈 18年的技術壁壘已被瓦解?
    公司在回復函中強調:「科大訊飛堅守主業20年,從未有過房地產開發銷售」;「科大訊飛機器自動翻譯已得到廣泛應用,不存在造假」「科大訊飛人工智慧核心技術持續保持國際領先」。甚至還搬出數據來反駁,「上市十年來,扣除退稅收入後政府補助佔營業收入比重為3.89%,2017年、2018上半年比重分別為1.42%和2.74%,不存在業績依賴政府補助」。18年的技術壁壘已被瓦解?
  • AI第一股科大訊飛難增利 淨利潤半壁江山靠政府補助
    科大訊飛被譽為「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縮寫為AI)第一股」,這份業績考卷難令市場滿意。2018年,儘管科大訊飛營收大幅上升,淨利潤增幅卻僅僅剛超過營收增速的一半,政府補助又佔了淨利潤的一半,扣非後的淨利潤比2017年下滑了四分之一。
  • 2020科技工業峰會開幕 科大訊飛斬獲「傑出貢獻企業」稱號
    作為技術創新型企業,科大訊飛堅持源頭核心技術創新,多次在機器翻譯、自然語言理解、圖像識別、圖像理解、知識圖譜、知識發現、機器推理等各項國際評測中取得佳績。僅2018年至今,科大訊飛就已在各項國際AI領域技術競賽中獲得30項「世界第一」。
  • 科大訊飛發布2018年報:翻譯機銷售額同類佔比超70%
    4月18日,國內知名人工智慧企業科大訊飛正式發布了2018年年度財報,對公司過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績進行了全面的總結。根據年報顯示,科大訊飛在2018年可謂碩果纍纍,全年營收79.17億元,同比增長45.41%。
  • 「三劍客」中考:科大訊飛業績雙升,科大智能持續低迷,科大國創淨利...
    科大訊飛營收利潤雙增上半年,三家公司的業績有升有降,只有科大訊飛營收和淨利潤雙升,相對其他兩家而言顯得一騎絕塵。一家獨大的科大訊飛受疫情影響,在交出上市以來首次虧損的一季報之後,半年報成功扭虧為盈。非經常損益主要包括投資收益和政府補助,其中,投資5月底上市的三人行獲益約2.66億元,佔公司利潤總額的86.72%,是中報利潤的主要來源;此外,上半年公司收到1.18億元的政府補助。軟體行業回款慢,利潤主要在下半年確認。
  • 老兵成新秀,科大訊飛能否」嗨唱」車聯網?
    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顯示,中國車聯網市場規模將從2017年114億美元增長至2022年530億美元,2019-2022年佔全球份額由26.0%提升到32.5%,年複合增長率為36%,高於全球25.4%的增速。(數據來源:網絡整理)如此高速的發展,車聯網有望成為下一個千億級規模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