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兩岸路線從不「空心」,只是未必如你所願

2021-01-08 環球網

曾幾何時,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被人稱為「空心菜」,人們覺得她論述空洞、政策模糊。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更是被認為如此。但蔡英文是一個很會吸取教訓的人,從2012選舉到2016年選舉,不斷地修修補補,試圖自圓其說。她在2016「大選」從競選到上臺過程中,為了重返執政和鞏固政權,也曾一再說出和民進黨傳統理念相左的句子,比如「維持現狀」、比如「尊重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這些句子曾被各方從兩個角度看待,一是一個「臺獨」政黨的主席能說出這樣「反常」的話並不容易,二是說出這些還是不夠的,還要繼續做更多才行。

但是近日,蔡的畫風一變,她在接受華盛頓郵報專訪時,對於「大陸要求限期接受『九二共識』」的提問回應道:「要求臺灣『政府』(the government of Taiwan)違反民意,去接受對方設的期限,其實可能性是不大的」。

這段話捅破了窗戶紙、撕開了「模糊」,看似不符合蔡英文一貫模糊與謹言慎行的風格,實則是將她心中的真實想法吐露出來,其實不令人意外。在蔡英文「5·20」講話後,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李義虎院長曾在海外網「金臺沙龍」上指出,以前大陸曾對民進黨「聽其言、觀其行」,接下來是「觀其行」多於「聽其言」。蔡英文受訪時表明不接受這個「觀其行」的「期限」,代表她知道自己正在被大陸繼續觀察,但她已不打算完成「未完成的答卷」(國臺辦在5·20時的評語)。

隨著蔡英文的兩岸路線脈絡、觀點漸漸清晰,日前,中國社科院臺研所所長周志懷認為,蔡英文是「空心菜」這一觀點已經可以調整,蔡英文已經從「空心菜」向「半實心半空心」轉變。在島內的經濟民生、年金、長照等問題上可能是空心,但是在兩岸關係發展的很多問題上已逐漸變為實心。蔡的這個「實心」,當然是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利的,對「反獨促統」不利的。

大陸一直期待蔡英文和民進黨調整兩岸路線,說到底是期待他們面對現實,明白「形勢比人強」的道理,基於兩岸現實不再做無謂的「臺獨」奢望和衝撞,倒不是奢望他們能在短期內改變內心裡根深蒂固的「臺獨」觀念。蔡英文這位「談判高手」近年來的做法,是將「兩岸關係」這個大概念細分成一大堆小概念,然後再分門別類應對,將不好量化的複雜問題細節化,將複雜大問題轉化為部分項目風險可控、部分項目不守反攻、部分項目主動妥協的問題。

如果把蔡英文接受美媒專訪時的明確發言,和緊接著其發言人的「滅火」澄清結合來看,這擺明了就是談判場上的試探和出招,先叫出一個高價,再讓手下暗示可以再協商,有攻有守。這種彈性一再告訴大陸,理解蔡英文要從談判場的思維去理解,判斷蔡英文的真實意圖更要從「她是一個談判高手」的背景去理解。

在蔡英文的內心裡,她的兩岸路線從來都不是空心的,而是很明確的。只是這層意思不方便說出口,之前能說出口的都是模糊、空心的句子。這也是之前民進黨被批評為表裡不一的重要原因。通過用談判思維將複雜的兩岸關係大問題細化、量化並分門別類「操作」之後,如今蔡英文想說的話終於可以說出一部分,空心的言辭漸漸明晰化。

蔡英文兩岸路線從不空心,只是未必如你所願。

(文/劉國民,海外網評論員)

相關焦點

  • 蔡英文第二任的兩岸路線已經清楚了
    蔡英文以往說了什麼,大家都很清楚,目前大家在看,520蔡英文會說什麼。   「觀其行」意指不僅是做了什麼事,還包括用了哪些人。   520後的新人事出爐了。民進黨當局現任的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全部留任。這代表蔡英文第一個任期的「兩岸敵對」、「親美抗中」路線,未來不會改變。
  • 蔡英文為2016大選鋪路 兩岸路線是「最後一哩路」
    郭泰麟反問,蔡英文不是稱要概括承受ECFA嗎?  服貿協議是ECFA後續協商的重要成果,兩岸多輪磋商,業界期待已久。接下來,蔡英文在服貿協議和「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上的做法與立場,是一個重要的觀察指標。目前學運團體及民進黨所提及的監督條例版本完全是「兩國論」的思維框架,如果民進黨頑固堅持這一版本,恐怕對民共關係的影響相當負面。
  • 蔡英文第二任的兩岸路線早就清楚了
    蔡英文以往說了什麼,大家都很清楚,目前大家在看,「5·20」蔡英文會說什麼。「觀其行」意指不僅是做了什麼事,還包括用了哪些人。「5·20」後的新人事出爐了。現任的臺當局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全部留任。這代表蔡英文第一個任期的「兩岸敵對」、「親美抗中」路線,未來不會改變。
  • 蔡英文:願盡力維持兩岸和平
    華夏經緯網1月1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國、民兩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朱立倫、蔡英文昨天隔空交鋒,朱立倫批評,所有清醒的人都不會被蔡英文的空話給催眠;蔡英文在地方造勢時反擊說,朱立倫從以前講到現在,都是一樣的話,她已經把兩岸政策都講得很清楚,「我也說過,裝睡的人總是叫不醒的。」
  • 蔡英文的兩岸論述隱晦與瞭然
    2000年5月,被稱為「李登輝路線最忠實執行者」的陳水扁上臺,蔡英文被委以「陸委會主委」。蔡英文聲稱,「兩國論現在不說,但仍是事實」,「臺獨是臺灣人民對兩岸關係的選項之一」,「是不是中國人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對臺灣這塊土地產生認同」,「彰顯臺灣為主權獨立國家的存在事實」。
  • 巫永平:蔡英文需謹防走「緩獨」路線 兩岸未來仍具高度不確定性
    原標題:巫永平:蔡英文需謹防走「緩獨」路線 兩岸未來仍具高度不確定性巫永平在對蔡英文的「5·20就職演說」做整體評估時首先指出,蔡英文的這份演說主要對象是面對島內民眾的。她在演說中所做的一系列表態是針對臺灣內部的種種社會問題。這些問題有些是長期結構性問題,有些是經濟全球化的結果。總體來說,蔡英文這份就職演說的主要目的在於給臺灣民眾提供信心。而她自己也用了四個字去概括這份講稿的核心,那就是要「解決問題」。
  • 港媒:蔡英文決策模式將掐死臺灣命脈
    原標題:港媒:蔡英文決策模式將掐死臺灣命脈  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分析指出,四年了,蔡英文仍然沒有擺脫「空心蔡」的別稱,蔡英文再度出戰,不僅兩岸政策被抨擊得體無完膚,其他政見也備受批評。島內輿論擔心,蔡英文「不敢做決定、不表達己見」的決策模式,會貽誤臺灣的機會、掐死臺灣的命脈。
  • 港媒:蔡英文兩岸路線曖昧 美密集釋訊號施壓
    港媒:蔡英文兩岸路線曖昧 美密集釋訊號施壓 2015-04-07 10:24:30外界普遍認為他此行是為今年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訪美作鋪路工作。香港《大公報》7日評論指,最近多位美國前官員不約而同地要求民進黨調整兩岸政策,絕非偶然,與蔡英文即將訪美不無關係。由此也顯示華府並不認同蔡英文和民進黨現階段模糊不清、態度曖昧的兩岸路線,正以各種渠道向再一次代表民進黨角逐「大選」的蔡英文施壓。
  • 美國會接受蔡英文的兩岸說詞嗎?
    民進黨日前公布黨主席、亦是該當「大選」提名人蔡英文的訪美行程,預期將與美國高層官員及智庫學者交換關於臺海議題的意見。蔡英文也強調將會提出其兩岸政策的新論述,藉此爭取美國的支持。  為了蔡英文的美國之行,美方早已多次透過學者或前任官員表態,希望蔡英文能夠儘早說明清楚其兩岸政策,否則難與美方建立互信管道,更不用說如何讓美國成為臺灣在兩岸事務的後盾。美國在臺協會前執行理事施藍旗、前美國在臺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及前AIT代表包道格等,都相繼表達美方希望蔡英文更進一步說明其兩岸政策的看法。
  • 張亞中:新人事安排表明蔡英文第二任的兩岸路線已經清楚了
    蔡英文以往說了什麼,大家都很清楚,目前大家在看,520蔡英文會說什麼。  「觀其行」意指不僅是做了什麼事,還包括用了哪些人。  520後的新人事出爐了。現任的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全部留任。這代表蔡英文第一個任期的「兩岸敵對」、「親美抗中」路線,未來不會改變。
  • 蔡英文被諷「空心依舊在,滿紙夜郎言」 港媒:大陸只要「一中」
    【環球網綜合報導】520就職周年前夕,蔡英文接受臺灣《聯合報》專訪,提出兩岸關係互動的所謂「三新」主張,分別是「新問卷、新情勢、新模式」。蔡英文聲稱「在變動中的情勢下,臺灣與大陸要共同來維持一個和平穩定的狀態,這是雙方需要努力的,而且需要有一些結構性的合作關係」。
  • 獲正式提名 蔡英文兩岸政策老調重彈
    蔡英文執政3年多來,推動年金、同婚等多項改革,但因欠缺良好溝通,導致民怨四起,良法美意卻成了為德不卒。在兩岸關係方面,今年520蔡英文就職3周年的媒體民調顯示,竟有逾五成不滿意,這種過半不滿意度的民調去年即有之,想不到延續至今年,可見蔡英文對改善兩岸僵局並不用心。
  • 時評:蔡英文為什麼不敢說清楚兩岸政策?
    姑且不論她是否意圖以「維護兩岸現狀」來掩飾其真正的兩岸立場,蔡英文一再以「維護兩岸現狀符合主流民意支持」來迴避質疑,就暴露出其自大的傲慢心態。  既然民進黨過去7年一再質疑馬英九的方針,那民眾希望蔡英文公開說明清楚她的兩岸政策,更只是基本要求而已,豈可「嚴以律人、寬以待己」呢?
  • 柯文哲登陸促兩岸關係 蔡英文卻找不到掉頭空間
    在蔡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的情況下,柯文哲能維繫臺北市與上海的關係,被認為是泛綠陣營中最能處理兩岸關係的人。中評社發文稱,如果蔡英文繼續政治掛帥,用「統獨」意識形態看待兩岸關係,處理兩岸問題,那將是蠻幹到底,但蔡英文手中並無像樣「籌碼」,也找不到掉頭的空間。文章指出,去年民進黨上臺執政之初,很多人勸蔡英文學學柯文哲,調整立場,靈活、有技巧地處理兩岸關係,可惜不獲採納。
  • 蔡英文兩岸政策如同水中撈月
    據臺灣媒體報導,11月14日,民進黨2012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參選人蔡英文與臺灣動物保育聯盟代表見面,承諾推動臺灣成為友善動物地區,臺大中文系女生閻森瑤當面嗆蔡英文:「你不在我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名單內,我只打算投給馬英九或廢票」,蔡英文臉上頓時罩了一層霜,場面一度尷尬。媒體會後問她,馬英九哪裡比較好?
  • 不滿綠營兩岸關係路線 馬英九左批蔡英文右打賴清德
    華夏經緯網6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對於臺南市長賴清德的「親中愛臺」說,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26日出席2017兩岸經濟論壇致詞時表示,過去講到「親中」提的都是「賣臺」,同時下一句應該是接馬英九,但現在賴的「親中愛臺」說,不僅蔡英文辦公室表示看法一致,還出現「知中」、「和中」等說法,實在讓他瞠目結舌、不知所措。
  • 大公報: 蔡英文兩岸政見與民意背道而馳
    圖:民進黨主席蔡英文 來源:臺灣「中央社」  中新網8月26日電 香港《大公報》26日刊文說,「臺獨」分子陳水扁執政八年,兩岸關係停滯八年,島內經濟空轉8年。當下島內主流民意求和平、求穩定、求發展,蔡英文的兩岸主張與民意相距十萬八千裡,難怪民眾棄蔡英文而去。  文章摘編如下:  島內最新民調顯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的信任指數下降。在民望方面,其支持率也呈下滑趨勢。這並非偶然現象。正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是龍還是蟲,經過時間的檢驗後,便會原形畢露。
  • 洪秀柱向蔡英文下戰帖:來一場空心與實柱的辯論
    原標題:洪秀柱向蔡英文下戰帖:來一場空心與實柱的辯論臺海網6月24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國民黨準2016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洪秀柱昨(23日)天向民進黨2016參選人蔡英文下戰帖,希望與蔡英文辯論,要讓選民看一場
  • 蔡英文語調放軟了,稱願促進兩岸對話?國臺辦回應
    並且指出希望蔡英文能夠認真思考內部的不同主張,真正把「在野黨」當作共同解決問題的夥伴,而不是批判「在野黨」提出的兩岸關係處理辦法,來轉移自己執政不力的焦點。而藍營民意代表陳以信卻認為蔡英文確實希望兩岸關係穩定。因為隨著美國新總統的上臺,中美關係會發生改變,蔡英文也需要對兩岸政策進行調整。
  • 獨家觀察:蔡英文的就職演說,有些只是場面話
    更何況,「落實轉型正義」只是蔡英文今次再度強調的「五大政治改革計劃」中其一。只不過,其餘四項政治改革計劃:實踐世代正義、改革政府效能、啟動「國會」改革與終結政治惡鬥,均是臺灣政壇上老生常談的話題。早在20年前,李登輝便在其就職演說中表示,「打鬧不能代表民意,杯葛也並非就是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