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涉24億業績對賭雙方各執一詞 中江信託國盛金控互撕升級

2020-12-15 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吳麗華 北京報導

綿延已久的國盛金控與中江信託之間,因24億業績對賭引發的業績補償爭端,再次升級。

12月19日,深交所最新披露的中江信託就應承擔的國盛金控業績補償事件回應顯示,由於未能實際控制國盛金控,且已退出國盛證券的經營活動,無法準確詳盡的了解其具體的財務狀況。

同時,其明確提出,認為國盛金控及其實際控制人杜力、張巍行為不當,導致國盛證券今年前三季度出現異常虧損,就該問題,相關各方之間的糾紛已進入司法程序。

仔細梳理這一事件的由來則可以發現,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雙方矛盾由來已久。

事涉超10億業績補償

中江信託公開質疑國盛金控實際控制人行為不當、異常虧損,甚至不惜對薄公堂,源於國盛金控借殼上市時,雙方籤訂的一紙共計24億元的業績對賭協議。

2016年1月13日,中江信託與國盛金控、杜力、張巍籤訂《業績補償協議》相關事宜,協議約定,中江信託承諾國盛證券2016年、2017年、2018年經審計的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7.4億元、7.9億元、8.5億元。並約定,如若國盛證券在業績承諾期當年度未完成上述淨利潤數額,中江信託應向國盛金控進行業績補償,業績承諾差額補償應先以股份補償,不足部分以現金補償。

此外,協議約定,如國盛證券2016年度、2017年度實際完成的淨利潤高於業績承諾金額80%但不足業績承諾金額的100%,中江信託有權要求在後續業績承諾年度累積進行業績承諾差額補償。

前兩年,中江信託業績承諾完成率分別為82.19%、81.37%。而根據國盛金控披露的國盛證券今年前三季度未經審計數據,國盛證券歸母淨利潤尚為負數,虧損1.43億元,與約定的8.5億元相差甚遠。

按照此前協議,如果4季度國盛金控不出現大幅改善,中江信託很可能面臨超過10億的業績補償。

不過面對即將到來的巨額業績補償,雙方溝通明顯不夠順暢。

巨額補償當前雙方各執一詞

此前,針對深交所曾兩次發布問詢函,要求中江信託說明其可能承擔的業績補償金額及股份補償數量時表示,中江信託無法獲得國盛證券相關財務數據,無法計算可能承擔的業績補償金額及股份補償數量。

此次,中江信託在上述原因的基礎上,提出國盛證券今年前三季度的虧損實屬異常。中江信託認為,上述結果的造成系國盛金控及其實控人杜力、張巍等的不當行為所致,而且就該問題,相關各方之間的糾紛已進入司法程序等待公正裁決。中江信託同一天發布的3份公告除了公開質疑國盛金控實際控制人行為不當、導致一場虧損外,還告訴外界,中江信託於13日收到深交所《關注函》,已於14日提供了《關注函》回復,但是截止其18日發布公告,國盛金控仍沒有依法公告。

中江信託代理律師質疑國盛金控沒能及時披露其《關注函回函》內容,違反法律規定、有損股東及投資者知情權的同時,中江信託同時公布的還有其已經以侵權糾紛為案由於2018年11月起了國盛金控及其實際控制人張巍、杜力, 江西省人民法院已經出具了《案件受理通知書》。

中江信託表示,在收到法院相關文書後,已經於12月7日,通過與國盛金控日常工作往來的電子郵箱等方式將法院相關文書的掃描件極告知函等及時通知對方。然而,截止當日,國盛金控並沒有依法公告。

對此,中江信託質疑國盛金控沒有按時披露相關信息,構成違規、並有損股東及投資者利益。

對於業績承諾事項,另一當事方國盛金控則表示,公司將密切關注中江信託股份質押、中江信託控制權轉讓事項,跟蹤該等事項進展。如業績承諾補償協議在履行過程中出現爭議,公司將通過協議約定的司法途徑尋求解決。

針對被中江信託起訴一事,國盛金控表示,中江信託單方告知已將公司作為被告提起訴訟。截止2018年12月18日,公司註冊地址和辦公地址均未收到有關上述被訴事項的法院傳票或起訴狀、證據冊等其他任何法律文書,公司無法確認上述被訴事實。

針對深交所有關在2016年資產重組過程中,是否存在與業績補償承諾相關的其他安排的問詢,其公告中表示,公司不存在與業績補償承諾相關的其他安排。

中江信託則在回復關注函中表示,公司保留對國盛金控、董秘及相關信披人員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同時懇請有關監管部門嚴肅問詢杜力、張巍等人有無隱瞞應披露而未披露事項。

源於控制權之爭?

事實上,中江信託公開質疑國盛金控異常虧損、實控人存在不當行為之前,其將所有國盛金控股份100%質押,事實上已經讓雙方的矛盾顯性化。

11月27日晚,國盛金控緊急公告,公司單一最大股東中江信託將持有的1.25億股被質押,質押期限為3年。此次質押完成後,中江信託被質押的股票數量達到3.39億股,佔其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的100%。同時國盛金控還在公告中表示,中江信託向國盛金控出具的告知函中,既沒有說明質權人,也沒有說明資金用途,並作出「可能出現股份質押影響業績補償的風險」的風險提示。

對此,中江信託在公告和回復深交所問詢函中都表示股權質押事正常的業務操作,為了獲得流動資金貸款。但是不可否認中江信託將全部股權質押,若出現業績未達到承諾的情況,中江信託業績承諾如何補償是個問題。

此前則有媒體援引中江信託人士說法,早在國盛金控收購國盛證券時,其實際控制人杜力承諾了由其負責完成業績對賭,並與中江信託的大股東籤訂了協議,以此為前提,杜力要求由其全面接管國盛證券。

中江信託方認為,中江信託承擔業績補償責任,國盛證券卻掌控在國盛金控手上,國盛金控的的管控還令中江信託強烈不滿。

可見的事實則是,2017年中江信託曾以第一大股東的省份向江西省證監局發函,請求暫停核准國盛證券董事、監事任職資格。

發函中,中江信託表示,國盛金控在重組併購後,沒有按照《公司法》、《上市公司治理規則》及該公司章程的有關規定召開股東大會對董事會、事會進行換屆選舉,在改選國盛證券董事會,監事會的過程中,沒有徵求國盛金控各股東的意見,也未能履行重組國盛證券時保持其管理團隊穩定的協議和承諾,作為國盛金控的大股東,對其控股子公司國盛證券的董事、監事人選提出異議,並請求暫停核准有關董事、監事的任職資格。

此次,面臨巨額業績補償、雙方溝通不暢的情況下,中江信託提起訴訟、並通過回復問詢函的方式將雙方矛盾公之於眾似乎不難理解。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

相關焦點

  • 明天系中江信託終易主 廣州富豪張勁冒險接手
    總部在江西南昌的中江信託前身是江西國際信託,2010年被多家疑涉明天系的公司參股,因此一直被外界視作明天系控制的金融機構。本次股權變更前,領銳資產持股中江信託32.74%,為第一大股東,大連昱輝緊隨其後持有25.11%。中江信託第三大股東為江西省財政廳,持股20.44%。天津瀚晟、深圳振輝利分別持股7.17%、6.28%。
  • 信託半年業績:「三巨頭」優勢明顯 中信信託淨利第一
    本報記者 張奇 香港報導  按照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要求,2017年7月15日前,65家信託公司需披露2017年半年度資產負債表及利潤表。  此前,部分上市公司股東背景的信託公司率先披露了上半年業績。
  • 「最慘創業者」故事背後的創投恩仇:雙方各執一詞,業績對賭何以...
    一文,以第一人稱講述了他在2013年前後引入科發資本進創業公司,與對方籤訂業績對賭協議後卻被「趕」出公司,失去了在原創業公司一切職位。而時隔幾年後,又被投資方以對賭失敗為由要求賠償,且兩審皆敗一事。文章發布後引發廣泛關注,「業績對賭」成為整個事件中的中心問題。
  • 國盛金控內鬥致董秘被解聘?真相是旗下被接管券商該不該並表
    12月14日,國盛金控解聘趙岑的董秘及董事職務。趙岑曾在今年10月對國盛金控三季度業績報告發表無法保證真實性的意見,彼時趙岑認為被接管的國盛證券不應併入上市公司合併報表。但雙方不回應並未讓事態就此平息。12月16日,深交所發出關注函,要求國盛金控結合趙岑就職以來的工作情況,詳細說明解除其董事職務的原因、提議人,是否符合相關規定。就在12月16日,國盛金控新的董事會召開,趙岑作為董事依然行使表決權並投出反對票。
  • 凱迪生態退市,信託全部兌付凸顯靠譜!
    截止12月10日,凱迪生態到期未償信託類債務共計27項,涉及十餘家信託公司,共計金額達63.4億元,將近佔總到期未清償債務總額的三分之一。據信託圈內人調查了解,部分信託公司所涉債務為通道類業務,對公司實際經營並無影響。
  • 廣東國盛金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6 年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
    發行人於2015 年向中國證監會提交申請,擬向中江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等九家單位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其合計持有的國盛證券100%股權,同時向深圳前海財智發展投資中心(有限合夥)等五家企業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2016 年4 月5 日,中國證監會下發相關核准文件。
  • 國盛金控:西藏迅傑解除質押1.73億股
    每經AI快訊,國盛金控(SZ 002670,收盤價:10.59元)7月21日晚間發布公告稱,西藏迅傑於2020年7月20日將原質押給第一創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股份約1.73億股解除質押,佔其所持股份比例為82.13%。
  • 國盛金控(002670.SZ):西藏迅傑解質1.73億股
    國盛金控(002670.SZ):西藏迅傑解質1.73億股
  • 被解聘董秘反擊:一紙訴狀請求撤銷董事會決議 國盛金控稱積極應訴
    12月24日國盛金控表示近期收到法院傳票,董事趙岑已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撤銷國盛金控10月30日董事會審議通過的《關於解聘公司財務總監的議案》。對此,券商中國記者聯繫董事趙岑,其表示不便回應。國盛金控表示會積極應訴。據了解,趙岑對於被接管的國盛證券是否應併入上市公司合併報表的事項有異議,曾對國盛金控三季報發表無法保證真實性的意見。
  • 國盛金控揭秘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8日電 在收到深交所關注函,被問到解聘董秘趙岑是否合規後,國盛金控18日發布公告回應稱,趙岑在溝通能力、投資者關係以及內部團隊管理等方面存在明顯不足,尤其是近期工作中存在多次過失行為,公司認為趙岑不再適合繼續履職,解聘合法合規。
  • 國盛金控到期債券延期兌付 財報處理意見相左 董秘...
    國盛金控到期債券延期兌付,財報處理意見相左,董秘被開除 摘要 【於無聲處聽驚雷!國盛金控到期債券延期兌付 財報處理意見相左 董秘被開除】這波「內鬥」+延期兌付債券的操作,似乎暗示著國盛金控目前遭遇著某些麻煩,與新財富國盛證券多個研究小組拿下獎項的喜慶對比,顯得有些冰火兩重天。
  • 支付寶的神秘信託……已經偷偷賣了八個億
    目前售賣的產品有兩類,分別為信託產品和基金專戶產品。而如上圖所見,目前信託專區的上線產品僅有一款,即「五礦信託承信5號第2期結合資金信託計劃」。根據產品介紹,該信託的期限為3個月到2年,業績基準為年化5.8%-7.2%。本期募集金額為2億,是為第4期,整體規模預計有8-10億。
  • 外貿信託總經理徐衛暉離職 傳加盟寶能金控
    摘要 【外貿信託總經理徐衛暉離職 傳加盟寶能金控】近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多方獲悉,外貿信託總經理徐衛暉業已離職,傳聞其下一站為寶能金控。
  • 7.6億蘿蔔章後,中江信託五洲國際項目再爆雷! 短短三個月內已有3款...
    導讀   繼浙江同城、大連工具機7.6億蘿蔔章踩雷後,五洲國際項目又爆違約驚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短短3個月內中江信託已有3款產品密集違約,平均一個月一次,也是沒誰了。  中江信託設立發行的「中江信託—金鶴287號無錫五洲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以下簡稱「金鶴287號」)已於3月15日書面向投資者宣布違約。
  • 寫給信託經理(投資經理)的信:蘿蔔章那麼多,應收帳款盡調的坑怎麼破?
    可是,我們黃了之後,我聽說遠東租賃給他們也是同樣的模式做了一單。所以,資金總是有的,只是各家風控的標準和尺度不一樣。我做的第二單應收帳款是融資租賃公司的應收帳款。這個還不是信託公司直接放貸款,而是信託公司購買融資租賃公司的應收帳款,而且是買斷式的。
  • 傍上7億流量大佬,外貿信託大水漫灌現金貸,老哥直呼風控策略看不懂
    互金商業評論獲悉,新年過後,由於擔心疫情引發的逾期和催收影響,頭部消費金融機構普遍收縮了放貸規模,並進一步加強了貸後管理。但有一家持牌信託機構卻聯合中國最大的移動運營商,在消費貸款上逆勢放水,並導致了一波擼貸狂歡,但從不少借款人的反饋看,其風控策略似乎並不清晰。
  • 「非標轉標」加速背後:對賭兜底、假股真債湧現
    用益金融信託研究員喻智指出,8月份成立的集合資金信託中,融資類規模為918.69億元,佔比56.85%,規模佔比環比下降6.7個百分點;投資類成立規模為620.24億元,佔比38.38%,規模佔比環比上升4.5個百分點。
  • 原中江信託違規遭監管處罰30萬
    6月3日,江西銀保監局公布了一張有關原中江信託的罰單。罰單顯示,處罰決定日期為2018年4月16日,中江信託因發放信託貸款違規要求地方政府提供擔保而被監管罰款30萬元。至於涉事政信項目並未具體披露。
  • 金星誇蔡徐坤批王一博,引得雙方粉絲互撕,說數據造假還吐槽長相
    都說現在娛樂圈中流量的粉絲不好惹,一個不小心就會被粉絲們「群起而攻之」,而一旦兩個流量粉絲互撕起來更是誇張,這不,蔡徐坤和王一博粉絲最近又在開戰了,還直接撕上了熱搜!
  • 因版號索賠3.6億!遊戲公司業績對賭暗藏巨大風險
    根據目前審計報告,唐人數碼實際完成的業績是2014年4915.48萬、2015年5866.71萬、2016年6377.01萬、2017年6780.38萬,總計完成23939.58萬元。也就是說,唐人數碼在2014年-2017年已經為任子行賺了近2.4億,已經超額完成了業績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