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彰顯多元和包容 博物館變得越來越親近

2020-12-22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

&nbsp&nbsp&nbsp&nbsp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彰顯多元和包容

&nbsp&nbsp&nbsp&nbsp博物館,變得越來越親近

&nbsp&nbsp&nbsp&nbsp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5月18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莎莎)每年的5月18日為國際博物館日,是由國際博物館協會發起並創立的。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館都會舉辦各種宣傳、紀念活動,慶祝自己的節日,讓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館,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功能。受疫情影響,今年很多活動改為線上進行。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在南京博物院舉行,國家文物局與新華社首個合作項目「國雲展」平臺也在當日啟動。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裡,博物館就是展覽、展示文物的地方,然而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博物館的功能越來越多元,尤其經歷了疫情,博物館人愈發體會到,多元的眼光包容的心態是未來博物館發展的必由之路。

&nbsp&nbsp&nbsp&nbsp多元展示「數字博物館」加速

&nbsp&nbsp&nbsp&nbsp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火了「雲展覽」。經此一「役」,博物館人越發深刻地體會到,博物館不僅僅是簡單的文物展覽展示,更加需要以「多元和包容」的心態,去擁抱新技術並創造性地提供各種人性化服務。在廣東省博物館館長助理、教育推广部主任王芳看來,今年世界博物館日的主題與新冠疫情帶給中國博物館的思考不謀而合。「如果只滿足於墨守成規,只是簡單的布展覽陳列,肯定沒辦法滿足觀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實際上,博物館數位化、博物館教育都是『新博物館』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熱點,疫情在帶來危機的同時,客觀上也給了博物館新的發展機遇。」

&nbsp&nbsp&nbsp&nbsp在廣州藝術博物院副院長馮清源看來,經此一「役」,博物館在展覽思路、展示設計、公眾教育等方面,與公眾產生了前所未有的磨合,並達到一定的匹配度,博物館或將迎來一次主動的發展階段。 談及疫情對博物館的影響,馮清源認為,影響是多方面的,其中,傳播方式的多元化發展,拉近了博物館與公眾的距離,使博物館更加注重當下的社會現實。

&nbsp&nbsp&nbsp&nbsp廣東省博物館有關負責人認為,線上博物館的推動,令觀眾越來越平等。「以前只有在博物館現場的才是受眾,如今所有人都是潛在受眾。」該負責人表示,過去的博物館看起來有點高高在上,而在網絡上受眾都有表達自己觀點的權利。「隨著受眾範圍的不斷擴大,博物館也會放下原來的架子去迎接挑戰。」在迎接挑戰的過程中,博物館的角色發生了變化,從過去的展示空間變成了可以與公眾對話和互動的平臺。「不再是博物館單方面地輸出,博物館的公眾教育功能得到前所未有的發揮。」王芳說,博物館過去是「純精英機構」,在網絡社會中則成了分享者、參與構建者。

&nbsp&nbsp&nbsp&nbsp包容心態海納民眾意願

&nbsp&nbsp&nbsp&nbsp一直以來「以歷史文物為收藏對象」「以歷史為研究對象」是公眾對博物館的普遍認知,疫情促使博物館更加注重當前社會的發展,關注民眾的意願,關注當下。「疫情期間出現了許多可能會被記載到歷史中的事件,產生了許多相關的物品和藝術創作,它們都是記載歷史的載體,被博物館關注與收藏。」 馮清源認為,這促使博物館把收藏、展覽的目光投向當前的現實。博物館業內人士認為,在疫情期間徵集材料、資料,都是記錄歷史的工作,也是博物館人的責任。深圳博物館工作人員賴小姐也表示,教育推廣是博物館的重要職能,而要完成這個職能,博物館就必須深度參與各種社會活動。「今年的博物館日,深博就策劃了線上導覽和線上課程等活動。」

&nbsp&nbsp&nbsp&nbsp除了數量變大,「雲教育」可觸及的範圍也更廣闊。「以前我們的公眾教育服務對象主要是本市市民,現在可以服務世界各地的民眾。」 馮清源說。

&nbsp&nbsp&nbsp&nbsp在這一過程中,博物館直接感受到了受眾的需求與熱情。多元與包容的確是博物館發展的大勢所趨。廣州藝術博物院在一次直播教學中教授了書畫裝裱技術,有的觀眾就學會了給自己的作品託底,這種直觀的效果令馮清源十分開心。「博物館採取一系列的信息化傳播手段,把展覽與公眾教育活動送到觀眾面前。」 馮清源認為,距離「歸零」的同時,受眾的時間、交通成本也幾乎「歸零」,博物館在其中也受益匪淺。因為「雲展覽」和「雲教育」,工作人員從幕後走向臺前,更注重考慮當下受眾的需求。在馮清源看來,這也是博物館在展覽、設計和公眾教育方面尋求與公眾磨合的過程。

相關焦點

  • 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聽聽嘉賓怎麼說
    5月18日下午,作為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國家文物局和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江蘇省文物局、中國博物館協會和南京博物院承辦的「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主旨論壇在南京博物院舉辦,
  • 我們將迎來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表示,我們將迎來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這一主題不僅反映了博物館對於自身定位和功能的新思考和新認識,更體現了當今世界多元一體、相互尊重、彼此借鑑、和諧共存的文明發展大格局。
  • 「國際博物館日」今年「國際博物館日」和之前不一樣!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這一主題不僅反映了博物館對於自身定位和功能的新思考和新認識,更體現了當今世界多元一體、相互尊重、彼此借鑑、和諧共存的文明發展大格局。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數位化發展越來越迅速,已輻射到各個行業,這讓歷史也「活」了起來,這一點可從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中感受變化。
  •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主會場落地南京!
    這已經是南京第二次成為主會場,今年將首次嘗試採用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傳播方式,圍繞博物館如何促進社會平等、多元和包容這一主題,在南京開展多項陳列展覽、學術研討等主題活動。今年「5·18」正逢周一,各博物館將打破「周一閉館」慣例,全部開放。
  • 益陽市博物館「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活動走進文昌閣
    紅網時刻益陽5月19日訊(通訊員 姚弘)5月18日晚,益陽市博物館「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活動——博物館之夜在益陽市文昌閣廣場拉開序幕。活動分為版面宣傳、主題秀和文創產品展示三大內容,設置了傳統妝造服飾展示及文創產品走秀、中華傳統禮儀舞蹈表演、古詩歌朗誦、益陽彈詞、數位化成果展示等環節。
  • 北京探索建設「博物館之城」:在「多元和包容」中彰顯文化魅力
    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北京市文物局統計數據顯示,北京地區擁有187家註冊備案博物館,類型豐富多樣、資源特色鮮明,既包含藏品豐富的大型博物館,也包含獨具特色的中小型博物館;既包含縱橫廣泛的綜合類博物館,也包含內容專精的專題類博物館。  5月18日,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
  • 「國際博物館日」期間 北京地區博物館將推94項主題活動
    中新網北京5月13日電 (記者 於立霄)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期間,北京地區博物館將有94項主題活動陸續開展,其中包括博物館全景展示、數字展廳等50項「雲展覽」,以及科普講座、雲遊博物館、文物觀賞等15項直播活動。這是記者5月13日從北京市文物局了解到的。
  • 北京文博|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
    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北京地區博物館類型豐富多樣、資源特色鮮明,這些博物館如何攜手同行,展現平等多樣的觀點,為不同群體提供更有意義的文化體驗?又如何以包容、開放的姿態,與不同社會背景和年齡層次的公眾展開平等對話、暢談古今?讓我們一起開啟今年的博物館之旅吧!
  • 「5·18」國際博物館日|雲南省博物館日主題活動精彩紛呈
    2020年5月18日是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當日上午10時,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和昆明市文化和旅遊局、五華區人民政府在昆明雲南陸軍講武堂歷史博物館舉行雲南省「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宣傳活動啟動儀式,開啟翠湖片區博物館群主題旅遊線路。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楊德聰在啟動儀式上致辭,並宣布系列宣傳活動啟動。
  • 博物館日開展94項主題活動 北京打造「博物館之城」
    記者從北京市文物局獲悉,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北京地區博物館將有94項主題活動陸續開展,其中包括博物館全景展示、數字展廳等50項「雲展覽」,以及科普講座、雲遊博物館、文物觀賞等15項直播活動。北京積極打造「博物館之城」今年國際博物館協會確定「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北京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名傑介紹,北京市主要從三個方面詮釋國際博物館日主題:「一是突出數位化時代的雲直播,讓廣大觀眾能夠突破時空實現內容上的平等。
  • 國際博物館日,與多元文化對話!
    國際博物館日,與多元文化對話!物館日 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博物館日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這一天,博物館免費開放歡迎市民走進博物館
  • 北京將打造「博物館之城」 國際博物館日開啟94項主題活動
    北京商報訊(記者 胡曉鈺)5月13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市文物局獲悉,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期間,北京地區博物館將有94項主題活動陸續開展,其中包括50項「雲展覽」與15項直播活動。據北京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活動還將首次提出建設「博物館之城」的概念。
  • 國際博物館日,就今天!
    就是今天國際博物館日來啦!5月17日下午由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南京分會場活動在朝天宮拉開序幕多元+包容 系列活動的「南京範」開幕式上,一段2分鐘的先導片概括介紹了南京市博物館事業的發展:各項數據屢創新高
  • 5.18國際博物館日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518國際博物館日」人們說要想了解一座城,從它的博物館開始,博物館承載著一個城市的「前世今生」記錄著人類文明發展的過去、現在、未來。今年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Museumsfor 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國際博協官方對此主題給出如下闡釋:「在為不同身世和背景的人們創造有意義的體驗方面的潛力,是各博物館社會價值的中心。
  • 國際博物館日|北京為什麼要打造博物館之城
    據北京博物館學會理事長劉超英介紹,今年博物館日期間,北京博物館學會將組織博物館之城建設初探論壇,推出三場「對話式」研討,邀請相關專家學者、博物館館長、教育及媒體工作者等,分別從學術理論、政策法規、實踐經驗、工作難點等多個層面,圍繞博物館日主題闡釋、社區博物館建設與運營、博物館之城建設謀劃等主題充分探討,為北京打造「博物館之城」進行前期探索和鋪墊。
  • 獨山舉行「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活動
    5月18日,獨山縣在古風博物院樂殿內舉行了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活動。此次活動由獨山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貴州毋斂古風博物院管理有限公司承辦。活動旨在充分發揮博物館歷史文化的傳播教育功能,向大眾宣傳獨山的毋斂文化和旅遊資源,促進文旅融合,推動獨山文博發展。同時,加深市民群眾對歷史文化的認知,拉近博物館與大眾距離。當天,活動以「千年古風·多元寶藏」「博物館知識文化」「魅力黔南非遺文化」等為主題,開展了系列內容豐富的展覽。
  • 貴州儺文化博物館開展「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宣傳活動
    今年的5月18日是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貴州儺文化博物館在館內外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及展示活動,讓市民更多地關注貴州儺文化博物館,了解貴州儺文化。
  • ...舞比衣裳---肅南縣民族博物館開展「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活動
    紅飛翠舞比衣裳---肅南縣民族博物館開展「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活動 2020-05-20 02: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主會場落地南京,多地將舉辦抗疫主題展
    海南、甘肅、遼寧、黑龍江等省級博物館確定將於國際博物館日前後,舉辦抗「疫」、戰「疫」主題展。記者今天(5月11日)從國家文物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將於5月18日在南京博物院舉行。當日,南京博物院聯合國內多家博物館舉辦的「融·合:從春秋到秦漢——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多元與包容」特展將開幕,並開展雲直播。
  • 「國際博物館日」期間市博物館開展系列活動
    「國際博物館日」期間市博物館開展系列活動 發布時間:2020-05-25    作者:文物局 為增進社會公眾對博物館的了解,加強博物館與廣大人民群眾的聯繫,讓文物走近民眾,走進尋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