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今天
國際博物館日來啦!
5月17日下午
由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
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
南京分會場活動
在朝天宮拉開序幕
多元+包容 系列活動的「南京範」
開幕式上,一段2分鐘的先導片概括介紹了南京市博物館事業的發展:各項數據屢創新高,各種活動精彩紛呈,各種展示創新多樣,讓南京正日益發展成為一座充滿活力的博物館之城。
截至2019年底,南京共有58座登記備案的博物館。其中,國家一級博物館3座,二級博物館1座,三級博物館4座;國有博物館40座,非國有博物館18座。根據2019年博物館(紀念館)運營管理指標統計,全市博物館共舉辦展覽315場,組織社教活動5180場次,參觀人次約4058萬人次,年接待參觀人次在全省十三個設區市中位列第一。
博物館的蓬勃發展,讓南京充滿了活力。
資料圖
讀懂一座城,從博物館開始。
南京,這座有著2500多年建城史、超過450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值得每個人細細品讀。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期間,南京市各大博物館將圍繞「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這一主題,全城博物館聯動,統一策劃,重點推出六大主題(看南京」、「頌英烈」、「讀歷史」、「品非遺」、「賞藝術」、「雲展覽」)共計74項精彩紛呈的活動。
(滑動查看更多)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南京「國際博物館日」的各項活動頗具「南京範」,充分體現了此次國際博物館日「多元和包容」的主題。
為迎接國際博物館日,南京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博物館各顯所長,以展覽、講座、活動等不同形式為公眾奉上一席精彩的文化盛宴。
明孝陵博物館將舉辦「鐘山博物館聚落奇妙夜」主題晚會活動,開啟神秘之旅;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將開展「一如初妝——我在科博修瓷器」體驗活動,觀眾沒有金剛鑽,也能攬一回「瓷器活」;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周恩來紀念館、新四軍紀念館、淮海戰役紀念館聯合舉辦的江蘇「四種革命精神」大聯展在雨花臺烈士陵園開展,為觀眾奉上一場精神盛宴。
啟動前期,南京還推出「館長一席談」微視頻訪談,南京市博物總館、雨花臺烈士紀念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中山陵園管理局、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和寶緣齋博物館的負責人,在線化身金牌「主播」,與觀眾聊一聊「自家」的博物館,介紹起了館裡的重點活動。
此次創新的方式還有線上定製平臺——可帶走的「南京國際博物館日」,觀眾可通過「南京文旅」公眾號界面進入掌上定製平臺,用手機就能獲取博物館介紹、展覽活動預告等信息,並觀看在線直播,參與線上互動。
據了解,此次南京市共有15家博物館推出了21項線上活動,通過「線上約會博物館」的形式,讓更多的市民追溯文物背後的歷史,了解博物館裡的故事。
線上+線下 南京好朋友合辦展
開幕式結束後,《又綠江南——南京都市圈八城文物聯展》正式開展。
該展覽位於朝天宮多功能展廳,是南京、鎮江、揚州、淮安、馬鞍山、滁州、蕪湖、宣城八座城市合作舉辦的第一個南京都市圈文物聯展,也是一次精品文物的大聚集。
展覽以「多元與包容」、「區域協同發展」立意,展出來自南京都市圈八個城市18家博物館的文物207件(套),其中60%以上為一級文物。
在淮安展區,一件銅鎏金彌勒佛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彌勒佛方頭大耳,大耳垂肩,身披袈裟,袒胸露腹,右手持佛珠,左手揣布袋,盡顯逍遙自在之本色,其獨特的開臉微笑,被譽為」淮安最美微笑」,在當地已經成為一件小有名氣的「網紅文物」,擁有一批粉絲。
南京展區的「鎮館之寶」——七寶阿育王塔,2008年出土於大報恩寺遺址,高1.2米、寬40釐米,總重50公斤,通體鎏金,遍嵌寶珠,金光閃耀、氣勢恢宏。阿育王塔出土後,考古人員發現塔身內供奉有兩套金棺銀槨,打開後,佛教頂級聖物,1400年未現世的釋迦牟尼佛頂骨真舍利重現人間!
作為都市圈聯盟城市,安徽蕪湖市博物館帶來的是一件有趣的「寶物」,被譽為「六朝青瓷傑出代表」的青瓷羊尊,整件文物細膩緻密,色澤純正,羊的造型栩栩如生,表現出六朝時期越窯工匠高超的技藝。
此外,西周時期鴛鴦形三足青銅尊、唐伎樂飛天紋金櫛、東晉玉劍、南宋紋梅瓶等珍貴文物也紛紛在展覽上亮相,這些平時很難一見的文物齊聚南京,展現了各個城市的人文底蘊,也彰顯了南京都市圈兼容並蓄、活力創新的多元文化。
開展當天,主辦方還貼心地為沒來看展的市民準備了一場重量級的「雲」看展——通過在線直播方式,由知名文化學者、六朝博物館特聘館長,《百家講壇》的主講人之一,胡阿祥教授帶你看大展。
在當天的直播中,胡阿祥對8個城市的人文解讀,如揚州「大國工匠」、蕪湖「財富天下」、宣城「書房文化」、鎮江「生活雅趣」等地理人文都娓娓道來。
奇幻+有趣 遊玩還能「漲知識」
5月17日當天,朝天宮的大成殿也是熱鬧非凡。
大殿內,民間收藏文物諮詢活動正在進行。殿內一側,已預約的10位市民正拿著收藏的寶貝有序地等待。南京文物公司的專家坐鎮現場,為市民提供公益性的諮詢服務。該活動旨在引導公眾樹立正確的文物價值觀。
在大殿的另一側,南京市文化遺產研究所的專業人員正在進行拓片製作、古籍書頁修復,以及陶瓷器修補等文物修護展示,並通過展板圖文向公眾介紹文物保護工作等相關知識,這種「零距離」的展現方式,讓現場的觀眾感受到了中國文物的博大精深。
殿外,一場「太白之旅」的超時空奇幻博物館之旅也在進行。
太白,便是大詩人李白,他年少便出川週遊全國,堪稱「最早的旅遊形象大使」。南京都市圈也留下了「一代詩仙」的不少足跡,南京的鳳凰臺、馬鞍山的采石磯、鎮江的焦山、蕪湖的天門市等等,李白留下的不少經典詩篇,至今被代代傳頌。
這也正是「太白之旅」的起因。因為「太白」,南京都市圈八個城市的博物館再次歡聚,結合每座城市博物館的特質,現場展示「研學」活動,展示每個城市的地域特色,為公眾帶來一場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廣場上,「創新名城·美麗古都」南京市博物館推介也正在進行。
此次推介分為「南京市博物館總分館制」、「鐘山博物館聚落」、「革命紀念館」和「非國有博物館」四個板塊,展現南京市「博物館之城」建設的概況及特色。
南京博物館「總分館」模式是文博系統探索體制機制創新的成功實踐,推動了南京市文博事業的高質量發展;鐘山博物館聚落通過豐富文化產品供給、創新內容表達和展覽展示手段,將文博場館打造為市民遊客文化體驗目的地,在文旅融合發展中發揮「文化中樞」作用;以雨花臺烈士紀念館為代表的「革命紀念館」記錄了南京這座英雄城市的不屈與奮鬥;非國有博物館作為國有博物館的補充,是南京市博物館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促進博物館事業多元化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現場的每個參展博物館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作為紅色聖地——雨花臺烈士紀念館,不僅用展板記錄了南京這座英雄城市的不屈與奮鬥,還特地請來了南京白局的老師,現場表演,用南京方言頌英烈,傳承紅色基因,引來了不少人圍觀。
當天晚上,「金陵尋夢——夜瞻園」實景專場演出在瞻園上演。
「夜瞻園」實景演出以燈光亮化為基礎,將亭臺樓閣巧妙地融入戲曲演出中,360度實景還原經典名著《紅樓夢》,傳統戲曲、器樂、多媒體,結合瞻園廊、亭、廳的園林空間,通過六幕的實景穿梭演出,帶領觀眾深度走近詩情畫意的金陵夢中景,營造多層次沉浸式文化體驗。
南京
為你開啟不一樣的文博之旅!
小貼士
廣大遊客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時,小遊貼心提醒:參觀前請確認博物館開放時間。疫情防控期間,為保證參觀安全、健康、有序,遊客入館前請主動佩戴好口罩,在測溫點出示「蘇康碼」、預約情況界面並進行核驗,配合館區防疫安全檢查後入館參觀。
來源: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文章及插圖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果分享內容侵犯您的版權或者所標來源非第一原創,請聯繫小編微信wyt1015292075,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原標題:《國際博物館日,就今天!》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