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童年噩夢?比如說看過的某檔節目或者是某部動畫片,裡邊每一幀的畫面都細思極恐,節目配樂又格外的陰森恐怖……
對於不少9080的孩子來說,央視1998年首推出的《走近科學》就是這樣一部「童年噩夢」;
在片中一個個奇聞怪事的背後,往往隱藏著狗血的劇情和令人大跌眼鏡的真相,所以當長大後再次回看,不少人都直呼:真是又爛又狗血。
《走近科學》這個節目一共做了1000多期,內容大多是民間的奇聞怪事。但是在當時也曾一度被許多人奉為心目中的經典,儘管它常常受人詬病,但的確是人們在茶餘飯後可以拿來解悶的一把好手。
但是在去年的9月份,《走近科學》這檔節目宣布正式停播。雖然常常會吐槽,但是面對突然襲來的停播公告,不少觀眾還是表現出了對它的深深不舍。
狗血節目的由來
那麼《走近科學》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其實它開始的畫風並不是這樣的;
因為在1995年,國家首次提出"科教興國"的概念,於是電視臺首跟大勢,於1998年推出了第一檔大型科教欄目並為它取名為《走近科學》。
在《走近科學》剛剛開播之時,節目組對其的定位是——一檔「嚴謹科學」的科普類節目;
為了保證節目的質量和科學嚴謹性,節目組甚至還請到了六位諾貝爾獎得主坐鎮;而且節目的播出時間也定在了黃金時段;
可以說,為了能夠提高收視率,做好品質把控,節目組在播出之前也是煞費了苦心。
但是當《走近科學》被正式搬上屏幕之後,播出的效果遠超了所有人的預期。但這並不是因為節目太火爆了,恰恰相反,是因為收視率實在太慘澹了……
因為起初定位的水平門檻過高,所以片中的專業名詞術語比比皆是,普通的老百姓看著就像「天書」,根本就不知道專家們到底在講什麼,自然也就對節目沒了什麼興趣。
這樣的尷尬境地可讓節目組的導演們頭疼壞了,最終他們決定給節目換一個畫風……
放棄之前的高門檻定位,轉而選擇一些接地氣的事件,或許這樣做的話,大眾還更容易接受些。
於是他們開始廣泛招收來自民間的「神奇故事」,前期他們會通過給觀眾渲染神秘氣氛從而勾起大家的好奇心,而後再通過科學的解釋為觀眾揭開謎底。
詭異開頭加狗血結尾
每一期故事的大框架基本都是相同的,首先要起一個引人入勝的題目,以此來吸引觀眾的興趣,引發好奇心。
比如說:殭屍男孩、行走的屍體、吐血奇人等等,雖然看起來啼笑皆非,但的確足夠惹人好奇。
再加上主持人張騰嶽在節目開始之前所拋出的問題:小樓死過人後為何半夜頻繁傳出狗叫聲?被掛在半山腰的棺木究竟是如何放上去的?一系列的提問將觀眾的好奇心逐步推起。
每當這個時候,觀眾們就會心驚膽戰,但又忍不住看下去,令人脊背發涼的旁白解說,搭配上玄乎的音樂背景,總覺得其中所講述的事情必定「事出蹊蹺」
其實仔細看下去,到最後總會有專家出來為此事進行科學解讀,而之前所渲染的神秘氣氛也會隨之消散;有時結局還會令人啼笑皆非……
但即便如此,大家依舊還是每晚堅持等在電視機前,只為把它作為今日份的歡樂源泉。
令人啼笑皆非的「離奇事件」
小編猶然記得在《走近科學》中有一期節目名叫"包治百病的藍冰",故事的內容大致是這個樣子的:
在一個河北的村子裡,某天突然從天上掉下來幾塊藍色的冰,村裡的人都很好奇,於是紛紛趕來圍觀;
的人大著膽子嘗了嘗,據說味道還不錯;有人則開始猜測這究竟是「何方寶物」?後來一位大爺將這塊從天而降的藍冰抱回了家。
大爺把藍冰抱回家之後就將藍冰凍在了冰箱裡,而且每天都會拿出來舔一舔,後來還給這塊冰取了個好聽的名字——"無根之水";
在大爺看來,這塊藍冰可以包治百病。但是經過節目組的科學解釋,大家這才知道原來這些藍冰根本就不是什麼寶物,而是飛機上經過處理後的排洩物。
看到結尾你是不是感覺很扯?不要著急,除了這期,還有比這更誇張的。
在貴州有個叫回龍村的村子,但是村民都叫它"鬼剃頭村子",因為有傳聞說村裡的人大多都親眼看見過鬼。
在某天早上,一位村民的母親驚魂不定地蜷縮在角落,驚恐地看著枕頭上莫名掉落的一大把頭髮。但這還不算什麼,此事之後,這位村民的母親便失明了。
隨後這個村子裡的大部分村民都發生了相似的經歷,不少人開始莫名的脫髮、失明,這樣「詭異」的事件立刻便引起了全村人的恐慌;
最後政府介入調查得出結論——之所以村民會紛紛脫髮失明,其實並不是被「鬼剃了頭」,而是因為長期食用了含有大量的蓮花白,最終導致了中毒。
還有一期節目;故事發生在一棟老舊的小樓,每次居民遛狗回家走到樓道口的時候,自己家的狗狗都會駐足不前;
如果把它們強行拉回家,那麼狗狗就會發出悽慘的叫聲。而且每到晚上,樓道裡的燈還會忽明忽暗的閃爍,看上去十分嚇人。
於是小區裡便開始傳起了謠言,有人說這棟樓裡曾經死過人,可能是有什麼不乾淨的東西,而狗狗之所以會有那樣應激的反應,就是因為它們能看見人眼所看不見的東西。
結果後來經過專家的調查才發現,原來這只是因為老房子年久失修,所以樓棟裡的電線老化後暴露在了地面,這樣就導致了漏電現象。
人經過的時候因為穿著鞋所以不會有什麼感覺,但是狗狗因為著地,所以就會有比較應激的反應;
而忽閃忽閃的燈也是因為接觸不良所造成的,看完真相後,大家紛紛吐槽:搞了半天,原來是被電到了。
其實上面這幾個小故事僅僅只是諸多「詭異事件」中的冰山一角,《走近科學》的每一期主題大都是這些令人笑掉大牙的故事,
開始先用流言和恐懼把觀眾引入「圈套」,然後再結尾再給大家扔一個「炸彈」,告訴他們這只是一場騙局。
儘管《走近科學》有許許多多可供大家吐槽的地方,但是在二十年前,這其實也算是一檔不錯的科普節目;
而且我們不得不承認,它在某些方面的確是一個成功的節目典範;只不過多了些裝神弄鬼的橋段罷了。
去年,《走近科學》正式停播,而這似乎也正是因為現代人更加相信科學了,對於那些未被證實的謠言,大家都比之前更能理性的看待,而非盲目的相信。
結語
或許當年節目組用那些因封建迷信而引發的神秘猜測作為開頭,只是想用這樣一種方式來告誡大家——要相信科學,不要封建迷信。
23年來,《走近科學》似乎真的做到了,而如今的停播也仿佛在向我們證明:現在的社會已經是科學文明的社會,封建迷信已不再主流,科學時代早已到來。
歡迎大家點讚評論~
往期精彩回顧
替劉德華還債,救梅豔芳脫困的「好人緣」向太,為何只撕張栢芝?
田震:揭頒獎黑幕,公然鄙視潛規則,「消失」的她現在還好嗎?
他的母親是那英,父親曾事業紅火後吸毒入獄,如今15歲長這樣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