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鼻咽癌如何治?腫瘤醫院院長:放療用處大,患者不要害怕

2020-12-23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2019年1月,國家癌症中心發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國癌症統計數據統計的是截止到2015年的登記資料,數據顯示:惡性腫瘤死亡佔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2015年,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分鐘有

2019年1月,國家癌症中心發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國癌症統計數據統計的是截止到2015年的登記資料,數據顯示:惡性腫瘤死亡佔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2015年,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分鐘有7.5個人被確診為癌症。

除了數據驚人之外,一次次明星患癌事件,也將人們對癌症的恐懼推到了頂點。很多人甚至每天都在擔心:得了癌症怎麼辦?如何科學就醫?

確實,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這確實是難點,今天,小艾總結了幾個腫瘤專家的治療建議,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結直腸癌:大部分患者都能保肛

結直腸癌的誘因有自身病變因素導致,也有家族遺傳的表現,病變因素的結直腸癌,往往跟我們的現代生活有很大的關係,現代人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吃的太多,而這些精細化的食物往往會導致便秘等一些腸道方面的問題,進而對結直腸癌的發生留下的隱患。有些便秘患者會出現腸道息肉,而腸道息肉又會逐漸演化成癌症。

此外,遺傳也是結直腸癌發生的主要原因,有直系親屬患病,自身患病的風險就遠遠高於其他人群。

絕大多數的結直腸癌在發病的時候沒有典型症狀甚至無症狀,等到患者發現便血或者排便情況發生變化的時候,腫瘤往往已經是中晚期。而且由於結直腸的部位在下半身,很多患者需要手術,如果部位比較特殊的話,患者術後的性功能、排便以及排尿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靠近肛門部位的腫瘤,肛門在手術後受到波及的影響最大。

不過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胃腸肛門外科首席專家汪建平表示,目前結直腸癌患者在確診之後,如果能夠進行手術的話,手術前通過輔助的放化療治療,先是腫瘤縮小,而後再進行手術,這樣就不會波及和影響到其他的器官。簡而言之,就是可以保住肛門。

所以,患者在確診後,需要進一步做CT和核磁共振掃描,用以判斷腫瘤對於腸繫膜、周圍淋巴結、遠處器官有無轉移,通過對疾病精準的把控,而後再制定相對精準的治療方案。想要保肛的患者,首先就要確定病情的進展,最終通過個人化的治療措施來達到目的。

肺癌:晚期肺癌有望變成慢性病

肺癌目前在我國是發病率和死亡率均位於前列的惡性腫瘤,肺癌5年總體生存率只有15%。而經過醫學界的不斷努力,目前這個數據正在提高。廣東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吳一龍,目前就是我國肺癌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

晚期肺癌患者,從確診到死亡,只有一年甚至半年的時間。由於肺癌在早期發病階段沒有明顯症狀,所以很多患者確診的時候都是中晚期。隨著靶向藥物的出現,吳一龍在臨床上不斷探索用藥的機制,如今的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可以延長到39個月,在吳一龍教授看來,晚期肺癌通過吃藥的方式,有望在將來變成慢性病,能夠使患者與癌細胞長期共存。

鼻咽癌:早期可以直接通過放療治癒

鼻咽癌相對於那些常見的癌症來說並不多見,但是在我國的廣東省,卻是不折不扣的鼻咽癌高發地區,甚至還被稱為廣東癌。鼻咽癌在廣東高發的一個因素是遺傳易感性,鼻咽癌自身雖然不會遺傳,但是發病卻有種族和家族聚集的現象,這是因為同一個族群內的人,缺失了與鼻咽癌相關的腫瘤抑制基因,從而出現同一個家族出現多個患者的情況。此外,EB病毒和鼻咽癌的發病也存在一定的關聯性,但是感染EB病毒卻不一定會患鼻咽癌。再者廣東地區靠海,由於長期吃鹹魚,也是鼻咽癌高發的一個原因。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常務副主任、附屬腫瘤醫院常務副院長馬駿表示,由於鼻咽癌早期的症狀容易和一些呼吸道疾病混淆,所以70%到80%的患者在確診後已經是局部的中晚期。有的患者在確診後不明就裡,希望馬上開始治療,但事實上,鼻咽癌的治療,嚴格按照腫瘤的分期等級來進行治療的。

不同分期的患者,治療的模式也是不同的。早期的鼻咽癌患者,單純的放療就可以了,而中晚期的患者需要採取放療和化療相結合的綜合治療方法。放療對口腔黏膜和皮膚會有一定損傷,治療開始前要先處理好口腔隱患,放療期間要注意口腔保潔,多喝水、漱口,保護頸部皮膚,應該穿著寬鬆低領、棉質吸汗衣服。而且隨著精準放療技術的出現放療產生的副作用已經大大減少了。

肝癌:阻斷「三部曲」,可以防住大部分肝癌

我國是B肝病毒的感染和攜帶大國,光是攜帶者就有一個億的基數。而且B肝病毒導致肝炎,肝炎-肝硬化-肝癌,這是臨床上典型的肝癌三部曲。

肝癌在發病階段沒有典型症狀,很多肝癌患者在早期沒有任何感覺,只有少數患者會出現食慾下降、上腹悶脹以及乏力等症狀,但即便如此,這些情況也非常容易被人忽視。一旦出現了肝區疼痛、黃疸、消瘦、發熱甚至腹水等情況,這就已經到了中晚期。

所以,阻止肝炎演化成肝癌的必要步驟,就是先要做好B肝病毒的預防

胰腺癌:手術是延長生存期的重要法寶

胰腺癌被稱為癌王,因為其早期難以被確診,5年生存率不到10%。如果不做影像學和腫瘤標誌物的檢查,早期難以確診胰腺癌。胰腺癌早期症狀並不明顯,與胃炎、膽囊炎、消化不良的症狀很像,患者可能表現出茶飯不思、胃脹痛、食慾下降等症狀。這些和消化道系統症狀相混淆的情況,更容易導致誤診。

而且胰腺癌的位置比較深,普通的手術根本不能完全切除胰腺腫瘤。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上海市消化外科研究所副所長、瑞金醫院普外科主任沈柏用在治療胰腺癌的時候,對於惡性程度不高的患者,採用機器人微創手術,不需要開腹,在患者身上打四個小洞,就能操控機器人手臂進行腫瘤切除。

目前,沈柏用所在的醫院已經實施過250例胰腺腫瘤微創手術了,其中200人是機器人手術。

總的來看,不同的癌症治療,如今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都有相對精確和對症的治療方法。而且最關鍵的是,患者的情況應該和具體的治療方案對接。得了癌症雖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治療不及時、不準確。

參考資料:

[1]《【乾貨】11位頂尖腫瘤專家告訴你,什麼是癌症治療?》 廣州日報 2016.5.3

[2]《「癌症之王」胰腺癌到底有多可怕?》 南方日報 2019.7.23

[3]《肝炎到肝癌到底有多遠?》 新華網 2020.7.2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精準放療根治部分鼻咽癌
    隨著鼻咽癌的進展,腫瘤堵塞咽鼓管口可引起腫瘤所在一側出現耳鳴、耳悶塞感及聽力下降。4.頸部淋巴結腫大。腫大的淋巴結無疼痛,質較硬,活動度差。5.頭痛、面麻、復視。當腫瘤向上生長,鄰近器官也會遭殃。顱底骨頭也會被腫瘤侵蝕,影響三叉神經,表現為頭頂部、枕部、顳部疼痛,另外還可出現面部麻木、復視及視物模糊等症狀。
  • 鼻咽癌首選放療?不一定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邱前輝教授表示,首選放療並不是治療鼻咽癌的「絕對標準」,手術結合化療的方法,尤其在早期鼻咽癌階段,在不降低生存率的同時,能顯著改善副反應,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早期患者首選放療不是「絕對標準」邱前輝介紹,鼻咽癌對放療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因此放療成為大部分人首選的治療方案。目前,隨著放療技術的進步和方案的不斷完善,原發性鼻咽癌患者5年存活率可達90%以上。
  • 得了腫瘤如何選擇治療方法?夏廷毅教授:放療效價比高
    提到讓人談之色變的癌症,不少人都不知該如何正確應對並選擇治療方法?為了讓社會大眾深入了解放療相關知識和精準放療的先進技術,12月9日下午,首屆國之名醫、中央保健會診專家夏廷毅教授,為南山植物園相關領導和130名員工做了《腫瘤治療神箭—精準放療》的健康科普講座。
  • 煙臺毓璜頂醫院放療科宋軼鵬團隊:專注於為腫瘤患者「照準減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孫淑玉 通訊員 李成修 李凌峰 煙臺毓璜頂醫院作為省內每年開展腫瘤放療數量最多的醫院之一,其放療科不僅有著國際領先的腫瘤治療硬體設備,同時也擁有強大的專家團隊,其綜合實力不僅在山東省內居於領先地位,在全國也是小有名氣。
  • 鼻咽癌會死嗎 鼻咽癌到底能不能治好
    相信大家都知道癌症的危害,癌症是現代社會人們健康生命的第一大殺手,所以有很多人認為,患了癌症就等於死亡。鼻咽癌是比較嚴重的一種惡性腫瘤。那麼,鼻咽癌會死嗎?鼻咽癌能治好嗎?鼻咽癌的早期症狀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鼻咽癌會死嗎癌症嚴重危害了人們的身體健康,有的甚至會奪去人們的生命,那麼,很多人疑問患了鼻咽癌會死嗎?
  • 得了鼻咽癌還能活多久?
    一方面患者的身體機能是一個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鼻咽癌晚期患者及家屬應多了解鼻咽癌晚期的治療知識,多和主治醫師交流,對鼻咽癌晚期生存期的延長有幫助。鼻咽癌晚期能活多久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治療方法和患者身體情況。  得了鼻咽癌能活多久?放療後的生存率  一般來講,鼻咽癌從初發症狀到死亡的自然病程從3個月到l13個月不等。據國內外報導,放射治療後5年生存率為8%~62%。
  • 鼻咽癌早治五年生存率達到80%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 馬駿  中國是全球範圍內鼻咽癌最高發的地方,尤其在華南地區和廣東省,所以鼻咽癌在我國又被稱為「廣東瘤」。據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統計,每年新診斷的鼻咽癌病例接近3000例。如此高的發病率,鼻咽癌的治療現狀如何呢?
  • 長沙治療鼻咽癌好的醫院,長沙鼻咽癌醫院
    長沙治療鼻咽癌好的醫院,長沙鼻咽癌醫院 時間:2021-01-15 10:08:00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鼻咽癌是廣東特有的一種疾病,那麼長沙治療鼻咽癌好的醫院有哪些呢?相信很多鼻咽癌患者都想知道。
  • 中晚期鼻咽癌怎麼治?最佳方案在這裡!
    為此,《醫學界》對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鼻咽癌科曹素梅教授進行了深度專訪,從最初想法到臨床實踐,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醫學界》:目前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同期放化療的主要方案有哪些?其療效及安全性如何?  曹素梅教授:目前多個以順鉑為主的同時期化放療與單純放射治療相對照治療局部區域晚期鼻咽癌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均顯示同時期化放療可提高患者的遠期療效。  Meta 分析結果顯示同時期化放療同其他化療方式相比可以最顯著的降低患者的局部復發率和遠處轉移率,使患者的4年總生存率和無進展生存率分別提高了20%和34%。
  • 我國鼻咽癌高發,該如何預防
    近日,曾執導《新警察故事》的香港知名導演陳木勝因鼻咽癌晚期去世,引發了人們對這種疾病的關注。鼻咽癌在世界範圍內不屬於常見惡性腫瘤,但在我國卻相對高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如何預防和治療這種疾病。若發現鼻咽部出現表面粗糙不平的結節樣隆起,則需進一步進行頸部增強CT或頸部MRI,以觀察腫瘤的生長邊界及周圍組織的受侵程度。懷疑患鼻咽癌者要進行鼻咽部活檢明確診斷。另外,因EB病毒與鼻咽癌存在一定聯繫,故患者還需要做早期鼻咽癌基因篩查或IgA抗原檢查等,作為鼻咽癌相關輔助診斷指標。
  • 深腫瘤醫院放療科下月開放
    放療比例低源於醫學物理師缺口大「精準放療要達到劑量誤差小於1%,位置誤差小於1毫米,正確有效地打到腫瘤病灶靶區,沒有醫學物理師的精準導航,價值幾千萬的一流機器也做不到一流服務。」 近日,在腫瘤防治「國家隊」主辦的深圳放療質控暨醫學物理師培養研討會上,國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院長、中華醫學會放射腫瘤治療學分會主委王綠化教授說道。
  • 精確放療時代,頭頸部腫瘤治療中如何保器官、保功能?
    鼻咽癌雖然位居顱底,距離眼眶有一定的距離,但如腫瘤向上發展,可通過顱底的血管神經孔道侵犯眼眶及視神經通路。在鼻咽癌,由於腫瘤細胞大多為低分化和未角化型,對放化療敏感,依靠單純放療(早期)或放化療(中晚期)可以取得很好的療效並獲得治癒。有些極晚期鼻咽癌,腫瘤侵犯眼眶,或侵犯視神經通路,仍然可以在腫瘤得到很好控制的情況下保留眼球及最大限度地保護視力。
  • 她的「冷門」研究為頭頸部腫瘤患者放療後併發症帶來福音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林潔 通訊員 張陽 林偉吟)如何解決頭頸腫瘤患者放療後出現的腦損傷、神經痛?這個棘手的臨床問題偏偏遇上了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神經科教授唐亞梅。在我國華南地區,頭頸部腫瘤,尤其鼻咽癌的發病率很高。目前,鼻咽癌的最主要治療手段是放射治療,這種治療方案可以使80%早期腫瘤患者的生存期超過5年,但放療帶來的併發症,讓不少患者苦不堪言。頭頸部腫瘤放療帶來的損傷,主要集中於神經損傷和腦損傷。
  • 如果發現聲音嘶啞且喉嚨不適,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有可能是鼻咽癌
    在全世界範圍內,我國是鼻咽癌患者的高發區域,佔了世界的80%,其中廣東、廣西、湖南、江西和海南最是高發。所以平時一定要及時注意鼻子和咽喉處的不適症狀,如果發現異常,一定要去醫院做檢查,不要大意馬虎,早發現早治療,治癒率還是很高的。
  • 權威專家帶你認識真實的鼻咽癌——鼻咽癌和EB病毒相關,「鼻咽癌...
    在學術會上,來自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的曾木聖教授介紹,鼻咽癌好發於廣州一帶,臨床發現,患者多數是「EB病毒陽性」,EB病毒是第一個被鑑定的人類腫瘤病毒,其感染與鼻咽癌、部分胃癌和多種淋巴瘤相關,每年引起25萬多新發腫瘤患者。多數成年人感染過EB病毒,但這並不意味著,感染EB病毒,鼻咽癌就來了。江蘇省腫瘤醫院副院長何俠教授告訴記者,並不是感染了EB病毒就是鼻咽癌的高危人群。
  • 把鼻塞當鼻炎治了一年才發現是癌!這類腫瘤偏愛福建人
    但南平30多歲的陳先生沒想到,治了一年多的「鼻炎」後,他才發現自己得了癌……治了一年「慢性鼻炎」,竟查出是鼻咽癌1年前,南平30多歲的陳先生出現單側鼻塞的症狀,剛開始陳先生以為是感冒,沒太在意。可這個「感冒」有點不一樣,一個多月了還遲遲未愈。
  • 專訪魯東醫院腫瘤內科主任梁榮祥:一個和藹可親的「腫瘤殺手」
    提到腫瘤、癌症,我們都會心生恐懼。對於這個揮之不去的「陰影」,患者們當然希望能找到最厲害的專家,享受到最優質的醫療資源。為此,我們特別專訪了山東省立醫院(集團)魯東醫院腫瘤內科主任梁榮祥,這位有著40餘年實體惡性腫瘤診療經驗的專家為我們深度解讀,癌症背後的有效預防措施。
  • 為什麼鼻咽癌患者,化療前要拔牙?放療前後有哪些注意事項
    眾所周知,不同部位的腫瘤所對應的疾病名稱不同,而發於鼻咽部位的惡性腫瘤,就是常說的鼻咽癌。這類腫瘤同樣不容小覷,對健康具有一定的威脅,嚴重可致命。當然,鼻咽癌與多數癌症治療相似,均需要化療控制腫瘤,但鼻咽癌的化療前,有一點非常不同,那就是需要先進行拔牙。很多病患對此感到不解,化療前拔牙的目的是什麼呢?為什麼鼻咽癌患者在化療前要拔牙?
  • 鼻咽癌是最好對付的癌症之一
    杭州市腫瘤醫院院長吳式琇談鼻咽癌時,提到這一「高」一「難」的兩個消息。一個壞消息是:中國鼻咽癌的發病率明顯高於國外,且南方遠超北方;一個好消息是:鼻咽癌是最好對付的癌症之一。  中國鼻咽癌患者最多  沒有任何一種癌症如鼻咽癌,東方和西方會有如此明顯的差異。吳式琇院長說,鼻咽癌就好像是中國人的病,西方幾乎沒有患者。
  • 馬駿:推廣鼻咽癌腫瘤規範化診療 實現早診斷早治療
    對於醫療機構,需要推廣鼻咽癌腫瘤規範化診療。而對於鼻咽癌臨床、基礎科研工作者,需要進一步從臨床實踐出發,不斷研究,持續推動領域進步。」近日,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常務副院長馬駿接受採訪時表示。對於如何實現高效化鼻咽癌診療?馬駿認為,首先需加強鼻咽癌的預防篩查工作。提高鼻咽癌的篩查早診率,才能更好的降低鼻咽癌患者死亡率和提高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