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香港知名導演陳木勝因鼻咽癌離世,終年58歲。據了解,陳木勝被確診時,已是鼻咽癌晚期。我國是鼻咽癌第一大國,由於鼻咽癌的發病部位隱蔽,70%的患者就診時已經到了中晚期。
五大信號提示發病可能
在我國,鼻咽癌在廣東、廣西、湖南、江西、福建等省份高發。當身體出現五大信號時,要警惕鼻咽癌發病的可能:1.出血。鼻涕中帶血或吸鼻後痰中帶血,常發生在早晨起床後,由於鼻涕帶血量不多,很容易被忽略。2.鼻塞。多為單側鼻塞,睡覺時換一側體位依舊持續,且症狀越來越重。3.耳鳴、聽力下降。隨著鼻咽癌的進展,腫瘤堵塞咽鼓管口可引起腫瘤所在一側出現耳鳴、耳悶塞感及聽力下降。4.頸部淋巴結腫大。腫大的淋巴結無疼痛,質較硬,活動度差。5.頭痛、面麻、復視。當腫瘤向上生長,鄰近器官也會遭殃。顱底骨頭也會被腫瘤侵蝕,影響三叉神經,表現為頭頂部、枕部、顳部疼痛,另外還可出現面部麻木、復視及視物模糊等症狀。
EB病毒抗體持續增高需警惕
EB病毒是一種普遍存在的人類皰疹病毒,孩童時期的一場「感冒」,可能就是與EB病毒的一次「短兵相接」,幾乎每個人25歲前都感染過EB病毒。
不過,並不是感染了EB病毒就是鼻咽癌的高危人群。EB病毒會在一部分人群的鼻咽黏膜停留較長時間,複製多,「濃度」也大,在這種情況下,它可能和其他的易感因素發生作用,導致局部黏膜的過度增殖,繼而出現癌變。所以如果查出EB病毒陽性,並不需要太過擔心,低濃度的抗體陽性也不需要特別治療。但如果EB病毒抗體持續增高,就需要警惕鼻咽癌的存在了,需要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先進影像手段助力精準放療
因為位置特殊,鼻咽癌手術不容易將腫瘤切乾淨,鼻咽癌最重要的治療手段是放射治療。鼻咽癌所在頭面部有太多重要器官,所以鼻咽癌的放療,對精準的要求尤其高。現在PET-CT可對是否有頸部淋巴結轉移做出判斷,磁共振技術可對鼻咽部軟組織浸潤的範圍進行鑑別,通過先進的影像手段,我們能勾畫出更精準的腫瘤的「畫像」,也能根據癌細胞的活躍程度給予不同劑量的照射,更有利地打擊癌細胞,同時對正常組織進行更好的保護。
目前I期的鼻咽癌患者,通過單純的放射治療就能獲得90%以上的根治,而Ⅲ、Ⅳ期的患者,包括部分Ⅱ期有淋巴結轉移的患者,就需要採取綜合治療的手段。即便是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也可以以放療為主,聯合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來控制病灶進展,獲得長期生存。(江蘇省腫瘤醫院副院長、放療科主任何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