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一批90後正式邁入30+。
從《乘風破浪》到《三十而已》,最近熱播的劇集讓30+的「姐姐們」成為了關注的焦點。脫單、婚姻、孩子、買房、升職……每個姐姐,礫礫一生,似乎都在面臨性別與年齡、生活與自己的不斷錘問。
《三十而已》劇照
熱劇中多年「滬漂」的奢侈品店銷售王漫妮這樣描述「30+」——沒有了二十歲的肆意瀟灑,也還沒有四十歲的雲淡風輕,三十,我們想要更好的生活。
而在近年,當代女性開始成為購房的主力軍之一。在《2019年女性安居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二線城市女性二手房購房比例直逼50%,幾乎與男性持平。
7月21日,58同城、安居客最新發布的《乘風破浪:姐姐們的置業指南》顯示,30-45歲的姐姐們中,63.8%的已自有住房,81%的姐姐掌握購房決定權,40.3%的姐姐表示可以自己獨立購房。
感受到30+的不是身體,不是精神,而是物質。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也許會讓姐姐們收穫一份安穩、底氣、自在。
01
還有不到6個月,郝老師在北京的社保記錄就滿5年了,她是最常談論房子的人之一,時不時就會秀一秀她的購房儲蓄。
可回想五年前,郝老師收拾好行囊,準備離開北京。
理由,則與大多數逃離北京的人相仿。
那時,已經在某B輪網絡信息安全公司「剛」上標書經理之位的郝老師突然發現:自己的視力急速下降,不得不到醫院檢查,醫生給出的診斷是,因長時熬夜、疲勞、看電腦等導致的「視網膜細胞功能受損」,再不警惕只能通過雷射手術來緩解。
面對融資路上狂奔的公司、與日俱下的視力和精神狀態,孤身一人的郝老師思考再三,選擇了離職,告別了沒有歸屬感的北京,回到故鄉,教起了少兒圍棋。但不到半年,郝老師就受不了了:「離開北京,靈魂和肉體都留不住了。」
回家不久,不是相親轟炸就是輪番責備,想放鬆一把,也被家人要求快點找工作,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已不再如前……郝老師痛下決心重返京城,這一次,她下定決心在這裡紮根、落腳。
「沒有自己的房子,不論怎樣心都是漂泊的。」
回京之後,郝老師很快看上一處二手一居。幸運的是,儘管不再選擇快節奏行業,但憑藉著紮實的圍棋本領和女老師的耐心,郝老師仍然可以在北京教育行業得到較高的回報。
與內蒙的私人機構不同,在北京,各項五險一金均按照比例繳納,這也給郝老師買房提供了很大信心。除了正職,她還兼職私人家教……4年多的時間裡,看著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不斷成長,首付也已經湊齊。
生活奔頭十足的她,待房子到手之際,或許會懷著滿滿的安全感大喊一聲:北京,這次我不走了!
02
思雨跟我是大學同學,雖然家住黑龍江,但「勢力」已經延伸到北京(有親戚在北京),也因為喜歡北京,覺得發展好,城市有親切感,就留在這裡了。
半年前,她突然跟我說:「不能再租房為別人還房租了!我最近看上瀛海一套一居,等八號線通車,我能直達單位!美滋滋啊!」
但後來,好長一段時間我都沒她信兒。據說,是錢沒到位,但小戶型已經全部銷售一空了。
再轉眼,已經到了6月,思雨在微信上call我:「姐們兒整了個舊宮的兩居!強不強!」
「嚯!可以啊,只要努努力,一居變兩居?」
「害!我這不最近加了一個你們那兒的買房群麼,從裡面諮詢了一波,有高人指點~你以前也不跟我說,過分了啊!」
……??(文末自己掃二維碼,別賴小孫沒說……)
之後聽她說了一通兒:五環、鄰鐵、去親戚家方便、價格倒掛……我要不認識她,真以為她跳槽去了哪個項目當置業顧問了。不過,能有自己的房子,作為朋友,挺為她高興的。
買的時候沒想太多,但事後思雨跟我說,壓力確實不小,首付大頭兒全靠跟親戚借,還好家裡親戚多,要不真買不下來。等封頂之後,每月還要還1萬4,確實不敢想。
但思雨也並不後悔。
思雨告訴我,自己買房,是因為覺得一直租房幫別人還房租特別虧。
但,最關鍵的,還是為了愛情。儘管,她也嚷嚷著——房子,要比男人靠譜多了。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新認識的男孩剛沒聊兩句,就開始說自己有多大的房子、有幾十萬的車和存款。房子已經成為當代社會戀愛的籌碼,縱使物質很重要,但思雨最希望的是,有了房子,彼此能把對方放在平等的位置來認識、相處。
03
夏天和她老公認識幾個月後,男方表白時,有一段就是:「我沒有房子,不知道能不能得到你父母的認可」。
而,夏天直接說,哦,沒事兒,我有。
房子帶來的這份底氣,帥氣不?(得讓思雨好好看看哈哈~)
作為一個北京人,夏天從高中就開始租房了,所以對房子的感知,要比一般人,更早一些。
再者,作為典型的金牛座,夏天非常注重經濟基礎。大學畢業沒兩年,就開始琢磨著買房的事兒了,照她的話:「房子是剛需,早晚都得有呀。」
除了父母的無私支持,最考驗自尊心的是,找各個親戚朋友借錢。「印象最深的是有個叔叔正好要趕飛機,要我6點前過去,我上了個4點的鬧鐘起床趕到,對方匆忙把錢塞給我就走了。現在回想起來還是非常感謝他們,後來也都還上了。」
不借錢,你永遠發現不了自己的極限。
夏天剛買房時年齡不大,但也算是個資深編輯,為了還錢,每天都接私活,微信文章500一篇,嗷嗷兒的產出、掙錢。
最終,不光達成了還錢目標,還養成了強制儲蓄的良好習慣,順便,也提升了稿件撰寫能力,一箭三雕。
十年之間,北京房價的漲幅遠遠跑贏了收入和房租。而十年前,就像夏天這樣,有強烈購房想法的人並不算多。
儘管最開始,夏天只是為了最基礎的保障,但作為一名不把買房視為男人任務的獨立女性,如今的夏天已然是「左手麵包、右手愛情」,妥妥的人生贏家。
在北京,姐姐們的購房故事包含著酸甜苦辣,但無一不展現著自信、與獨立。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
三十,也不過一個數字,它無法定義一切。
而我們相信,
在努力的翻滾中、在時光的鍛造下,
每一個人,終將收穫人生的淡定與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