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是《如何培養一個自律的孩子》的第20章。自律對孩子至關重要,毫不客氣的說,一個人的優秀程度就基本等同於自律能力的大小。
對待自律,父母有兩個嚴重的誤區,這兩個誤區會嚴重的影響父母培養孩子自律的過程,因此我非常有必要給父母指出來,幫助父母從根本上避免。
第一個錯誤:為了自律而自律
父母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為了自律而自律。
就比如說本專欄的題目叫《如何培養一個自律的孩子》,其實如果大家讀過前面的章節的話,就會發現,本專欄嚴格的說來不完全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自律,而是讓孩子更好地完成我們期望的自律行為。
以每天早上起來跑步為例,如果孩子自律的話,肯定可以做到每天早上準時起來跑步。但是我們的目的是讓孩子必須用「自律」來完成跑步嗎?不是的,我們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完成「跑步」這一行為。只要孩子能實現這個行為,無論孩子是依靠自身的自律能力,還是因為興趣等其他原因,這都不重要。只不過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說,孩子能自律的跑當然是最好,因為那樣父母最省心,不用天天督促。但是我們並不能因此說「自律的去跑」是我們的目的,我們的最終目的就一個——讓孩子早上跑起來。
歸根結底,自律是方法問題,而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自律服務的行為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只不過相對來說,藉助自律能更方便地實現行為,因此父母才關注自律。自律只是一種相對來說讓父母比較省力的方法,並不是我們想要的最終結果。
但是,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太多的父母把自律當作培養孩子的最終目的,過於注重方法以至於最終忽視了結果。這也是我為什麼專欄起這個名字的原因,因為大多數的普通父母,他們的認知就是這樣的,起有悖於他們認知的名字,他們就不會看我這個專欄。
明白自律和自律行為的區別,我們再來看父母的培養,就會發現其中的問題了。
以孩子寫作業問題為例,父母會引導孩子制定每晚計劃,希望孩子自律的完成作業。但是孩子往往會表現的不自律,所以父母會習慣性地指責孩子不自律。但我們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自律嗎?我們的目的應該是讓孩子及時地完成作業,就連我們強調的「自律」也是為了這個目的。
當我們關注孩子自律時,我們會更多地強調孩子的自律問題,這使得我們忽略了我們教育的根本目的。只有當我們關注如何促使孩子更及時地完成作業時,我們才會關註解決孩子的作業問題,才會尋找有效的方法,比如給孩子買鬧鐘,最終讓孩子自覺地完成作業。在這時,儘管我們沒有強調孩子的自律問題,但是孩子一樣表現得好像自律一樣。
完全依靠孩子的自律,往往解決不了問題,因為不僅僅是孩子,成人的自律水平也一般。但是當我們關注具體問題時,我們反而可以讓孩子更及時的自覺完成作業,從另一個角度實現了自律。
這就是關注自律和關注具體問題帶來的不同結果。
第二個錯誤:因為自律失敗責怪孩子
如果說第一個錯誤是思想問題的話,那這第二個問題就是具體操作方法的問題。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因為孩子的自律問題而責罵孩子,這也是父母培養孩子自律過程中常犯的第二個問題。
每當孩子制定了計劃,但又沒有按時完成時,父母就會經常忍不住的責罵孩子,比如說「你自己做的計劃你不遵守」、「你說話算不算數」、「每次都提醒,煩不煩」……因為孩子的自律失敗而責罰孩子。
這樣的話語,應該每個父母都說過。
但是這樣的話語會讓孩子變得更自律嗎?相信父母肯定有自己的答案。如果通過批評指責就讓孩子變得自律的話,父母也就不用為了孩子自律而著急上火了。
批評指責不僅不會讓孩子變得更自責,而且會讓孩子更討厭要做到行為,更加不會變得自律了。就比如說你總是攻擊孩子做計劃不遵守,孩子從做計劃中獲得不了價值感,孩子還會願意去做計劃嗎?
其實嚴格說來,之所以經常犯這種錯誤,跟上面的第一個錯誤有密切的聯繫。正是因為父母過於關注孩子的自律,強調自律的重要性,所以孩子沒有通過自律完成任務時,父母就會著急上火,就會對孩子失望,覺得孩子不自律。這種失望就會導致父母情緒失控,對孩子發火。正因為在乎,所以才會有苛刻的要求,才會有強烈的失望。
如果不批評,那面對孩子的自律失敗應該如何處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