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養孩子自律上,父母常犯的2個錯誤,最終導致了孩子無法自律

2020-12-16 肯定式教養

本章是《如何培養一個自律的孩子》的第20章。自律對孩子至關重要,毫不客氣的說,一個人的優秀程度就基本等同於自律能力的大小。

對待自律,父母有兩個嚴重的誤區,這兩個誤區會嚴重的影響父母培養孩子自律的過程,因此我非常有必要給父母指出來,幫助父母從根本上避免。

第一個錯誤:為了自律而自律

父母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為了自律而自律。

就比如說本專欄的題目叫《如何培養一個自律的孩子》,其實如果大家讀過前面的章節的話,就會發現,本專欄嚴格的說來不完全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自律,而是讓孩子更好地完成我們期望的自律行為。

以每天早上起來跑步為例,如果孩子自律的話,肯定可以做到每天早上準時起來跑步。但是我們的目的是讓孩子必須用「自律」來完成跑步嗎?不是的,我們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完成「跑步」這一行為。只要孩子能實現這個行為,無論孩子是依靠自身的自律能力,還是因為興趣等其他原因,這都不重要。只不過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說,孩子能自律的跑當然是最好,因為那樣父母最省心,不用天天督促。但是我們並不能因此說「自律的去跑」是我們的目的,我們的最終目的就一個——讓孩子早上跑起來。

歸根結底,自律是方法問題,而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自律服務的行為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只不過相對來說,藉助自律能更方便地實現行為,因此父母才關注自律。自律只是一種相對來說讓父母比較省力的方法,並不是我們想要的最終結果。

但是,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太多的父母把自律當作培養孩子的最終目的,過於注重方法以至於最終忽視了結果。這也是我為什麼專欄起這個名字的原因,因為大多數的普通父母,他們的認知就是這樣的,起有悖於他們認知的名字,他們就不會看我這個專欄。

明白自律和自律行為的區別,我們再來看父母的培養,就會發現其中的問題了。

以孩子寫作業問題為例,父母會引導孩子制定每晚計劃,希望孩子自律的完成作業。但是孩子往往會表現的不自律,所以父母會習慣性地指責孩子不自律。但我們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自律嗎?我們的目的應該是讓孩子及時地完成作業,就連我們強調的「自律」也是為了這個目的。

當我們關注孩子自律時,我們會更多地強調孩子的自律問題,這使得我們忽略了我們教育的根本目的。只有當我們關注如何促使孩子更及時地完成作業時,我們才會關註解決孩子的作業問題,才會尋找有效的方法,比如給孩子買鬧鐘,最終讓孩子自覺地完成作業。在這時,儘管我們沒有強調孩子的自律問題,但是孩子一樣表現得好像自律一樣。

完全依靠孩子的自律,往往解決不了問題,因為不僅僅是孩子,成人的自律水平也一般。但是當我們關注具體問題時,我們反而可以讓孩子更及時的自覺完成作業,從另一個角度實現了自律。

這就是關注自律和關注具體問題帶來的不同結果。

第二個錯誤:因為自律失敗責怪孩子

如果說第一個錯誤是思想問題的話,那這第二個問題就是具體操作方法的問題。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因為孩子的自律問題而責罵孩子,這也是父母培養孩子自律過程中常犯的第二個問題。

每當孩子制定了計劃,但又沒有按時完成時,父母就會經常忍不住的責罵孩子,比如說「你自己做的計劃你不遵守」、「你說話算不算數」、「每次都提醒,煩不煩」……因為孩子的自律失敗而責罰孩子。

這樣的話語,應該每個父母都說過。

但是這樣的話語會讓孩子變得更自律嗎?相信父母肯定有自己的答案。如果通過批評指責就讓孩子變得自律的話,父母也就不用為了孩子自律而著急上火了。

批評指責不僅不會讓孩子變得更自責,而且會讓孩子更討厭要做到行為,更加不會變得自律了。就比如說你總是攻擊孩子做計劃不遵守,孩子從做計劃中獲得不了價值感,孩子還會願意去做計劃嗎?

其實嚴格說來,之所以經常犯這種錯誤,跟上面的第一個錯誤有密切的聯繫。正是因為父母過於關注孩子的自律,強調自律的重要性,所以孩子沒有通過自律完成任務時,父母就會著急上火,就會對孩子失望,覺得孩子不自律。這種失望就會導致父母情緒失控,對孩子發火。正因為在乎,所以才會有苛刻的要求,才會有強烈的失望。

如果不批評,那面對孩子的自律失敗應該如何處置呢?

相關焦點

  • 父母運用兒童生活自律表,抓住這4點,成功培養孩子自律好習慣
    想一想,不用父母逼迫監督,孩子就自動的起床、刷牙、洗臉,自動的做作業、學習、讀書。那場面太美了,不敢想像。於是很多父母就購買這種自律表,希望培養出孩子的自律習慣。也無怪乎某寶上一搜就可以找到一堆,而且銷量都不低。
  • 父母堅守規則有利於培養自律的孩子
    自律的本質就是能夠預知後果以及做出相應調整的能力。如果父母不能堅守規則,孩子是無法預知自己的行為會產生什麼後果,也就無法學會自律及自我管理。父母堅守規則,需要演示出來無論什麼規則,孩子的天性就是想去親自試探試探,他想知道規則是否真實存在。當孩子打破規則時,如果父母的辦法是語言提醒「這是規則」,這是無法讓孩子信服的。
  • 宅家學習,自律的孩子成贏家!培養「自律」,這4個方法值得參考
    2月19日上午,範女士出門買菜,兩兄弟趁媽媽不在家,偷偷玩起了遊戲,還通過綁定的銀行卡充值了14000元。範女士發現後,非常痛心,因為家庭狀況並不好,這14000元要幾個月的工資。範女士聯繫遊戲客服,客服表示無法退款。這是比較嚴重的情況,雖然是個例事件,但是孩子上課開小差的情況真的不少見。
  • 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父母試試這三個方法,對孩子的未來非常重要
    自律對於每個人都非常重要,自律能力是後天形成的,需要去從小培養,孩子之所以缺乏自律能力,是因為父母從小就沒有去培養過,聰明的父母試試這三個方法,讓孩子養成自律的能力和習慣,對孩子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是犯錯是在所難免的,家長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去糾正錯誤,建立正確的是非觀念,懂得去遵守規則,他律是自律的,孩子只有發自內心地接受他律,才能夠逐漸養成自律的習慣,這是需要父母去不斷培養和訓練的。
  • 孩子自律能力差?了解這三招,培養孩子專注力和自律能力
    本來很簡單的功課,幾十分鐘就能做完,可是雯雯卻一會要喝果汁,一會要吃餅乾,一會要上廁所……不能老老實實坐在椅子上完成作業,磨蹭了三個多小時才完成。這讓雯雯媽媽很頭疼。當然,也有一部分家長暗自竊喜自己的孩子非常自律,不用家長監督和催促,他們就能按時完成功課,非常自覺,不需要父母過多操心。其實,自律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自律的孩子更容易成功。你知道為什麼孩子自律能力差嗎?
  • 自律的結果是什麼?明白這一點,父母就會發現培養孩子自律並不難
    本章是《如何培養一個自律的孩子》第6章。孩子優秀程度的差異,基本等同於自律能力的差異。我們前面的專欄已經說了,自律的一個本質其實是習慣。那些表面上看起來很自律的行為,很多其實是習慣罷了。比如早起,有的人可以通過自律,使得自己早起。但是更多的人,他們的早期其實是習慣,每天到點就醒。
  • 培養孩子自律,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不少媽媽吐槽:我家孩子每天起床都是磨磨蹭蹭的;做作業一點都不自律,1個小時的作業,非得延遲到晚上22點才完成;說好每天都要看2頁書,結果孩子都堅持不了一周就放棄了但是,也有少部分的媽媽暗暗竊喜的說:幸虧我平時注重培養孩子自律的習慣,所以,在教育上,孩子基本都很自覺,根本不需要我多操心。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
    人也是一樣,要想成為棟梁之才,就必須及時發現並改正自身的錯誤,自我約束,以確保精神和汗水全部用來澆灌成功的花朵。自律的質量對於一個人未來的發展來說是如此的重要,因此,父母從小就要對孩子進行自律的培養和教育。
  • 自律的孩子,未來不一般,培養自律的孩子,可以試試這幾個方法
    自律的孩子,未來不一般,培養自律的孩子,可以試試這幾個方法作為父母,最希望孩子變成什麼樣子的人呢?大多數的父母都會希望孩子變成人才,成績優異,工作穩定,家庭幸福等等。但是父母們可能沒有考慮過,想成才,除了先天的智商之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自律。
  • 父母引導孩子學會自律的技巧,自律從來不是靠說養成的
    父母育兒,最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備自律能力,然而自律從來都不是先天自帶,而是後天養成的。只有自律性強的孩子,才能養成好習慣,成為生活的強者,走得更遠,走得更穩。美國著名教育家魏克禮說:「教育孩子,並不是應該控制孩子,而是應該教孩子如何自律。」那麼,父母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呢?
  • 逼孩子努力學習,不如培養孩子自律
    《自律力》一書中說:自律的人,會在困境中嗅到危機感,嚴格控制自己的生活習慣,為自己留出學習和提升的時間。開學延遲,線上教學,與其逼孩子努力學習,不如藉機培養孩子的自律,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在疫情下,上好每一節網課,get新知識,也能讓孩子成為更加優秀的人。
  • 真正自律的孩子,從不是父母逼出來的
    你想擁有一個自律的孩子嗎?單純靠家長的逼迫是無法讓孩子學會自律,反而會適得其反。蘋果創始人賈伯斯曾經說過:「自由從何而來?從自信來,而自信則是從自律來的。」自律是一切的基礎,越自律的人就越優秀。優秀的孩子和不優秀的孩子之間的差距,就是自律,自律的孩子遲早都是優秀的。有一個在國外長大的小男孩,和媽媽回國上小學二年級,在入學測試的時候,語文試卷反正面兩頁,小男孩做了一個半小時,最終還只填上了一個空。媽媽怕兒子跟不上學校的課程,就和兒子商量從一年級開始重新上學,但是兒子卻堅持上二年級。小男孩便給自己制定了一個學習計劃,每天半個小時讀中文,背漢字學拼音。
  • 細數影響孩子自律發展的關鍵因素,父母注意這4點,孩子更自律
    導讀:關於自律,實在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多數父母為孩子的自律性差而操心。尤其是寫作業磨蹭、拖拉問題,更是讓父母頭疼。這篇討論孩子自律的發展,我用"發展"這個詞,而沒有用"培養",是有原因的,前者是靠內驅力,而後者是要靠外驅力。
  • 自律的人生最自由!培養孩子的自律三個方法,五點注意事項
    事實上,大部分父母已經認識到培養孩子自律的重要性,只是在培養孩子「自律」的道路上,很多父母都想過、試過不少辦法,也走過不少彎路。因此,父母們需要重新認識什麼是自律,以及如何才能真正培養孩子自律的三個方法,以及五點注意事項。一、首先,認識什麼是自律。何謂自律?從本質上來解釋的話,所謂自律,是指以積極主動的姿態,去管理自己欲望的能力,以及延遲滿足的能力。
  • 培養孩子自律,是父母給的最大財富(伴讀)
    經常有家長抱怨孩子沒有任何自制力,看電視不分白天黑夜、睡覺不看時間早晚、吃飯東張西望、做作業磨磨蹭蹭、想到什麼就做什麼……事實上,孩子的自律,根源在於父母,父母只有養成自律習慣,孩子才會自律,在這條自律的道路上,父母與孩子需要彼此守望,一起成長,才能越來越優秀。一個人如果沒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很難完成定下的目標。
  • 缺愛的孩子培養不了自律
    ,所以母親們對於孩子自律性的培養再怎麼重視都是不過分的。但是,很多時候母親們找錯了方向,越使勁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越弱。但這其中也有一部分人,他們的自律是一種偽裝,是一種對社會的討好,最終的目的是獲得父母的愛。
  • 怎樣培養一個自律的孩子?
    而琳琳的父母一直風雨無阻,不辭辛苦地帶著她上課。鋼琴後來成了琳琳無法捨棄的愛好,後來琳琳報考了專業的藝術院校,這項愛好最終成就了她的事業。小孩子都有惰性,很多時候家長的堅持,無形中會影響著孩子人生的道路。這件事情讓我想起了女兒英語課外班的一位同學。
  • 《父母平和孩子快樂》:培養孩子自律,為什麼該用引導而非懲罰?
    自律能讓孩子保持健康,鍛鍊能力。比如不經過長時間規律的學習,就無法熟練彈奏鋼琴,無法跳出優美的舞蹈,無法打好籃球,無法掌握各科知識,無法養成閱讀習慣,無法記住幾千個英語單詞,無法堅持規律的作息和抗拒垃圾食品保持健康。沒有自律,孩子無法獲得自覺自主學習的能力,無法獲得豐富充實又充滿樂趣的人生。
  • 《父母平和孩子快樂》:培養孩子自律,為什麼該用引導而非懲罰?
    自律能讓孩子保持健康,鍛鍊能力。比如不經過長時間規律的學習,就無法熟練彈奏鋼琴,無法跳出優美的舞蹈,無法打好籃球,無法掌握各科知識,無法養成閱讀習慣,無法記住幾千個英語單詞,無法堅持規律的作息和抗拒垃圾食品保持健康。
  • 自律有助於孩子規範自我,怎樣培養孩子自律性?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自律不僅僅能夠在行為上促使孩子規範自主,而且能夠在思想上幫助孩子提高自我認知。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自律性的培養,不要放任孩子不管,導致孩子行為散漫。家長的肯定能夠讓孩子意識到自己行為的正確性,也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因此才能更好的規範自己的行為,最終養成自律的良好品格。孩子的自律培養不會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僅僅需要幼兒自身的配合和努力,同時也離不開家長的幫助和引導。除了以上提到的幾個方面,家長還應該注意這三個問題。避免由於自己的教育方式出現錯誤,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