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學習,自律的孩子成贏家!培養「自律」,這4個方法值得參考

2020-12-16 凝媽悟語

文 | 凝媽

很多單位已經復工了,但是孩子們什麼時候開學還沒有定論,留孩子一個人在家學習真是各種不放心啊,也別怪家長不放心,有些孩子確實不是很自覺。

南通市的範女士有一對雙胞胎兒子,今年9歲,上3年級,這陣子天天在家上網課。2月19日上午,範女士出門買菜,兩兄弟趁媽媽不在家,偷偷玩起了遊戲,還通過綁定的銀行卡充值了14000元。範女士發現後,非常痛心,因為家庭狀況並不好,這14000元要幾個月的工資。範女士聯繫遊戲客服,客服表示無法退款。

這是比較嚴重的情況,雖然是個例事件,但是孩子上課開小差的情況真的不少見。我們班大約有一半的同學學習比較積極,另一半交作業比較拖拉,孩子之間差別真的很大。家長復工,孩子自己在家學習,哪個孩子有自律能力,哪個孩子就會成為贏家。所以,家有孩子的,一定要重視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

什麼是自律

《超級自律力》中說:自律說白了,就是自己管理自己,也改變自己的能力。

自律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意識,主動自覺地管好自己的時間、經營好自己的生活,對於自己還沒有具備的品質,努力去改善自己,使之達到優秀的程度。

對於孩子來說,就是每天規劃好自己的作息和學習時間,嚴格按照計劃的時間學習和生活,上課時做到認真聽講、記錄筆記,下課後認真完成作業,按時提交作業。遇到不懂的問題,及時向老師求助。發現和優秀同學的差距時,認識自己的不足,找到改進方法,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孩子這個時間就該培養自律能力了

很多家長困惑,到底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寶寶的自律能力,是上學以後,還是上學以前就該培養?其實時間比我們想像的要早的多。

《超實用兒童心理學》中說,等待孩子出現了和自我意識相關的情緒時,就是培養孩子自律、減少他律的最好機會。

孩子什麼時候會出現這個自我意識相關的情緒呢?

孩子從6個月開始,就形成了簡單情緒,高興、生氣、害怕等情緒都會出現。到15-24個月的時候,自我意識開始出現,就出現了一些高級情緒,驕傲、內疚、羞愧等等情緒。

如果孩子學會了一項新本領,他會忍不住向父母炫耀,希望得到誇獎。如果孩子犯了錯誤,他會知道「闖禍」了,有的會害怕、有的想掩飾、有的想補救錯誤。如果他的要求沒有滿足,他會用慣用的伎倆要挾大人,比如常見的撒潑打滾。

從這裡看上去好像是15個月開始,孩子才出現和自我意識相關的情緒。但是《從出生到3歲》中提到,在孩子8-24個月之間,對於孩子的一些不當要求,就不要輕易滿足。一些成功的父母都是從8個月開始對寶寶慈愛又態度堅定的。

由此看來,從8個月開始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也不為過,只不過對於小月齡的孩子來說,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只要做到有限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不要過度放任孩子就可以了。

《所以,一起都是童年的錯嗎?》認為,兒時能否得到恰當的引導,影響著個體能否形成良好的自律能力。

父母越早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孩子就越容易自律。很多父母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往往在孩子2歲叛逆的時候,才意識到該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了。對於2歲以上的孩子來說,培養自律能力就需要更多的技巧。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

美學者斯泰西·諾夫齊格研究發現,母親的自律能力差,會導致孩子的自律能力低。

家長以身作則,自律非常重要,已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做不到的也很難要求孩子做到。但是這個做法有些老生常談了,這次拋開這個問題,給出幾個方便操作的方法,管理孩子做到有的放矢。

第一、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孩子不自律往往是沒有時間觀念,不知道幾點幾分是什麼意思,不知道幾十分鐘代表多長,時間對孩子來說是非常抽象的概念。所以到了該做事情的時間,理解時間的父母當然很著急,但是孩子卻絲毫沒有緊張的感覺。

要讓孩子有時間觀念,就要讓孩子認識時間,理解時間的長短。認識時間也不難,給孩子準備幾個帶有數字的時鐘,擺放在孩子可以看到的位置。到了開始的時間,指著時針和分針,告訴他這是幾點幾分,到約定時間了。到了結束的時間,也同樣指向鐘錶,告訴孩子該結束了。這樣會讓孩子理解,時間也是具體的。

讓孩子理解時間的長度,也能做到很直觀。準備一個沙漏,沙子全部漏下代表一個具體的時間段,比如是15分鐘,孩子在這段時間內要專注做事,沙子全部漏下就可以休息。也可以讓孩子感受時間長短,一個音頻故事是5分鐘,聽3個故事是15分鐘,做一件事情需要15分鐘,就相當於聽3個故事的時間。

第二、做好預期管理

我們都曾經有過這樣的體驗,孩子想吃零食,開始說吃一塊,結果一塊接一塊地吃個沒完,最後把一整袋都吃光了,還嫌沒吃夠,還想要。孩子想休息一會兒,結果一休息一下午,醒來已經天黑,什麼也幹不成了。孩子想聽睡前故事,講了一個又一個,總是沒完沒了。其實,就是因為沒有做好預期管理,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停止,沒有及時提醒孩子。

做一件事情之前,我們要跟孩子做好約定,中間也要時時給予提醒,到了約定的時間或者次數,更是要及時按下暫停鍵,讓孩子理解約定執行完畢,不能提出無理要求,這也是學會克制自己。

比如給孩子講睡前故事,要約定好講幾個,可以是3個也可以是5個,和孩子商量一個數量。約定好之後,給孩子講的時候,就說這是第一個故事,這是第二個故事,要說清楚個數。講到最後一個時,要跟孩子說,這是最後一個故事,講完這個就該睡覺了。開始孩子可能會哭鬧拒絕,但是父母溫柔而堅定的執行約定,孩子慢慢就會學會自律。

第三、給孩子提供自主的機會

要讓孩子自律就要捨得用孩子,父母要做到「忍住,別插手」,即使孩子會犯一些錯誤,也允許他犯錯誤,孩子在一次次的錯誤中獲得新的體驗,才能吃一塹長一智。

曾經有一個11歲的福建小男孩竟然能夠帶著爸爸環遊全國,就是因為爸爸忍住,讓孩子做主,一切聽孩子的。錢包由孩子保管,路線由孩子規劃,吃住行全部由孩子拿主意,爸爸只負責做孩子的司機。孩子白天玩,晚上還要整理行李、整理視頻、制定第二天計劃,寫作業,居然都能堅持做到。一路上也犯了一些錯誤,但是爸爸忍住不管,孩子體驗自己的決定帶來的後果,反而更好地做好了下一次計劃。

還記得小馬過河的故事吧,老牛說水很淺沒問題,松鼠說水很深不能過,媽媽讓小馬自己試試,小馬下河才知道水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自己不體驗怎麼能知道深淺,自己不經歷怎麼感知對錯呢!

第四、投其所好給予適當獎勵

孩子能做到自律,要予以獎勵,獎懲制度制定的第一個要點就是「投其所好」,引起孩子的興趣,這也是《做守信的家長,培養自律的孩子》中提到的方法。

有一個老師發現,孩子們很喜歡他書中的卡片,於是他就在卡片上寫上對孩子的期待,比如對於不愛做早操的寫上「認真做早操」,不遵守紀律的寫上「上課不要做小動作」,愛發脾氣的寫上「保持平和」,孩子們真的就做到了。有時候孩子有反覆,他就讓孩子自己寫上對自己的要求,孩子們經過一個學期,都逐漸改掉了壞習慣。一張小小的卡片竟然有這麼大的作用,將要求進行物化也是一個比較好的措施。

孩子的喜好各不相同,根據孩子的特點制定相應的獎勵制度,孩子有所期待,倍感欣喜,就願意為優化自己付出努力。孩子喜歡畫畫,不妨獎勵他一些畫筆、畫紙。孩子喜歡踢球,不妨送他一雙球鞋。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孩子自然樂於接受了。

結語

越早自律的孩子越容易成為大贏家,也越容易讓父母省心和放心,所以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開始培養自律能力。如果錯過了關鍵培養期,也不要放棄,趕緊用好4個方法,培養孩子自律能力吧。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自律的孩子,未來不一般,培養自律的孩子,可以試試這幾個方法
    自律的孩子,未來不一般,培養自律的孩子,可以試試這幾個方法作為父母,最希望孩子變成什麼樣子的人呢?大多數的父母都會希望孩子變成人才,成績優異,工作穩定,家庭幸福等等。但是父母們可能沒有考慮過,想成才,除了先天的智商之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自律。
  • 自律的人生最自由!培養孩子的自律三個方法,五點注意事項
    據美國密執安州的一所大學調查研究顯示,通過自律能力的強弱,可以預測孩子未來學習的成就。即如果孩子的自理能力差,會直接影響他的從小學到大學的學習能力,甚至是閱讀理解能力,如果一個孩子的自律性差,那麼,他可能從生活到學習,及至以後參加工作的處事能力都將落後於其他同齡的孩子。
  • 科學的方法培養自律的孩子
    疫情下備受關注的高考、中考結束了,不少老師感嘆:疫情拉長了在線學習的長度,自律卻拉開了學生成績的差距,學生學習效果的優劣和他們在線學習期間的自我管理能力密切相關。暑假來臨,學生們的學習生活又進入自主狀態,不少家長擔心孩子又沉迷在電視、遊戲的世界裡。在這種背景下,自律習慣與自我時間管理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
  • 逼孩子努力學習,不如培養孩子自律
    《自律力》一書中說:自律的人,會在困境中嗅到危機感,嚴格控制自己的生活習慣,為自己留出學習和提升的時間。開學延遲,線上教學,與其逼孩子努力學習,不如藉機培養孩子的自律,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在疫情下,上好每一節網課,get新知識,也能讓孩子成為更加優秀的人。
  • 不懂自律的孩子,受開學延遲影響最大!送給孩子5點宅家學習建議!
    最長寒假,線上教學,這些特殊時期的情況其實對學生來說,完全是一場自律能力的考驗。不懂自律的孩子,受開學延遲影響最大。如何擁有自律能力?這5點建議老師們一定要推薦給各位家長,幫助孩子養成自律習慣,受益終身!在這場全民戰「疫」中,沒有人能置身事外,宅在家的你,也是一名「抗疫」士兵!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
    自律是什麼?自律,就是自己約束自己。有一個名詞叫「慎獨」,是說在獨處的時候,也同樣嚴於「律己」。而不是有人監督時「真善美」,沒人監督就成了「假惡醜」。自律,使人不斷透視自我、剖析自我、約束自我。「一日三省吾身」,才能不斷超越,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因此,一定要讓你的孩子學會自律!
  • 不懂自律的孩子,受開學延遲影響最大!送給孩子5點宅家學習建議
    最長寒假,線上教學,這些特殊時期的情況其實對學生來說,完全是一場自律能力的考驗。不懂自律的孩子,受開學延遲影響最大。如何擁有自律能力?這5點建議老師們一定要推薦給各位家長,幫助孩子養成自律習慣,受益終身!
  • 培養孩子自律的方法,原來這麼簡單而有效
    作者:寶寶知道 優U媽咪自律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能力,而自律能力的培養在孩提時代是非常重要的。父母應該在孩子的小時候就培養孩子們的自律能力,以使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習慣。那麼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們培養自律呢?本文將為您作相關介紹。
  • 早起不賴床,做事不拖拉,用這4個方法,輕鬆教出自律的孩子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是家長頭疼的問題。對大多孩子來說,自律都是個稀缺貨。從現在開始,培養孩子的自律,要知道一個人的自律中藏著無限的可能性,自律的程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原來,我們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差了一個「自律」的距離。
  • 自律是孩子迎接開掛人生的最佳姿勢,怎樣為孩子培養自律習慣?
    ,一定要幫孩子培養自律的習慣。在年幼的孩子心中,父母就是他們觀察和模仿的對象,他們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懂得自律、自製和自尊,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會心領神會,並奉之為最高準則,最終通過模仿和學習,成為和父母一樣的人。懵懂的孩子充滿了對世界的好奇,所以模仿成了他們最大的特點,父母的影子藏著孩子未來的樣子。
  • 寫作業不拖拉、早起不賴床:4個方法,教出自律的孩子
    很多孩子吃飯、睡覺、做作業、上學每一項都得催,當天的事情總是推,折騰的家長夠嗆。如何培養孩子成為一個自律的人,成為了每一個家庭的必修課。自律是需要在父母的關愛培養中逐步養成的,如何才能把孩子打造成為一個自律的孩子呢?
  • 孩子懶散、磨蹭怎麼辦?父母做好這4個方面,培養一個自律的孩子
    比較別人家的孩子,不如比較別人家的父母,那些自律的孩子,身後往往有自律的父母。父母做好這4個方面,培養一個自律的孩子,比如列一個生活作息表,把一周的安排寫上去,讓孩子每一天都堅持按照計劃表來完成,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和做事情的計劃性、規律性。
  • 怎樣培養一個自律的孩子?
    閒暇之餘給幾個孩子帶小課。表姐也把女兒送去琳琳那裡上課。有次她和我聊起來,言語間對自己小時候沒能堅持學琴充滿著遺憾。我才知道表姐和琳琳曾經一起學過鋼琴。當年姑媽的單位還位於農村,每到周末得起大早,帶著表姐趕去縣城一位老師家學琴。
  • 父母運用兒童生活自律表,抓住這4點,成功培養孩子自律好習慣
    想一想,不用父母逼迫監督,孩子就自動的起床、刷牙、洗臉,自動的做作業、學習、讀書。那場面太美了,不敢想像。於是很多父母就購買這種自律表,希望培養出孩子的自律習慣。也無怪乎某寶上一搜就可以找到一堆,而且銷量都不低。
  • 跟孩子談自律幾歲才合適?培養自律孩子,這4點是關鍵
    我們首先設置了一些自由的前提,來保證自由的使用,而這些前提可以被看作是一種「自律」。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當每個人都安靜排隊的時候,我們才能到戶外去玩」。「當你將工作收好時,你才能進行下一個工作」。當……,才能……就是一個典型的強調有責任的自由的方法。用語言溫和堅定地強化孩子的觀念,尊重孩子有選擇的權力,也讓他們感受到自律的可貴。
  • 孩子自律能力差?了解這三招,培養孩子專注力和自律能力
    本來很簡單的功課,幾十分鐘就能做完,可是雯雯卻一會要喝果汁,一會要吃餅乾,一會要上廁所……不能老老實實坐在椅子上完成作業,磨蹭了三個多小時才完成。這讓雯雯媽媽很頭疼。當然,也有一部分家長暗自竊喜自己的孩子非常自律,不用家長監督和催促,他們就能按時完成功課,非常自覺,不需要父母過多操心。其實,自律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自律的孩子更容易成功。你知道為什麼孩子自律能力差嗎?
  • 自律的孩子,一直是別人羨慕的對象,3招幫你有效培養孩子自律
    孩子自律的習慣都是後天培養出來的,家長有時候也想養孩子自律,但是有苦於找不到方法,今天,我跟大家分享3個小妙招,有效幫助家長培養孩子自律習慣1.制定時間表制定時間計劃表真的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方法,就像我同事家的孩子,因為同事從孩子小的時候就給他規劃好什麼時間做什麼事,因此養成了自律的習慣。
  • 培養孩子自律,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所以,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經常會分心,左看看右看看,要麼就是要喝水,要上廁所。還有一點,家中的奶奶就特別心疼孩子,經常會守在孩子身邊做作業,給孩子扇風、遞水、送水果,總是不斷打斷孩子的學習,這樣一來,孩子的專注力也就越來越散了。所以,作為家長,培養孩子的自律,首先需要給孩子營造一個獨立的環境。
  • 蘭可琪乾貨:17個方法,教孩子把自律變成習慣
    平常在家裡,是不是經常是先「催催催」,然後變成「吼吼吼」,是孩子性子慢嗎?其實,這是因為你的孩子缺乏時間管理。不懂時間管理的孩子根本不知道吃了多大虧!美國一項研究表明:兒童時間管理能力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和效率。
  • 黃多多健身視頻刷屏:每個自律的孩子,爸媽都做到了這3點
    這個品質不是天資,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擁有這種品質的孩子,更有競爭力。自律,是孩子的頂級實力這幾天,黃多多又一次霸屏。4月7日晚,孫莉在個人社交平臺曬出了一段多多宅家健身的視頻畫面,並配文寫道:健身小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