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記者 陸金星
3月18日晚8點,嶗山區沙子口中心漁港內,靠岸的漁船正卸下一筐筐新鮮的蠣蝦、鮮活的八帶。記者經過登記和體溫測量後進入港區,幾艘漁船靠岸,人們忙著用傳送機將成筐的海鮮運送上岸,有蠣蝦、八帶、雜魚,還有大對蝦,早已等待多時的批發商挑選著自己中意的海鮮,開始稱重、裝車。據了解,中心漁港經過登記備案的漁船開始陸續復工,目前近海海域水溫仍然較低,現在能捕撈的主要是八帶、蠣蝦以及雜魚,量跟往年相比基本持平,價格浮動也不大。當天上岸的各類海鮮約七萬斤。
夜晚的碼頭人們忙忙碌碌, 一隻只鮮活的八帶被從塑膠袋裡甩了出來,批發價每斤25元,大量的蠣蝦成排擺放也已被商戶預訂,這些收購的海鮮次日凌晨就會抵達市區的各個市場,走向市民餐桌。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漁民的生活及漁區漁業經濟受到一定影響,嶗山區農業農村局、公安局、街道等多部門聯手,為漁港船舶復工復產保駕護航。嶗山區農業農村局漁業管理中心副主任郝振梅介紹,該局對沙子口中心漁港內常年停靠的50多艘大馬力漁船進行了詳細摸底,協同相關單位加大對進港車輛、人員檢查登記力度,要求做到佩戴口罩,測量體溫,卸貨當中做到卸貨區固定、車對船、人對人、人員不扎堆、不聚集、不得零售。卸貨後對卸貨區域進行消殺,確保漁港在疫情期間的卸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