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大開!泰國用香蕉葉替代塑料包裝 全球還有這些「神仙」塑料...

2020-12-12 前瞻網

最近,泰國一家超市想出了一個減少塑料包裝的妙招,用香蕉葉代替塑料包裝。

用香蕉葉來包裝商品這一創意來自泰國清邁的Rimping超市。清邁的一家房地產公司Perfect Homes在其Facebook頁面上發布了香蕉葉包裝的照片,很快引起了廣泛關注。

塑料是20世紀人類最重要的發明之一,但為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環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目前世界範圍內的塑料汙染問題極為嚴重,20世紀50年代以來,全球共生產了83億噸塑料,其中63億噸為塑料垃圾。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估計,到2050年,垃圾填埋場、環境和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將達到120億噸。在這些廢棄物中,菸頭、塑料飲料瓶、食品包裝紙和塑料購物袋是最大的汙染源。

用香蕉葉代替塑料包裝蔬菜是減少一次性塑料使用的好方法,這種方法大大減少了所需的塑料量。這種操作還非常簡單:用香蕉葉包裹生鮮食品,然後再用橡皮筋固定即可。其次香蕉是一種熱帶水果,香蕉葉在泰國非常容易獲得,使用成本低,相較於其他塑料替代品一種物美價廉的產品。

目前塑料汙染問題已經成了人類的心腹大患,發掘可降解、無汙染的材料已經成為橫亙在各國面前的難關,同時各國也在竭盡全力開發新一代包裝材料。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各國為了對抗塑料汙染,在尋找塑料替代品上都有哪些神仙操作。

美國的澱粉塑膠袋

美國曾是世界上第一的生產玉米的大國,利用這一資源優勢,他們開發出了一種玉米澱粉基塑膠袋,這種材質製成的塑料購物袋不像傳統塑膠袋那樣百年不腐,而是可以一點一點降解掉的。

但是這些可降解塑膠袋可不便宜。比如在美國,一個普通塑膠袋的成本是1美分,紙質購物袋的成本為3美分,而用玉米或土豆澱粉生產的可降解購物袋的成本則高達6至10美分。

義大利西紅柿皮購物袋

在美國利用本國豐富的玉米或土豆澱粉製造購物袋的時候,義大利的一些科學家發現,西紅柿皮經加工後也可以做成能重複使用的購物袋。義大利是歐洲的農業大國,西紅柿產量巨大。科學家說,可以從西紅柿廢料中,特別是皮中提取複合糖化物最終製成包裝袋,很有發展前景。

印度尼西亞海藻可降解包裝袋

印度尼西亞是世界第二大海洋垃圾排放國。他們 90% 的塑料廢物傾倒於海洋中,有70%的廢物來自食品和飲料包裝。四分之一的魚類都會遭受塑料汙染。在這樣的背景下,印度尼西亞的企業萌生了用海藻材料代替塑料包裝的想法。

之所以要使用海藻作為材料,和泰國使用香蕉葉的想法不謀而合--因地制宜,多且易得。印度尼西亞同時也是最大的海藻生產國。海藻養殖是該國的一個大產業,但其規模並未轉化為農民的收益。從事海藻生產的許多生產者還生活在貧困中。利用海藻製造出可生物降解的包裝,不僅可以減少該國的塑料浪費,而且還可以大大推動印尼貧困農民的生計。

此外,還有另一種非常有趣的設計,用於包裝食品的海藻包裝袋可溶於水,即使在非溶解狀態下也可完全食用。食用時將包裝袋和食品一同倒入水中即可,不浪費一星半點。

墨西哥芒果皮塑膠袋

作為「芒果大國」的墨西哥,每天要扔掉幾十萬噸芒果皮,處理這些芒果皮費時又費力。科學家偶然發現芒果皮的韌性很有開發價值,於是就在果皮中添加澱粉及其他化學材料,研製出一種可以替代塑料的「芒果皮合成品」。

這種材料的韌性和硬度與塑料類似,但是造價便宜且可回收,在廢物利用的同時,還能減少環境汙染。

最重要的是它6個月便可降解。所以,吃剩的芒果皮不要扔,製成塑料替代品!

智利推出可溶於水還能喝的新型塑膠袋

智利一家公司想出了一種非常有意思的解決辦法。從外表來看,這款新型塑膠袋與普通塑膠袋沒有什麼區別。然而,把新型塑膠袋放進一壺常溫水中攪拌,就會發現有所不同。塑膠袋入水溶化,變成了乳白色的液體。不僅如此,溶化過後的水還可以飲用。

研究人員表示,這款塑膠袋對人體無害,主要原料聚乙烯醇是水溶性生物降解材料,這種材料來源於碳酸鈣或天然氣,其他輔助原料也是食品級材料。一個普通塑膠袋需要幾百年才能降解,而聚乙烯醇水溶袋只需要5分鐘。

如果將聚乙烯醇水溶袋丟進大海,它會在海水中迅速溶解消失,最終通過微生物完全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不會像普通塑膠袋一樣形成「白色汙染」。

此外,還有泰國的納米材料購物袋、德國樹葉包裝袋……五花八門、不一而足。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這些替代塑料包裝的創意紙包裝,值得深思!
    塑料因其成本低、可成型性強、重量輕和生物惰性使其成為食品包裝的首選材料,但由塑料引起的白色汙染問題現已成為全球關注的問題。面對這個全球關注的難題,我們是否有對應的解決方案進行部分替代?或許,以下的幾款創意紙包裝可以打開你的腦洞!
  • 可持續包裝:塑料被淘汰後,該用什麼材料來替代呢?
    同時,最好且對飲料包裝影響最小的方式是考慮塑料製品的生命周期——飲料包裝以可持續的方式投放市場,包裝可回收再利用,總體上對環境的影響最低。讓我們解讀一下報告,淘汰不可回收和難以回收的塑料,而不是全部的塑料。那麼,重點來了,頑固塑料被淘汰之後,我們該用什麼材料來替代當前的塑料呢?
  • 全球塑料垃圾困局如何破解:有可行替代方案嗎
    那目前有替代塑料的可行技術方案嗎?劉建國表示,總體來講,現在大面積替代塑料的條件還不具備,因為它自身具有的優越功能有很多,這是其他材料不具備的。而成本更是一大阻礙。日本民間和政府系研究機構一直致力於研究塑料替代技術,比如一種可降解的購物袋,其成分70%樹脂,30%澱粉,通過食品級的添加劑可以調整強度。這個技術雖然通過了檢驗,但其價格是塑料的2.5倍,這就很難推廣。另外,日本的造紙企業研究以紙替代塑料容器。就是將紙表面通過噴塗加工,使其具有隔絕空氣和水分的特性,這樣可以作為軟飲料包裝袋。
  • 可口可樂連續三年被評為最大塑料汙染者,塑料真的不可替代?
    2月8日消息,來自國外媒體的報導,可口可樂今年再次被評為最大塑料汙染者,緊隨可口可樂之後的,是百事可樂和雀巢,三家公司一起被評為全球三大塑料汙染企業,且被指在減少塑料垃圾汙染方面處於零進展「最大塑料汙染者」的帽子已經扣了可口可樂三年
  • 不用塑料用什麼?我們來找替代產品
    不用塑料用什麼? 「限塑減塑」 保護生態環境 包裝袋、垃圾袋、塑料吸管
  • 零塑料和無包裝成為玩具業新趨勢
    原標題:快餐巨頭取消兒童餐附贈玩具 生產企業使用替代材料並推行環保設計零塑料和無包裝成為玩具業新趨勢□ 本報實習記者 解磊3月11日,英國財政大臣裡希·蘇納克宣布了一項旨在促進在商品包裝中使用再生塑料的稅收計劃,該計劃從2022年4月起實施。
  • 「限塑令」前夜 替代材料升溫 塑料重塑
    當前,有部分品牌已開始使用符合政策要求的替代材料,未來你將會用可降解材料、紙製品喝奶茶、裝外賣、包快遞,然而隨著替代材料逐漸佔據主導地位,更多的問題也陸續暴露出來。  「最強限塑令」倒計時,多種塑料製品將成歷史。  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
  • 2025年單一材料塑料包裝全球市場需求將達到710億美元
    最近,Smithers發布專題研究報告《單一材料塑料包裝薄膜市場的未來2025年》指出,2015-2019年,全球單一材料塑料包裝薄膜市場年複合增長率為3.5%。2019年全球單一材料塑料包裝薄膜市場規模為2044萬噸(559億美
  • 食品行業用的塑料包裝材料目前都有哪些發展趨勢
    目前塑料包裝材料在各類包裝材料總量中佔比已經超過30%,僅次於紙製品。在我國食品包裝材料中,塑料應用量已超過食品包裝材料總量的50%,居各種包裝材料之首。那麼,食品行業用的塑料包裝材料目前都有哪些發展趨勢呢?讓我們一起通過幾個案例來看一下。
  • 包裝袋、垃圾袋、塑料吸管被「限」之後 我們可以用什麼?
    包裝袋、垃圾袋、塑料吸管被「限」之後 我們可以用什麼? 國內 澎湃新聞 2020-11-30 08:47:07 [摘要]包裝袋、垃圾袋、塑料吸管被「限」之後 我們可以用什麼?   包裝袋、垃圾袋、塑料吸管等  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塑料製品  無所不在的塑料製品  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但是產生的塑料垃圾  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少的汙染
  • 除了一次性塑料吸管,還有哪些塑料製品將被禁止?
    近日,「禁止一次性塑料吸管」話題再度被各平臺及網友關注,作為真正的「利益相關」,巨人包裝也來談談這件事吧。針對吸管的具體規定為「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據統計,2019年全國塑料製品累計產量8184萬噸,其中塑料吸管近30000噸,約合460億根,人均使用量超過30根。其實單從塑料製品量級來說,吸管佔比並不大,只要有合適的替代物和替代方法,禁止後影響並不大。
  • 什麼東西可以替代塑料垃圾袋?
    從這一點上來看,它的替代品還是很多的,如竹簍、木桶、塑料桶、布袋子等。因為,它們同樣「能裝東西」,具有收集的能力。但若從塑料垃圾袋的性能來對比,能替代的東西真的是少之又少。首先從防漏水這一點來看,竹簍、布袋子不適合。
  • 央視財經:紙吸管替代塑料吸管成本將是主要難題
    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距離禁令的最後期限還有不到半年,餐飲行業做好準備了嗎?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最大的難題是什麼?
  • 你的品牌還在使用塑料包裝嗎?看國際品牌如何「減塑」
    文|華麗志近年來,在全球各大時尚企業公布的可持續發展計劃中,無法降解的「塑料包裝」對環境造成的沉重負擔一直是備受關注的棘手難題。越來越多的品牌宣布棄用塑料包裝或使用可回收塑料包裝,涉及美容、食品、酒店、時尚等多個行業。
  • 蘇伊士亞洲首座塑料回收設施 致力於解決塑料汙染危機,緩解氣候變化
    該項目每年把在泰國收集而來的3萬噸塑料包裝廢料轉化為消費後可回收(PCR)塑料,作為解決塑料汙染危機的長期方案。此外,設施的水回用率達到94%,是泰國當地水回用率最高的同類回收設施之一,每年可避免3.5萬噸溫室氣體排放,相當於種植150萬棵樹。 全球每年生產3億噸塑料,其中50%用於包裝,每年有超過800萬噸的塑料垃圾被棄置於海洋中,當中主要來源於東南亞。
  • 蝦殼制可完全降解生物塑料或將替代傳統塑料
    蝦殼制可完全降解生物塑料或將替代傳統塑料 來源:中國塑料機械網   發布者:左麗媛   日期:2016-11-07   今日/總瀏覽:1/3927
  • 石化塑料成為最具可持續性的包裝材料
    生物基塑料給人們的「感覺」遠比石化基塑料有吸引力,其帶來的各種包裝的「可降解」概念也成為了綠色、環保、循環經濟的寵兒。儘管生產各種聚合物每年使用的石油和天然氣總量不到社會整體消耗量的3%,但由於人們對全球石油儲量預期的不樂觀,人們仍期望看到更多植物基替代原料產品的出現。確實,隨著生物基資源的不斷增多,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對石化資源的依賴,但從環境角度看,生物基塑料真的要比石化基的影響小嗎? 從整個產品生命周期分析(LCA)來評價產品的可持續性以及對環境的影響,已經為越來越多的公眾所認識。
  • 從塑料購物袋到快遞塑料包裝 湖南最嚴「禁塑令」來了
    原標題:從塑料購物袋到快遞塑料包裝 湖南最嚴「禁塑令」來了   最嚴「禁塑令」來了  禁塑範圍從塑料購物袋擴大到電商快遞塑料包裝等領域
  • 塑料吸管、塑料餐具、塑料快遞袋都不能用了!
    據央視新聞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今天(19日)公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到2020年底,我國將率先在部分地區
  • 商務部發文鼓勵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並推廣替代產品
    11月30日,商務部公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明確提出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外賣企業使用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的,應根據本辦法向商務主管部門報告使用、回收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