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酒被應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出於何種目的,只要是在社交中就一定會有酒的存在,有酒就有局,人們在「酒局社交」中相互聯繫、互通信息,形成飯桌上的「熟人同盟」,所以才有了「一切情誼盡在酒中」、「酒逢知己千杯少」等耳熟能詳的表達。但是,酒局文化也帶來了一些負效應,比如鋪張浪費的「吃文化」、「疲於奔命的趕飯局」、「沒完沒了的應酬」等就成為很多人的一大煩惱,也使很多人因為「酒局社交」問題而患上社交疲勞症。
世間萬物有利就有弊。我們既然要利用它那麼我們就要接受它不好的一面,生活中不同的場景不同的事情,我們所參加酒局的目的也是不一樣的,比如說以下四種局面,都是奔著不同的目的去參加酒局的,這也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一些社交方式與目的,可能生活中你每一次參加的酒局明頭上都是為了促進彼此之間的感情,但實質上的目的也只有以下四種,所以我們還需要了解一下。
1、為了利益「措」酒局者
這部分人大都為了某些或是個人的或是自己所屬群體的利益而有事相求於他人,交換過程中以酒局交換情誼和利益,這些常是一些職場生意人的做派,在我們這個人情世故的社會,建設人脈關係,其實有時候就是讓我們的利益更近一步實現,在彼此利用中,將利益實現最大化,所以這第一種情況是為了利益而組建的酒局。
2、為了愚情「拉」飯局者
這種酒局通俗一點來說,就是為個人情緒發洩而組建的酒局,這類人參與的飯局大都是感情聯絡式,其中不妨一些單純訴說情感式的交流,如同學聚會等,但更多的是通過某些感情的聯絡而發現更多的人脈資源,為了今後的利益而提前儲備足夠的社會資本,這是一種宣洩式的社交方式,以自己的情感為引導線建立關係的酒局。
3、被動無奈「陪」酒局者
這類人受飯局所累,其中一類是單位的負責接待的員工,每日的工作就是接待和迎來送往,有談生意的,有檢查的,有督導的,反正全部是高接遠迎的,為了個人的職位,為了企業的發展,不得不處處陪飯局:另一類人則屬於「拉」和「攢」飯局的目標者,即那些手中有權、有錢或有資源的一部分人,他們成為「飯局」中的座上客,鋪天蓋地的飯局躲都躲不開,頂著工作餐的帽子也常常不醉不歸,不但弄得身體上消受不了,身心也格外疲憊。
4、為了信息而「找」酒局者
俗話說得好,不管什麼事情,掌握一手資源的人,往往要比其他人更佔優勢混得更好,不這類人在社會生活中多少有些信息焦慮傾向,一旦失去和他人溝通的機會便感覺受冷落,一旦失去很多信息就感到被排斥,所以積極參與酒局,只要自已不買單,這樣的飯局何樂不為。這類「找」飯局的人信奉的是通過飯局可以獲得新信息,了解新情況,認識新朋友,發展人際關係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