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境客流量 見證成都開放

2020-12-15 成都日報

護照內頁是手寫的,查驗全憑手感;沒有機器輔助,遇到可疑人員則「望聞問切」,翻來覆去詢問調查;國際航班每周只有一兩班,大部分時間都在幫安檢檢查國內乘客和行李……1991年,四川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畢業的王浩宇來到成都邊防檢查站工作,那時航班少、流量小,設備簡陋,讓她現在回想起來都感覺不可思議。

1981年10月,成都邊防檢查站正式成立,接下來很多年,全年的旅檢量僅有幾百人,開通的國際航線也是屈指可數。

2010年第327天,成都航空口岸年度出入境客流量首次突破100萬,第一個100萬用了整整30年。

2018年,成都邊檢站全年旅檢量達到創紀錄的599.82萬,600萬大關近在咫尺。

成都越來越開放,一個個數據客觀準確地訴說著這些年來成都航空口岸的飛速發展,也印證了成都對外開放、經濟發展等方面的成績。而對普通市民來說,感受也非常明顯。近日,四川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副總站長王浩宇給記者講起了成都航空口岸變遷的故事。

【憶過往】

固定航班不多

乘客基本上都是商人

雖然有個英氣十足的名字,但王浩宇卻是一個巾幗不讓鬚眉的業務能手。穿上一身戎裝,肩負捍衛國門的使命,年輕的王浩宇興奮又驕傲。「我剛工作的時候,一周只有一兩架飛機需要邊檢,都是以包機為主,固定航班不多,乘客基本上都是商人,幾乎沒有因私旅遊的。」王浩宇給記者講起了以前的故事。上世紀90年代興起了一陣出國務工潮,但當時國人出國並不容易,有不法分子趁機打起了偽造證件偷渡的主意。那時候一張檢查臺要坐兩個檢查員,兩個人交換摸證件、看照片、詢問,在很短的時間內對人員作出判斷。而偷渡者也十分狡詐,總是航班快要起飛時才匆匆前來,企圖矇混過關,足智多謀的檢查員們必須和不法分子鬥智鬥勇,攻其不備。

王浩宇回憶,最早的邊防檢查是在現在T1和T2航站樓中間一間小屋子裡,旅客逐個進來接受檢查。在一個狹小空間裡,檢查員正襟危坐詢問身份、單位、出行目的等等,氣氛極其安靜嚴肅,心懷不軌的偷渡者很容易露出馬腳。後來檢查臺移到了大廳裡,廂式的檢查臺比人還高,從外面根本看不到檢查員在做什麼。「裡面有臺電腦,用於錄入信息,給人的感覺神聖又威嚴,可以幫助我們擊垮偷渡者的心理防線。」王浩宇告訴記者。她回憶,那時乘坐飛機出國的中國人基本上都是老熟人,常年往返,每張臉都印在檢查員的腦子裡。一旦有新面孔,大家就會提高警惕,尤其是那種來得晚的、神色慌張的,不把背景底細問個底朝天絕不放行。

【看今朝】

查驗手續簡化 出入境通關效率提高

刷護照、看屏幕、按指紋,閘機打開通過,整個過程不到10秒鐘,2015年10月1日起,持新版電子護照等七類出入境證件的旅客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入境時,可以使用自助通關,大大提高了通關效率,減少了排隊候檢時間。

去年,按照國家移民管理局的部署要求,成都邊檢站主動回應廣大出入境旅客的新期待,不斷深化勤務改革,進一步簡化查驗手續,開設中國公民專用通道,並安排專人引導;增設自助通關使用指引和出入境行程憑條自助列印設備,提高入境自助通關使用比例;擴大了「特別通道」使用範圍,確保了「中國公民出入境通關候檢不超過30分鐘」「明確特別通道通行人員範圍老年人年齡標準」等多項便民利民舉措的落實落地落細,推動了出入境通關效率不斷提升。

實施144小時過境免籤政策

今年1月1日22時30分,澳大利亞籍旅客席爾林·羅伯特·迪恩從成都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民警手中接過加蓋了臨時入境許可的護照,幸運地成為享受144小時過境免籤政策的第一人。迪恩是當晚乘坐CA472次航班由曼谷飛抵成都的,並將於1月4日18時乘坐MI935次航班前往新加坡。他表示,此次出行是赴新加坡公幹,訂票前在網上得知了成都推行144小時免籤新政的消息,作為資深「吃貨」的他,決定利用這3天吃遍成都,希望下次能有機會更加深入地了解成都這座「美食之都」。

成都144小時過境免籤政策的實施,將有力助推成都國際航線的拓展,並進一步提高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國際中轉旅客的數量和比例,為成都建設國家級航空樞紐提供強有力支撐;方便國際間經貿人員與我市的往來,促進成都會議、會展、商務業的發展,並進一步帶動成都旅遊、交通、餐飲、購物、住宿、休閒等消費的增長,對成都深化全域開放,推進國際化現代化進程起到極大推動作用。

117條國際(地區)航線 成都通達四方

截至今年6月13日,成都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已檢查出入境旅客315.42萬人次,同比增長21.07%,基本相當與2014年(320.97萬餘人次)全年檢查量,出入境旅客流量繼續位居全國對外開放空港口岸第四、中西部第一。

據了解,今年以來成都邊檢站日均檢查出入境旅客1.9萬餘人次,同比增長20.1%。其中,使用自助通道通關旅客80.61萬人次,佔比26.81%。

截至目前,成都航空口岸國際(地區)航線已達117條,已覆蓋亞洲、歐洲、北美、非洲、大洋洲的重要樞紐城市,平均每周出入境航班近770架次。

數說

成都航空

口岸變遷

1981年10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都邊防檢查站正式成立

1987年9月

成都—尼泊爾加德滿都航線開通,成都航空口岸國際航線實現了「零」的突破

1993年6月

成都雙流機場開通成都—曼谷、成都—新加坡直航包機

2006年5月

成都—荷蘭阿姆斯特丹航線開通,這是成都航空口岸第一條洲際航線

2010年11月

成都航空口岸年度出入境旅客流量首次突破100萬人次

2013年9月1日起

成都航空口岸正式實施外國人72小時過境免籤便利政策

2013年10月

成都航空口岸年度出入境旅客流量突破200萬人次大關,第一個100萬用了整整30年,第二個100萬隻用了3年

2014年12月

成都航空口岸年度出入境旅客流量突破300萬人次

2017年12月

成都航空口岸年度出入境旅客流量突破500萬人次,成為中西部唯一一個年出入境旅客流量突破500萬人次的一類航空口岸

2019年1月1日

成都航空口岸正式實施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籤政策

本報記者 杜文婷 文/圖

相關焦點

  • 我國三大陸路出入境口岸,客流量最多的是拱北口岸,沒想到吧
    口岸是一個國家對外交往的門戶,口岸對於經常出入境的人來說是很熟悉了,只有通過口岸才能出境到別的國家或地區。我國有三大陸路出入境口岸,其中,拱北口岸超越羅湖口岸居首位,這你肯定想不到吧,一直以來大部分人認為羅湖口岸是我國第一大陸路出入境口岸,卻沒料到拱北口岸才是。
  • 成都春熙路地鐵站是客運量首位:換乘站、繁華商業區是客流量關鍵
    2019年,根據全國各城市地鐵客流量的統計,成都地鐵2號線、3號線的換乘站純春熙路站,成為了成都市地鐵客流量的首位。春熙路地鐵站是一個非常繁華的地方,也是成都市春熙路商業區的主要入口,再加上兩條地鐵的換乘,本站自然形成了一個高客流量的地方。
  • 【你好 警察節 ︱見證漢警變遷】出入境辦證量28年躍升397倍
    原創 馮威 平安武漢 收錄於話題#110警察節10#見證漢警變遷5見證漢警變遷在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來臨之際,「平安武漢」推出【見證漢警變遷】系列文章,從交管、戶政、特警、刑偵、治安、出入境、指揮體系等角度,全景式回顧武漢公安工作和公安隊伍建設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
  • 廈門山海健康步道開放一周年 客流量已突破1000萬人次
    [新聞頁-臺海網] 臺海網1月1日訊 據廈門電視臺報導 今天是2021年元旦,也是廈門山海健康步道開放一周年的特殊日子。上午,不少志願者和市民齊聚步道,用自己的方式迎接新年,見證步道成長。
  • 盤點2019成都公安出入境、戶政、交管新規
    成都公安出入境管理局、戶政管理局、交管局分別就全年來深化「放管服」,推出的一系列便民措施進行了通報。   出入境   1.全面實施出入境證件「全國通辦」   自2019年4月1日起,打破戶籍地限制,最大限度實現群眾就近辦證,異地戶籍居民可在全市任一區(市)縣級以上出入境辦證大廳申辦出入境證件,申請材料與戶籍地一致。
  • 我省年出入境人員首次突破400萬人次
    黑龍江日報2月27日訊 26日,記者從黑龍江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2020年工作會議上了解到,該總站2019年累計驗放出入境人員404.4萬人次、交通運輸工具23.4萬餘輛(架、列、艘)次,同比增長12.3%、4.9%。
  • 成都熊貓基地今日恢復開放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浩)3月24日深夜,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發布公告,基地將於3月25日正式恢復對外開放,疫情全面結束前,每日開放運營時間為8:30-17:00(16:00停止售驗票)。公告中表示,將採取遊客限流措施,其中成都熊貓基地每日最大客流量限5000人(線上購票遊客限量4000人,線下購票遊客和免票遊客限1000人)。都江堰熊貓谷每日最大客流量限800人(其中購票遊客限650人,免票遊客限150人)。公告全文如下。
  • 成都環球中心開業3周年 今年客流量預計突破2000萬
    據了解,2015年環球中心客流量達到1800萬餘人次,2016年客流量預計突破2000萬人次。今年,環球中心調整了25%的品牌,零售由50%下降到45%,餐飲則從30%上升到35%左右。環球Mall正式開啟以來,成功引進多家成都第一、西南第一、中國第一的品牌,在創新和稀缺資源的整合方面大膽嘗試、屢創佳績。(來源:成都日報 記者 周輝)
  • 見證 一部翻譯機傳遞機場成長足音
    「感覺一天比一天繁忙,接觸全球各地不同膚色、不同著裝、不同語種的出入境旅客也越來越多。」作為一名堅守在國門的護衛者,雙流國際機場海關旅檢四科關員張笠對成都國際航空樞紐的建設變化有著切身感受。 張笠是山東人,他於2012年大學畢業後就一直在雙流國際機場旅檢現場工作至今。回顧剛到雙流國際機場旅檢現場工作時的情景,張笠直抒感嘆:這幾年變化真的太快、太大了。
  • 2019年珠海邊檢總站查驗出入境人員突破1.73億
    央廣網珠海1月3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張子恆)1月2日,據珠海邊檢總站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該總站2019年共查驗出入境人員首次突破1.73億人次,同比增長約12.3%;查驗出入境交通運輸工具513萬輛(架、艘)次,同比增長約18.5%。
  • 熱點:上海迪士尼5月11日重新開放 大部分景點控制客流量
    熱點:上海迪士尼5月11日重新開放 大部分景點控制客流量 上海迪士尼度假園區於5月6日宣布,置頂 官宣!上海迪士尼樂園將於 2020 年 5 月 11 日起重新對公眾開放!
  • 成都多個景區限時限量開放 遊客入園之前注意事項看這裡!
    封面新聞記者 楊金祝連日來,全國多地出臺相關辦法,有序恢復景區開放。在成都,《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A級旅遊景區有序開放的指導意見》已於近日正式印發。其中提出,通過推動分類分期開放、細化遊覽防控措施、實施景區綜合管理等舉措,確保成都A級旅遊景區安全有序恢復開放。
  • 2019年杭州出入境數據出爐
    據杭州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數據統計,2019年杭州機場口岸出入境旅客共計5801646人次,出入境人員數量約佔全省總量的80%。      為應對每日過萬人次的客流量,杭州邊檢啟動了智慧口岸的計劃:開通邊檢自助通道、智慧機器人引導、外國人出入境卡片印表機、智能翻譯機、空港智能指揮系統等,這一系列智能設備,讓旅客通關更加方便快速。
  • 成都小夥開火鍋店,利用「一張親友卡」,客流量翻十倍,簡單易學
    四川有非常多的火鍋店,作為四川的省會——成都,火鍋店那是不計其數。在成都開火鍋店,就像在關公面前耍大刀,沒有出眾的本事,你就只有出醜的份。在成都開火鍋店的那些老闆,我不知道他們的經營本事好不好,但是今天要給大家帶來一個案例,一位來自成都的火鍋店老闆,只用了「一張親友卡」,就把客流量翻了十倍,來看看這位老闆的厲害。
  • 18年鐵路局客流量排名,成都鐵路局第4,武局第8,西安10名開外
    18年全國鐵路客流量排名第三的是北京鐵路局,全年旅客發送量3.2億,車票收入456.7億元;北京鐵路局目前管轄北京、天津、河北以及山西、山東、河南部分地區,位於我國經濟發達的京津冀地區,營業裡程6200多公裡,是我國三大流動人口聚居地之一,客流量當然不會少。
  • @所有遊客 丹景臺園區客流量較大 建議採用公共運輸出行
    四川新聞網成都10月24日訊(記者 戴璐嶺)記者從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獲悉,因近期丹景臺園區客流量較大,為了保障市民遊客健康安全出遊,享受更優質的遊園體驗,建議大家採用公共運輸出行方式(乘坐地鐵18號線至三岔站換乘東13路公交車),儘量不要乘坐私家車前往。當丹景臺園區停車位達到飽和狀態時,將實行遠端分流及勸返。
  • 一場「眾籌」展 12月11日成都博物館與你一起見證改革開放四川四十年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30日訊(記者 李慧穎)2018年,正值改革開放40周年,一場屬於所有人的展覽:「好雨時節——見證改革開放四川四十年」展,將於12月11日在成都博物館一層特展廳正式與公眾見面,展覽將持續到2019年1月3日,全程免費對公眾開放。
  • 成都城市之眼「丹景臺景區」延長開放時間
    成都城市之眼「丹景臺景區」01、景區開放時間>周一至周五9:00-18:00(17:00停止入園)周末9:00-18:30(17:30停止入園)02、展館開放時間 周一至周五9:00-18:00(17:00停止售票)
  • 濟南最大夜市「回歸記」:從沒活幹到客流量五萬,見證城市夜經濟復甦
    復工一個多月後,在這個特殊的五一假期,濟南規模最大的夜市——環聯夜市人氣爆棚,迎來一天5萬人次的客流高峰,上千家業戶的客流量逐漸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伴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環聯夜市如何實現持續繁榮,管理者和業戶們有了更多新的思考。畢竟,這不僅關係到業戶們的「飯碗」,更關乎夜市經濟的長久發展。
  • 感受改革開放脈動 見證川港川澳合作潛力
    感受改革開放脈動 見證川港川澳合作潛力 10月28日至11月3日,在改革開放迎來40周年之際,多家港澳主流媒體把鏡頭對準四川,通過為期一周的「港澳媒體四川行」採訪活動,感受天府之國的溫情與改革開放的脈動,以及川港、川澳合作的潛力。  心,穿過歲月相連  鄧小平故居陳列館裡,一幅照片令人動容:那是在1992年初南巡途中,鄧小平站在深圳皇崗口岸,深情地眺望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