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照內頁是手寫的,查驗全憑手感;沒有機器輔助,遇到可疑人員則「望聞問切」,翻來覆去詢問調查;國際航班每周只有一兩班,大部分時間都在幫安檢檢查國內乘客和行李……1991年,四川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畢業的王浩宇來到成都邊防檢查站工作,那時航班少、流量小,設備簡陋,讓她現在回想起來都感覺不可思議。
1981年10月,成都邊防檢查站正式成立,接下來很多年,全年的旅檢量僅有幾百人,開通的國際航線也是屈指可數。
2010年第327天,成都航空口岸年度出入境客流量首次突破100萬,第一個100萬用了整整30年。
2018年,成都邊檢站全年旅檢量達到創紀錄的599.82萬,600萬大關近在咫尺。
成都越來越開放,一個個數據客觀準確地訴說著這些年來成都航空口岸的飛速發展,也印證了成都對外開放、經濟發展等方面的成績。而對普通市民來說,感受也非常明顯。近日,四川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副總站長王浩宇給記者講起了成都航空口岸變遷的故事。
【憶過往】
固定航班不多
乘客基本上都是商人
雖然有個英氣十足的名字,但王浩宇卻是一個巾幗不讓鬚眉的業務能手。穿上一身戎裝,肩負捍衛國門的使命,年輕的王浩宇興奮又驕傲。「我剛工作的時候,一周只有一兩架飛機需要邊檢,都是以包機為主,固定航班不多,乘客基本上都是商人,幾乎沒有因私旅遊的。」王浩宇給記者講起了以前的故事。上世紀90年代興起了一陣出國務工潮,但當時國人出國並不容易,有不法分子趁機打起了偽造證件偷渡的主意。那時候一張檢查臺要坐兩個檢查員,兩個人交換摸證件、看照片、詢問,在很短的時間內對人員作出判斷。而偷渡者也十分狡詐,總是航班快要起飛時才匆匆前來,企圖矇混過關,足智多謀的檢查員們必須和不法分子鬥智鬥勇,攻其不備。
王浩宇回憶,最早的邊防檢查是在現在T1和T2航站樓中間一間小屋子裡,旅客逐個進來接受檢查。在一個狹小空間裡,檢查員正襟危坐詢問身份、單位、出行目的等等,氣氛極其安靜嚴肅,心懷不軌的偷渡者很容易露出馬腳。後來檢查臺移到了大廳裡,廂式的檢查臺比人還高,從外面根本看不到檢查員在做什麼。「裡面有臺電腦,用於錄入信息,給人的感覺神聖又威嚴,可以幫助我們擊垮偷渡者的心理防線。」王浩宇告訴記者。她回憶,那時乘坐飛機出國的中國人基本上都是老熟人,常年往返,每張臉都印在檢查員的腦子裡。一旦有新面孔,大家就會提高警惕,尤其是那種來得晚的、神色慌張的,不把背景底細問個底朝天絕不放行。
【看今朝】
查驗手續簡化 出入境通關效率提高
刷護照、看屏幕、按指紋,閘機打開通過,整個過程不到10秒鐘,2015年10月1日起,持新版電子護照等七類出入境證件的旅客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入境時,可以使用自助通關,大大提高了通關效率,減少了排隊候檢時間。
去年,按照國家移民管理局的部署要求,成都邊檢站主動回應廣大出入境旅客的新期待,不斷深化勤務改革,進一步簡化查驗手續,開設中國公民專用通道,並安排專人引導;增設自助通關使用指引和出入境行程憑條自助列印設備,提高入境自助通關使用比例;擴大了「特別通道」使用範圍,確保了「中國公民出入境通關候檢不超過30分鐘」「明確特別通道通行人員範圍老年人年齡標準」等多項便民利民舉措的落實落地落細,推動了出入境通關效率不斷提升。
實施144小時過境免籤政策
今年1月1日22時30分,澳大利亞籍旅客席爾林·羅伯特·迪恩從成都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民警手中接過加蓋了臨時入境許可的護照,幸運地成為享受144小時過境免籤政策的第一人。迪恩是當晚乘坐CA472次航班由曼谷飛抵成都的,並將於1月4日18時乘坐MI935次航班前往新加坡。他表示,此次出行是赴新加坡公幹,訂票前在網上得知了成都推行144小時免籤新政的消息,作為資深「吃貨」的他,決定利用這3天吃遍成都,希望下次能有機會更加深入地了解成都這座「美食之都」。
成都144小時過境免籤政策的實施,將有力助推成都國際航線的拓展,並進一步提高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國際中轉旅客的數量和比例,為成都建設國家級航空樞紐提供強有力支撐;方便國際間經貿人員與我市的往來,促進成都會議、會展、商務業的發展,並進一步帶動成都旅遊、交通、餐飲、購物、住宿、休閒等消費的增長,對成都深化全域開放,推進國際化現代化進程起到極大推動作用。
117條國際(地區)航線 成都通達四方
截至今年6月13日,成都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已檢查出入境旅客315.42萬人次,同比增長21.07%,基本相當與2014年(320.97萬餘人次)全年檢查量,出入境旅客流量繼續位居全國對外開放空港口岸第四、中西部第一。
據了解,今年以來成都邊檢站日均檢查出入境旅客1.9萬餘人次,同比增長20.1%。其中,使用自助通道通關旅客80.61萬人次,佔比26.81%。
截至目前,成都航空口岸國際(地區)航線已達117條,已覆蓋亞洲、歐洲、北美、非洲、大洋洲的重要樞紐城市,平均每周出入境航班近770架次。
數說
成都航空
口岸變遷
1981年10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都邊防檢查站正式成立
1987年9月
成都—尼泊爾加德滿都航線開通,成都航空口岸國際航線實現了「零」的突破
1993年6月
成都雙流機場開通成都—曼谷、成都—新加坡直航包機
2006年5月
成都—荷蘭阿姆斯特丹航線開通,這是成都航空口岸第一條洲際航線
2010年11月
成都航空口岸年度出入境旅客流量首次突破100萬人次
2013年9月1日起
成都航空口岸正式實施外國人72小時過境免籤便利政策
2013年10月
成都航空口岸年度出入境旅客流量突破200萬人次大關,第一個100萬用了整整30年,第二個100萬隻用了3年
2014年12月
成都航空口岸年度出入境旅客流量突破300萬人次
2017年12月
成都航空口岸年度出入境旅客流量突破500萬人次,成為中西部唯一一個年出入境旅客流量突破500萬人次的一類航空口岸
2019年1月1日
成都航空口岸正式實施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籤政策
本報記者 杜文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