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報考廣東海洋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2021-02-25 GDOU機動院團學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是廣東海洋大學具有鮮明工科特色的學院之一,已有40多年的本科教育辦學歷史,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的工程技術人才。畢業生分布在全國各地各行各業,尤其是華南及沿海各省市。優秀畢業生在各自專業領域取得的優異成績,是學院發展的強大推動力量。目前,學院具有一整套較為成熟的教學、課程體系及其管理規章制度,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和配置較為齊全的各類基礎和專業實驗室。經過多年的發展,學院已經逐步構建成具有完善的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

學院擁有:一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具有機械工程一級碩士點和機械工程專業學位碩士點。此外,還有兩個校級重點學科:機械工程和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兩個省級工程中心:

廣東省海洋裝備及製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小家電創新設計及製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三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工程訓練中心

能源與動力工程實驗中心

機械工程試驗教學中心

學院目前開設有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業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機械電子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工業設計共7個本科專業,在校學生保持在3000人左右,其中本科生約2900人,碩士研究生約70人。

培養目標:以珠三角為核心的粵港澳大灣區製造業技術發展與用人需求出發,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自主學習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掌握機械製造基礎知識與應用技能,能夠從事設計製造、技術研發、生產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機械製圖與CAD基礎、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工程材料及成形、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控制工程基礎、互換性與技術測量、液壓與氣壓傳動、微機原理及單片機應用、測試技術與信號分析基礎、機械製造技術基礎、機械加工裝備與數控技術等。

想了解本專業更多內容,請點擊下方連結:

廣東海洋大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歡迎你!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社會需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系統掌握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關基礎知識,具備紮實機械工程技術、信息技術以及工業工程專業知識,掌握現代管理科學與系統科學理論和方法,能夠在製造、海洋工程及服務領域從事規劃、設計、組織、改善、優化、評價、創新等科學研究和應用實踐工作的工程與管理複合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工程管理學、系統工程與運籌學、基礎工業工程、工程統計學、生產管理、工程經濟學、工業信息系統集成、人因工程、現代物流設施與規劃、現代質量管理、現代港口物流管理、機械製造技術、機械製圖等。

想了解本專業更多內容,請點擊下方連結:

廣東海洋大學工業工程專業歡迎你!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和具備機械技術、電子技術、測控技術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綜合應用能力,能從事機電行業及相關領域的設計製造、測試控制、技術開發、應用研究、安裝施工和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畫法幾何及機械製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工程材料、電工學、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機械設計基礎、機械精度設計、機械製造工藝學、C語言程序設計、微機原理及應用、自動控制原理、測試技術、機電傳動控制、機電系統設計等。

想了解本專業更多內容,請點擊下方連結:

廣東海洋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專業歡迎你

培養目標: 面向現代製造業與廣東省及大灣區經濟建設需求,培養系統掌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實踐能力、研究應用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及創新意識,能在材料成型及相關交叉領域內從事技術開發、設計製造、質量檢測、生產組織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機械製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設計基礎、機械製造技術基礎、電工學、材料科學基礎、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型工藝與裝備、材料成型控制基礎、材料成型質量檢測、現代模具設計與製造方法、工程管理學、模具CAD/CAM。

想了解本專業更多內容,請點擊下方連結:

廣東海洋大學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歡迎你

培養目標:面向地方經濟發展需求,培養具有能源與動力工程方面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具備一定的實踐、創新、創業及應用能力的,能從事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所涉及能源、電力、動力、船舶、化工、製冷及低溫技術、空調及環境保護等領域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安裝施工、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畫法幾何及機械製圖、工程力學、電工學、工程熱力學、傳熱傳質學、流體力學泵與風機、機械設計基礎、機械製造工藝學、熱工測量及自動控制、換熱器原理與設計、製冷原理與設備、空氣調節與工程設計、製冷工藝設計、製冷裝置電氣控制技術、製冷壓縮機、內燃機學、鍋爐原理與設計、企業節能技術、船舶動力裝置、熱力發電廠等。

專業劃分兩個專業方向:

(1)製冷空調工程方向

特色課程主要有:製冷原理與設備、空氣調節與工程設計、製冷工藝設計、製冷裝置電氣控制技術、製冷空調設備運行調試與檢修、冷凍冷藏技術、冷庫建築、小型製冷裝置、熱泵技術及其應用等。

(2)熱能動力工程方向

特色課程主要有:內燃機學、鍋爐原理與設計、企業節能技術、船舶動力裝置、熱力發電廠、燃燒學、新能源科學與技術、內燃機設計、汽輪機原理、燃氣輪機、船舶輔機等。

想了解本專業更多內容,請點擊下方連結:

廣東海洋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歡迎你!

培養目標:面向地方經濟發展需求,培養具備從事建築環境控制與能源供給系統以及建築設施智能化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安裝、設備調試、運行管理、設備研發、產品營銷等工作所需的基礎理論、專業技術知識和實踐與創新能力,能在設計研究所、工程公司、設備製造企業、管理部門等從事設計、研發、生產、施工、管理等崗位工作的複合型工程技術應用人才。

主要課程: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學、工程熱力學、傳熱學,流體力學、建築環境學、流體輸配管網、建築環境測試與自動化、通風與空調工程、建築節能及新能源利用、空調用製冷技術、供熱工程及熱源設備、熱質交換原理與設備、暖通空調系統自動化、工程倫理學、建築設備工程技術經濟分析、建築設備安裝與造價。

想了解本專業更多內容,請點擊下方連結:

廣東海洋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歡迎你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社會需要,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設計思維能力和熟練應用計算機輔助設計等能力,能在企業事業單位、專業設計部門、科研、教育單位從事工業產品創新設計及相關服務模式的創新型、應用型、複合型工業設計人才。

主要課程:設計素描、設計色彩、設計基礎、快速表達、產品設計程序與方法、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產品實體建模及應用、畫法幾何及機械製圖、機械設計基礎、模型製作與工藝、造型材料與工藝、產品結構分析、人機工程學、產品形態設計、產品改良設計、產品系統開發設計、家具開發設計、小家電設計、海洋文化與產品設計、快速成型與製造技術、企業形象與版式設計等。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擁有一支教學經驗豐富、工程實踐能力強、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擁有高校師資隊伍100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9人(含高工),具有博士學位的35人,具有國外留學背景人員15人。教師作為主編已出版了多部包括國家級規劃教材在內的專業教材,已在行業內和同類院校相關專業得到廣泛採用。

學院建有校內外實習基地30多個,其中校內有工程訓練中心、機械工程實驗中心、能源與動力工程實驗教學中心等3個廣東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並在廣船國際、馬尾造船廠、格力電器、冰山集團、東風二汽、黃埔造船廠和大唐國際雷州電廠等多家大型企業建設有30餘個校外實習基地。學院擁有海洋裝備及製造技術、小家電創新設計製造技術2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總建築面積近萬平方,總資產價值超過4000萬。設有機械工程實訓、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液壓與氣壓傳動綜合實踐、機電技術綜合實訓、機械設計製造綜合實踐、機械製造生產實習、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等實踐類課程;擁有工程材料、機械原理、機械設計、力學、公差等多個專業實驗室,以及數控、焊接、電加工、機械加工、鉗工、鑄造、雷射增材製造、3D列印等特種加工實訓室等,可提供高質量的實驗、實踐條件。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現有機電工程研究所、工程熱物理研究中心兩個科研實體。近三年獲得各級各類科研項目71項,科研經費2000餘萬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省級項目10項,發表學術論文130多篇,其中SCI、EI、ISTP收錄的共計40多篇;獲得專利授權66項。

學院教師主持教改項目30多項,發表教改論文50多篇,指導學生參加創新創業項目103項。近5年來學生參加國家級、省級專業學科競賽130多項,共獲得198項省部級以上獎勵,其中國家級獎勵86項,省部級獎勵112項。每年組織學生課外活動60餘項。

學院各專業專業近五年平均就業率95%以上,就業主要分布於東部沿海、華南地區、珠三角及港澳等經濟發達地區,就業單位多為政府機構、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科研機構、知名民企等。就業前景廣,發展潛力大。根據第三方社會調查機構麥可思研究院《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畢業半年後就業率94%以上的專業,我院就有能源與動力工程、工業工程、機械與電子工程等專業。

近兩年學生考研比例及錄取率不斷增加,2020年考研比例為17.89%,其中考研錄取總人數達92名,全校排名第一。錄取院校主要有:中山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中國科學院、中南大學等985/211/雙一流大學。2020年,學院湧現出考研學霸班級和最牛宿舍,是網絡上的網紅班級和網紅宿舍。

本院校友在各行各業發揮重要作用,以下為部分傑出校友:

現為北京盈科(廣州)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智慧財產權專業委員會主任、智慧財產權法律事務部主任 (廣州辦公室),併兼任清華大學法律碩士聯合導師、廣東智慧財產權保護協會理事、廣東省版權保護聯合會副會長、廣州市五五普法講師團講師、廣東海洋大學廣州校友會副會長、廣東海洋大學廣州校友企業家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等。

深圳市建築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一院二所所長高級工程師

青島巖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在能動專業設置了夏和義獎學金)

北京世紀竹邦能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總經理

END

圖文 |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編輯 | 黃偉海

審核 |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相關焦點

  • 歡迎報考廣東海洋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是廣東海洋大學具有鮮明工科特色的學院之一,已有40多年的本科教育辦學歷史,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的工程技術人才。畢業生分布在全國各地各行各業,尤其是華南及沿海各省市。優秀畢業生在各自專業領域取得的優異成績,是學院發展的強大推動力量。目前,學院具有一整套較為成熟的教學、課程體系及其管理規章制度,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和配置較為齊全的各類基礎和專業實驗室。
  • 廣東海洋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2020年學生過國家線人數創新高
    你的目標院校報考學生過線的多不多?本文中公考研小編整理「廣東海洋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2020年學生過國家線人數創新高」相關資訊,關注一下~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2020年學生考研上線率取得突破近日,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國家分數線公布,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學生考研取得突破。
  • 2019年廣東海洋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招生訪談視頻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是廣東海洋大學具有鮮明工科特色的學院之一,已有40多年的本科教育辦學歷史,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的工程技術人才。目前學院下設辦公室、學生工作組、3個教學系(機械工程系、熱能與動力工程系、工業設計系)、2個科學研究機構(機電工程研究所和工程熱物理研究中心)以及2個實驗實踐教學機構(實驗教學中心、工程訓練中心),其中機電工程研究所、工程訓練中心屬於學校二級機構(由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代管)。經過多年的發展,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已經逐步構建成具有完善的高層次人才培養體系。
  • 歡迎報考中國海洋大學!
    歡迎報考中國海洋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海洋資源開發技術。醫藥學院:藥學。(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業設計、輪機工程、自動化。
  • 廣東海洋大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歡迎你!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源於1945年的廣東省立汕尾高級水產職業學校輪機科,1979年開始招收本科生,2002年成為校級重點學科,2006年獲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碩士學位授予權
  • 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介紹
    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的前身為華北電力大學動力系,成立於1958建校初期。近五十多年的辦學歷程中經歷了校本部從北京到河北,從河北又回到北京,從電力部到教育部的地域以及歸屬的變遷,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以其包容並蓄、均衡有道的精神,相繼派生出一批新專業和學科方向,同時孕育了若干個院系,2005年原機械工程學院併入,組建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2009年更名為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
  • 歡迎報考北京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研究生
    機械工程是工業之母,是實現我國強國之路的重要基石。北科大機械人始終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己任,瞄準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奮筆疾書「科技強國」的壯美詩篇!北京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的歷史可追溯至1952年建校初期。
  • 歡迎報考廣東海洋大學海洋與氣象學院!
    廣東海洋大學是廣東省人民政府和原國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屬重點建設大學,學校與中國氣象局籤署局校全面合作協議並共建南海海洋氣象聯合實驗室。海洋與氣象學院是廣東海洋大學重點建設和優先發展的學院之一,肩負著發展海洋學科的歷史重任,在海洋科學和大氣科學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已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和優勢。學院是廣東省本科高校海洋科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
  • 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
    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  院系簡介  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的前身為1958建校之初的動力工程系。為了適應和促進學科的發展要求,2005年原機械工程學院併入,組建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2007年在能源動力,2009年更名為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
  • @2020級GDOUers,我們在廣東海洋大學等你!
    對海洋氣象監測、氣候變化有關注嗎?如果你感興趣,海洋與氣象學院在這等你!學院圍繞海洋與氣候變化、海洋氣象安全保障、防災減災等方面積極開展社會服務。貼近大自然的課程讓人倍感親切,有趣又燒腦的物理實驗讓人又愛又恨……總之,入股不虧!
  • 廣東海洋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專業歡迎你
    廣東海洋大學是廣東省人民政府和原國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屬重點建設大學,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完整學位授權體系,是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優秀院校和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高校。機械電子工程專業是由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專業發展而來。
  •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專訪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MEM中心主任張文光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2020-09-21 19:38 播放次數:3513 學院非全日制研究生培養從1998年開始,立足為國家汽車製造
  • 走進化大 |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主要課程:工程材料、材料科學基礎、金屬塑性加工原理、大學物理Ⅱ、工程製圖及CAD、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Ⅱ、焊接工藝與設備、焊接冶金學、金屬腐蝕與防護、材料無損檢測、金屬熱處理原理與工藝就業方向:化工、石油、冶金、材料、航空航天、能源、機械等領域的大中型企業、科研機構及高校、政府機構相關職能部門。
  • 歡迎報考安徽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安徽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可追溯至1945年安徽省立蚌埠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的機電專業。經過75年辛勤耕耘,學院已形成了良好學風和教育教學傳統。 學科競賽:機械工程學院具有四個學生協會:3D創新設計協會、3D智造協會、機器人協會、航模與科技踐行協會,其中機器人協會、航模協會入選團中央「小平科技創新團隊」,本專業學生每年獲得的各類創新創業等科技獎項,基本上都在100人次/年以上。
  • 全國經濟大省廣東、江蘇的海洋高校:廣東海洋大學vs江蘇海洋大學
    建校歷史廣東海洋大學:創建於1935年,當時的校名是廣東省立高級水產職業學校,後來升級為農業部直屬的湛江水產學院。直至1997年,水產學院和當時的湛江農業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成了湛江海洋大學。2005年,經教育部批准,湛江海洋大學更名為廣東海洋大學。
  •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世界水平,中國特色,創建世界一流學院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歷經百年風雨洗禮學院堅持以一流為目標,堅持以學科為基礎,堅持以育人為根本,堅持以改革為動力,形成了科學尚實,創新卓越,和諧奮進的學院文化,成為上海交通大學乃至全國高校中最具實力、最富代表性、最有影響力的學院之一。
  • 廣東海洋大學
    廣東海洋大學是廣東省人民政府和原國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屬重點建設大學,是一所以海洋和水產為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是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優秀院校,是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完整學位授權體系的大學,是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高校;以水產學科為主要支撐的植物學與動物學學科首次進入了ESI全球前1%。
  •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海洋工程學院成立
    2020年4月18日上午,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海洋工程學院成立大會暨慶祝哈工大建校100周年倒計時50天活動在大學生活動中心多功能廳舉行,威海市副市長張偉,哈工大副校長、哈工大(威海)校長徐曉飛,哈工大(威海)黨委書記姜波,海洋工程學院院長錢宏亮、院黨委書記趙常信共同開啟海洋工程學院成立儀式。
  • 歡迎報考廣東海洋大學化學與環境學院!
    學院發展:原湛江海洋大學基礎科學繫於2002年更名為理學院,2016年6月學校調整學院設置和優化學科專業布局時,按照學科基礎相同原則,將原理學院應用化學系的製藥工程專業、農學院的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環境科學專業,海洋與氣象學院的海洋資源與環境專業歸攏,組建成立化學與環境學院。
  •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2019級MEM研究生新生見面會
    2019年6月30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2019級MEM研究生第一次年級大會在徐匯校區工程館舉行。雖然當天下著大雨,但是剛剛接到錄取通知書、對未來的學習生活充滿期待的新生們,懷著興奮的心情冒雨參會。學院MEM教育中心(非全日制專碩教育中心)主任張文光老師以一段精彩的開場白拉開了本次活動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