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親歷北京新冠疫苗接種:等候4小時接種1分鐘,北京全市接種人數突破100萬
作者:劉詩萌
石景山區體育館新冠疫苗接種現場
華夏時報 記者 劉詩萌 北京報導
1月9日晚上不到7點,剛剛吃完晚飯的吳先生接到了一個陌生的電話:「明天統一組織新冠疫苗接種,地點是石景山區體育館,具體時間晚些時候會通知。」
沒想到疫苗接種來得這麼快。6日下午,辦公樓所在的街道開始統計接種新冠疫苗的意向,他是公司裡為數不多的主動報名者之一。結果短短3天,就收到了上述安排接種的消息。
自1月1日起,北京市組織各區對醫療衛生人員、涉及進口冷鏈物品的口岸一線海關檢驗檢疫人員等9類重點人群開展了新冠疫苗免費接種工作,共運行了241個疫苗接種點,配備了8700餘名預防接種人員,組建了66支市級應急接種隊伍。截至2021年1月11日11時,北京全市接種人數突破100萬,每日接種量約為10萬到15萬人。
「2021年,北京市的醫藥製造業可能會有一個爆發性增長,主要是來源於疫苗生產的貢獻。我想這也是北京市發揮『科技抗疫』優勢,既滿足了疫情防控需要,同時也促進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林恩全1月12日在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發布會首都經濟發展專場上指出。
現場等待四小時,接種一分鐘
1月10日10點左右,吳先生按照預先通知的時間達到了接種地點。掃碼測溫後,他進入了體育館。此時,等候接種的人已經超過了700個,而場內叫號才剛剛叫到250號左右。於是,他坐在二樓的看臺上等待。據他觀察,旁邊一同等待接種的人大多是公交車司機、社區工作者和公務員等等。
據媒體報導,石景山區確實承擔了北京部分公交地鐵工作人員的接種工作。從9日到10日,有接近8000名北京公交集團第四客運分公司的一線員工在此接種。
一樓的內場被欄杆分為了三大區域。一個是候診區,坐著即將就診的接種者。到號後會進入面前的登記區,醫護人員向他們發放《致新冠肺炎疫苗接種者的一封信》,並進行身份登記。隨後排隊進入場邊的接種室進行注射,結束後到場內另一側位置較為鬆散的留觀區,觀察30分鐘,確認沒有嚴重不良反應方可離場。
到下午2時左右,才輪到吳先生接種。等待的4個小時裡,他中途還離開場館吃了一頓麥當勞來補充熱量。「 因為(場館)裡面太冷了,吃完也沒覺得飽。」他對《華夏時報》說,相比之下,注射的過程非常迅速,1分鐘左右就完成了。
30分鐘觀察結束後,吳先生離開了場館。未來的2-4周內,他還將進行第二針接種。他所在的公司也接到通知,希望企業儘量不要安排一月中旬到二月中旬離京出差,準備第二針的接種,具體時間等候區裡統一安排。
重點人群接種全面鋪開
2020年12月31日,北京明確了九類新冠疫苗重點接種人群,包括涉及進口冷鏈物品的口岸一線海關檢驗檢疫人員;口岸裝卸、搬運、運輸等相關人員;國際和國內交通運輸從業人員;因公、因私出國工作、學習人員;面臨較高境外疫情風險的邊境口岸工作人員;醫療衛生人員;政府機關、公安、武警、消防、社區工作者;物品、水、電、暖、煤、氣相關人員;交通、物流、養老、環衛、殯葬、通訊相關工作人員共九類重點人群以及其他應急保障人員。
不僅僅是石景山區,北京其他區也都啟動了新冠疫苗接種。大興區共設置了17個臨時接種點,截至10日已累計接種5萬餘人。朝陽區從1月1日到12日24時已有超過21萬人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其中首批九類重點人群20萬人完成接種,其他人群也有約1.3萬接種。
接種疫苗也成為一個「安全」的招牌。13日晚,《華夏時報》記者看到,東城區一家水果商店門口掛上了橫幅,上面寫著「本店員工已完成新冠疫苗接種」。
除北京以外,其他省市也開展疫苗接種,也優先上述九類重點人群。例如,天津建立了100餘個臨時接種點,截至1月12日全市重點人群同意接種者近43萬人,已累計接種近20萬劑次;四川截至12日全省重點人群接種新冠疫苗累計近50萬劑次,其中海關和邊檢人員、進口冷凍食品加工運輸及銷售工作人員、國際交通機組和司乘人員3類人群累計接種3.5萬劑次。
在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的河北石家莊和邢臺地區,河北省疾控中心緊急向石家莊調撥了七萬劑新冠疫苗,優先為一線抗疫工作人員接種。
北京市衛健委副主任高堅表示,預計春節前能完成第一階段國家安排的重點人群的接種,其中,在1月15日前完成重點人群第一針的接種任務,2月5日之前完成第二針的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