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又聞茶香。清明節假期裡,在三都水族自治縣,當地活躍著一支電亮先鋒服務隊,他們走進深度貧困鄉鎮,為村民茶葉加工廠開展電力搶修,檢查安全用電,護航「扶貧車間」復工復產。
眼下,三都縣高山茶進入了採摘旺季。在海拔1600米的高山上,連綿起伏的茶山鋪就層層茶梯,村民正忙碌地採摘剛吐露新芽的春茶,村民們早上採茶,下午賣茶青,面對陸續交來的茶青,2018年剛剛脫貧的三都縣大河鎮和平村二十七組茶葉加工戶廖元偉可高興不起來。
「你好,我這裡是廖家茶葉加工廠槽寨村五組,我這裡需要電力,這裡有一個令克掉下來了,你們儘快幫我恢復給我使用嘛」廖元偉著急的撥打了三都供電局大河供電所片區客戶經理的電話。
原來,廖元偉居住在村裡的最高處,這裡海拔較高,每逢春季,這裡經常打雷,家裡用於加工茶葉的變壓器被雷擊中,其中一個令克掉了下來,家裡的幾臺加工機器一下沒電,加工不了新採摘回來的茶葉,加上這些春茶不能長時間放置,必須保持通風晾乾水分,通風系統必須通電,沒有了電,幾個小時後,這些新採摘的茶葉很快就會變質變壞。幾百斤的茶青放置在沒有通風的環境裡,廖元偉心急如焚。接到電話後,當地供電所的電亮先鋒服務隊立刻帶上設備趕往20公裡以外廖元偉的家裡。
查看通電後機器使用情況
經過現場勘查,原來是變壓器的跌落開關因為最近雷雨天氣比較多,打雷擊中後落了下來,經過現場搶修,廖元偉的茶葉加工房恢復了電,他懸下的心終於落了下來,這些茶葉如果不及時加工,茶葉的品相、味道都會發生變化。電通了,廖元偉趕緊與家人對存放有一段時間的茶青進行殺青、晾曬,加工坊裡又恢復平日忙碌的景象。
據悉,該局大河供電所電亮先鋒服務隊與廖元偉打交道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原來,廖元偉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去年,在外打工多年的廖元偉回到了村裡,看到村裡的茶葉比較多,他用打工掙來的積蓄和貸款買來了茶葉加工機器,在寨子開起了第一家茶葉加工廠,以此想提高其他貧困戶的收入,由於購買來的機械用電量加大,村裡原來只用於村民們照明的電壓根本不夠使用,經常造成斷電,情急之下,他向當地申請解決用電問題。
恢復用電後立即投入炒茶生產
「這個用戶說想要在這裡搞個茶葉加工廠,所以要用到三相電,而且是200多個千伏安,之前投用的變壓器是50千伏安的,已不能滿足供電需求。我作為片區經理管理員,了解這一情況後馬上向我們所長匯報,所長立刻向局裡相關部門反映,經過一個工作日溝通就把這個情況落實下來了」大河供電所片區客戶經理吳安金介紹說道。
與廖元偉講解安全用電注意事項
接到廖元偉的用電申請書後,雖然在疫情期間,但是該局還是安排了相關專業部門主動對接,為其開闢辦電綠色通道,制定變壓器增容工作方案,簡化辦理手續,高質量完成茶廠架線通電工程,及時保障今年茶葉的正常加工生產,幾百米長、大拇指粗般的四線制線路為廖元偉的茶葉加工廠送上強勁的動力電能。本以為明年用電才會得到解決,沒想到,該局電亮先鋒服務隊就在今年的明前茶開採之前,幫廖元偉安裝好並提供電力加工春茶。
「寫用電申請書交給大河供電所,大河供電所及時幫我辦理這個手續,免費幫我安這個變壓器,電桿電線直接拉到我的廠裡,我一分錢費用都不用,非常感謝供電局的大力幫助」廖元偉感激說道。
做好搶修復電前的準備
三都是貴州省16個深度貧困縣,今年3月初剛剛宣布脫貧出列,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自疫情發生以來,結合轄區內22個重要保供電場所及35家復工復產企業特點,三都供電局成立黨員服務隊、先鋒隊和突擊隊,精準服務轄區內各重要場所。尤其是在今年的春耕備耕生產中,針對扶貧茶葉,該局分片區分茶廠,定點定人,提前介入、主動對接,全程服務,確保茶葉加工用電,為復工復產和社會經濟秩序恢復提供強有力的供電支撐。
三都縣融媒體中心 通訊員:楊天蘭
編輯 譚詩雨
編審 張發揚 蒙家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