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微信公眾號「地道風物」(ID:didaofengwu)授權轉載。
▲ 西遞雪景。攝影/方託馬斯
徽州地處今安徽、江西、浙江三省交界處,轄一府六縣。▲ 清徽州府的「一府六縣」格局。製圖/Paprika
12548平方千米的土地上,3000多座古村落星羅棋布,10000多座古建精緻依舊。這些村落,塑造了徽州天人合一的如畫外貌,也孕育了徽州深厚的文化內涵。
▲ 宏村南湖書院。攝影/王煜文
明中葉時,徽州人口增至140多萬,但人均耕地不足2畝,大批徽州人選擇外出經商,由此誕生了日後與潮商、晉商並稱為「三大商幫」的徽商,他們因「以儒道經營」的商業道德理念和巨大的財富,被後世稱為「天下第一商幫」。
▲ 漁梁老街形成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是當時徽商外出經商往返的必經之路,也是府衙官員們出門的必經之道,被稱為「徽商之源」。攝影/方託馬斯
這些魚躍龍門的徽州人,飛黃騰達後仍心繫故鄉,他們為貧窮的故鄉帶回大量財富和新鮮文化,並建造深宅大院、祠堂廟宇,修橋鋪路、樹立牌坊,改變了整個徽州的面貌。▲ 乾隆四十年休寧籍狀元吳錫齡領銜的大金榜。攝影/張建平
商業與文化的相輔相成,使得徽州在各個領域獨步天下,獨領風騷。如今的徽州古村落,正是在那時奠定了格局。
▲ 唐模小西湖。攝影/張建平
徽州古村落,尤其講究風水。大到一村,每個村都要營造水口,講求聚風聚水聚氣聚財;小到一家,每一家都有天井,內置太平缸,下雨時便可以「四水歸堂」,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講究風水,造成的直觀結果,便是每個村落都如在畫中。▲ 「江南第一村」呈坎村燕翼堂明代三層樓的天井。攝影/張建平
徽州的村落,看似區別不大,但許多村落都是一姓村,相似的外貌下有不同的性格。西溪南,曾收藏過清朝大內一半精品
▲ 西溪南村航拍圖。攝影/張建平
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顏真卿的《祭侄文稿》、黃笙的《寫生珍禽圖》......一大半的清朝大內收藏精品,曾經被這個古村收藏過,它們的主人便是西溪南餘清齋主人吳廷、吳國遜兄弟倆。唐伯虎、祝枝山、陳繼儒、董其昌,這些在中國文化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人,都是他們的常客,更讓人驚嘆的是,就連冠絕五嶽的黃山,曾經也是吳家家山。▲ 徽州析分後的行政區劃。製圖/Paprika
▲ 石濤溪南八景圖。供圖/張建平
▲ 西溪南村的木棧橋。攝影/方託馬斯但太平天國時期,西溪南慘遭屠村,村中建築被焚燒殆盡,曾經擁有十大名樓、二十處名館閣、二十四名堂院、十大寺庵、十大社屋、十大排放的西溪南,除了老屋閣、果園、綠繞亭外,再無完好建築。
▲ 乾隆年間的西溪南村莊刻圖。供圖/張建平▲ 綠繞亭。綠繞亭始建於南宋,重建於明景泰年間,清代多次重修,每次重修都會在梁架上留下記錄。攝影/張建平
唐模、棠樾,徽州人的楷模
唐模棠樾,餓死情願。這是徽州的一句民諺,反映出徽州人對這兩個村落的推崇。▲ 安徽歙縣棠樾牌坊,2008年。©️Micheal Kenna
▲ 唐模十橋九貌。攝影/張建平
▲ 唐模水街。攝影/方託馬斯
現在唐模村,是一座兩姓村落。另一姓是許。清康熙年間,許承宣、許承家兄弟分別考中進士,並均被欽點為翰林,為表彰許家,康熙恩準他們建造了「同胞翰林」的牌坊。▲ 康熙年間唐模村許承宣、許承家同胞兄弟同時考中進士,康熙皇帝下旨在村口建「同胞翰林」石坊以示恩榮。攝影/張建平
許村,出海盜也出帝師
▲ 許村。攝影/方託馬斯
明朝末年,沿海地區經常遭到倭寇侵擾。提起倭寇,許多人認為是日本人,實際上卻是許村的四兄弟為反抗朝廷禁止海外貿易所為,他們組織起海商集團,僱傭日本浪人綁架朝廷命官、騷擾沿海居民。1548年,許氏四兄弟相繼死亡,海商集團領導權落入汪直手中,朝廷派徽州人胡宗憲前往鎮壓。抗倭名將戚繼光便是胡宗憲的部將。
▲ 2014年元宵節,歙縣許村敦睦堂的許姓男丁,在村中大觀亭前舞起大刀祭祀自己的祖先祈求新年平安。攝影/張建平
許氏四兄弟之後,許村又出了一個後人不願提及的人:許國。傳聞他是母親與一位賣豆腐的商人私生,後來成為萬曆皇帝的老師。▲ 許村廊橋。攝影/方託馬斯
龍川,天下胡姓的頂點
▲ 績溪龍川登源河美麗的自然風光。攝影/方託馬斯
▲ 龍川明代胡氏宗祠始建於宋,明代胡宗憲擴建。攝影/張建平
有明一代,龍川胡氏家族中進士者24人,其中便有胡宗憲。1544年,胡宗憲的父親去世,回家守孝期間,胡宗憲對宋代修建的胡氏宗祠進行了大規模擴建,前後三進,以山帶水、氣勢飛動,各類巧奪天工的木雕,為它贏得了「徽派木雕藝術寶庫」的美譽。▲ 績溪龍川胡氏宗祠木雕。攝影/張建平
能與龍川村平分秋色的,恐怕只有遠在婺源的理坑村,這座深山裡的村落,以理學規劃建設,以科第成就為榮,有「山中鄒魯」之稱,歷史上出過16個進士,92個文人學士,著作333部582卷,其中5部78卷被列入《四庫全書》。▲ 婺源理坑村。攝影/nEO
萬安、屯溪,興衰皆因商
▲ 休寧縣木梨硔(始建於明末 )山頂上村莊。攝影/張建平
▲ 徽商的宅院堂屋之黟縣關麓迎祥居。攝影/張建平
▲ 屯溪老街。攝影/籍綠萍
只可惜,隨著戰爭的加劇,屯溪的繁華盛景終於逐漸消散,如今,老街依舊在,輝煌盡已失。▲ 屯溪老街。攝影/籍綠萍
旺川,小村莊有大故事
▲ 歙縣汪滿田漁燈會,從正月初一一直持續到正月十六。攝影/張建平
▲ 2018年除夕. 績溪縣北村凡年滿四十歲的男丁都要殺豬「祭社」求平安長壽。攝影/張建平
▲ 績溪的早晨。攝影/金潔
南屏、碧山,徽州的另一種可能
▲ 南屏的日出。攝影/方託馬斯
▲ 碧山書局。攝影/方託馬斯
▲ 宏村的汪氏宗祠。攝影/王煜文
▲ 歙縣棠樾鮑氏宗祠天井。攝影/張建平
▲ 涇縣查濟村。攝影/張建平
▲ 早春的賣花漁村。攝影/方託馬斯
▲ 桃花潭晨霧。攝影/方託馬斯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