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古徽州的一條老街

2021-01-13 金甲耀日光

徽州是中國傳統「文房四寶」中徽墨與歙硯的故鄉,當然更是徽商文化的故鄉。時序變易,滄海桑田。20世紀80年代,旅遊經濟異軍突起,古老的徽墨與歙硯敵不過同在古徽州地界上的一座山———那山叫黃山。「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想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甭管他知不知道徽墨歙硯,都能知道這座山,文化涵量十分厚重的古徽州慷慨地放棄了數以千年計的姓名,改稱與山同名的黃山市。

今黃山市治所的中心在古徽州的屯溪鎮。在這兒,我見到了古徽州文脈的延續與新生。屯溪有一條老街,準確點說是一條文化街,更準確點說是一條徽墨歙硯專賣街。這街古色古香———有明清時代留給後人的真古色古香,也有今日黃山人新建的仿古色古香,一棟棟磚木結構的兩層樓把一條蹭亮的石板街拉了約2000多米長。託一個會議的福,我有幸來到了古徽州黃山市。

晚飯後,我們幾個天南海北的會友走進了屯溪老街。記不清鋪在石板街上的是悠悠的燈光還是淡淡的月光,但怎麼也忘不了那靜靜的夜氣中送來的一縷縷幽幽的墨香,還有那隱隱可聞的譁譁濤聲———老街緊靠著古徽州的母親河新安江。會友中有一人是前一晚逛過老街的,他說老街的歙硯徽墨店挨個即是,很多很多,水平都不錯。其中品位不比一般的,他發現了兩家。

我們就自覺自愿地跟著他去逛那兩家「不比一般」的小店。第一個「不比一一般」的店,是由西頭進老街的第一家歙硯徽墨店,店主人是一個青年女子,她說她的夫君得徽硯雕刻的真傳,是今日黃山市硯界乃至文化界的名人。細看這女子陳列館般的店鋪,那數百方歙硯果然是千姿百態、千奇百怪,令我等此前只見過一方兩方石硯的外地人大開眼界。

硯自然是好硯,一色的江西婺源(古為歙州的一個縣,故其石作硯,古今皆稱歙硯)石精工細作。但我們見這女子不過30歲的樣子,她丈夫作硯能有好大資歷,敢稱一方名人?想是一般商家隨意自誇吧!這女子挺精,似看出了我們的疑惑,順手拿出一本省級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歙硯與徽州名人》,其中果然有她夫君的形象及其歙硯作品的彩照插頁,說明文字稱之為今日「歙硯名流」之一。

這女子以她店裡的硯為「模特」,給我們介紹歙硯的特點,歙硯的古往今來,直說得我們一個個心花怒放,只是因為「貨比三家不吃虧」的古訓,我們才沒有貿然選購而戀戀不捨地作別。年輕的女主人送給我們的禮物,是她丈夫的名片。她說,她丈夫到山裡進硯石去了———親自去選購、押運制硯的原石,是為了保證歙硯的純正。

有意思的是,第二個「不比一般」的店,店主依然是一個年輕女子,同樣是十分自豪地向我們介紹她的夫君———原來她丈夫也是那本書上的人物,名字叫汪勇,歙硯雕刻工藝師。她說:「我這上千方硯,都是我先生親手做的,原石純正,工藝精湛,自製自賣,沒有中間環節,價格自然是比較便宜的。」這是一家前店後廠的歙硯精品店,談話前,店主的名人丈夫出現了。

這是一個樸實的徽州漢子,他指著一方方硯,向我們講解歙硯的金星、雲紋,講解怎樣因紋造勢、寓意方田,制出硯的文化品位。顯然,我們被這位歙硯界的年輕名人俘虜了。按照他介紹的識硯品硯知識,我們現場應用,一人選購了一方百元左右的歙硯。店主夫婦又給每個購硯者送了一方徽墨。臨別,夫妻倆朋友似地叮囑道:「徽州之行三件寶,歙硯徽墨黃山照,趕明日登山,一是要照好照片啊!」出了這家夫妻店,我們有了一種滿足感,加之已是夜10時許。一行人準備「打道回府」。

這當兒,忽見對麵店裡一窈窕女子急步向前,攔住我等去路熱情相邀:「幾位先生,不妨到我店裡看看!」我們告訴她:我們已經買了硯,沒有再買的打算了。意在不必到她店去純作看客,白白地消耗人家的笑臉。誰知這女子執意邀我們進店看看,一再表示沒有勸購、導購的意思。這時,一位男子已站在小店門口的燈火斑斕處迎著我們。

這對年輕夫妻和他們的歙硯徽墨店仿佛有種清新脫俗的風姿。女老闆比先前的兩位少了些潑辣,多了些文弱秀氣,操普通話;她的夫君捧來了一摞摞的字畫,文靜地向我們敘說眼前的硯(總有上千方吧!)———那一幅幅的山水字畫,那一幅是本自古代何人何畫,那一幅是他的創意。我們這才發覺,這位文靜年輕人的硯,多為長1尺以上的大硯,造型奇特,雕工精細,池旁山水或雄奇或峻秀,仿佛是五嶽風光的集納,又如同四海風情的濃縮,其中尤以幾方雕刻有黃山松風的兩尺以上的大硯,真叫人嘖嘖稱奇。

這不是一般的商品,不是好隨意論價的世俗之物。我們替主人擔心:「你這硯在徽州好賣嗎?」文靜的先生笑笑,文靜的女子代為作答:我們在北京有專店,是京中名流常去的地方;在徽州也能賣一部分……我們確實一方硯沒買,甚至連價也沒怎麼問。但我們告辭時,店主人是滿意的,那女子說:你們識貨……這位文靜的年輕人叫呂志遠,工藝美術師。

拿著他的名片回住處,持《歙硯與徽州名人》按圖索驥,理所當然地,這位文靜的年輕人也名列其中。《歙硯與徽州名人》這本書,初到黃山市時不是沒看到———我們所住昱陽山莊的商品櫃裡就有,只是因為原以為那裡面講的是戴震、胡適、葉聖陶這些老輩子徽州名人的事,卻原來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在這一代「才人」們的手上,徽州文脈仿佛是新安江水,誰會擔心它的衰竭?在這一代「才人」手上,古徽州的另一座黃山正在成長。

那三名女子,算不算新一代徽商?!

相關焦點

  • 安徽屯溪老街位於皖浙贛交界處,全長1272米,古徽州韻味濃鬱
    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當下,每個城市最著名的老街,都是因為融合了歷史的記憶和當地的特色才被保留了下來。老街之老,在於經過沉澱的生命力。老而不僵、老而深沉,老而延續。老街之韻味,不在於修舊如舊的外表,而是歲月痕跡的自然流露。安徽屯溪老街就是這樣一條從古至今保持著活力的老街。在新安率水之畔,有一條距今已有數百年歷史的老街。
  • 黃山市區景點眾多,屯溪老街是夜晚觀光最佳場所,穿越回古徽州
    黃山自古以來都被看成是一個熱度比較高的旅遊地點,以其雄偉的氣勢而令人著迷,其實黃山市區的景點還是比較多的,如果選擇來黃山遊玩,山腳下的屯溪老街將是人們在夜晚時分觀光的最佳場所,穿越回古徽州。這條老街在當地來說擁有著極高的知名度,它擁有著比較悠長的歷史,在長度上面約為1200米,其中涵蓋有一條直街,三條橫街。
  • 黃山腳下的屯溪老街,入夜華燈初上,仿佛回到了明清時期的徽州
    此處所說的屯溪老街,是黃山市內最著名的歷史街,僅有1200多米寬,主要包括一條直線街,三條橫街,但由300多座徽州古建築群組成,集中了南宋以來各個時期的古建築,使這條屯溪老街成為目前黃山市最繁華的古建築群。
  • 徽州,有多少古村落正在消逝?
    製圖/Paprika12548平方千米的土地上,3000多座古村落星羅棋布,10000多座古建精緻依舊。這些村落,塑造了徽州天人合一的如畫外貌,也孕育了徽州深厚的文化內涵。▲ 屯溪老街。攝影/方託馬斯如今,徽州的村落在正在被深刻改變,但有些改變讓這些古村落變了味道,徽州著名攝影家張建平,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徽州文化和徽州古建的保護,他說:「在徽州的3000多個古村落中,如今保護完好的不到20個,有的村莊裡甚至一棟老房子都看不到了……」
  • 【徽州古街58】巖寺老街:繁華落盡,期待盛裝歸來!
    柯老很健談,他認為巖寺老街的形成離不開徽商,因為這裡是三貨(木、竹、茶)集散地;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裡讀書人多,「過去這邊耕地少、人口多,是個閉塞的山區,必須要找一條生活出路,就培養子女讀書,不單個人培養,還有宗祠出資,支持族內子女讀書。柯老頗為自豪地說,這兒歷代重視教育,巖寺出過6個狀元。時代變遷,老街帶著昔日的榮光歸於沉寂。現在能看到的僅存中街部分。
  • 黃山市資訊|徽州之旅:屯溪老街裡那些零食小吃,看看你都中意啥?
    黃山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徽州之旅:屯溪老街裡那些零食小吃,看看你都中意啥?我們從黎陽老街步行來到屯溪老街,十幾年前來黃山,住的就是屯溪老街附近的小賓館,前一夜逛了屯溪老街,第二天上黃山,在黃山上睡了一晚,第三天下得山來又在屯溪老街上逛透透,所以印象很深刻。屯溪老街以前是徽商的聚集地,是土特產和食鹽的中轉站,從元末明初開始,這裡就商賈雲集,形成非常熱鬧的市集。
  • 從屯溪老街到黎陽in巷,感受徽州古文化和新時尚;登黃山,觀止矣
    02 第1天:玩「文化」——從「流動的清明上河圖」到「黎陽in巷」黃山市是「古徽州府」所在地,孕育了燦爛的徽文化。那麼到哪去看「徽文化」呢?當然是「屯溪老街」咯!ps:戴震博物館就在一條小巷裡,我估計99.9%的遊人都沒找到過,下次你可以去試試哦!屯溪老街可以滿足你360度全方位的旅遊要求,怎麼樣,還不錯吧?
  • 屯溪老街
    文/圖=和來貴  「屯溪美,屯溪美,一半街巷,一半水……」一個城市一段歷史,一條街巷濃縮著一個城市的興衰史。傳統的文化名街名巷是一個城市的品牌,一道靚麗的風景。  屯溪老街位於黃山市屯溪區中心,西起明建橫江石拱大橋鎮海橋,東止牌坊碑記,全長1273米,寬4.8-7米。以徽州古民居建築風格聞名。
  • 古徽州這座山中有一條唐代古徽道,是中國最早的景觀大道
    仙寓山在古徽州地域範圍內,既有數千年的徽州文化傳承,又擁有皖南山水的迷人魅力,橫跨安徽東至縣、石臺縣以及祁門三縣,登上海拔一千三百七十六米的仙寓山主峰,便可以一腳踏三縣,還能欣賞到絕美的徽州風光。仙寓山處於徽州和安慶之間,安慶曾經是安徽的省會,這裡也是徽州通往江西、福建和浙江的交通要道,因此留下了一條歷史悠久的古徽道。
  • 來屯溪老街走一走,感受最具古「徽」味歷史文化街市
    屯溪老街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10月12日下午,「家在江南」主題記者團一行來到黃山市屯溪區的屯溪老街,感受這條最具古徽州風格的歷史文化街市的魅力。屯溪老街位於在黃山市屯溪區中心地段,依山傍水,整條老街全長1272米,其中核心段東起青春巷,西至鎮海橋,長830多米,包括1條直街、3條橫街和18條小巷,由不同年代的300餘幢徽派建築構成。整條老街大大小小的店鋪有300餘家,主要以經營文房四寶、徽菜館、土特產為主。其中「老字號」的便有60多家,如同德仁、茂槐、老福春、汲古軒、藝林閣、徽寶齋等老店。
  • 黃山有一座老街,走進去仿佛到了另一個世界!
    漁梁老街 漁梁街位於黃山市歙縣,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是當時徽商外出經商往返的必經之路,也是府衙官員們出門的必經之道,被稱為「徽商之源」。 這裡因形態似魚而得名。依山傍水,整條街道用清一色卵石有序鋪就,恰似魚鱗。兩邊店鋪林立,古祠堂、古民居、古寺廟隨街可見,排列井然,號稱江南第一水街。
  • 詩畫山水,人文徽州
    早餐後跟隨昔日詩人的腳步遊覽【桃花潭】:四君子館、青蓮祠、汪倫墓、萬村老街、懷仙閣等。下午:中餐後車至【世界文化遺產地--宏村】,宏村,被稱作中國畫裡鄉村,是徽州先人依照仿生學原理,以一條水牛的形狀設置的村莊,依山傍水,充分顯示了天人合一的居住理念。宏村的選址、布局,宏村的美景都和水有著直接的關係,是一座經過嚴謹規劃的古村落。
  • 徽州天路·屯溪丨觸摸徽文化的詩意表達
    「徽州天路」位於黃山市東南部,被譽為「中國東部自駕遊天堂」的皖浙1號旅遊風景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自駕遊線路主要包括1條大環線和3條支線,大環線裡程約108公裡,車程4小時,其中海拔800以上路段超過50公裡,1000米以上路段約20公裡,堪稱「天空上的一條彩帶」。
  • 黃山整個徽州的絕美精品民宿大集合,湖景、徽派、無邊泳池、古村落
    於山水間位於黎陽老街in巷最深處,緊挨文峰橋,面朝三江交匯,是鬧市中最幽靜的位置。快活時尚的城市街區保留著幾百年的老宅,新舊相依,出則寧靜,入則繁華。徽州百年建築在時光中靜默矗立,在這裡,新與舊的結合,是現代徽州的味道。久居·黃山半畝塘民宿位於黃山風景區南大門湯口鎮,浮溪源頭,坐落在猴谷與換乘中心之間。
  • 徽州在哪裡?
    I 山河安徽、江西、浙江三省交界之處山嶺遍布、川谷崎嶇自古便被稱為「山限壤隔之地」古徽州就誕生於此▼古徽州地形圖,製圖@張靖&鞏向傑/星球研究所北部黃山一脈橫亙東西始稱「四書」成為後世歷代科舉取士的範本而古徽州作為朱熹祖籍地其學說的影響則更為深遠人們崇尚忠、孝、仁、義「三綱五常」、「禮義人倫」深入人心徹底改變了古徽州人的觀念和生活▼古徽州曾名新安郡
  • 徽州最美的是人
    古牌坊是徽州「古建三絕」之一。許國牌坊不是通常的四柱,而是八柱,全國僅此一例,又被稱為「徽州第一坊」。明清時期徽商發達,徽州富裕,並十分重視教育,「遠山深谷,居民之處,莫不有師有學」。立牌坊,不僅為「光宗耀祖」,更為「曉諭後人」。
  • 【國慶活動】No.1— (3天2晚親子營)古韻徽州研學親子營,行水墨丹青,悟徽州之韻
    老街、古村、茶、徽墨...無不訴說著徽州博大精深的徽文化和輝煌的歷史。漫步在街頭巷角,帶你夢回粉牆黛瓦的古徽州。每一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家鄉。每一個人的心裡,也都有一條老街和它的老巷。屯溪老街街頭巷尾瀰漫著老小吃的獨特氣味,粉牆黛瓦的徽派古民居,斑駁的青石板路,還有深藏巷中小販的叫賣聲,都是那樣的令人難以忘懷。屯溪老街座落在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中心地段,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餘幢徽派建築構成的整個街巷,呈魚骨架形分布。
  • 山水之秀,林茶之美,商賈之富,文風之盛,傳奇徽州
    說起徽州,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不太一樣,可能是那石板路邊一彎潺潺的流水,可能是高大的馬頭牆下的影子,在這裡盡情的感受明代建築的魅力,在一條簡單的街道走一走,喝一杯熱茶,也能帶給您一種從未感受過的寧靜。
  • 黃山徽州古村落裡的慢時光民宿,十一國慶在黃山度個假丨南方民宿
    在黃山市除了黃山風景區、古村落、臭鱖魚、毛豆腐等風景和美食之外,更要領略徽州人休閒緩慢的生活節奏,而這些都被當地老闆融入到了他的小院。閒暇之時,不如來徽州古村落,擇一家舒適有格調的民宿,在青瓦白牆之中遠眺青山田野,享受歸園田居的生活。
  • 古徽州名點—徽墨酥
    文 / 傅軍  安徽省黃山市舊稱古徽州,中國傳統「文房四寶」之一的「徽墨」就出產於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