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學霸奶奶」杜靜霞:把耄耋之年活出青春範

2020-12-12 生活報

打電腦玩ipad七十來歲開始學英語門球電子琴競技麻將樣樣玩得溜

九旬「學霸奶奶」杜靜霞:把耄耋之年活出青春範

生活報記者薛宏莉

You sai d I was ol d,but my hear t was st i l l young.I pi cked up my Engl i sh book i n t he l at e f al l and opened t he door s of t he new wor l d.(有人說我老了,但我的心仍然年輕,在晚年重拾英語,也打開了通往新世界的一扇門。)

用英文朗誦這句話的老人,就是杜靜霞。雖然她的發音略顯生硬,但老人學習英語的勁頭確不輸任何一個年輕人。91歲高齡,從1996年開始學英語,幾年前還學會了操作電腦,並堅持每天用鍵盤記錄下英語教材裡的「實用語句」,一寫就是五年多……不僅如此,這個「學霸奶奶」還很「潮」,玩微信、看新聞、用i pad查百度,而這些只是她的「才藝」中的一部分。

手機上玩微信i pad上看新聞

她是親朋眼中的「潮範」老人

杜靜霞是哈爾濱人,幾十年前跟著老伴工作調動,去了牡丹江生活。因為「距離因素」,記者只能與她藉助通信手段完成採訪,可是聽說要在電話裡跟她聊一聊,杜奶奶果斷「拒絕」,「我有手機和i pad,可以視頻和你聊」。「那我們得加微信好友,您會操作嗎?」「我弄不太好,你加我吧,我有一個微信號告訴你,你把手機號和這個微信號都試試。」說著,老人說出了一個字母加十三位數字的組合,然後說「這是我背的,你等等,我再給你核對一下」。

手機視頻那端,91歲高齡的杜奶奶耳不聾、眼不花,說起話來思維敏捷。「我最近一直在筆記本電腦上打《新英語900句》,從2016年3月27日開始,到今年6月17日,剛剛打完一整本。」說著,杜奶奶「調轉」攝像頭,向記者展示起她的「成果」。Wor d文檔裡,記者看到,她像寫日記一樣,詳細記錄下每天打字抄錄英語句子的日期、星期和地點。老人六個兒女,有在牡丹江的,有在哈爾濱的,還有在佳木斯、長春和青島的,她經常去這些兒女家住,所以每到一個地方,老人都會在抄錄英語的日期後面標註上地點。

雖然這些對普通人來說不算什麼,但對一個91歲的老人來說,卻實屬不易!

而杜奶奶的二兒子戴謙告訴記者,這還不是老人的全部「技能」,她還會用手機拍照、發紅包,在i pad上看新聞、查百度等。「以前,沒給老人配『設備』時,家裡的子女、孫輩擺弄電腦、手機,她總是喜歡湊上去看一看,想問兩句,又怕問多了打擾對方。然後轉身走了,可沒過多久又回來了。」戴謙笑著說,媽媽是一個特別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老太太。

沒事的時候,杜奶奶經常去原單位的活動室,剛退休的活動室前任管理員賈東彥只要一提起老人就會豎起大拇指。「我今年51歲,微信、電腦有的時候玩得還沒有老人家溜呢!感覺她活得特別潮!」賈東彥評價道。

古稀之年從零學英語

每天堅持用電腦抄錄「實用語句」

杜奶奶學習英語是從1996年開始的。「年輕那會兒,全國流行學俄語,可是因為孩子小、工作忙,我錯過了學習的機會,這成了心裡的小遺憾。離休後,家裡的晚輩正是讀書的年齡,看著孩子們嘰裡呱啦地說英語,我一直覺得挺有意思。我的二女兒在佳木斯當英語老師,當年就是自學的英語,這事給了我鼓勵,我每次去她那,就跟著她學一點兒。2003年,牡丹江的老年大學開設英語班,我報名開始系統學習。」

老人坦言,古稀之年學英語,可不像年輕人記憶力那麼好,所以從字母、音標學起時,她只能在紙上一遍一遍寫、一點一點記,「整整寫了兩大袋子筆記。等堅持下來就好多了」。

大概五年前,老人的女兒換下來一個筆記本電腦,本意是讓老人擺弄著玩,沒想到老人不但學會了操作、用拼音打字,還開始用它抄錄英漢雙語常用句子。「每天一個多小時,打五到十個句子。現在,除了《新英語900句》,還完成了《人人學英語》、《新概念英語》的抄錄。」老人說,用電腦抄英語這個習慣她已經堅持了很多年,一天都沒間斷過。

「學英語,練習使用電腦、手機,孩子們都很支持我。我小時候沒學過拼音,兒子就給我做了一個漢語拼音對照表;我總是問大家各種問題,他們就一遍一遍教我;外孫子後來還給我買了新的電腦,手機也是兒女們給買的……」回憶起學英語的趣事,老人說:「當時,學習英語不久,就趕上了2008奧運會申奧成功,兒子逗我說,你要是學好了,沒準還能去當個志願者呢!我一想,當志願者估計不行,但要是去北京遇到了老外,我至少能跟他們說上兩句啊。」後來去北京,真的遇到了外國人,她還用英語跟他們說:「Hel l o,what's your name?」

其實,老人的子女並不在意她學得咋樣、說得好不好,而是覺得通過用腦可以幫老人延緩衰老,才是最重要的。

喜愛「燒腦遊戲」

玩球彈琴打競技麻將樣樣都很溜

現在,老人跟小兒子一起生活。雖然已是91歲高齡,但她很少用兒女照顧。可以自己做飯,還能自己坐公交車去老年大學。她總說自己就是一個普通的老太太,可是卻把晚年生活打理得十分精彩。除了用電腦、玩手機,杜奶奶會打門球、玩競技麻將、彈電子琴。

「以前我媽是單位的文藝骨幹,可是我們從沒見她彈過琴。後來有一年她去我姐姐家,我姐會彈琴,就又教了教她,她現在可以彈好幾首曲子呢!」戴謙說。

兩年前,杜奶奶還經常去打門球。門球是一項特別適合老年人的運動,有點兒像打高爾夫,但不是看誰揮桿遠,而是比誰揮桿準。「特別鍛鍊思維和腦力。」杜奶奶說,她1983年離休後,就加入了原來所在單位成立的門球隊,而且一打就是三十幾年,如果不是膝關節出了問題,她還想繼續堅持打呢。

杜奶奶的生活每天都很有規律,上午學英語,下午去原單位活動室打競技麻將。和大眾麻將不同,競技麻將不但沒有賭博性,而且很「燒腦」,它沒有和牌的限制和連莊的概念,而是計時、計分,用數番種來競技,場上四人需要根據局勢分析攻守策略,會涉及概率、邏輯等很多知識,所以很考驗腦力。賈東彥做了十多年的活動室管理員,她說,老人曾是活動室裡這個項目的帶頭人,總是組織大家進行各種比賽。競技麻將還有牌譜,老人家簡直就是學習型的,總是捧著書和大家一起研究。

家裡有一個這樣的學習型「活力老人」,子女、孫輩們也深受影響。戴謙說,老人現在是四世同堂,曾孫輩大一點兒的已經大學畢業,39個晚輩個個發展得不錯,這得益於老人的耳濡目染,「哪個孩子工作、學習有懈怠,我們都會說,看看你奶奶(或姥姥、曾祖母)九十多歲還學習呢!我們這些兒女呢,也相繼要退休了,像媽媽一樣生活,就是我們的目標。」

相關焦點

  • 玩微信講英語 九旬「學霸奶奶」活出青春範
    九旬"學霸奶奶"杜靜霞:把耄耋之年活出青春範  生活報7月1日訊(薛宏莉) You said I was old,but my heart was still young.I picked up my English book in the late fall and opened the doors of the new
  • 耄耋之年是多少歲 耄耋之年什麼意思
    耄耋之年是多少歲  「耄耋之年」指的是八、九十歲。「耄耋之年」是古代年齡稱謂中的一種,古時對男女稱呼年齡是有區別的。  一般來講,男性稱「壽」,而女性是不稱壽的,一般稱「福」。耄,形聲字,上形下聲,本義為年老,音"冒";而耋,形聲字,本義也為年老,泛指老年,音"迭"。
  • 賀熙德:「時髦」老賀「青春範」
    今天的工人階級宣傳月系列報導,我們一同來感受市第八中學老教師賀熙德的「青春範」。 在編輯課件時,除了講課的內容外,他還會加入一些當下流行的「表情包」,這些表情包清楚明了的點出了化學反應的後果,讓人一下子就能記住。
  • 耄耋之年再回首(四):西口之路
    大兒子我的爺爺曹銀武被師家的大人看中,把姑娘許配,已經喜結連理;大女兒我的大老姑也已經出聘,和縣城的郭潤舉喜結良緣。太爺自己家的光景過得還算舒展,而且小有積蓄,購置了房屋院落,置買了近百畝土地。又過了幾年二兒子我的二爺爺曹玉武學成了木匠,也已娶妻生子;二閨女我的二老姑也出嫁到縣城,女婿名叫閆雙虎;三閨女我的三老姑嫁到了謝家村的謝家。
  • 耄耋之年,還能找到另一半嗎?這位老人的話很在理
    人生百年,活到80-90歲之間,這一年齡段,稱為耄耋。如此長壽,已實屬不易!按照一般的邏輯來看,過好為數已不多的餘年,才是當下最重要的事情,已無餘力再操心別的。那麼身至耄耋之年,還能找到另一半嗎?01虞奶奶,今年已經82歲了。在大家心目當中,絕對是位高壽的老壽星。她出生於1938年,一個對於中國人而言,相當特殊的年份。
  • 滿滿正能量 兒女用藤椅抬九旬父親爬泰山 81歲奶奶十幾年愛心捐助
    就這樣,趕在寒冬來臨的時候,魏奶奶一共織出了70個不同顏色的脖套,她一再囑咐記者儘快將脖套捐了,好使在寒冷的天氣中,需要的人圍著脖子裡能暖和點。面對魏奶奶的這份愛心,掌上蘭州·蘭州晨報也慎重對待,積極尋找捐助對象。去年12月29日,記者聯繫到城關區城管環衛保潔二公司,將脖套捐給了那裡的70名環衛工人。其實,捐贈脖套並不是魏奶奶第一次獻愛心。
  • 山西九旬老醫生堅持出診:經常不看完最後一個患者不下班
    山西九旬老醫生堅持出診:經常不看完最後一個患者不下班 25日清晨,中國北方的深秋小雨淅瀝,寒氣襲人。9點30分,97歲的於載畿像往常一樣,由保姆攙扶著走進山西省活血化瘀研究所。
  • 耄耋之年是多少歲,耄耋這兩個字你認識嗎?
    耄耋之年是古代年齡稱謂中的一種,那麼你知道耄耋之年是多少歲嗎?小編就來告訴你,耄耋就是泛指古代80歲的老人,耄耋這兩個漢字小編估計有很大一部分人都不會念,這兩個字念(mao die)。還是要活到老學到老啊,感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 耄耋之年是多少歲 古代年齡的介紹
    年齡的叫法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一直以來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那麼對於耄耋之年是多少歲呢?相信對於這個問題大家也很想知道答案,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耄耋之年是多少歲,通過對於古代年齡知識的學習使我們更好的應用到日常生活中,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古代年齡的介紹都有哪些吧。
  • 學霸奶奶登場,現身「大臉奶奶」假扮同桌,臭襪燻暈臉臉堪稱奇談
    上回說到奶奶關心衰衰,於是就到課堂陪伴,校長看到就很生氣,二人的爭鬥激發了奶奶的童心,所以就想法設法留在課堂。學霸奶奶登場,現身「大臉奶奶」假扮同桌,臭襪燻暈臉臉堪稱奇談各位童鞋大家好,如果有人假扮你朝夕相處的朋友,那麼一一定會覺得異常,但卻無法說出哪裡不對勁,只因假扮者熟悉你的所有事情,而奶奶就因為關心衰衰而假扮學霸,衰衰這天看到臉臉蒼老了,於是就雙手掰開臉臉的嘴巴,這才發現牙齒也沒剩幾顆
  • 有趣的靈魂不過簡·莫裡斯,在耄耋之年依舊用獨特聲音寫著心靈密卷
    時間對簡·莫裡斯格外仁慈,耄耋之年的她用特有的私密聲音——幽默、敏銳、睿智、感人,最重要的是親切,寫下對世界的看法。從貓到車,從旅行到家庭,從音樂到寫作,這是一個獨特的文學人物帶來的無窮樂趣——下午茶、小汽車、新聞閱讀,私人生活中種種值得付諸情感的瑣事,都成為書寫對象。與此前讀者熟悉的莫裡斯的「列國列城志」有所不同,它是歡快的、輕盈的。簡·莫裡斯獨特的思想和有趣的靈魂跳躍於字裡行間。
  • 對生活的認真態度,活出動人的美麗
    古詩詞專家葉嘉瑩,進入耄耋之年,沒有嬌豔美貌,沒有甜軟聲音,而她由內而外的氣質和溢於言表的才情卻讓她迷人萬分。那麼我們可以過得很好,活出了生活最真的模樣,也活出了我們最為高貴的姿態,和最為動人的美麗。 每天,我們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保持如一的興趣和熱愛,用心打造生活的肌理。
  • 強奶奶撫養出學霸孫子不合群 專家:要正確引導
    原標題:圖文:要強奶奶撫養的學霸孫子不合群 專家:好強心理不正確引導,長大後會華而不實 楚天都市報訊 楚天都市報記者郭會橋 通訊員宋驥父母離婚後,10歲的男生由要強的奶奶獨自撫養。孩子變得好勝心特別強,事事都要爭第一,連打掃衛生時沒第一個拿到掃帚都會大哭起來,平時也很難融入集體。
  • 耄耋之年的「活雷鋒」
    孟召雲義務為居民服務的事跡在社區傳為美談,居民們紛紛伸出大拇指,為他點讚,「孟師傅,真是活雷鋒」。(來源:棗莊日報)
  • 新鄉「鞋墊奶奶」年逾九旬身體倍兒棒,長壽秘訣竟然是……
    新鄉縣七裡營鎮七五村91歲的老太太蔣宗梅,16年前開始每天純手工做鞋墊免費送給路人和鄉鄰,至今已經送出3萬多雙啦! 不戴老花鏡,不用人幫忙,原材料全是鄰裡不要的破衣物,這樣「變廢為寶」是不是棒棒噠?
  • 山西九旬老醫生堅持出診:治療才是活著的意義
    武俊傑 攝中新網太原10月25日電 題:山西九旬老醫生堅持出診:治療才是活著的意義作者 範麗芳25日清晨,中國北方的深秋小雨淅瀝,寒氣襲人。9點30分,97歲的於載畿像往常一樣,由保姆攙扶著走進山西省活血化瘀研究所。年過九旬依卻然堅持出診,這在中國並不多見。從業70多年間,於載畿用不開刀治療宮外孕的方法,讓萬千女性免受手術之苦。
  • 耄耋之年 戴明賢筆耕不綴
    戴明賢在安順老宅  中新網貴州新聞7月11日電 題:耄耋之年 戴明賢筆耕不綴  作者 趙萬江 曾雪梅  2018年初,83歲的戴明賢與多名作家共同創作的約170萬字的《安順城記》交稿到出版社,預計年內出版發行。
  • 算命先生說,我的奶奶可以活到103歲
    我的奶奶,生於民國六年(農曆丁巳年)二月,也就是公元1917年。據算命先生說,奶奶可以活到103歲,奶奶自己說:「壞了,先生說我可以活到103歲,那有多難熬哦!」每次她這樣說,我們都會笑她:「您兒巴不得活301歲呢!」她就笑得眯起雙眼。結果她2015年年底就去世了,離99歲生日還差55天,應該可以算作99歲吧。奶奶是無疾而終。
  • 九旬「愛心奶奶」和她的免費素食店
    素餐廳的主人、今年90高齡的凌玉珍奶奶和七八名義工,正進出於餐廳和廚房之間,不停地張羅忙碌。凌奶奶身著員工統一的綠色圍裙,一頭銀灰色的短髮梳理得清爽整齊,笑容慈祥,雖然腰背略顯佝僂,卻手腳麻利。退休前,凌奶奶是一位環衛工人,收入不高,卻一直熱衷公益,多年來,已經為賑災、特困人群捐獻錢款達數萬元。
  • 這4位退休的奶奶,憑藉好衣品和模特身材,活出了自己最美的樣子
    有這樣4位閒不住的奶奶,她們在退休以後開始追求自己的時尚夢想,並且還組成了「時尚奶奶」四人團體在網絡平臺上積攢了超高的人氣。「時尚奶奶」平均年齡67歲,熱愛生活、熱愛時尚,她們用美麗和自信向大家傳遞出滿滿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