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之年的「活雷鋒」

2020-12-15 文明棗莊

「老孟哥,真是太感謝您了,您這麼大歲數了,還親自上門幫俺磨剪子和菜刀,又自己掏錢幫俺修理小馬扎、凳子……」10月27日,76歲的崔玉蘭找到了前幾日幫助過他的孟召雲,將親筆書寫的感謝信送到了孟召雲的手中。

10月20日,家住柴裡煤礦朝陽小區的崔玉蘭,家裡的菜刀、剪刀不太好用,由於磨菜刀剪刀是技術活兒,崔大娘只能湊合著用。孟召雲了解到這個情況後,二話不說,拿起磨石來到崔玉蘭家樓前,幫她磨剪刀和菜刀。不僅如此,他還自己掏錢,買來了角鐵、尼龍繩,加工了木楔,將崔大娘家損壞的小馬扎、方凳進行了固定綁紮。

86歲的孟召雲,是柴裡煤礦一名退休職工,也是一名老黨員。退休後的孟召雲始終對礦山有著濃厚的感情,總想著為礦山做點有意義的事情。有一次,他在廣場散步時,見到人們坐的馬扎不同程度地存在框架裂縫、尼龍繩破損現象,他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自費購買了膠水、鉗子、斧頭、木鋸、尼龍線等,準備了一輛電動三輪車,並在車上貼上了手機號碼,就這樣,他為職工群眾服務的「移動式馬扎修理站」開張了。

從2018年開始,一有空閒,孟召雲就騎著三輪車,穿梭於社區、街道、廣場,誰家有需要只需打個電話,他就上門服務,並順帶做一些打磨菜刀、剪刀等能幹的活兒。孟召雲因做好事「出名」,卻總有人不理解,對他說「您年紀這麼大了,幹活也不收錢,純粹是瞎折騰。」而孟召雲卻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能為大家做點事兒,心裡感覺踏實、舒坦。」

孟召雲義務為居民服務的事跡在社區傳為美談,居民們紛紛伸出大拇指,為他點讚,「孟師傅,真是活雷鋒」。(來源:棗莊日報)

相關焦點

  • 耄耋之年是多少歲 耄耋之年什麼意思
    耄耋之年是多少歲  「耄耋之年」指的是八、九十歲。「耄耋之年」是古代年齡稱謂中的一種,古時對男女稱呼年齡是有區別的。  一般來講,男性稱「壽」,而女性是不稱壽的,一般稱「福」。耄,形聲字,上形下聲,本義為年老,音"冒";而耋,形聲字,本義也為年老,泛指老年,音"迭"。
  • 北京首次選出「老外眼中的活雷鋒」
    千龍網  記者 王東亮  雷鋒這個名字,不僅國人熟悉,很多了解中國的外國人也很欽佩,並把身邊樂於幫助他們的中國朋友稱為「活雷鋒」。昨天(22日),姜楠等8人被市民講外語活動組委會和市外辦授予首批「老外眼中的活雷鋒」稱號。
  • 修拉杆箱、搬運行李……長沙火車站的這群「活雷鋒」很忙
    星辰在線3月1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賀亞玲 見習記者 洪錚敏)「俺們那噶都是東北人,俺們那噶都是活雷鋒…」看到熟悉的歌詞,你是否會自動跟著哼唱起來。活雷鋒並非只有東北有,長沙也很多。  在長沙火車站,有兩個被稱為「火車站的活雷鋒」的群體,專門幫助旅客解決行李箱損壞、意外受傷等問題,這就是長沙火車站的「學雷鋒志願服務隊」和小勇愛心服務隊。今年春運期間,他們也始終堅守在志願服務第一線,成為一道風景線。
  • 「活雷鋒是什麼意思?」中小學生的問題讓人深思(二)
    雷鋒離年輕一代遠了嗎「雷鋒精神的現代傳承很有必要。」面對記者的提問,王同學和同伴異口同聲並果斷地說道。在她們的印象裡,雷鋒精神主要是「助人為樂」。
  • 北大德語系的高材生雪村,導演電影版《東北人都是活雷鋒》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東北人都是活雷鋒》這首歌,他是由雪村創作,雖然歌詞十分簡單,但是卻在網絡的助力下,紅遍全國,所以雪村也就被譽為「網絡歌手第一人」。雪村稱自己走上音樂這一領域其實也是巧合,自己入行的第一首歌,不是《東北人都是活雷鋒》,而是《梅》,而且他對歌曲的認知是「只取決於內容,風格真無所謂」。雖然曾紅極一時,但是雪村活得很低調,他的興趣也不僅僅局限於音樂,也有涉及電影、電視劇領域,自導自演過《新街口》等電影.
  • [四川] 學雷鋒:改編「雷鋒體」 尋找雷鋒元素
    改編「雷鋒體」活動受網友追捧 點擊參加活動>>>  省文明辦開通官方微博「身邊活雷鋒沒錯,它正是深深影響了億萬中國人民的雷鋒語錄。  記者2月13日發現,在雷鋒逝世50年後的今天,「雷鋒體」突然受到網友熱捧,迅速走紅微博。而引爆廣大網友創作熱情的,正是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新近開通的官方微博「身邊活雷鋒」(微博地址:http://t.qq.com/scweigandong)。
  • 耄耋之年是多少歲,耄耋這兩個字你認識嗎?
    耄耋之年是古代年齡稱謂中的一種,那麼你知道耄耋之年是多少歲嗎?小編就來告訴你,耄耋就是泛指古代80歲的老人,耄耋這兩個漢字小編估計有很大一部分人都不會念,這兩個字念(mao die)。還是要活到老學到老啊,感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 惠州首推"網際網路+"學習新模式 "活雷鋒"網上分享心得
    近日,惠州市文明辦、惠州市文明局、惠州市志願服務聯合會、惠州文明網聯合舉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與學雷鋒志願服務融合」微訪談活動,邀請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中國好人代表、廣東好人代表、未成年人代表等「雷鋒式」嘉賓現身說法,同時通過視頻直播和圖文推動的方式,在多家網絡媒體同步直播,首推「網際網路+學雷鋒」新模式,進一步推動學雷鋒志願服務常態化、網絡化。
  • 盧宗正:小營村群眾身邊的活雷鋒
    今年69歲的盧宗正被村民稱為新時期的活雷鋒。小營村地處坡嶺山區,有70%的耕地都屬坡嶺地,每逢天氣乾旱,他發動群眾到村南大渠裡清淤排障、疏通渠道、抗旱澆麥,這一幹就是三五天,為村裡的糧食豐收做出了貢獻。   人們常說:七月的天是小孩的臉,天氣說變就變,上午還是朗朗晴空,可到下午就會瓢潑大雨。
  • 用複數描繪雷鋒
    他說,直到2009年自費辦起雷鋒展覽室,必須擴大知名度,他才開始對外介紹自己。回憶起以前做的好人好事,他說:在遼河裡救人少說也有十幾個吧。 1995年,租了一個8平方米的店面,開了一個理髮店,主要服務內容就是為家庭困難的人免費理髮,理髮店裡掛著雷鋒的照片,「街坊鄰居都對我高看一眼。 」 王文起推薦的活雷鋒是萬福和,「歲數差不多都快80了,用技術為人民服務,我理髮,他磨刀。
  • (原創)膠州有支"活雷鋒"義工隊 十年志願活動千餘次
    ; 馬丙政 許煥義 劉雅晴 各位讀者,馬上又到了3月5日毛澤東主席為雷鋒同志題詞的學雷鋒紀念日今年是義工隊成立的第十個年頭,義工們捐款捐物達百萬元,被當地居民親切地稱為新時代的「活雷鋒」。
  • 家鄉人記憶中的早年雷鋒:從庚伢子到雷鋒
    他就是雷鋒。苦水裡泡大的「庚伢子」1955年,雷鋒(前左三)讀小學時與同班同學及老師的合影。「我和雷鋒是本家,從苦水裡生,在紅旗下長,小時候在一起砍過柴……」筆者在雷鋒故裡尋訪到了難得的雷鋒童年見證人、湖南雷鋒紀念館終身名譽館長雷孟宣。
  • 讓雷鋒精神永駐星城 長沙市學雷鋒志願服務文化節啟幕
    星辰在線12月15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張奇濤)12月15日,以「弘揚志願文化,爭做雷鋒志願者」為主題的長沙市學雷鋒志願服務文化節在長沙學院正式啟幕。在他最困難的時候,他得到了長沙無數「活雷鋒」的幫助,有人送熱飯熱菜給他吃,有人在寒冷的冬天給他送棉被,讓他深深感受到雷鋒家鄉的溫暖。  楊士泉現在將自住房6層悉數用於公益。在這裡,有隻送不賣的「雷鋒超市」,有免費借閱的「愛心圖書館」,有關注未成年人成長的「彩虹課堂」「四點半課堂」,並建立了「認領微心願,溫暖身邊人」的公益網絡平臺。
  • 耄耋之年,還能找到另一半嗎?這位老人的話很在理
    人生百年,活到80-90歲之間,這一年齡段,稱為耄耋。如此長壽,已實屬不易!按照一般的邏輯來看,過好為數已不多的餘年,才是當下最重要的事情,已無餘力再操心別的。那麼身至耄耋之年,還能找到另一半嗎?人,首先得活出自我,活出自己滿意的個人價值才,能獲得真正的愛情:不乞求、不貪婪、不諂不媚,以一顆崇高而真誠的心,吸引另外一顆同樣崇高而真誠的心。所有迷失了自我的愛,都是一種註定要感受痛苦與傷害的感受。
  • PaperCrazy論文查重中的活雷鋒
    PaperCrazy論文查重中的活雷鋒!如果要問大學裡什麼最難,答案除了脫單之外,絕對還有令每一個大四畢業生都聞之色變的畢業論文。有人說,寫論文不難,查重才最難!無數脫髮黨熬夜敲鍵盤寫出幾千字的論文,卻被查重讀高而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不得不支付高昂的費用來查重,直到查到傾家蕩產,查到淚流滿面,查到只能每天饅頭配鹹菜。
  • 不穿軍裝的活雷鋒——沈雁峰同志先進事跡
    近年來,他又親身參與並組織了百名退役軍官與500名空巢老人結親幫扶活動,被當地群眾譽為「不穿軍裝的活雷鋒」。他多次受到地方黨和政府的表彰獎勵,成為大連市退役軍官的一面旗幟。 堅定理想信念 踐行責任擔當
  • 雷鋒手抄報 雷鋒精神代代傳
    >雷鋒手抄報 雷鋒精神代代傳2016-03-05 09:58:18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才永遠不幹  雷鋒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7歲就失去父母,成了一個孤兒。解放後,他參了軍,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解放軍戰士。
  • 湖南雷鋒紀念館再添新館藏 湘籍收藏家李高明捐贈雷鋒藏品15件
    全國雷鋒主題藏友聯誼會會員、長沙市望城區雷鋒精神研究會研究員李高明向湖南雷鋒紀念館捐贈雷鋒藏品。圖片來源:雷鋒網圖片來源:雷鋒網雷鋒網9月21日訊(記者 黃藤)9月20日,全國雷鋒主題藏友聯誼會會員、長沙市望城區雷鋒精神研究會研究員李高明,全國雷鋒主題藏友聯誼會會員孫火根,湖南「80後」集報人張立來到湖南雷鋒紀念館參觀交流,李高明向湖南雷鋒紀念館捐贈雷鋒藏品15件。對李高明來說,來到湖南雷鋒紀念館並不陌生。
  • 堅持學雷鋒近60年被贊「活雷鋒」!77歲聊城老人陳金良的一天
    當選首屆「感動山東」十佳人物,被人們親切地譽為「當代活雷鋒」。他的事跡先後被多家新聞媒體予以報導,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老陳的每一天是怎麼安排的呢?1月15日,帶著這些疑問,我們走近了這位「感動山東」十佳人物,被人們親切地譽為「當代活雷鋒」的老陳…… 上午8點50分,剛吃過早飯,77歲的陳金良走進了東阿汽車站候車廳,正趕上東阿至聊城的快客檢票,他來不及喝一口水,湊近乘客,來了一段《祝旅客乘車安全》:「旅客同志擦亮眼,莫叫小偷盜錢財……」看到車裡也有很多乘客集中精力聽他宣傳,他索性又走上客車開始了宣傳,在這裡很多外地的旅客不認識陳金良
  • 學雷鋒講文明樹新風做好事
    >學雷鋒講文明樹新風做好事2017-03-06 09:30:11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看過關於雷鋒的書嗎  轉眼,三月已經無聲無息的來到我們身邊了。一切還是原樣,只不過……  我望著藍天白雲,心想:雷鋒叔叔,您,過的好嗎?光陰如箭,轉眼已51年了,您助人為樂的精神早已傳遍整個華夏之地,每個炎黃子孫都以您為驕傲!  雷鋒精神,是不求名利的。51年前,您為了隊友而奉獻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那時,您才20多歲呀!您說過,助人為樂是不求回報的。可是,當今社會,別說助人為樂了,就連公交車上那簡簡單單的讓座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