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首次選出「老外眼中的活雷鋒」
千龍網 記者 王東亮 雷鋒這個名字,不僅國人熟悉,很多了解中國的外國人也很欽佩,並把身邊樂於幫助他們的中國朋友稱為「活雷鋒」。昨天(22日),姜楠等8人被市民講外語活動組委會和市外辦授予首批「老外眼中的活雷鋒」稱號。
-
耄耋之年的「活雷鋒」
有一次,他在廣場散步時,見到人們坐的馬扎不同程度地存在框架裂縫、尼龍繩破損現象,他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自費購買了膠水、鉗子、斧頭、木鋸、尼龍線等,準備了一輛電動三輪車,並在車上貼上了手機號碼,就這樣,他為職工群眾服務的「移動式馬扎修理站」開張了。
-
[四川] 學雷鋒:改編「雷鋒體」 尋找雷鋒元素
改編「雷鋒體」活動受網友追捧 點擊參加活動>>> 省文明辦開通官方微博「身邊活雷鋒沒錯,它正是深深影響了億萬中國人民的雷鋒語錄。 記者2月13日發現,在雷鋒逝世50年後的今天,「雷鋒體」突然受到網友熱捧,迅速走紅微博。而引爆廣大網友創作熱情的,正是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新近開通的官方微博「身邊活雷鋒」(微博地址:http://t.qq.com/scweigandong)。
-
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2000多篇「雷鋒日記」傳遞身邊感動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樹華 通訊員 王德勝 王玲玲3月份以來,該校「續寫雷鋒日記」活動再啟動,同學們不僅在實踐中傳承雷鋒精神,還以「雷鋒日記」的形式,記錄好人好事,在實踐中傳承雷鋒精神,爭做新時代「活雷鋒」。
-
用複數描繪雷鋒
1960年1月8日,雷鋒在營口市火車站前各界群眾舉行的歡迎儀式上代表全體入伍新兵發言。在營口的70多位雷鋒生前戰友,許多人都親眼見證了那一幕。 2月22日,記者在營口重走雷鋒路就從尋訪雷鋒的戰友開始。 一群老兵 5位老兵,年齡最小的也有75歲了。
-
讓雷鋒精神永駐星城 長沙市學雷鋒志願服務文化節啟幕
星辰在線12月15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張奇濤)12月15日,以「弘揚志願文化,爭做雷鋒志願者」為主題的長沙市學雷鋒志願服務文化節在長沙學院正式啟幕。在他最困難的時候,他得到了長沙無數「活雷鋒」的幫助,有人送熱飯熱菜給他吃,有人在寒冷的冬天給他送棉被,讓他深深感受到雷鋒家鄉的溫暖。 楊士泉現在將自住房6層悉數用於公益。在這裡,有隻送不賣的「雷鋒超市」,有免費借閱的「愛心圖書館」,有關注未成年人成長的「彩虹課堂」「四點半課堂」,並建立了「認領微心願,溫暖身邊人」的公益網絡平臺。
-
「活雷鋒是什麼意思?」中小學生的問題讓人深思(二)
雷鋒離年輕一代遠了嗎「雷鋒精神的現代傳承很有必要。」面對記者的提問,王同學和同伴異口同聲並果斷地說道。在她們的印象裡,雷鋒精神主要是「助人為樂」。
-
(原創)膠州有支"活雷鋒"義工隊 十年志願活動千餘次
; 馬丙政 許煥義 劉雅晴 各位讀者,馬上又到了3月5日毛澤東主席為雷鋒同志題詞的學雷鋒紀念日,我曾親自採訪了一些幹部群眾學雷鋒的活動,這些群眾奏響了文明和諧的社會樂章,值得點讚!今年是義工隊成立的第十個年頭,義工們捐款捐物達百萬元,被當地居民親切地稱為新時代的「活雷鋒」。
-
"雷鋒就在我身邊"上海圖書館舉行系列主題活動
東方網2月24日消息:今年是雷鋒同志逝世50周年,也是全國第49個「學雷鋒紀念日」。上海圖書館將在3月5日前後開展「雷鋒就在我身邊」系列主題活動。 上海圖書館擁有不少的雷鋒題材文獻影像,這些珍貴的館藏將於3月4日集中向廣大讀者展示。
-
遂平縣委辦駐花莊鎮小營村工作隊走訪排查貧困戶汛期安全隱患
為第一時間掌握貧困戶家中受災情況,7月21日,遂平縣委辦駐村工作隊冒雨深入小營村進行洪澇災害安全隱患排查,確保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做出處理,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駐村工作隊隊員對小營村的貧困戶進行全面走訪排查,特別是對溝邊、蓄水路段的住戶進行重點排查,確保住房安全,同時提醒貧困戶提高安全意識,密切關注房屋安全隱患,發現問題及時報告,發生災害時首先保證人身安全。
-
惠州首推"網際網路+"學習新模式 "活雷鋒"網上分享心得
近日,惠州市文明辦、惠州市文明局、惠州市志願服務聯合會、惠州文明網聯合舉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與學雷鋒志願服務融合」微訪談活動,邀請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中國好人代表、廣東好人代表、未成年人代表等「雷鋒式」嘉賓現身說法,同時通過視頻直播和圖文推動的方式,在多家網絡媒體同步直播,首推「網際網路+學雷鋒」新模式,進一步推動學雷鋒志願服務常態化、網絡化。
-
鄉郵路上的「活雷鋒」
鎮原縣融媒體中心今天推出長篇通訊《鄉郵路上的「活雷鋒」》,全面報導他的先進事跡。趙清龍,男,漢族,1968年出生,198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6年參加工作,現為鎮原縣方山郵政所投遞員。中國共產黨慶陽市第四次黨代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甘肅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
-
長沙10位「雷鋒傳人 長沙榜樣」彰顯新時代雷鋒風採
這是年逾七旬、依舊熱心社區公益的「慈娭毑」乘務崗負責人池鳳英的志願服務目標……雷鋒離開我們雖已有57年,但「雷鋒精神」在半個世紀的時光裡,涵養著一代又一代長沙人,烙在許多身處平凡崗位的普通人身上。昨日,長沙市首屆「雷鋒傳人 長沙榜樣」表彰大會在長沙舉行,10位「身邊雷鋒」獲評「雷鋒傳人 長沙榜樣」。
-
不穿軍裝的活雷鋒——沈雁峰同志先進事跡
近年來,他又親身參與並組織了百名退役軍官與500名空巢老人結親幫扶活動,被當地群眾譽為「不穿軍裝的活雷鋒」。他多次受到地方黨和政府的表彰獎勵,成為大連市退役軍官的一面旗幟。 堅定理想信念 踐行責任擔當
-
長沙持續擦亮「雷鋒家鄉」志願服務品牌,逾百萬「雷鋒志願者」活躍...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匡春林望城區的雷鋒紀念館雷鋒塑像廣場上,遠遠就可看見青年雷鋒雕塑高高佇立。每年,總會有成千上萬的群眾來此,共同緬懷這位「走到哪,好事做到哪」的青年短暫而光輝的一生。
-
堅持學雷鋒近60年被贊「活雷鋒」!77歲聊城老人陳金良的一天
當選首屆「感動山東」十佳人物,被人們親切地譽為「當代活雷鋒」。他的事跡先後被多家新聞媒體予以報導,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老陳的每一天是怎麼安排的呢?1月15日,帶著這些疑問,我們走近了這位「感動山東」十佳人物,被人們親切地譽為「當代活雷鋒」的老陳…… 上午8點50分,剛吃過早飯,77歲的陳金良走進了東阿汽車站候車廳,正趕上東阿至聊城的快客檢票,他來不及喝一口水,湊近乘客,來了一段《祝旅客乘車安全》:「旅客同志擦亮眼,莫叫小偷盜錢財……」看到車裡也有很多乘客集中精力聽他宣傳,他索性又走上客車開始了宣傳,在這裡很多外地的旅客不認識陳金良
-
修拉杆箱、搬運行李……長沙火車站的這群「活雷鋒」很忙
星辰在線3月1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賀亞玲 見習記者 洪錚敏)「俺們那噶都是東北人,俺們那噶都是活雷鋒…」看到熟悉的歌詞,你是否會自動跟著哼唱起來。活雷鋒並非只有東北有,長沙也很多。 在長沙火車站,有兩個被稱為「火車站的活雷鋒」的群體,專門幫助旅客解決行李箱損壞、意外受傷等問題,這就是長沙火車站的「學雷鋒志願服務隊」和小勇愛心服務隊。今年春運期間,他們也始終堅守在志願服務第一線,成為一道風景線。
-
學雷鋒講文明樹新風做好事
>學雷鋒講文明樹新風做好事2017-03-06 09:30:11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看過關於雷鋒的書嗎 轉眼,三月已經無聲無息的來到我們身邊了。一切還是原樣,只不過…… 我望著藍天白雲,心想:雷轉眼,三月已經無聲無息的來到我們身邊了。一切還是原樣,只不過…… 我望著藍天白雲,心想:雷鋒叔叔,您,過的好嗎?光陰如箭,轉眼已51年了,您助人為樂的精神早已傳遍整個華夏之地,每個炎黃子孫都以您為驕傲! 雷鋒精神,是不求名利的。51年前,您為了隊友而奉獻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那時,您才20多歲呀!
-
北大德語系的高材生雪村,導演電影版《東北人都是活雷鋒》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東北人都是活雷鋒》這首歌,他是由雪村創作,雖然歌詞十分簡單,但是卻在網絡的助力下,紅遍全國,所以雪村也就被譽為「網絡歌手第一人」。雪村稱自己走上音樂這一領域其實也是巧合,自己入行的第一首歌,不是《東北人都是活雷鋒》,而是《梅》,而且他對歌曲的認知是「只取決於內容,風格真無所謂」。雖然曾紅極一時,但是雪村活得很低調,他的興趣也不僅僅局限於音樂,也有涉及電影、電視劇領域,自導自演過《新街口》等電影.
-
博士學雷鋒,怎樣見行動?
賀堅華(寧鄉縣歷經鋪鄉金南社區居民、長沙市學雷鋒先進個人):博士們在幹好本職工作外,要儘量多為群眾著想,多維護群眾的利益。我們寧鄉縣有一個鄉長就是引進的博士,去年年前,博士鄉長打電話給我說,快過年了,要多注意小偷小摸,掛個橫幅提醒下百姓。作為領導,這些是小事,但對於老百姓來說就是大事。學雷鋒就是要替群眾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