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學雷鋒近60年被贊「活雷鋒」!77歲聊城老人陳金良的一天

2020-12-25 齊魯壹點

多年來,凡是到過東阿縣的人,都會在車站看到一位老民警拿著一個小喇叭宣傳交通安全、防盜和環保知識,都能聽到他自編自演的小快板。那詼諧的語言,認真的態度,給來來往往的旅客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就是山東省東阿縣退休民警陳金良,一個近六十年如一日,堅持學雷鋒做好事的共產黨員。當選首屆「感動山東」十佳人物,被人們親切地譽為「當代活雷鋒」。他的事跡先後被多家新聞媒體予以報導,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老陳的每一天是怎麼安排的呢?1月15日,帶著這些疑問,我們走近了這位「感動山東」十佳人物,被人們親切地譽為「當代活雷鋒」的老陳……

上午8點50分,剛吃過早飯,77歲的陳金良走進了東阿汽車站候車廳,正趕上東阿至聊城的快客檢票,他來不及喝一口水,湊近乘客,來了一段《祝旅客乘車安全》:「旅客同志擦亮眼,莫叫小偷盜錢財……」看到車裡也有很多乘客集中精力聽他宣傳,他索性又走上客車開始了宣傳,在這裡很多外地的旅客不認識陳金良,但是還是被他這種公益的精神感動,使勁鼓起掌來。不一會,檢票員開始檢票了,陳金良趕緊下車,同時也得以休息片刻。 9點50分,已經宣傳了將近一個小時的陳金良略顯疲憊,這時一位抱著孩子的婦女走了過來,她一手抱孩子,一手提著一大包行李,滿頭是汗,很吃力的向一輛車走去,看到這種情況,老陳顧不得休息,急忙走向前,把婦女抱的孩子接了下來,看到是位年長的警察,婦女沒有驚慌失措,只是不停的說著謝謝。一直把孩子抱到車上,老陳才喘著粗氣放心的回到候車廳,他臉上也滿是汗。

11點10分,在車站忙活了兩個多小時後,老陳來到東阿縣銀座超市門口,這裡人群擁擠,車水馬龍,雖然此處已經安裝了紅綠燈,但個別群眾仍然對信號燈熟視無睹,闖起了紅燈。老陳見狀,眉頭一皺,小喇叭一舉,快板書就是一段:「闖紅燈的那個小夥子,你闖紅燈了。交通規則一定聽,堅決不要闖紅燈 。闖紅燈真不好,出事就在四五秒。日行千萬裡,出事就在兩三米。」老陳這麼一說,所有闖紅燈的人馬上退回斑馬線,站成了一條線,大家誰也不願讓老陳認作是「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但也有不理解的群眾會說三道四,對此,老陳自有一套,他說:「有人說我有野心,我最大的野心就是為人民服務」。  因為年齡關係, 年逾古稀的他臉上略顯疲憊,幾段快板說下來,即使在嚴寒冬天,汗水仍順著陳金良斑白的鬢角流了下來,但卻絲毫沒有減弱他為人服務的熱情。1985年陳金良由於拼命保護車禍中5歲女童的生命,導致腰部受到嚴重損傷,左小腿骨骨折。至今,他腿內還留有一塊鋼板和十個螺絲釘。由於每天都要走很多路,加上左腿上還有鋼板和螺絲釘,陳金良走路姿勢很特別,走起路來大多是右腿用力。幾十年來,他就是拖著這樣的身軀,邁著沉重的腳步,奔波在艱苦旅程,堅持義務宣傳。 12點30分,不知不覺,轉眼到了中午飯點,中午飯,陳金良吃得很少,他說一般中午飯都在交通高峰期後才吃,現在並不是很餓。原來,他多年養成早晨起來多吃的習慣就是防著中午忙過了頭,忘了吃飯。因為老伴沒在家,他便胡亂熱了一個饅頭就著鹹菜,用他的話就是:吃飯時間短了可以多節省時間為群眾服務。他的心裡一點沒有自己,全是別人。

中午2點,我們以為他會休息,他卻拿出一摞信紙,原來他要修改他的快板書。為使旅客消除旅途疲勞,又易於接受交通安全教育,他採取旅客喜聞樂見的快板形式進行宣傳。為此,他不知熬了多少個不眠之夜,編寫了《祝旅客乘車安全》、《我給小偷畫個像》、《交通安全記心間》、《我勸同志你別吸菸》等快板書,在來往東阿汽車站的每一輛客車上進行宣傳、表演,將乘車安全、交通安全、財產安全、身體健康等方面的內容和知識宣傳給旅客。為了讓交通安全知識走進尋常百姓,他常日披戴迎文明出行授帶,穿梭在大街小巷。用他的話說「我走到哪裡,交通安全就宣傳到哪裡」。 6點左右,天快黑了,陳金良才回到家。他指著出來迎接他的老伴調侃:「我幹的事不僅別人覺得奇怪,連她也曾經不理解,還拉著我去法院離過婚呢。」飯後,看到老陳的愛人熱情地幫著陳金良收拾他那摞起來近一米高的榮譽證書的樣子,還有老陳那滿足的笑容時,我活脫看到了一個真實、樸實、有血有肉的「好人」。 雖然已是古稀之年,但老陳為人民服務的熱情不比年輕人差,用他的話就是「學雷鋒,做好事,是我一生的追求,永遠不怕累。」這就是我所見到的「活雷鋒」陳金良。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 通訊員 劉志嶺 記者 李懷磊

相關焦點

  • 陳金良:用48年詮釋雷鋒精神
    自1963年起,他48年如一日堅持學雷鋒做好事,多年來,他的腳步踏遍了山東、河南、河北等省的20餘個地市的汽車站、火車站。東阿縣的許多學校、敬老院和企業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無數人從他默默無聞的奔波中受益,他以自己的無私奉獻和執著追求詮釋了現代經濟社會條件下的雷鋒精神。
  • 133 陳金良事跡
    陳金良16歲參軍,1968年4月轉業到東阿工作。60年代,他曾作為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代表,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無論在部隊還是轉業後,他都一如既往地做好事。每逢周末、節假日,他都到車站、用自編的快板宣傳安全、衛生知識,為旅客解決困難。他關愛老人、關心孩子,用四十年的堅持,把雷鋒精神融入血脈、傳承下去。
  • 陳金良
    幾十年來,他以一個普通民警的身份堅持不懈地為人民服務,被人民群眾親切地稱為「活雷鋒」,其事跡先後被《法制日報》、《大眾日報》、《人民公安報》、《聊城日報》、《山東警界》和山東電視臺、聊城電視臺等多家新聞媒體予以報導,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本人也先後受到50多次表彰獎勵,2005年被山東省公安廳榮記「一等功」。
  • 聊城東阿退休幹警陳金良 50年如一日做好人好事事跡被拍成微電影
    聊城東阿退休幹警陳金良 50年如一日做好人好事事跡將被拍成微電影在聊城東阿有個小有名氣的好人,他的名字叫陳金良,是東阿公安局退休民警,從1963年起,他一手拿著小喇叭,一手拿著快板,以自己創作的快板書向旅客宣傳安全知識:「打竹板,笑開顏,旅客同志聽我談
  • (原創)膠州有支"活雷鋒"義工隊 十年志願活動千餘次
    ; 馬丙政 許煥義 劉雅晴 各位讀者,馬上又到了3月5日毛澤東主席為雷鋒同志題詞的學雷鋒紀念日,我曾親自採訪了一些幹部群眾學雷鋒的活動,這些群眾奏響了文明和諧的社會樂章,值得點讚!今年是義工隊成立的第十個年頭,義工們捐款捐物達百萬元,被當地居民親切地稱為新時代的「活雷鋒」。
  • 修拉杆箱、搬運行李……長沙火車站的這群「活雷鋒」很忙
    星辰在線3月1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賀亞玲 見習記者 洪錚敏)「俺們那噶都是東北人,俺們那噶都是活雷鋒…」看到熟悉的歌詞,你是否會自動跟著哼唱起來。活雷鋒並非只有東北有,長沙也很多。(「活雷鋒」劉鏡輝幫助旅客修理背包。)  72歲的劉鏡輝:「我會堅持到我不能動的那一天」  走進長沙火車站候車室時,背包肩帶突然斷裂,這可把市民李鳳隔急壞了。
  • 學雷鋒黑板報內容:雷鋒精神與愛心
    我們今天的所謂學雷鋒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雷鋒,每年三月五日的學雷鋒活動更多帶有一些紀念色彩,所以有了俗語:「雷鋒叔叔三月來了四月走」。  雷鋒精神體現在一個個具體行為當中,我們對雷鋒精神的理解也是從他的具體行為認識的,這樣人們理解的雷鋒精神比較狹隘具體,把扶老攜幼、扶微救困、幫助別人做一些事情理解為學雷鋒,這當然是誤解了。
  • 學習雷鋒:51年不變的傳承無論編制任務怎樣轉換,學習雷鋒精神的...
    姜潤邈整理有這樣一個班集體,51年前,因學雷鋒事跡突出,被北京軍區授予「小熔爐班」榮譽稱號,毛主席還親切接見了第一任班長王國勇;有這樣一支部隊,51年來,無論編制任務怎樣轉換,學習雷鋒精神的接力活動始終沒有中斷,數十次被各級授予學雷鋒先進集體。這支部隊就是武警北京總隊七支隊。
  • 一生學雷鋒 花甲不言老——記道德模範段思序
    「我不是雷鋒,但我願雷鋒伴隨一生;我不是雷鋒,但我願當雷鋒的傳承人。」這是河北省「百姓雷鋒」、市第三屆道德模範、開灤趙各莊礦業公司退休幹部段思序的自白。他年逾花甲不言老,弘揚雷鋒精神勁更足,並且創出絢麗多彩的驕人成績。
  • 長沙10位「雷鋒傳人 長沙榜樣」彰顯新時代雷鋒風採
    這是33年信守承諾,千裡祭掃從不缺席的退伍老兵朱豫剛,最想告訴犧牲戰友的心裡話。「我要一輩子學雷鋒,直到我做不動才罷休。」這是年逾七旬、依舊熱心社區公益的「慈娭毑」乘務崗負責人池鳳英的志願服務目標……雷鋒離開我們雖已有57年,但「雷鋒精神」在半個世紀的時光裡,涵養著一代又一代長沙人,烙在許多身處平凡崗位的普通人身上。
  • 北京雷鋒小學39年堅持續寫《雷鋒日記》(圖)
    雷鋒生前從沒有來過這裡,但它叫「雷鋒」,一叫就是20多年。這在全國還是頭一份,在北京也是唯一的。只因這所小學裡堅持的、培養的,就是一種「雷鋒」精神。有人說,「雷鋒沒戶口,三月來四月走」,可是,39年來,全校師生續寫著《雷鋒日記》,用身邊點滴小事,讓「雷鋒」成為北京的常住市民。
  • 廣州「學雷鋒善正志願團」:小手拉大手 快樂學雷鋒
    他們摒棄「一陣風」,把「學雷鋒」融入課程,將志願服務活動常態化;他們嘗試「小手牽大手」,把「學雷鋒」活動輻射到家庭和社區,由學生、老師和家長組成的志願者隊伍目前已有5000多人;他們從小事著手,為社區老人送日用品、給災區孩子寄月餅、在學校周圍宣傳垃圾減量……這是近日記者在廣州市東山培正小學所見所聞該校「學雷鋒善正志願團」的故事。
  • 用複數描繪雷鋒
    1960年1月8日,雷鋒在營口市火車站前各界群眾舉行的歡迎儀式上代表全體入伍新兵發言。在營口的70多位雷鋒生前戰友,許多人都親眼見證了那一幕。 2月22日,記者在營口重走雷鋒路就從尋訪雷鋒的戰友開始。 一群老兵 5位老兵,年齡最小的也有75歲了。
  • 濟南宏開教育培訓學校開展學雷鋒報告會(圖)
    劉成德老人今年78歲,由於身體欠佳,學校特邀請了劉成德學雷鋒報告團的焦念燕老師前來做報告。槐蔭區政協主席徐承魯出席了報告會,濟南市工商局、濟南市消費者協會等部門領導也參加了報告會。  1963年3月5日,毛澤東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如今已是第51個年頭,又將迎來「學雷鋒」高潮。
  • 學雷鋒主題活動樹新風(學雷鋒志願服務)
    湖北省「學雷鋒、做好人、樹新風」主題實踐活動於3月4日正式啟動。活動進行3個多月以來,湖北省各地市州、各大型企業都組織專門隊伍積極響應。  湖北電力公司的左光滿,15年來始終實踐著5分鐘內復機、30分鐘內趕到現場的諾言。他叫得出服務轄區2000多戶客戶的名字,記錄著2000多戶居民的電話號碼。
  • 惠州首推"網際網路+"學習新模式 "活雷鋒"網上分享心得
    今年3月是廣東第五個學雷鋒全民志願服務行動月。他們在網上現身說法,暢談雷鋒事跡,得到眾多網友的積極反饋和參與。   網友「鵝城飛舞」在新浪微博留言說:「『好人之城』惠州近年來湧現出的『活雷鋒』越來越多了,他們不僅在生活中幫助他人,如今也在複雜的網絡上傳播正能量,贊!」   「讓活雷鋒講雷鋒,讓好人帶身邊人,用網上帶動網下,網上網下成一片。」
  • 孫茂芳"學雷鋒"格言(九):愛不是名詞是動詞 愛心沒有終點站
    「當代雷鋒」孫茂芳:學雷鋒要做到「五小」    有著「京城活雷鋒」美譽的孫茂芳是北京軍區總醫院原副政委。他幾十年如一日,學雷鋒,做好事,無微不至贍養照顧了18位孤殘老人,為其中8位老人養老送終,用自己的行動傳遞了一位退休軍人的情懷操守,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精神境界。如今的孫茂芳仍然繼續著他的「雷鋒事業」,由他組織成立的雷鋒小分隊已有百餘個,常年堅持學雷鋒,開展助貧幫困活動。
  • 美髮師街頭組團學雷鋒,1個多小時時間為百位市民免費理髮!
    雷鋒是永遠的時代楷模,在第56個學雷鋒紀念日來臨之際,2019年3月4日,安徽蕪湖,蕪湖市赭山公園廣場上,來自蕪湖市美容美髮協會的8位美髮師在這裡集中開展「傳承雷鋒精神 弘揚時代新風」一米陽光志願者走進社區愛心服務活動。
  • 雷鋒家鄉每天都是3月5日 農家女備桌椅"請"人看書
    「家鄉人學雷鋒,雷鋒活在每個人心中」——這是望城人真實的心聲。  校外老師「管」出好家長  21年前,望城的優秀教師舒民僕離休了。他幾次婉言謝絕高薪執教的機會,毅然選擇了在橋驛鎮雙塘小學辦起全縣第一所家長學校。  當時,該校200多名學生中,不少有厭學情緒,有的還染上了吸菸、喝酒、打牌、偷竊等惡習。
  • 以雷鋒精神立德樹人
    ——記雷鋒第二小學校長劉豐華人物名片劉豐華雷鋒第二小學校長,今年被評為「長沙市優秀校長」。他堅持「以雷鋒精神立德樹人」的辦學理念,並希望培育出更多新時代具有家國精神、奮鬥精神、合作精神、創新精神的「小雷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