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良

2020-12-25 大眾網

  「小車不倒只管推」,是陳金良同志經常說的一句話。他出生於1944年,是聊城市東阿縣公安局退休民警。幾十年來,他以一個普通民警的身份堅持不懈地為人民服務,被人民群眾親切地稱為「活雷鋒」,其事跡先後被《法制日報》、《大眾日報》、《人民公安報》、《聊城日報》、《山東警界》和山東電視臺、聊城電視臺等多家新聞媒體予以報導,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本人也先後受到50多次表彰獎勵,2005年被山東省公安廳榮記「一等功」。


  堅定理想信念  永葆政治本色

  在40多年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陳金良始終保持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和政治本色,牢固樹立「黨的事業高於一切」的思想,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實踐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40年來,他把學習視為第二生命,無論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還是在退休後,堅持不懈地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不斷加強黨性修養。雖然只有小學文化,他卻寫下了80多萬字的讀書筆記。對於學毛主席著作、學雷鋒,他不但自己學,而且還幫助別的同志學,特別是對在工作和生活遇到困難和問題的同志,他都熱心幫助,主動找他們談心,做思想工作,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影響和帶動他人。

  恪盡職守,幹好本職工作

  陳金良無論是在部隊,還是轉業到地方,始終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贏得了戰友和同志們的尊重和好評。轉業到公安局後,他主動要求到最危險、最艱苦、最髒、最累的崗位工作。

  1990年,陳金良擔任巡邏大隊長。上任不久,他便走遍了縣城的大小單位,調查掌握了第一手詳實的材料,據此繪製了36項內容7400多個數據的城區社會治安圖。他勤跑、勤看、勤說,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把事故的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幾年下來,他的治安巡邏登記薄就達十五斤,城區的大小單位和家家戶戶他都了如指掌。在他的帶領下,巡邏大隊先後抓獲各類違法犯罪分子79人,查處治安案件88起,制止打架鬥毆、酗酒滋事53起,調解各種糾紛78起,為群眾排憂解難78起,確保了城區人民的生活安定。

  心繫百姓,關心老人

  陳金良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支持,被人們譽為當代「活雷鋒」。

  1985年,陳金良出差到黑龍江,遇上70多歲的老太太沒座站著,陳金良主動把自己的坐位讓給了她。不幸長途汽車在途中發生意外,翻倒在公路旁。他用盡力氣支撐著身子保護了壓在他身下的五歲女孩,可自己的腰部受到了嚴重傷害,左小腿骨骨折,至今腿內還留有一塊鋼板和10個螺絲釘,落了個經常腰痛的後遺症。幾十年來,他就是拖著這樣的身軀跑遍了全縣的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給他們表演節目,打掃衛生,帶去歡樂。

  弘揚雷鋒精神,無私奉獻社會

  車站是陳金良弘揚雷鋒精神、服務人民群眾的一個重要場所。每天人們都能在車站發現陳金良拿著跟了他幾十年的小喇叭在做安全宣傳、幫助旅客,且一幹就是幾十年,從未間斷。為使旅客消除疲勞,又易於接受安全教育,他利用喜聞樂見的快板形式進行宣傳。為此,他不知熬了多少個不眠之夜,編寫了《祝旅客乘車安全》、《我給小偷畫個像》、《交通安全記心間》、《我勸同志你別吸菸》等快板書,在來往的每一輛客車上進行宣傳、表演,將乘車安全、交通安全、財產安全、計劃生育、身體健康等方面的知識宣傳給旅客。十幾年來,陳金良為旅客宣傳每年達2341車次,按每車30人計算,就有70多萬人次。2004年3月以來,他又帶著他的小喇叭走出東阿、走出山東,自費到聊城、濟南、德州、泰安、濟寧、荷澤、臨沂、石家莊、衡水等周邊省市汽車站、火車站進行義務宣傳,為旅客做好事,將雷鋒精神撒向神州大地,受到了廣大旅客的廣泛讚譽。

  為了帶動和影響全社會都來弘揚雷鋒精神,陳金良又把注意力放到了在中、小學教育和大學開展德育教育上。向學生們進行雷鋒精神的教育和宗旨教育。1991年6月,他被東阿縣教委、團縣委聘請為「東阿縣少先隊工作校外總輔導員」。15年來,他關心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到十餘所中小學做學習雷鋒先進事跡巡迴報告70餘次,帶領學生參加學雷鋒義務勞動,使他們接受現實教育。近年來,他還被聊城大學、聊城教育學院等高校聘為「校外輔導員」、「紅旗團名譽團長」、「德育教育客座教授」、黨員學生「先進性教育課外輔導員」等,把雷鋒精神傳播到高校,傳播給大學生。聊城大學還為他舉辦了大型事跡展覽。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雷鋒的話是陳金良一生所追求的。2002年1月,陳金良光榮退休,按說幹了一輩子革命工作,退休後也該歇歇了,但閒不住的他又主動要求回單位工作,別人勸他在家休息,不要再像以前那樣學雷鋒做好事了。但他卻說:「雖然我在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了,但我還是一名共產黨員,還得要時刻保持先進性,還要繼續學習雷鋒精神,為社會、為群眾做點事不能退休」。

 

相關焦點

  • 133 陳金良事跡
    133 陳金良事跡 發表時間:2011-05-30   來源:中國文明網   陳金良,男,漢族,1944年4月生,中共黨員,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公安局退休民警。
  • 陳金良:平價藥店開拓者·杭州日報
    陳金良還記得,當時一盒康泰克,在醫院和其他藥店配,要20多元,在他們藥店只賣9塊多,價差達50%。因為輿論關注,結果第一天開業,上午八九點,店裡便一下子湧進五六千人。這當中有顧客瘋狂搶購,還有同行惡意鬧事,他們事先請的幾十位保安不夠用,只能叫來了110幫助維護秩序。藥店前面是小區菜場,陳金良和同事打趣道:果真前面是菜籃子,後面是藥籃子。
  • 陳金良:用48年詮釋雷鋒精神
    榮譽榜單  2005年3月28日,聊城市公安局做出向陳金良學習的決定,同年4月15日,山東省公安廳為陳金良記一等功。2007年2月,他被評為首屆「感動山東」十佳人物。2011年9月,他獲得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 安徽阜陽陳金良:用貨櫃養出健康魚
    陳金良告訴記者,一個貨櫃裡能養3000多條魚,一年能收穫1萬斤左右。&nbsp&nbsp&nbsp&nbsp現場,陳金良還介紹了貨櫃養殖「魚菜共生」項目,依託新技術、新設備和企業科研成果轉化,以及國內第一家受控式貨櫃養殖「魚菜共生」生態循環種養基地,實現了以貨櫃為載體,高密度、循環水為核心特色的種養殖模式。
  • 聊城東阿退休幹警陳金良 50年如一日做好人好事事跡被拍成微電影
    聊城東阿退休幹警陳金良 50年如一日做好人好事事跡將被拍成微電影在聊城東阿有個小有名氣的好人,他的名字叫陳金良,是東阿公安局退休民警,從1963年起,他一手拿著小喇叭,一手拿著快板,以自己創作的快板書向旅客宣傳安全知識:「打竹板,笑開顏,旅客同志聽我談
  • 區政協副主席陳金良一行來靖江走訪看望政協委員
    區政協副主席陳金良一行來靖江走訪看望政協委員 2019-03-25 23:13:00
  • 77歲聊城老人陳金良的一天
    1月15日,帶著這些疑問,我們走近了這位「感動山東」十佳人物,被人們親切地譽為「當代活雷鋒」的老陳…… 上午8點50分,剛吃過早飯,77歲的陳金良走進了東阿汽車站候車廳,正趕上東阿至聊城的快客檢票,他來不及喝一口水,湊近乘客,來了一段《祝旅客乘車安全》:「旅客同志擦亮眼,莫叫小偷盜錢財……」看到車裡也有很多乘客集中精力聽他宣傳,他索性又走上客車開始了宣傳,在這裡很多外地的旅客不認識陳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