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次選出「老外眼中的活雷鋒」

2020-12-25 搜狐網

  千龍網

  記者 王東亮

  雷鋒這個名字,不僅國人熟悉,很多了解中國的外國人也很欽佩,並把身邊樂於幫助他們的中國朋友稱為「活雷鋒」。昨天(22日),姜楠等8人被市民講外語活動組委會和市外辦授予首批「老外眼中的活雷鋒」稱號。

  8個普通人當選「活雷鋒」

  去年,市民講外語活動組委會開展了「首都國際語言環境建設工作典型人物老外眼中的活雷鋒」推薦評選活動,從交通、旅遊、衛生等窗口行業一線服務人員及普通市民中推選代表人物。最終,朝陽公安分局民警姜楠、首汽集團司機沈鵬、全聚德餐廳服務員羅瑩、燕莎商城營業員李萌、北京婦產醫院醫師柳順玉、首都博物館講解員蔡強、和平賓館樓層經理薛皓芳、團結湖外語交流協會秘書長李建軍被授予「老外眼中的活雷鋒」稱號。

  「他們都是普通人,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卻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讓外國朋友稱道的事。」市外辦主任趙會民說,在北京邁向世界城市的進程中,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京學習、工作和生活,由於語言不通,他們中許多人在生活工作中常常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越來越多的窗口行業員工和普通市民憑藉自己的外語優勢,為在京外國人提供貼心服務和溫馨幫助,讓外國友人感動不已。

  魅力警花獲贊「助力活雷鋒」

  處理涉外案件的民警姜楠2003年參加公安工作。掌握阿拉伯語、英語兩門外語的她,幾乎每天都和外國人打交道。去年,一對來華旅遊的夫婦到京後遲遲找不到相約見面的老友,結果在籤證過期後被賓館「趕」了出來。姜楠了解到情況,馬上幫助他們協調住宿,第二天又帶他們去辦理了籤證延期。

  還有一次,一位外國人打車付費時使用了一張假幣,與計程車司機發生爭執。姜楠趕到後,耐心向外賓解釋,最終讓他另換了一張鈔票。「我沒做什麼,日常工作就是運用我所掌握的外語和專業技能,為外國朋友和市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讓大家快樂地生活在北京,是我永遠的追求目標。」姜楠說。

  去年,姜楠接待處理涉外警情62件,化解處理涉外糾紛15起,多次化解因語言障礙造成的中外糾紛,並將語言優勢引入案件偵破,被稱讚為「助力活雷鋒」。

  「呵護活雷鋒」用4種語言行醫

  朝鮮族女醫師柳順玉1995年就進入北京婦產醫院,成為一名白衣天使。行醫十餘年,她用自己掌握的日語、韓語和英語,為很多外國患者解除了病痛,被稱為「呵護活雷鋒」。

  一次,一位在京求學的印度女孩哭哭啼啼地來到北京婦產醫院。柳順玉接診後仔細詢問了她的病情,得知由於長期不規則出血,其他醫院的醫生要給她做婦科手術。「女孩的英語帶著濃重的印度口音,溝通不暢導致之前醫院的誤診。我們檢查發現了癥結所在,沒手術也治好了她的病。」柳順玉說,哭著進來的女孩最終笑著走出了醫院。

  在京很多朝鮮、韓國、日本籍患者慕名前來,點名要這位掌握4種語言的醫生為自己看病。「更多的時候,我是充當翻譯,準確地將患者的話翻譯成漢語,幫我的同事了解患者的病情。」柳順玉在工作之餘,經常給其他醫生當「傳聲筒」。

  北京奧運會期間,柳順玉在運動員村為來自日本、韓國的體育健將提供了細緻周到的衛生服務,還參與編寫了韓語版《北京急救指南》,被評選為奧運先進工作者。

相關焦點

  • 北京雷鋒小學39年堅持續寫《雷鋒日記》(圖)
    雷鋒生前從沒有來過這裡,但它叫「雷鋒」,一叫就是20多年。這在全國還是頭一份,在北京也是唯一的。只因這所小學裡堅持的、培養的,就是一種「雷鋒」精神。有人說,「雷鋒沒戶口,三月來四月走」,可是,39年來,全校師生續寫著《雷鋒日記》,用身邊點滴小事,讓「雷鋒」成為北京的常住市民。
  • 修拉杆箱、搬運行李……長沙火車站的這群「活雷鋒」很忙
    星辰在線3月1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賀亞玲 見習記者 洪錚敏)「俺們那噶都是東北人,俺們那噶都是活雷鋒…」看到熟悉的歌詞,你是否會自動跟著哼唱起來。活雷鋒並非只有東北有,長沙也很多。  在長沙火車站,有兩個被稱為「火車站的活雷鋒」的群體,專門幫助旅客解決行李箱損壞、意外受傷等問題,這就是長沙火車站的「學雷鋒志願服務隊」和小勇愛心服務隊。今年春運期間,他們也始終堅守在志願服務第一線,成為一道風景線。
  • 老外眼中的古樓觀
    美哉樓觀----老外眼中的古樓觀 那天。風清雲淡,秋色宜人。地處秦嶺北麓的道教祖庭——曲江樓觀道文化展示區內,丹桂飄香,金菊吐豔,風光旖旎,遊人如織。一跨入財神文化展示區的大門,來自非洲的琳達,印度的德龍,澳大利亞的麥克等一群老外就被眼前古色古香的廟宇建築驚呆了,連連點頭稱讚,並不停地按下相機的快門。「能親手轉一下轉運輪、觀賞古樂器演出,祭拜老子和財神,全是我第一次見到。」來自土耳其的21歲留學生尼亞澤首次身著漢服,對古樂演奏非常好奇,用熟練的中文與集賢古樂西社負責人田孝梨交談。
  • 老外的北京故事|英國籍藝術家秦思源的北京「聲」活
    老外的北京故事 | 英國籍藝術家秦思源的北京「聲」活https://mp.weixin.qq.com/s/FUp-A_9KEIOvBNoLusg__Q北京的聲音環境非常有意思並充滿感動,我覺得北京是一個非常有能量的、有可能性的城市。
  • 在老外眼中,如何評價北京和上海?
    我之前在旅行時認識幾個老外朋友,問了他們來中國的感受,他們最熟悉的莫過於北京上海了,他們喜歡把「上海vs北京」比作「紐約vs舊金山」和「莫斯科vs聖彼得堡」——這意味著「小妞、金錢」vs「潮客、文化」。
  • 耄耋之年的「活雷鋒」
    孟召雲義務為居民服務的事跡在社區傳為美談,居民們紛紛伸出大拇指,為他點讚,「孟師傅,真是活雷鋒」。(來源:棗莊日報)
  • 老外眼中的「中國特色」
    老外眼中的「中國特色」 本報特約撰稿 潘南 《 青年參考 》( 2015年10月07日   11 版)
  • 澳首次進行中文大選辯論 或選出首名華裔女眾議員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4月16日電據澳大利亞《星島日報》報導,當地時間14日,澳大利亞史上首次以中文進行的聯邦大選辯論舉行,自由黨和工黨兩名同樣具有華裔背景的女候選人,為爭奪墨爾本Chisholm選區的議席,以普通話針鋒相對
  • 老外眼中的漢字是怎麼樣的?
    題主從事外貿行業,就經常和老外打交道。有一次,一個老美客戶來中國,我們談完工作就聊些題外話,說到了中國文化,他表示很感興趣!尤其是漢字!這老外寫漢字是從下往上寫的~他的理由是,寫漢字就像蓋房子,得打好地基才能往上蓋。哈哈,我們中國「基建狂魔」的影響力這麼大嗎?漢字就得方方正正的!
  • 雷鋒小學優秀校外輔導員風採之活力輔導員——李滄海
    雷鋒精神對於我而言,是小學時的扶爺爺、奶奶過馬路;中學時的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大學時的艱苦奮鬥;工作時的勤奮努力……在人生的前30年裡,我眼中的雷鋒是那樣高大、神奇,是人們追逐的偶像,卻難以觸摸,似乎缺少點兒溫度,有著凡人難以抵達的高度。
  • 「活雷鋒是什麼意思?」中小學生的問題讓人深思(二)
    雷鋒離年輕一代遠了嗎「雷鋒精神的現代傳承很有必要。」面對記者的提問,王同學和同伴異口同聲並果斷地說道。在她們的印象裡,雷鋒精神主要是「助人為樂」。
  • 北大德語系的高材生雪村,導演電影版《東北人都是活雷鋒》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東北人都是活雷鋒》這首歌,他是由雪村創作,雖然歌詞十分簡單,但是卻在網絡的助力下,紅遍全國,所以雪村也就被譽為「網絡歌手第一人」。雪村稱自己走上音樂這一領域其實也是巧合,自己入行的第一首歌,不是《東北人都是活雷鋒》,而是《梅》,而且他對歌曲的認知是「只取決於內容,風格真無所謂」。雖然曾紅極一時,但是雪村活得很低調,他的興趣也不僅僅局限於音樂,也有涉及電影、電視劇領域,自導自演過《新街口》等電影.
  • [四川] 學雷鋒:改編「雷鋒體」 尋找雷鋒元素
    改編「雷鋒體」活動受網友追捧 點擊參加活動>>>  省文明辦開通官方微博「身邊活雷鋒沒錯,它正是深深影響了億萬中國人民的雷鋒語錄。  記者2月13日發現,在雷鋒逝世50年後的今天,「雷鋒體」突然受到網友熱捧,迅速走紅微博。而引爆廣大網友創作熱情的,正是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新近開通的官方微博「身邊活雷鋒」(微博地址:http://t.qq.com/scweigandong)。
  • 打敗範冰冰baby,她才是老外眼中最好看的中國人!這次,他們的審美...
    老外都喜歡哪些亞洲明星?最近,有一本叫做I-MAGAZINE的國外雜誌評選了他們眼中2017年亞洲最時尚面孔(近幾年,他們每年都會出一個)。整個評選花了三個月,40個國家的380位專業攝影師、設計師、造型師、化妝師、時尚編輯以及I-Magazine團隊成員從35000張照片和視頻裡選出,聽著也是有點厲害啊!
  • 老外這樣評價北京和上海,認同的舉手?
    網上關於外國朋友眼中的上海和北京也是風聲鵲起,正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於老外彼此間的見解,小編精心總結了他們對中國上海和北京的評價:一、北京vs上海,上海更本土他們眼中的上海更適合外國人生存,你可以不認識任何中國人,但是你只要找到外國人的小圈子,你甚至都不用跟當地人交流
  • 老外眼中的國產手機:華為P8/小米4C獲好評
    北京時間12月18日消息,曾幾何時,國產手機一直給人以廉價和低端的印象。然而隨著這幾年國內手機市場的火爆,各大手機品牌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在激烈競爭的推動下,國產機的質量和口碑也大幅提升,在國外市場上也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那麼在老外眼中,國產手機現在是什麼形象呢?
  • 雷鋒精神"助人為樂"成首選 專家:要了解真實雷鋒
    有相當比例的孩子對於雷鋒只是知道名字,或者聽說過他是個做好事的模範,「雷鋒」並沒有真正影響孩子本身。  ■專家分析   從數據上看,書籍和學校的教育是目前德育教育的主要方式。  另一方面,父母都是那個時代過來的人,對於雷鋒精神都已熟知。有的家長因此把雷鋒當做德育教育的話題來和孩子進行討論,用雷鋒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 惠州首推"網際網路+"學習新模式 "活雷鋒"網上分享心得
    近日,惠州市文明辦、惠州市文明局、惠州市志願服務聯合會、惠州文明網聯合舉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與學雷鋒志願服務融合」微訪談活動,邀請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中國好人代表、廣東好人代表、未成年人代表等「雷鋒式」嘉賓現身說法,同時通過視頻直播和圖文推動的方式,在多家網絡媒體同步直播,首推「網際網路+學雷鋒」新模式,進一步推動學雷鋒志願服務常態化、網絡化。
  • 老外眼中中國皇帝的一日三餐:竟如此孤單寂寞冷!
    原標題:老外眼中的中國古代皇帝一日三餐:竟如此孤單寂寞冷!!中國古代皇帝的夥食和就餐習慣,在今天的外國人眼中,究竟是什麼畫風?中國人對吃飯這事兒,可有講究 。光"吃飯」這詞兒,各地的叫法各不相同。這兩天,一位叫Marcelo Duhalde的外國人,用圖文並茂的形式,在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上分(tu) 享(cao)了他眼中的中 國古代帝王的宮廷飲食習慣 。
  • 老外眼中最難吃的中國食物,滷煮上榜,看到圖3許多人不淡定了!
    【老外眼中最難吃的中國食物,滷煮上榜,看到圖3許多人不淡定了!】1、大部分外國人害怕吃動物血,認為將其做食材不可思議,又腥又噁心。他們覺得很奇怪,我們為什麼會去拿各種動物的血比較好吃程度。2、毛蛋,這個不要說老外了,就連許多中國人自己都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