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外眼中,如何評價北京和上海?

2020-12-15 旅圖隨影

我之前在旅行時認識幾個老外朋友,問了他們來中國的感受,他們最熟悉的莫過於北京上海了,他們喜歡把「上海vs北京」比作「紐約vs舊金山」和「莫斯科vs聖彼得堡」——這意味著「小妞、金錢」vs「潮客、文化」。

網上還流傳著,北京老外和山海老外對彼此的看法,現在我總結一下他們對北京上海的評價:

一、北京vs上海,上海更本地化

他們認為在上海生存要比在北京容易得多,在不認識任何中國人的情況下,在上海你可以找到你想要的大部分食物,你可以在外國人的小圈子裡發展,感覺就像在家鄉一樣,而不必與當地人交流。而在北京,他們則認為很難做到這一點。

這背後的原因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上海有很多國際公司的總部——這些公司往往更傾向僱傭外國員工。而與此同時,北京最著名的是它的國有企業,英語能力並不重要。

還有一個是交換生的原因,在上海的大學大多數交換生是歐洲商學院的學生,他們在那裡的交換期在六個月到一年之間。

而與此同時,北京則有吸引更多美國學生的傾向——通常這些學生已經學習普通話多年,深入鑽研中國歷史、文化和文學名著。

歷史在一定程度上解讀了這種差別——隨便讓一個法國人說出中國的一個城市,他很可能會說上海。我們曾經在那裡有租界,它是東方明珠。問一個美國人,他會說北京——因為尼克森,奧運會等……

二、北京vs上海,北京更中國

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一種區別於北京、天津、南京這樣看似同樣是輝煌傳統文明與外來文明交融的城市,也區別於紹興、蘇州這種江南味道濃鬱的城市的一種極有辨識度和自我性格的文化形態。

北京作為我國的文化中心,北京給人的印象始終來自於明清皇室的恢弘與氣派,和老北京的強勢文化,譬如影視劇中充斥的京片子,各種文學藝術作品中源於北京的濃重的藝術氣息,以及腦海中那不知何處而來的、類似於一個大爺提著鳥籠扇著蒲扇的畫面。

三、北京vs上海,上海更開放

從接待外國遊客的數量來看,這個指標可以作為一個城市的開放程度對比,相比之下,上海確實比北京更開放,上海入境的外國(包含港澳臺)遊客比北京多很多。

2017年,北京全市累計接待入境遊客392.6萬人次,而上海接待入境遊客就達到801.6萬人。不過,兩市有個共同點,從主要客源國來看,接待最多的外國遊客都來自美國、日本和韓國。

四、北京vs上海,北京更包容

北京的文化比上海更多元也更包容,就像音樂產業,多少音樂人懷揣著夢想來到北京,闖出了一片天空,美術也是一樣。北京自有一個前衛藝術的圈子,也有一個肥沃的地下文藝的土壤。而上海文藝的優勢就在於強烈的本地意識,誠然,外來的藝術家或藝術形式是很難在這個城市立足、生存和發展的。

劉老根大舞臺這種在北方如此強勢的,在上海也面臨沒人買帳的尷尬。而南方的地方戲種,一方面也是因為沒有趙本山這樣極有影響力的藝術家出現來推廣整個藝術形式,一方面也真的沒有能力在上海開創一片天空。唯一兩個城市有些共性的——話劇藝術。

總得來說,北京和上海是我們國家最具代表性的兩座城市,在國際上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作為外國人,如果要全面了解中國,來這兩座城市就對了。北京更傳統文化,上海更摩登現代,兩座城,一個中國。

朋友,您覺得呢?歡迎留言評論哦!

相關焦點

  • 老外這樣評價北京和上海,認同的舉手?
    他們最熟悉的城市就數北京和上海了。這兩個中國的超級大都市正憑藉著「美妞、金錢、政客、文化」的獨特魅力而成為外國朋友的寵物。網上關於外國朋友眼中的上海和北京也是風聲鵲起,正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於老外彼此間的見解,小編精心總結了他們對中國上海和北京的評價:一、北京vs上海,上海更本土他們眼中的上海更適合外國人生存,你可以不認識任何中國人,但是你只要找到外國人的小圈子,你甚至都不用跟當地人交流
  • 北京首次選出「老外眼中的活雷鋒」
    昨天(22日),姜楠等8人被市民講外語活動組委會和市外辦授予首批「老外眼中的活雷鋒」稱號。  8個普通人當選「活雷鋒」  去年,市民講外語活動組委會開展了「首都國際語言環境建設工作典型人物老外眼中的活雷鋒」推薦評選活動,從交通、旅遊、衛生等窗口行業一線服務人員及普通市民中推選代表人物。
  • 《刺客伍六七》第一季在海外播出後好評如潮,看看老外都如何評價
    《刺客伍六七》第一季在海外上映有一段時間了,日語版配音和英語版配音的先導PV我們之前也都介紹過,那麼老外們看過這部優質的國產動漫後,都是如何評價的呢?近日,官方放出了一些海外觀眾的好評與國外媒體的推薦,我們一起看看!
  • 上海老外如何學習漢語口語?
    對於漢語初學者而言,他們首先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可以實現基本的生活和工作,在上海這一一個全漢語環境下,由此在早安漢語的老師看來他們首先應該習得漢語的口語技能,以實現基本的身邊人正常交流的目的。那麼說來在上海老外如何學習漢語口語呢?在學習漢語口語方面,對於上海老外而言,他們認為早安漢語的教學對自己很有幫助,就是對自己的引導教學,讓自己可以更好融入其中。具體而言在早安漢語教上海老外學習漢語口語上?
  • 老外眼中的江門僑鄉
    老外眼中的江門僑鄉 馬修和家人其樂融融地吃晚餐,他們已經把江門當作了第二故鄉他們的生活和工作情況如何呢?他們對江門印象怎麼樣?記者走近了他們。  湯姆斯今年55歲,是美國芝加哥人。從2007年至今,他在中國各地兜兜轉轉了5年,到過10個城市。3個月前,他成為五邑大學的一名外教,開始了在江門的生活。  「我喜歡江門,安靜,空氣清新,人也很友好。」湯姆斯說,江門給他留下很好的印象,他喜歡在這裡生活、工作。
  • 老外眼中的「中國特色」
    老外眼中的「中國特色」 本報特約撰稿 潘南 《 青年參考 》( 2015年10月07日   11 版)
  • 上海人們評價外國遊客:北京質量高,浙江人有錢,東北只有一個詞
    我想告訴你們的是,上海的人如何評價來自中國的遊客?上海人們評價外國遊客:北京質量高,浙江人有錢,東北只有一個詞。首先,首先是北京人,對於來自北京的遊客,上海的人給出的評價最多中肯,他們一致認為北京人的素質很高。事實上這很容易理解,畢竟北京是我們的首都,還是我們的教育、文化和歷史古都符合國際標準。
  • 老外吃北京烤鴨,覺得好吃不?看完英文評價,網友:引起共鳴!
    北京烤鴨作為北京少有的美食之一,一直以來,都擔認這一個重要的角色,是中國美食的代表之一。那麼,作為中國美食的代表,老外吃北京烤鴨,覺得好吃不?看完英文評價,網友:引起共鳴!我們搜索了一下「貓途鷹」,裡面就有很多外國人對北京烤鴨的評價,其實,全聚德是最多的。
  • 漂洋過海來看你 老外如何評價北京車展
    而早已不復當年的「金九銀十」,也因為北京車展的舉辦,仿佛再度煥發了活力。既然是全球性質的車展,自然會吸引很多外國友人前來。那麼,他們眼中的北京車展,與我們看到的有何不同呢?託馬斯·英格拉特表示,在整個隔離期間,他並沒有感覺到非常無聊,這讓他也覺得非常驚訝,「現在的社會,我們會花很多的時間在手機和電腦上。而正是因為有這樣的隔離時間,才能夠讓我有足夠的時間去閱讀,去思考。」
  • 老外在上海漢語培訓中心線上如何舉一反三的?
    對於每一個老外而言,在進行漢語培訓的時候他們都想使得自己可以進行高質量的學習,就是進行舉一反三學習,這樣對於自己以後的生活和工作可以輕鬆的學以致用。因此具體說來老外在上海漢語培訓中心線上如何舉一反三呢?在我看來就到早安漢語來學習吧!
  • 外國人是如何評價臭豆腐的味道?瞧瞧老外是怎麼說的
    在一些外國人評價世界上最臭的食物的時候,中餐的臭豆腐往往都榜上有名,而說到最好吃的中國菜,上榜的也是一些我們從來沒有吃過的中國另類中國菜,像左宗棠雞,酸甜咕嚕肉,橙皮雞等這些食物。很有意思在quora上老外們也沒閒著,就有老外提問到:「臭豆腐是什麼味道,What does stinky tofu taste like?」我們就來看看一些吃過臭豆腐的外國人是如何評價臭豆腐的味道。有老外說道:「臭豆腐的氣味像哪家馬桶洩漏的味道。」
  • 老外眼中的漢字是怎麼樣的?
    題主從事外貿行業,就經常和老外打交道。有一次,一個老美客戶來中國,我們談完工作就聊些題外話,說到了中國文化,他表示很感興趣!尤其是漢字!這老外寫漢字是從下往上寫的~他的理由是,寫漢字就像蓋房子,得打好地基才能往上蓋。哈哈,我們中國「基建狂魔」的影響力這麼大嗎?漢字就得方方正正的!
  • 北京地鐵老外高聲吵鬧 保安勸阻反被驅趕 如何對待外國人?
    北京地鐵老外高聲吵鬧 保安勸阻反被驅趕 如何對待外國人?北京地鐵老外高聲喧譁 保安勸阻被諷聽不懂?怎麼對待外國人?地鐵屬於公共運輸工具,北京、武漢、上海、廣州、香港這些地方,外國人很多,有來旅遊的,有來留學的,有來做生意經商的,還有來打工的。現在中國發達、進步,許多國家人群都到中國來發展、旅遊,也帶來了一些問題。例如少數不良外教帶壞女學生,有的甚至就是罪犯。
  • 一個程式設計師眼中的北京和上海
    面積北京:16410.54平方公裡上海:6340.5平方公裡人口北京:2151.6萬人上海:2500萬光看數字可能在北京長住但沒在上海住過的朋友肯定覺得上海的交通情況非常恐怖。在北京待過的人肯定都知道,天通苑和回龍觀基本上大學生和外來人口最常住的地方了,因為這兩個地方在五環至六環左右,地理位置較偏僻,所以房租肯定相應的會便宜不少。而且回龍觀又有兩個地鐵站,龍澤站和回龍觀站,所以出行還算方便。但是,問題來了。北京的城市規劃非常有問題,簡單來說,就是聚集現象非常嚴重。
  • 娛樂圈那些明星的英文真實水平到底如何呢?看老外是如何評價的
    娛樂圈那些明星的英文真實水平到底如何呢?看老外是如何評價的明星的一舉一動全部都受到很多人的關注的,隨便的一個動作就是會引發很大的言論,那麼英文也是一個非常考驗明星的水平的。一起看看明星們的英文水平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 中國「老外」最多的城市,有人說是上海!廣州和香港就笑了
    像北京、上海、西安、成都等城市,每年都吸引了數千萬遊客前往遊玩!可以說有景點的地方就人頭洶湧,由此可見遊客數量之多!這當中當然也有不少數量的外國友人!因為中國地大物博在國際上的名聲也越來越響亮,因此他們也想到中國看看!因此在國內的一些城市經常可以見到「老外」的身影!他們喜歡背包遊,喜歡流連於酒吧,喜歡在沙灘曬太陽!那麼我國有哪些城市是最多外國人士的呢?
  • 老外在上海學中文的線上如何讓其學習更有質量?
    每一個老外認為在上海學中文的線上要想必須得取得高質量的成果,這樣才會遊刃有餘的更好助力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變得更輕鬆和高效率,因此他們首先在選擇上海學中文的線上機構時,很注重對自己的教學如何使得其學習更有質量?
  • 老外眼中的魅力中國城市武漢第五
    (湖北日報記者 彭磊)近日,「2011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評選揭曉。在全國353個城市(不含港、澳、臺)中,武漢位列第五。   評選活動由我國海外人才和智力引進、國際人才交流與合作這一領域權威媒體《國際人才交流》雜誌組織,去年6月至12月,共吸引18.26萬餘人次外籍人才參與。
  • 這對老外情侶在上海開了間很隨性的廣告公司
    北京向左,上海向右 在北京混得風生水起的Goodstein於前年搬到了上海。對於喜歡通過散步激發靈感的老汪來說,北京的空氣實在太過糟糕。 「走在街上,一切都像蒙上了塵埃。好環境與好創意是成正比的。很多好的創意人忍受不了霧霾,都逃離了北京。」
  • 老外眼中的古樓觀
    美哉樓觀----老外眼中的古樓觀 那天。風清雲淡,秋色宜人。地處秦嶺北麓的道教祖庭——曲江樓觀道文化展示區內,丹桂飄香,金菊吐豔,風光旖旎,遊人如織。緊接著,琳達和德龍等老外和他們的孩子們一一體驗了敲鑼的樂趣。被譽為中國古代音樂「活化石」的集賢鼓樂更是演出活動中的一大亮點。全新的集賢鼓樂演出繼承了最原汁原味的音樂要素,全面挖掘集賢鼓樂的文化延展,採用國際化的包裝,將集賢鼓樂的物化特徵全面升華及擴展,還原集賢鼓樂皇家交響樂的恢宏現場,還原1300年前「皇家交響樂團」的頂級文化體驗。集賢古樂是世界級非遺項目,被譽為中國古代交響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