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這樣評價北京和上海,認同的舉手?

2020-12-25 曹大妹談生活

小編在出境遊時結識了幾個外國朋友,處於好奇,就向他們打探來中國的感受。他們最熟悉的城市就數北京和上海了。這兩個中國的超級大都市正憑藉著「美妞、金錢、政客、文化」的獨特魅力而成為外國朋友的寵物。

網上關於外國朋友眼中的上海和北京也是風聲鵲起,正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於老外彼此間的見解,小編精心總結了他們對中國上海和北京的評價:

一、北京vs上海,上海更本土

他們眼中的上海更適合外國人生存,你可以不認識任何中國人,但是你只要找到外國人的小圈子,你甚至都不用跟當地人交流,就像生活在自己的家鄉。在上海,你很容易謀生,而在北京,這樣的生活似乎是種奢望。

其實,造成這樣的懸殊,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上海匯聚了世界上知名公司的總部,他們更樂意僱傭外國員工,更傾向於英語流利的人,而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容納了很多著名的國有企業,英語能力在這裡顯得有點蒼白。

二、北京vs上海,北京更特色

上海擁有獨特的海派文化,這不同於北京、天津南京等擁有悠久文化底蘊和輝煌傳統的城市,這也不同於紹興、蘇州等江南味道濃鬱的水鄉城市。

北京是中國的文化中心,北京的明清皇室總是充滿恢弘的氣勢,很多文學藝術作品都起源於這座老北京。很多別具一格的古建築更是讓城市充滿古色古香的味道。

三、北京vs上海,上海更開化

相比較接待外國遊客數量,上海確實超越了北京,而這也是衡量一個城市開放程度最重要的一個指標,所以從這一點上可以說上海更開化,更國際化。

根據2017年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北京入境外國遊客達到392.6萬人次,而上海則達到801.6萬人,這樣的懸殊不言而喻。

四、北京vs上海,北京更包容

北京的文化其實比上海濃,有很多藝術產業,很多懷想夢想的藝術家在這裡創造了藝術的極品,在這裡孕育了前衛而精妙的藝術,這裡擁有藝術發展的肥沃土地,懷才不遇的現象在北京出現的少之又少。而上海則更具強烈的本地意識,很多外來藝術在這裡很難立足。在這方面,北京確實更包容。

一句話,北京傳統文化更悠久,上海摩登現代更輝煌,兩座城兩種風景,一個中國。對於老外的觀點,認同的舉手?

相關焦點

  • 在老外眼中,如何評價北京和上海?
    我之前在旅行時認識幾個老外朋友,問了他們來中國的感受,他們最熟悉的莫過於北京上海了,他們喜歡把「上海vs北京」比作「紐約vs舊金山」和「莫斯科vs聖彼得堡」——這意味著「小妞、金錢」vs「潮客、文化」。
  • 中國「老外」最多的城市,有人說是上海!廣州和香港就笑了
    像北京、上海、西安、成都等城市,每年都吸引了數千萬遊客前往遊玩!可以說有景點的地方就人頭洶湧,由此可見遊客數量之多!這當中當然也有不少數量的外國友人!因為中國地大物博在國際上的名聲也越來越響亮,因此他們也想到中國看看!因此在國內的一些城市經常可以見到「老外」的身影!他們喜歡背包遊,喜歡流連於酒吧,喜歡在沙灘曬太陽!那麼我國有哪些城市是最多外國人士的呢?
  • 老外吃北京烤鴨,覺得好吃不?看完英文評價,網友:引起共鳴!
    北京烤鴨作為北京少有的美食之一,一直以來,都擔認這一個重要的角色,是中國美食的代表之一。那麼,作為中國美食的代表,老外吃北京烤鴨,覺得好吃不?看完英文評價,網友:引起共鳴!我們搜索了一下「貓途鷹」,裡面就有很多外國人對北京烤鴨的評價,其實,全聚德是最多的。
  • 北京地鐵叫Subway,上海地鐵叫Metro怎麼會這樣?
    北京啟用新版地鐵站名英文譯法地鐵站名使用漢語拼音的,每個拼寫單位首字母大寫,其餘字母小寫,按照漢語拼音規則間隔。如「蒲黃榆」寫為「Puhuangyu」,「宣武門」寫為「Xuanwu Men」。以名勝古蹟、紀念地等命名,或有約定俗成、長期沿用且中外普遍接受的英文名稱的站名,繼續使用英文譯寫。
  • 上海交通大學團隊發布《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 北京、上海進入...
    上海是否堪稱國際文化大都市?如何使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更加科學客觀?11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人文藝術研究院和文化創意產業學院聯合舉辦的"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學術研討會"在上海交大召開。 經過實證調研和專家會議討論,中美聯合課題組選取51家代表性的國際文化大都市進行評價,所有數據均來源政府官方網站、城市文化年鑑,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銀行等權威機構的統計數據。在本次發布的《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中,位居前十名的城市為:紐約、倫敦、巴黎、東京、舊金山、柏林、北京、洛杉磯、上海、羅馬。
  • 老外跑到上海 只是因為喜歡這裡的風光?
    公司註冊地在常州,辦公地點選在了上海,武康路華山路口一幢四層小白樓中。小白樓其實只有三層,還有一層是地下室,Ronen的辦公室在地上二層,透過玻璃窗,就能看到梧桐掩映下上海華山路最鬧中取靜的那一段。在這幢6月份剛剛粉刷一新的小白樓中,還有20餘個和Ronen一樣痴迷上海老房子的老外。
  • 老外喜歡中國白酒嗎?看看他們的評價,有老外的回答讓人扎心
    實際上對於中國白酒在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雖然老外們也喝酒,釀酒,但他們始終釀不出像中國白酒這樣濃度高的酒。那麼老外喜歡中國白酒嗎?現在我們就來看看一些喝過中國白酒的老外是怎麼評價中國白酒的,有老外的回答讓人扎心。
  • 老外上海闖紅燈稱是色盲 交警流利英文對話曝光
    日前,上海「英語最好交警」迅速走紅,觀察者網昨日報導,兩名老外在上海闖紅燈被交警攔下,卻「態度囂張各種找藉口」,還辯稱闖紅燈是因自己「色盲」且「不懂中文」。現場網友爆料稱,交警全程與闖紅燈的老外用流利的英文交流,隨後,已經激起民憤的老外不僅開始講中文,還講起了上海話。面對兩名無理取鬧的老外,交警不得不把他們請進了派出所。
  • 又怎麼評價火鍋?老外是這樣說的
    而外國人接觸中國菜的時間也就有一百多年,傳統的火鍋就像傳統的中國菜一樣是很多老外心中的未解之謎。老外吃火鍋在美版知乎上有外國人說道:「我非常喜歡吃火鍋,我曾經在法國和瑞士吃到我最喜歡名為「Fondue Chinoise」的菜,這道菜的特點是需要將非常薄的肉片用湯或者酒混合烹煮
  • 上海教授網上聲討「流氓老外」(圖)
    博主是一個網名叫Chinabounder的英國人,自稱在上海某大學擔任外語教師。他以《欲望上海(SexandShanghai)》為題,用赤裸裸的語言詳細描述自己如何利用外國人的身份,玩弄中國女生的肉體和感情,並多次嘲諷中國男人「愚蠢無能」。  《欲望上海(SexandShanghai)》讓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心理學教授張結海博士拍案而起。
  • 【科學育兒】孩子不愛舉手
    我問過她很多次為什麼不舉手,她總說:「不好意思。」真不知道她口中的「不好意思」是什麼意思。我很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希望她能放鬆一些,勸她回答不好也沒關係,但她依然這樣。不知道是這孩子太好強,還是遺傳了爸爸的內向?一位疑惑的媽媽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人群中最閃耀、最優秀的那一位,如果孩子不是主角,就會很著急。
  • 老外眼裡的中國人是這樣的
    中國人喜歡玩微信是毋庸置疑的,而且玩出的花樣是越來越多,以至於已經引領了手機APP的國際潮流......現在就連老外都要好奇地加入微信體驗一番!9、中國人喜歡喝熱水、熱牛奶!中國人根本不會直接喝水管中的自來水,即使在像美國這樣自來水可以安全飲用的國家,中國人總要先把水煮開丶再開始飲用;此外,中國人還很少接受涼牛奶,這讓老外非常不解!
  • 外國人評價「中餐難登大雅之堂」瞧瞧那些讓老外迷戀的中餐
    唯一的原因是因為中餐不符合他們的文化,這也導致了在很多時候有些外國人評價中餐登大雅之堂。老外評價中餐紅燒肉那麼問題就來了,竟然一道簡單的紅燒肉就能讓老外吃的「飛起來」為何在《廚藝大師》後期就很少有人做中餐了,還是我們剛才說到的:外國人覺得中餐難登大雅之堂。
  • 上海老外如何學習漢語口語?
    對於漢語初學者而言,他們首先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可以實現基本的生活和工作,在上海這一一個全漢語環境下,由此在早安漢語的老師看來他們首先應該習得漢語的口語技能,以實現基本的身邊人正常交流的目的。那麼說來在上海老外如何學習漢語口語呢?在學習漢語口語方面,對於上海老外而言,他們認為早安漢語的教學對自己很有幫助,就是對自己的引導教學,讓自己可以更好融入其中。具體而言在早安漢語教上海老外學習漢語口語上?
  • 老外在上海漢語培訓中心線上如何舉一反三的?
    對於每一個老外而言,在進行漢語培訓的時候他們都想使得自己可以進行高質量的學習,就是進行舉一反三學習,這樣對於自己以後的生活和工作可以輕鬆的學以致用。因此具體說來老外在上海漢語培訓中心線上如何舉一反三呢?在我看來就到早安漢語來學習吧!
  • 外國人是如何評價臭豆腐的味道?瞧瞧老外是怎麼說的
    在一些外國人評價世界上最臭的食物的時候,中餐的臭豆腐往往都榜上有名,而說到最好吃的中國菜,上榜的也是一些我們從來沒有吃過的中國另類中國菜,像左宗棠雞,酸甜咕嚕肉,橙皮雞等這些食物。很有意思在quora上老外們也沒閒著,就有老外提問到:「臭豆腐是什麼味道,What does stinky tofu taste like?」我們就來看看一些吃過臭豆腐的外國人是如何評價臭豆腐的味道。有老外說道:「臭豆腐的氣味像哪家馬桶洩漏的味道。」
  • 老外們的評價可沒有說謊
    其實從吃過他們飯菜的老外們口中就能知道答案,老外們的評價很中肯也很真實可沒有說謊的成分在裡面。其中一對比較年長的老夫妻對餐廳中的飯菜很是滿意,不僅如此還對廚師們都很滿意,表示廚師們很熱情,笑起來也都很漂亮,直言以後還會來吃,在進行評價的時候這對老夫妻的臉上一直都是掛著笑容的,由此可見節目組播放出來的畫面都是真實的,而並不是所謂的節目組僱來的人進行表演。
  • 自我認同和他人認同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自我認同和他人認同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是否自我認同也要一定上依賴於他人認同?不必太在意他人的評價,自己斟酌,去粗取精。也可以理解為:你知道自己是誰,並且對所認知的自己,抱有一種持續的、穩定的認同感。外界對你的評價影響到你對自己的認知,心理學上管這個現象叫做「投射性認同」,簡單來說,就是你把外界環境對你的影響和評價內化為你的自我認知的過程。
  • 學習工作生活在上海 滬上「老外」的5個圈子
    據統計,常住上海半年以上的外國人早已超過10萬人;而每年出入上海的「老外」,人數更多。上海的地鐵車廂內,不但能聽到上海話,還能聽到普通話、英語、法語和德語。  生活在上海的「老外」們是怎樣在上海過日子的?近日,記者走近一些在上海工作、學習的外籍人士,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態。
  • 這對老外情侶在上海開了間很隨性的廣告公司
    北京向左,上海向右 在北京混得風生水起的Goodstein於前年搬到了上海。對於喜歡通過散步激發靈感的老汪來說,北京的空氣實在太過糟糕。 「走在街上,一切都像蒙上了塵埃。好環境與好創意是成正比的。很多好的創意人忍受不了霧霾,都逃離了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