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團隊發布《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 北京、上海進入...

2020-12-13 東方網

中國城市距離"國際文化大都市"還有多遠?上海是否堪稱國際文化大都市?如何使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更加科學客觀?11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人文藝術研究院和文化創意產業學院聯合舉辦的"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學術研討會"在上海交大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上海交大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嘉華教授徐劍學術團隊與美國南加州大學安娜伯格傳播學院教授託馬斯 · 古德耐特(G.Thomas Goodnight)學術團隊在紫竹國際合作研究項目支持下聯合開展國際合作研究,通過分析國際文化大都市的各種統計標準,針對51個國際文化大都市進行了首次全球評價的探索,發布《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

經過實證調研和專家會議討論,中美聯合課題組選取51家代表性的國際文化大都市進行評價,所有數據均來源政府官方網站、城市文化年鑑,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銀行等權威機構的統計數據。在本次發布的《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中,位居前十名的城市為:紐約、倫敦、巴黎、東京、舊金山、柏林、北京、洛杉磯、上海、羅馬。在十項一級指標中,紐約有七項指標(人文生態建設、公共文化供給、公共文化參與、文化經濟發展、文化教育、網際網路發展、文化全球影響)名列前十,除了人文生態建設位居第四,其他六項指標均名列前三。倫敦有六項指標(人文生態建設、公共文化供給、公共文化參與、文化經濟發展、文化教育、文化全球影響)名列前十,其中人文生態建設、文化教育、文化全球影響等三項指標名列首位。巴黎有七項指標(人文生態建設、公共文化供給、公共文化參與、文化教育、網際網路發展、文化旅遊、文化全球影響)名列前十,其中公共文化供給得分位居第一。

在本次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中,上海成為排在北京之後的中國第二大國際文化大都市。說明上海近年來文化建設已經卓有成效,後發優勢明顯。上海在國際文化大都市的公共文化參與方面排名首位;在文化旅遊方面,排名第七;在文化教育方面,上海排名第八,整體實力均衡;在公共文化供給方面,上海位居第九,體現出較強潛力;在網際網路發展方面,上海排名第九,凸顯行動網路優勢。

北京在國際文化大都市整體排名中名列第七。在十項一級指標中北京有七項指標(人文生態建設、公共文化供給、公共文化參與、文化教育、網際網路發展、文化旅遊、文化全球影響)名列前十,其中公共文化參與指標位居第二,文化旅遊指標位居第三,公共文化供給位居第四。此外51個代表性國際文化大都市中的其他中國城市排名情況為,香港位居第25,廣州位居36,深圳位居39,臺北位居40。

對於上海的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徐劍認為,上海發展國際文化大都市的全球聲譽未能跟上整體實力的提升,在全球文化影響力方面存在明顯不足。需要通過打響上海城市文化品牌戰略措施,把舊上海的華洋共處、中西文化結合的歷史風貌,延續為今日的中國與世界的現代化都市發展奇蹟,既包容過往開放的歷史,又連接面向全球創新的未來,凸顯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和紅色文化的交織,以"魔幻之都"的核心標識來塑造全球民眾對於上海的想像和文化認同。

頂級國際文化大都市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文化產業,而上海的核心文化產業特色還不明顯,應結合已有的文化產業布局和優勢,發展上海有競爭識別優勢的文化產業(體育電競、電影、網絡內容產業等),比如以China Joy(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為窗口,打造"全球電競之都";立基"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品牌資源基礎,將上影節升級為多功能交流平臺,以實現全球影視創製中心為目標。

此外,與全球其他國際文化大都市相比,上海公共文化資源人均佔有量亟需進一步提升,提高利用率、加強公眾文化參與度。應提高城市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促進市民文化消費結構升級,從內部出發提升上海城市文化競爭力。比如推動建設下一代主題書店,作為休閒場所和實體商業結合,形成都市文化休閒空間,消費者不僅能夠消費書籍,而且獲得滿足個體需求的文化空間體驗。

目前上海節慶的文化影響力也有待於進一步開發,和上海要打造的核心優勢文化產業的參與互動要求還有一定距離。建議圍繞打響上海城市文化品牌,重新規劃節慶活動。設立國際性主題節慶和地方特色小節慶,吸引全球人流、本地人流,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吸引力。

【相關連結】

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是對城市文化建設發展的全面性測評和分析,目前國際上學界和業界從不同維度對國際文化大都市的指標體系展開研究,但還沒有對於國際文化大都市的具體排名評價。中國建設全球城市,需要一個客觀的評估體系作為參照。

此次評價指標體系設計主要圍繞城市吸引力、創造力、競爭力三大維度,形成10個一級指標,52個二級指標:

( 1 )人文生態建設:城市旅遊視頻數量、 Google 圖書曝光度、預期壽命、世界文化遺產、公共綠地空間佔比;

( 2 )公共文化設施:每百萬人圖書館數、每百萬人劇院數、每百萬人音樂廳數、每百萬人體育場館數、每百萬人電影院數、每百萬人博物館數;

( 3 )公共文化供給:年度劇院演出場次數、年度音樂演出場次數、重大文化節慶活動數、大型體育賽事數量、影院銀幕數;

( 4 )公共文化參與:藝術表演場館觀眾人次、博物館與畫廊參觀人佔比、主要節慶參加人數、電影觀影人次(入場人次)、城市馬拉松參與人數;

( 5 )文化市場:書店數量、餐館數量、集市數量、酒吧數量、咖啡館和茶館數量、畫廊數量;

( 6 )文化經濟發展:文化產業增加值、文化產業佔總產業比例、文化產業就業佔總就業比重、旅遊總收入;

( 7 )文化教育:高等院校數量、高校學生數量、非專業類藝術培訓機構數、研究人員大型國際交流會議數量、國際學生數量;

( 8 )網際網路發展:網吧和遊戲廳數量、城市網際網路網站數、網速( ms )、城市計算機 IP 數、智慧型手機普及率;

( 9 )文化旅遊:大型地標性主題公園數量、星級以上旅遊酒店數量、旅遊景點數量、年度遊客人數;

( 10 )文化全球影響:境外旅遊者數量、境外人士定居人數、國際媒體報導數量、城市大使館或領事館數量、 A 類電影節數量、國際知名智庫數量 、世界大學 500 強數量。

相關焦點

  • 上海交通大學聯合發布《2020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1月7日,中美學術團隊在上海交通大學聯合發布《2020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旨在「十三五」收官之際,給出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的成績單,科學和客觀的評價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體系,明確中國城市距離頂尖國際文化大都市的差距。
  • 上海交大發布2020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
    中國科學報·科學網報導 1月7日,中美學術團隊在上海交通大學聯合發布《2020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長、嘉華教授徐劍帶領科研團隊與美國南加州大學安娜伯格傳播學院教授G.
  • 申城位居全球第八 上海交大發布《2020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
    圖說:徐劍教授解讀2020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 來源/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攝新民晚報訊(實習生 陳曉 記者 易蓉)「十三五」收官之際,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的成績單如何?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體系應該如何實現科學和客觀的評價?中國城市距離頂尖國際文化大都市有多遠?
  • 智庫動態|外國人眼中的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形象調查
    11月27日,「2020長三角高校智庫峰會——示範區建設發展專題研討」在上海朱家角舉行,本屆峰會由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執行委員會作為指導單位,由復旦發展研究院和長三角高校智庫聯盟共同主辦。研討會上發布了《外國人眼中的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形象研究報告》。報告由上海交通大學徐劍教授課題團隊撰寫。
  • 對標四大國際大都市 成都展開「無時差」學習
    今年6月,一套成系列的《國際大都市規劃建設研究年度報告(2019年)》出爐。在超過50萬字的報告中,成都以四大「頭部城市」倫敦、紐約、東京、上海為研究對象,以多個維度,深入研究這些國際大都市的先進經驗和前沿探索。以此為基礎,又深化形成了《國際大都市規劃建設主要經驗及其對成都的借鑑與啟示》,為下一步學習成果的落地提供參考。
  • 上海的文化軟實力究竟...
    ◆1月7日,上海交通大學與美國南加州大學聯合團隊公布《2020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多維度數據表明,作為國際文化大都市的上海,表現搶眼,未來更加可期。
  • 2019上海娛樂法國際會議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
    會議由上海市法學會、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院、美國電影協會、上海電影集團、閱文集團合辦,北京大學智慧財產權學院、美國洛杉磯洛約拉大學法學院、上海交通大學立法研究中心、中國傳媒大學政法學院、英雄互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網易遊戲、上海市法學會文化產業研究小組協辦,上海交通大學智慧財產權與競爭法研究院承辦。
  • 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強勢進入全球百強:上海成為世界教育高地
    上海雙滋傳媒原創發布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教育、文化快速發展,中國經濟實力逼近百萬億,中國也從教育薄弱發展成為世界一流教育大國,培養了一批世界頂尖學府。2020年8月15日高等教育評價機構軟科發布的世界權威高校排名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上海的上海交通大學、
  • 上海又拿下兩個第一,一個第二
    ——哈佛教授約瑟夫·奈「文化軟實力」是全球化和信息化時代城市競爭的關鍵一環。換句話說,一座城市的吸引力、在國際社會中能夠獲得的認同等等,歸根結底都離不開「文化」。從全球範圍來看,哪些國際大都市擁有這種「魅力」?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長、嘉華教授徐劍帶領科研團隊與美國南加州大學安娜伯格傳播學院教授G.
  • 對標倫敦紐約東京上海 成都規劃國際大都市建設
    從2019年4月開始,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主動對標倫敦、紐約、東京、上海等國際大都市,邀請各高校團隊對城市發展行管主題進行研究與梳理總結。其中就包括了都市圈發展、生態建設與環境管理、產業發展、形態控制與風貌保護、城市有機更新、新區規劃建設、交通系統、城市與社區治理等。
  • 校友會2019年中國交通大學排名出爐,上海交通大學第一
    中國哪些「交通」大學的綜合實力最強、辦學水平最高?哪些「交通」大學躋身2019中國大學排名100強? 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Cuaa.Net)正式發布《2019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願填報指南(校友會版)》,連續17年發布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將由科學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
  • 《2019年上海文化產業發展報告》發布
    ,完善政策保障,壯大市場主體,提升產業能級和核心競爭力,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積極培育新型業態,轉變文化發展方式,進一步增強城市文化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為全面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提供堅實基礎和有力保障。
  • 校友會2020中國交通大學排名發布,上海交通大學第1,重慶交大第6
    2020年3月,由艾瑞深校友會網(Cuaa.Net)撰寫完成的《2020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願填報指南》一書由科學出版社面向全國公開出版發行,報告公布最新艾瑞深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排名1200強、2020中國雙一流大學排名和2020中國交通大學排名等排名。
  • 2020上海市最好大學排名:復旦大學超上海交通大學,東華大學第六
    文/獨角獸數學課堂角角老師上海市 是我國僅次於北京的城市,在國際聲望中,甚至高於北京 。在這座國際大都市中,有4所「985工程」大學,也都成功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A類高校。上海交通大學和復旦大學綜合實力和名聲更高一些;同濟大學名氣更高一些;華東師範大學是全國師範類大學中僅有的兩所「985工程」大學之一,與北京師範大學齊名。
  • 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發布2015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2015年8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今日正式發布了2015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排名列出了全球領先的500所研究型大學。中國內地共有32所大學上榜,其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4所學校進入世界前150名,距離世界百強只有一步之遙。
  • 2019年上海交通大學就業質量報告發布
    上海交通大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立德樹人、教書育人」根本任務,立足「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與使命,全面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推進「以價值引領為核心、以就業引導為牽引,構建校院聯動的全員育人體系」。
  • 上海英文學術期刊已進入國際頂尖評價體系
    近年來,上海英文學術期刊高速發展,打造了一批有國際影響力、領跑全國的品牌英文學術期刊。數據統計報告顯示,上海共有英文學術期刊23種,其中17種被國際最具權威的SCI資料庫收錄,佔所有英文學術期刊的73.9%,被SCI收錄的百分比名列全國前茅。
  • 上海交通大學發布2016大學生閱讀報告
    央廣網上海4月22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唐奇雲)在2017年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上海交通大學發布了大學生閱讀報告。通過過去一年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利用數據,解讀全校師生的閱讀、學習狀況。  開卷醒悟欣在讀:情懷、學業、創新……交大人讀書有點料  每年各高校圖書館都會發布本校師生的閱讀報告。
  • 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評價報告發布!33所中國內地高校進入世界前300名!
    雙一流高校(ID:gaoxiaoxuebao)綜合編輯9月21—22日,第三屆全國「雙一流」建設與評價論壇上發布了「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評價報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8所中國大學進入世界前100名,19所高校進入世界前200名,33所高校進入世界前300名。
  • 上海交大首次進入全球百強名校!19個學科進入全球1%!
    最耀眼的要屬上海交通大學了,首次進入全球前百高校,全球排名第99。較1月份全球數據排名進步了2個名次,其中19個學科進入全球1%,7個學科進入全球1‰。ESI已成為當今世界範圍內普遍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地區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工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