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標倫敦紐約東京上海 成都規劃國際大都市建設

2020-12-15 度看四川
成都太古裡。
陸肖站TOD示範項目。

從2019年4月開始,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主動對標倫敦、紐約、東京、上海等國際大都市,邀請各高校團隊對城市發展行管主題進行研究與梳理總結。其中就包括了都市圈發展、生態建設與環境管理、產業發展、形態控制與風貌保護、城市有機更新、新區規劃建設、交通系統、城市與社區治理等。隨後,分別形成了以倫敦、紐約、東京、上海為目標城市的《國際大都市規劃建設研究年度報告》(分報告)。

分報告完成後,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市規劃院技術團隊與四個當地研究團隊一起,總結梳理並形成了《國際大都市規劃建設研究年度總報告(2019年)》。

在此基礎上,成都又形成了《國際大都市規劃建設主要經驗及其對成都的借鑑與啟示》。6月24日,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在官網還披露了該局在充分研究吸納四個國際大都市經驗的基礎上,深入分析成都現狀和成都未來發展目標,系統總結四個城市的主要經驗,歸納提出對成都的八條啟示。

一直以來,在推進和完善城市發展過程中,成都在摸索中前進。對標國際大都市,成都存在著仍需奮力追趕的「短板」,但也於一些規劃建設領域開展了初步實踐,甚至開始形成了自身發展的獨特優勢。步履不停,成都博採眾長但又獨樹一幟,以更高的眼光謀篇布局,以更開闊的視野面向未來。

科創空間

構建高質量發展新動力源

「世界創新之都」倫敦、全球科技創新產出能力最強的東京……先發城市的經驗表明,一部波瀾壯闊的世界城市發展史,就是一部輝煌燦爛的科技創新進步史。

要構築增長極和動力源,就必須依靠科技和創新。今年3月,在成都全市14個產業生態圈和66個產業功能區建設初步成形、效應逐漸顯現基礎上,成都提出,從科創空間和產業社區建設起步,加快推進產業功能區建設成勢見效、形成競爭優勢。

在對標世界城市,總結經驗後成都也得到了啟示,即要推動成都城市有機更新,構建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源,其中就提出了積極植入科創空間。

據了解,科創空間既是產業基礎能力和公共服務平臺的主要承載區,也是未來產業生態功能和市民生活空間的集中展示區。想要激發企業、人民創新創造的主動性和能動性,需要創造條件、營造環境、搭建平臺、制定規則,高品質科創空間的建設是重要的「基礎設施」。

成都今年也將建設1000萬平方米高品質科創空間,為產業功能區企業聚勢賦能,為製造業轉型和新經濟擴張提供持久動力。

5月,成都市產業功能區及園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還印發了《成都市高品質科創空間創新能力建設指南》,著力提升全市高品質科創空間主導產業基礎研發、科創企業孵化轉化、高端價值鏈精準培育、多維創新生態營造和專業化創新服務支撐等5大創新能力。

在6月29日,成都召開以「場景匯·賦能科創 築夢天府」為主題的2020成都新經濟「雙千」發布會高品質科創空間專場。發布會現場徵集成都市第一批創新應用實驗室、未來場景實驗室,同時聚焦「硬核黑科技」「五大築夢空間」等關鍵詞,面向全球發布100個新場景、100個新產品,全面釋放科創機遇。

TOD引領

成都發展的下一個藍海

在以「世界級」眼光謀劃城市發展中,成都在一些規劃領域已經構建起先進的理念,並開始做出探索。其中就包括了充分利用軌道交通站點的綜合開發,優化調整城市開發強度分區和空間結構。這一點,也寫進了成都在對標學習後的啟示裡。

TOD時代,成都發展的下一個藍海。從2018年即成都的TOD元年開始,成都就加快城市TOD的綜合開發,增強軌道站點的功能複合,以形成交通圈、商業圈、生活圈等「多圈合一」的城市布局。TOD項目,在成都落地生根。

截至3月30日,成都軌道集團已完成全市52個軌道交通站點的策劃規劃,開展了四批次相關站點的一體化城市設計。

在策劃規劃、一體化城市設計等關鍵環節,如何充分借鑑國際先進TOD城市的成功經驗,打造全球TOD新高地,成都把目光投向了國際TOD先行的世界城市。

例如陸肖站TOD項目就將引入東京TOD項目「交通廣場」設計。

據介紹,「交通廣場「的設計理念,來自於東京著名的TOD項目——二子玉川站和京都站。主要解決人流、車流的交通集散,如影劇院前的廣場,體育場,展覽館前的廣場,工礦企業的廠前廣場,交通樞紐站站前廣場等,均起著交通集散的使用。在這些廣場中,有的偏重解決人流的集散,有的對人、車、貨流的解決均有要求。交通集散廣場車流和人流應很好地組織,以保證廣場上的車輛和行人互不幹擾,暢通無阻。

除了學習借鑑,成都的TOD的開發和建設,更講究個性。成都軌道城市發展集團總顧問、TOD規劃設計領域國際權威專家渡辺莊太郎先生提出,打造TOD要有個性化,避免雷同。「規劃TOD時,就要綜合考慮站點區位與當地政府、居民需求,做好主體商業業態和相符的配套設施規劃。每一個站點因為差異化規劃,都有其『代名詞』,也就有了不同的群體聚集,TOD開發成功的共同點是擁有豐富的生活場景展現,人們對它才會產生依賴和感情。」

此外,渡辺莊太郎先生也表示,從成都軌道交通的站點數量和網絡總裡程兩個方面來看,成都很有可能在軌道交通網絡方面成為名列世界前茅甚至第一的城市,城市的舒適度、宜居度能達到更高的水平。

消費創新

豐富「夜間經濟」內涵

日前,成都市印發《成都市以新消費為引領提振內需行動方案(2020-2022年)》。《方案》中提出,2020年至2022年,消費創新引領能力進一步增強,包括建設夜間經濟示範點位100個。

三千年歷史沉澱,幻化出世間最美城市煙火氣。成都的夜,正在跳出地域局限,站在國際高度,設計和營造具有國際範的夜間消費場景。

在許多國際大都市,夜間經濟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例如倫敦定位於「24小時國際大都市」,其泛夜經濟涵蓋酒吧、俱樂部、餐館、音樂廳、劇院等場景。1995年倫敦就將發展「夜經濟」納入城市發展戰略,現階段夜間經濟已為倫敦創造逾130萬個就業崗位,成為倫敦第五大產業,預計到2030年倫敦夜間經濟收入將達300億英鎊。

以文化為引領促進夜間經濟發展。著眼多元人群需求,倫敦全面延長文化場所開放時間,積極推出夜間展覽、夜間講座和「博物館之夜」等夜間文娛活動,並結合城市中心區域布局多個夜間經濟集中發展區,全時展現城市魅力,促進文旅商融合發展。

另外,紐約作為全球最具活力的經濟文化中心和以24小時地鐵著稱的「不夜城」,其夜間消費帶動350億美元經濟產出。

「夜經濟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座城市的現代化和活力指數。」有專家解讀,成都作為新一線城市,亦是新青年的集聚地,未來需進一步加強夜間經濟構建,在滿足城市青年生活需求的同時,激活城市發展新動力,打造旅遊升級新引擎,鞏固拓展成都生活中心和消費中心地位,推動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消費城市的建設。

這一點,成都從倫敦、紐約等城市得到啟示,提出豐富夜間經濟發展內涵,加快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這其中就包括了推動藝術、文創、文博與夜間經濟融合發展,積極培育新興夜間消費業態,創新完善成都夜經濟政策機制,以及增開夜間遊覽線路,探索實現在周末、節假日對公交線路與地鐵線路實行延時運營乃至通宵運營。

(來源:華西都市報)

相關焦點

  • 對標倫敦紐約東京上海四大國際都市,成都得出了八條啟示
    2020年6月,一套以倫敦、紐約、東京、上海四大國際都市為研究對象,深入研究其先進經驗和前沿探索的系列報告——《國際大都市規劃建設研究年度報告(2019年)》(以下簡稱《報告》)在四川成都出爐。而在此基礎上,又形成了《國際大都市規劃建設主要經驗及其對成都的借鑑與啟示》(以下簡稱《啟示》)。
  • 對標四大國際大都市 成都展開「無時差」學習
    今年6月,一套成系列的《國際大都市規劃建設研究年度報告(2019年)》出爐。在超過50萬字的報告中,成都以四大「頭部城市」倫敦、紐約、東京、上海為研究對象,以多個維度,深入研究這些國際大都市的先進經驗和前沿探索。以此為基礎,又深化形成了《國際大都市規劃建設主要經驗及其對成都的借鑑與啟示》,為下一步學習成果的落地提供參考。
  • 四川成都正式「對標」四大國際城市,以東京都市圈為主要學習目標
    近日,由成都規劃部門和自然資源相關部門聯合紐約、東京、倫敦、上海等國際團隊討論完成的《國際大都市規劃建設研究年度報告》出爐,在其中超過50萬字的報告裡,匯聚了幾乎4大國際知名團隊近一年時間的研究成果精髓,其中成都以這4大國際都市為研究探討目標,成都將會以日本的東京都市圈為主要的學習借鑑的目標,吸取國際都市圈的先進經驗
  • 湧金策|對標紐約東京倫敦打造國際消費中心,杭州要做好三件事
    通過對紐約、倫敦、東京、巴黎、中國香港等為代表的傳統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以及新加坡、曼谷、杜拜為代表的新興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比較研究,國際消費中心通常具有四大主要特徵。
  • 智庫動態|外國人眼中的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形象調查
    通過哪些渠道獲取上海城市發展和生活資訊3.相比較紐約、倫敦、巴黎和東京這些國際文化大都市,上海有一定差距和新加坡比相當,和香港比優勢明顯。將上海的城市表現和紐約、倫敦、巴黎、東京、新加坡和香港等其他國際文化都市相比,總體而言,與紐約、倫敦、巴黎相比,差距較大;和東京相比,相差8個百分點;和新加坡相比,差值為0;和香港相比,上海已大幅超越。
  • 點評紐約、倫敦、巴黎、東京和香港五大都市,你最喜歡哪個城市?
    導語:我們知道世界上有五大國際大都市,他們分別是紐約、倫敦、巴黎、東京和香港,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紐約市是一座全球化的大都市,並直接影響著全球的媒體、政治、教育、娛樂以及時尚界。網友對紐約的評價:1).文化多樣性和趣味性秒殺所有地球國家2).紐約是治安混亂,毒品泛濫的現代化城市。
  • 仲量聯行建言上海「十四五」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近期,仲量聯行完成了上海市商務委「十四五」規劃系列專項調研項目委託,立足國際消費中心建設的需求,將上海與國際公認的消費中心城市進行橫向對比,進行優劣勢分析,並明確下一階段的發展目標。對標國際大都市,四維圖上五座城市各具千秋上海2019年社零總額位居全國城市榜首,同時吸引國際遊客到訪近900萬人次,貢獻消費總額約80億美元,是中國打造國際消費中心的種子選手。但與倫敦(2171萬遊客到訪)、紐約(350億美元遊客消費)等頭部消費都市相比,仍顯些許不足。
  • 上海交通大學聯合發布《2020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1月7日,中美學術團隊在上海交通大學聯合發布《2020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旨在「十三五」收官之際,給出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的成績單,科學和客觀的評價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體系,明確中國城市距離頂尖國際文化大都市的差距。
  • 上海交通大學團隊發布《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 北京、上海進入...
    經過實證調研和專家會議討論,中美聯合課題組選取51家代表性的國際文化大都市進行評價,所有數據均來源政府官方網站、城市文化年鑑,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銀行等權威機構的統計數據。在本次發布的《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中,位居前十名的城市為:紐約、倫敦、巴黎、東京、舊金山、柏林、北京、洛杉磯、上海、羅馬。
  • 上海交大發布2020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
    中國科學報·科學網報導 1月7日,中美學術團隊在上海交通大學聯合發布《2020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長、嘉華教授徐劍帶領科研團隊與美國南加州大學安娜伯格傳播學院教授G.
  • 我國第一大城市魔都上海,對比東京和紐約,差距有多大呢
    魔都上海,中國最牛的城市為什麼比不上紐約、東京,現在的世界中心是哪裡,毫無疑問自然是美國的紐約,毫不誇張的說,紐約城甚至是世界首都,除了紐約之外,英國的倫敦,法國的巴黎,日本的東京,四者並稱世界四大都市,那麼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為什麼沒有世界級大都市,中國最牛的城市魔都上海難道比不上紐約東京
  • 申城位居全球第八 上海交大發布《2020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
    圖說:徐劍教授解讀2020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 來源/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攝新民晚報訊(實習生 陳曉 記者 易蓉)「十三五」收官之際,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的成績單如何?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體系應該如何實現科學和客觀的評價?中國城市距離頂尖國際文化大都市有多遠?
  • 向東京取經 打造軌道上的成都都市圈
    但日本東京交通,卻收穫了最多讚譽:道路順暢、方便快捷,沒有大城市交通擁堵的通病......近日,《國際大都市規劃建設研究年度總報告(2019年)》和《國際大都市規劃建設主要經驗及其對成都的借鑑與啟示》出爐,東京被成都選擇為對標學習和跟蹤研究的四個城市之一。
  • 借鑑紐約倫敦東京全球城市經驗 成都社區治理「五大行動」啟動
    紐約、倫敦、東京、新加坡,這些特大城市的治理實踐一直在持續創新。加快轉變特大城市發展治理方式,探索構建國家中心城市治理體系,努力建設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社區。成都將如何前行?「必須站在全球視野,觀照國內外社區發展治理實踐,努力走出一條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符合特大城市治理規律的社區發展治理新路子。」
  • 世界公認的幾座國際大都市,巴黎、東京上榜!
    它擁有美國最大之紐約市及紐約港。紐約市及郊縣 (下州)以外的地區稱為上州。別稱帝國州。紐約州原為印第安人居住,17世紀前半葉為荷蘭殖民地,1664年英國佔領後改名為紐約。交通運輸是其經濟命脈,處於連接五大湖和大西洋間的樞紐位置,鐵路、公路、水路、運河形成稠密、便捷的運輸網。紐約港為世界最大海港之一,吞吐量居全美首位,有美國門戶之稱。國際機場有8座,其中以紐約市、布法羅、錫拉丘茲3機場最繁忙。
  • 打響上海購物|借鑑倫敦東京巴黎,南京西路11條后街將升級
    打響上海購物|借鑑倫敦東京巴黎,南京西路11條后街將升級 澎湃新聞記者 臧鳴 2018-04-12 20:59 來源:
  • 人民的城市生機勃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上海實踐
    時隔一年,2019年11月2日,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閉幕兩天後,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深入上海的城市公共空間和社區考察,冀望上海「勇挑最重擔子、敢啃最難啃的骨頭,著力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不斷提高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對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一個長遠的願景早已在他心中反覆勾勒、日益明晰。
  • 「大都市啟示錄」評論③丨東京的櫻花何以爛漫在成都
    但成都「國際大都市規劃建設研究」做的就是這個事。整整一年時間,這個「豪華」研究團隊中的東京「小分隊」,跨越時空,腳步遍及日本四島,從點到面,從現象到本質,去發現東京的秘密,並試圖將部分密碼有機嵌入成都的城市肌理。比如TOD,是新城市主義理論提出的一種城市綜合開發模式,被稱為「以公共運輸為導向的城市發展模式」。
  • 如果上海五年內想要超過東京,需要怎麼做
    如今上海的口碑正在朝著兩極化的方向發展,一部分在上海發展很好的,對上海充滿了愛慕之情,而一些在上海不堪重負並且逃離上海的,提起上海就是一種痛。上海作為中國最頂尖的城市,現在已經把目光放到海外,上海對標的城市已經變成東京、倫敦、紐約這樣的國際大都市。在這幾個城市中,東京離上海最近,而且東京比上海強很多,面積不如上海,經濟卻是上海的兩倍。而且東京都市圈幾乎覆蓋了日本的三分之一。
  • 對標上海 發現成都
    順江而下,長江出海口,江河湖海碰撞出了國際化大都市上海,這裡是東方之珠,這裡是國際金融中心,這裡是經濟活躍高地。 沿江回溯,在長江上遊,自然山水孕育出超大城市成都,這裡是休閒之都,這裡是時尚之都,這裡是商業繁華地,這裡是生活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