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啟用新版地鐵站名英文譯法地鐵站名使用漢語拼音的,每個拼寫單位首字母大寫,其餘字母小寫,按照漢語拼音規則間隔。如「蒲黃榆」寫為「Puhuangyu」,「宣武門」寫為「Xuanwu Men」。以名勝古蹟、紀念地等命名,或有約定俗成、長期沿用且中外普遍接受的英文名稱的站名,繼續使用英文譯寫。如「頤和園」譯為「Summer Palace」,「國家圖書館」譯為「National Library」。站名以「東、西、南、北」等方位詞結尾的,方位信息統一用英文縮寫標註解釋。如「角門西」寫為「Jiaomen Xi(W)」,「北海北」寫為「Beihai Bei(N)」。
網上觀點一:希望漢字漢語也能成為通用語 英文是給老外看的,能意譯還是意譯吧,老外看拼音那個費勁啊,公益西橋的英文寫成 gongyi xiqiao,大部分老外一看就懵了,寫成gongyi bridge west,老外看著理解起來還輕鬆點
網上觀點二:中國地名、站名統統用漢語發音的拼音。比如北京的雍和宮,就是yonghegong,不要再標什麼lama temple(喇嘛廟);頤和園就是yiheyuan,而不是the summer palace……這種硬翻真是貽笑大方。就是讓外國人記住中國地名的中文發音。
上海地鐵叫Metro,北京地鐵叫Subway,怎麼會這樣?
有一種說法:上海地鐵一般都是接受德國和法國的技術,那麼稱地鐵metro為就可以理解了吧。北京叫subway傳說是某位市領導,去美國紐約考察讚不絕口後來就採用紐約地鐵的叫法。 覺得全國地鐵應該統一叫,subway。 據說,重慶地鐵既不是叫Metro也不是Subway,而是用的CRT。請懂得朋友講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