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評價「中餐難登大雅之堂」瞧瞧那些讓老外迷戀的中餐

2020-12-22 飲食部落

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中餐比樣式、比豐富、比做工、比技巧都要遠比西餐做的更好,當然有人會說這個「更好」是從我們的角度看到的,並不符合老外的觀點,事實上我們可以看看那些在我們身邊的外國人,哪一個沒有被我們的中餐文化震撼了?唯一的原因是因為中餐不符合他們的文化,這也導致了在很多時候有些外國人評價中餐登大雅之堂。

陶醉在中國美食裡的外國人

就像印餐一樣,我們覺得一般般了,但是很多外國人喜歡,其實文化上印餐比較符合外國人的文化,至少在一些方面印餐不會讓外國人感覺到文化差異,如印餐裡的食物沒有太多外國人文化不喜歡吃的食物,不用吐骨頭吐食物碎屑,還有一些教義上的色彩等等。

高檔的印餐

那麼有人會問西餐的優點在哪裡?恐怕很多人都會說道西餐看起來很漂亮,營養搭配科學,其實我們仔細分析中餐有的時候做的會更好,不管是從飲食習慣還是從食物搭配上都有可圈點之處,如熱食習慣,蔬菜豐富,食療進補等等。

我們再看一些讓老外迷戀中餐的例子,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在《廚藝大師》裡我們隨便的一個紅燒豬肉就打敗了老外用春夏秋冬食材烹飪出來的小羊排。在味道上完美無缺,老外評委還迷戀上了還表示自己能吃一天。

老外評價中餐紅燒肉

那麼問題就來了,竟然一道簡單的紅燒肉就能讓老外吃的「飛起來」為何在《廚藝大師》後期就很少有人做中餐了,還是我們剛才說到的:外國人覺得中餐難登大雅之堂。

外國人的「大雅之堂」和我們的大雅之堂很明顯的有文化差異,首先還是我們剛才說到的食物美觀,在這點上外國廚師的確下了苦心,看起來漂亮且盤子裡的食物都能吃,而中餐的美觀也從來不缺乏,從精美的瓷器,再到食物雕刻,也能讓外國人拜服。

給人視覺享受的西餐

但是中式菜餚裡,經常出現一些不能吃的東西,比如花椒,辣椒,骨頭等等這也降低了外國人理念中的食物可觀性,我們覺得很正常,可老外在吃飯方面簡直有「懶癌晚期的表現」他們喜歡食物直接放到嘴裡就能吃,很不喜歡吃飯的時候吃到一些咽不下去的東西。

還有就是在進程上老外都有一個不願意承認的事實,早期的時候中餐走的是低端路線,很多時候都被淪為廉價食品,屬於低端消費。我們以前也說過,影響一個菜系是否走高端路線,取決於一群什麼樣的人吃,現在我們發展期來了,挺值了腰杆,中餐地位自然隨著我們的崛起而上升。

吃中式外賣的外國人

可這在一些老外眼裡不敢承認啊,在一些原因上因為他們沒到山窮水盡吃不飽飯的時候,而我們都知道中餐的發展其實和早期的自然災害戰爭有關係。這就像一些老外評價中餐時說道的:如果有一天世界到了盡頭,他們依然會過的很好。

我們再看那些讓老外迷戀中餐的例子,因為難登大雅之堂,所以這樣的例子在老外的「大雅之堂」還是不多的,但是在生活裡中餐展現出來的優越性實實在在讓老外們感覺到「自己都錯過了什麼?」

如我們的四川辣醬,在國外走紅外國人吃不到舉牌子抗議,太迷戀了;中式方便麵讓老外湯都喝乾淨;火鍋讓老外連鍋底都不放過;左宗棠雞讓老外在國內尋找左宗棠雞;炒土豆絲讓老外懷疑自己是怎麼吃土豆的等等。

迷戀四川辣醬的老外

不是說西餐沒有美食,而是他們的美食如果真的要和中餐做對比的話是很不利的,即便那些很簡單的中國菜在味道,在食材選擇,以及做法上也遠甩西餐一大截。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中餐在世界上走起了高檔路線,瞧瞧老外們怎麼說
    顯然中餐已經在世界上走起了高檔路線,也有力的回擊了那些說中餐不上檔次的外國人。外媒對中餐走高檔路線的報導在這篇報導下很多外國人都開始留言評論起來,表示對中餐在世界上迅速發展的速度感到非常不可思議,下面我們就來瞧瞧這些老外眼裡的中國菜和日本料理,他們更喜歡那個?
  • 中餐豬肉大餐驚豔外國人,瞧瞧他們是怎麼說的?有老外回答亮了
    豬肉在中餐裡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肉類,大量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是我們吃的主要肉類之一,而在國外如果要找一個同樣喜歡豬肉的國家可能就是德國,他們對豬肉的喜愛幾乎和我們沒有差別。反觀其他國家,他們對豬肉的喜愛程度就要大大降低了。通常出現在外國人餐桌上的豬肉食物唯有豬排和培根。
  • 「為什麼中餐這麼難做?」外國人的回答亮了,瞧瞧他們怎麼說
    中餐烹飪並不是簡單的一門手藝,它並不簡單的像西餐講究精確,標準,而且在很多時候還要講究經驗。像「火候,適量」這都需要長時間烹飪總結才能運用到中餐烹飪裡的標準。而且對於很多食材,該怎麼吃都有很多技巧,這可能和我們多種烹飪食物的方式有關。
  • 外國人:你吃中餐麵條應該喝湯還是吃麵條?瞧瞧老外怎麼說
    義大利麵事實上中餐湯麵條應該是所有麵食中豐富性最多的一種,如:蘭州拉麵,臊子麵,骨湯麵,清湯麵,雞蛋湯麵等等,以至於一些外國人吃到中餐湯麵條都欣喜萬分。中餐裡的湯麵條在看老外回答之前,我們首先應該思考一下為什麼外國人沒有湯麵條?曾經在美版知乎上就有外國人提問:中國人用筷子怎麼吃湯麵條?
  • 讓外國人驚豔的中餐發明是什麼?瞧瞧老外是怎麼說的
    中餐蒸事實上中餐在美食方面的發明還有很多,我們就來看看外國人是怎說的。外國人的評價還有外國人說道:「複雜的中餐口味包括甜、鹹、苦、酸、辣,你絲毫不會感覺一種味道過重讓食物不好吃,他們能恰當好處的平衡這種食材的味道。」
  • 「你在中國吃中餐有什麼不一樣?」瞧瞧老外的回答怎麼說
    比如中餐裡的內臟食物外國人接受不了,所以在國外的中餐廳也不會烹飪這些食物,這就讓初次來中國的外國人感覺驚訝。還比如在國外中餐裡大量的油炸和酸甜的食物,這也讓初次到中國吃正宗中國菜的外國人感覺是不一樣的食物。在quora上就有外國人提問:你在中國吃中餐有什麼不一樣?現在我們就來瞧瞧老外是怎麼回答的,他們怎麼說?
  • 外國人是怎麼吃灌湯包的?中餐別具一格的做法老外一無所知
    中餐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就如我們今天要講的灌湯包,在外國人面前就是匪夷所思的存在,他們會好奇:灌湯包裡面的汁液是怎麼進去的。好奇怪啊!是不是用針管打進去的?對一些老外的無知我們更多的應該是理解包容,畢竟中國美食歷史悠久,做法奇特,種類多樣。
  • 外國人對於「吃中國菜要配米飯」的看法?瞧瞧老外怎麼說……
    在中餐裡吃米飯是在合適不過的,在我們中國人的生活中是見怪不怪了,以前的話,還不是這樣的,早期的時候都是南米北面,但現在這種南北的劃分開始慢慢的減少,反而是融合了。不過外國人對於「吃中國菜要配米飯」的看法?瞧瞧老外怎麼說......
  • 老外的中餐:傳統中餐和美式中餐有何差別?國人快看不下去了
    我們都知道,美國人的餐飲習慣以及口味與中國人都有很大的差別,中國傳統美食進入美國以後,肯定需要做出相應的改變,才能迎合更多數西方人的口味,他們都喜歡吃油炸,酸甜的食物,他們喜愛的中國菜也並不是我們心目中的那樣,當我們看到美式中餐時,都會覺得偏甜,偏油膩,對身體非常不好,接下來我們就看一看外國人是怎麼評論中國中餐與美國中餐的吧。
  • 吃慣中國菜的外國人對中餐的態度是什麼?瞧瞧老外怎麼說
    可以說很多外國人已經習慣吃中國菜,他們在一周時間就會吃幾次中國菜,一些外國人還會每天都會吃一次中國菜。在國外中餐那麼吃習慣中國菜的外國人對中國菜的態度是什麼?還是廉價食品?什麼都做的菜嗎?下面我們就整理了一些吃慣中國菜的外國人對中國菜的評價。有美國網友說道:「中國菜拯救了我的胃,我們每次吃的時候都希望多來點,因為我們很飢餓!」一些美國網友還說到:如果在美國討論中國菜,保證會引起大家積極反應。
  • 老外好奇:為什麼在美國的中餐和傳統中餐完全是兩回事?
    不僅我們好奇一些外國人也好奇。我們也經常聽一些在美出行的人說:在美國吃中餐完全不抱希望,哪裡的中餐完全就不是一個味道,還有一些在我國的外國人好奇:為什麼在美國的中餐和傳統中餐完全是兩回事?再看他們吃的食物,什麼左宗棠雞、李鴻章雜碎、炸春卷、糖醋裡脊等,有些菜名我們根本就沒有聽說過,即便是那些熟知的菜名如糖醋裡脊在口味上也和傳統的中餐不一樣,但很多沒有來過中國的外國人一直以為那就是正宗的中餐。
  • 外國人是如何評價臭豆腐的味道?瞧瞧老外是怎麼說的
    臭豆腐是中餐裡的一道名吃。但是因為臭豆腐的氣味怪異,在很多外國人眼裡臭豆腐的知名度都要比我們最喜歡吃的火鍋還要出名。在一些外國人評價世界上最臭的食物的時候,中餐的臭豆腐往往都榜上有名,而說到最好吃的中國菜,上榜的也是一些我們從來沒有吃過的中國另類中國菜,像左宗棠雞,酸甜咕嚕肉,橙皮雞等這些食物。
  • 中餐和西餐的區別在哪裡?瞧瞧外國人怎麼說,他們的回答亮了
    中餐和西餐在很多方面都不一樣,在烹飪方式以及食材和飲食習俗上就截然不同,如果硬要說西餐和中餐最接近的食物也就只有義大利麵一種食物。那麼中國菜和西餐的區別在哪裡?對我們來說,我們一眼就能分辨出中國菜和西餐,然而對外國人來說就有點困難了。
  • 外國人吃中餐經常吃的8道菜,網友評價:口味果然很歪果仁
    現在我們就來盤點8道在國外外國人吃中餐經常吃的食物,有網友評價道:口味果然很歪果仁。第一道菜必須是西蘭花炒牛肉。在美國,西蘭花炒牛肉是當地人最喜歡的一種中國菜。他們喜歡這種炒出來的牛肉,味道和牛排完全不一樣,口感更好,同時喜歡西蘭花的味道,而不是生西蘭花的味道。
  • 什麼是中餐的大雅之堂?我眼中的香港龍景軒
    早在許多年前米其林還沒有進入中國大陸的時代,大概可以說,全世界食客對於米其林中餐最直觀的概念就是香港四季酒店的龍景軒——在那些年裡,龍景軒是全球第一家、也一度是唯一一家獲得米三評級的中餐廳。時至今日,它已經連續十二年榮獲這一評級。
  • 中餐烹飪的這些食物,在老外眼裡是黑暗料理,誰對食材一無所知
    吃中餐豬腳的外國人說完了豬腳我們在說說我們吃的皮蛋,這可是曾經被外國人黑的體無完膚是中餐食物,有外國人覺得皮蛋是「百年雞蛋」還有外國人覺得皮蛋是「而臭豆腐的誕生我們也說過可能是無心之舉,這就是中餐的能力化腐朽為神奇,像外國人吃的土豆薯條很多時候都改變不了炸的情況。在一外國人評價臭豆腐的時候有外國人覺得「臭豆腐的氣味就像誰家下水道漏了」還有外國人評價臭豆腐時說道:「臭豆腐是我唯一能捏住鼻子的食物」。
  • 西方人如何看待中餐在餐桌上共享食物?瞧瞧外國人是怎麼說的
    吃西餐的時候外國人喜歡一人一盤的就餐方式,在吃中餐的時候我們喜歡將食物擺放在餐桌上,大家一起共享餐桌上的食物,每個人還可以吃道多種不同的菜餚。西方人是如何看待我們在餐桌上共享食物的飲食方式?實際上關於我們在餐桌上共享食物就有外國人提問道:中國人共享食物很常見,為什麼他們不覺得這不衛生?那麼中餐在餐桌上共享食物的行為,西方人是怎麼看待的?實際上大多數外國人會認為這不衛生,涉及到唾液等問題。其實我們也不妨思考一下為什麼我們在餐桌上共享食物?
  • 外國人討論中國菜好吃的原因,瞧瞧老外是怎麼「認識」中國菜
    中國菜好吃是一個毋庸置疑的話題,特別是一些第一次吃中國菜的外國人吃到中餐後都驚叫不已,表示太好吃,好吃到飛起來。更有一些外國人第一次吃中餐就被徵服的例子。點讚中國美食的外國人那麼中國菜為什麼好吃?這也是外國人爭論的話題,但僅憑老外對中餐的認識,他們分析中餐好吃的原因也讓我們捧腹。
  • 英國中餐業招工難 老外經營「洋中餐」搶生意
    中新網6月6日電 據《英國僑報》報導,據數據統計,在英國約有6千間中餐館,1.4萬間中餐外賣店,中餐業僱工佔華人勞動人口近一半,華人餐飲業每年為英國政府帶來15億英鎊的稅收。儘管中國傳統菜餚,地方菜等餐館在英國開始遍地開花,同時中餐也成為了較為受到熱捧的外來菜,市場的歡迎的大背景下卻是中餐館面臨招工難的問題。
  • 外國人:沒有醬油怎麼做中餐?中國網友反駁:中國菜不是醬油做的
    外國人:沒有醬油怎麼做中餐?中國網友反駁:中國菜不是醬油做的!醬油是我們生活當中非常熟悉的一種調味料了,其實有的時候在做菜的時候,也少不了醬油來提色的。醬油在中餐裡面出現其實也是有原因的,那麼醬油經常在炒菜的時候用到炒菜,在最早的時候是我們發明的,那麼醬油在混合烹飪當中往往會給食物一個非常好的味道,還有色澤,關於我們的醬油在國外回答論壇也有老外提問道:沒有醬油怎麼做中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