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學招生資料
河海大學是一所以水利為特色,工科為主的教育部直屬,教育部、水利部、國家海洋局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實施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一流學科建設以及教育部批准設立研究生院的高校。學校在南京市、常州市設有西康路校區、江寧校區和常州校區。學校住所地為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西康路1號;江寧校區地址為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佛城西路8號;常州校區地址為江蘇省常州市晉陵北路200號。
河海大學源於1915年由近代著名教育家、實業家張謇創辦的河海工程專門學校,是中國第一所培養水利人才的高等學府。
1924年,與東南大學工科合併成立河海工科大學。
1927年,併入第四中山大學土木工程系(後歷經江蘇大學工學院土木系、中央大學工學院水利組、中央大學水利系、南京大學水利系等多次更名)。
1952年,南京大學水利系與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的水利系科以及華東水利專科學校組建華東水利學院。
1960年,學校被中共中央認定為全國重點高校。
1985年,恢復傳統校名「河海大學」。
2017年9月,河海大學入選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
學校設有水文水資源學院、水利水電學院、港口海岸與近海工程學院、土木與交通學院、大禹學院(拔尖人才培養學院)等22個學院。共有40個學位授權點,覆蓋了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等9個學科門類,其中1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9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授權點;63個本科專業。
其中,擁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3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3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學科專業5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4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13個。
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土木工程、環境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工程力學、能源與動力工程、通信工程、農業水利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物聯網工程。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土木工程、環境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地質工程、測繪工程、農業水利工程、工程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
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學科專業: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土木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2020年學校面向全國31個省(區、市)招收普通本科生5210名,招生專業62個。
截止2020年9月,各類學歷教育在校學生54545名,其中研究生18813名,普通本科生20165名,成人教育學生14201名,留學生1299名。
2020年非高考改革省份本科一批(理工)錄取分數線
2020年非高考改革省份本科一批(文史)錄取分數線
高考改革省份本科一批錄取分數線
2020年,河海大學山東省計劃招生59個專業(類),計劃招生數量203人,實際投檔數量203人(包括常州校區)。
投檔分數線
投檔最低分數最高的專業(類)為水利類(大禹強化班)專業,最低投檔分數為630分,對應最低位次為10554名;投檔最低分數線最低的專業是土地整治工程專業,最低投檔分數為609分,對應最低位次為20970名。
選考科目要求
在河海大學計劃招生的59個專業(類)中,理工類專業佔多數:
不限選考科目要求的專業(類)是會計學、金融工程、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廣播電視學、土地資源管理、社會學、法學、英語、法語、國際經濟與貿易(常州校區)、工商管理(常州校區)專業,共13個招生專業;
限選物理的專業(類)是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海洋資源開發技術、土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工程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測繪工程、遙感科學與技術、數學類、應用物理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程管理、水利類(大禹強化班)、工程力學(大禹徐芝綸班)、機械工程(常州校區)、機器人工程(常州校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常州校區)、通信工程(常州校區)、自動化(常州校區)、物聯網工程(常州校區)、電子科學與技術(常州校區)、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常州校區)專業,共計31個招生專業(類);
選考科目要求為物理或化學的專業是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地理信息科學、水務工程、交通工程、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環境生態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地質工程、農業水利工程、土地整治工程、海洋科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常州校區)專業,共14個招生專業;
限選思想政治的專業(類)是思想政治教育專業。
專業(類)包括的專業及招生要求
2020年河海大學在山東省計劃招生的59個專業(類)中,只有數學類、水利類(大禹強化班)兩個招生專業(類)實行大類招生,其他57個專業均為按照專業招生。
數學類:包括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2個專業;
水利類(大禹強化班):包括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土木工程4個專業。
英語專業,只招收英語語種的考生;
法語專業,只招收英語、法語語種的考生。
招生特殊要求見下文的招生章程摘要。
河海大學2020年招生章程摘要
符合規定條件的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可推薦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特別優秀者可推薦免試直接攻讀博士研究生。
調檔比例控制在學校招生計劃的120%以內;實行平行志願投檔的省(區、市),學校調檔比例控制在105%以內。
實行平行志願投檔的批次,按照平行志願投檔規則擇優錄取;非平行志願投檔的批次,院校志願採用「志願清」的辦法,優先錄取第一志願報考河海大學的考生;專業排序分採用各省(區、市)招生主管部門提供的考生投檔分,各專業志願之間不設級差。
大禹學院以水利類(大禹強化班)、工程力學(大禹徐芝綸班)兩個專業,學生本科畢業取得學士學位且符合拔尖人才培養要求者可推薦免試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水利類(大禹強化班)學生入校後按大類培養,在第三學期結束後進行專業選擇,主要有: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和土木工程專業。
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2個專業按數學類招生。學生入校後按大類培養,一年後進行專業分流。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面向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等省(區、市)招收環境科學專業學生。
面向北京、河北、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陝西等省(區、市)招收土木工程和機械工程專業學生。
英語專業僅招收英語語種考生,法語專業只招收英語或法語語種考生,其他招生專業外語語種不限。
學費及住宿費:
各專業學費標準詳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布的招生計劃。
普通類本科學生學費每生每年5200-6380元(按專業收費),藝術類本科學生學費每生每年6800元,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環境科學專業學費每生每年26400元,河海裡爾學院的土木工程、機械工程專業學費每生每年58000元。
住宿費:
學生宿舍實行公寓化管理,江寧校區住宿費每生每年1500元;常州校區住宿費每生每年1000元至1200元。
關於轉專業
集中申請轉專業的學生須參加學校統一組織的轉專業考試以及接收專業的複試。其中申請轉入工學、理學、經管等專業的學生,考試科目為「高等數學」、「大學英語」;申請轉入文學、法學等專業的學生,考試科目為「大學語文」、「大學英語」;申請轉入大禹學院的學生,考試科目為「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特指民族生申請轉入規定的專業,考試科目為「大學語文」、「基礎英語」。
教務處根據轉專業考試成績、學分績點和各專業接收限額,按1:1.1比例公示轉專業進入面試學生名單;接收學院對學生進行面試考核,根據面試成績、轉專業考試成績和學分績點等綜合排名,由學院擇優錄取。
具體情況需要新生查詢當年學校規定。
河海大學2019年畢業生就業數據
畢業生總體情況:
河海大學2019屆畢業生共7961人,其中本科生4913人,佔畢業生總人數的61.72%,碩士生2832人,佔畢業生總人數的35.57%,博士生216人,佔畢業生總人數的2.71%。
本科畢業生的男女性別比例1.51:1,碩士畢業生的男女生比例為1.29:1,博士畢業生的男女生比例為2.86:1。
2019屆本科畢業生和畢業研究生,來自華東地區最多,其次為華中和華北。
總體就業率及畢業去向:
截止2019年12月30日,河海大學2019屆畢業生年終總體就業率為96.26%。其中本科畢業生年終就業率為95.77%,畢業研究生年終就業率為97.05%。
2019屆本科畢業生就業區域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南、華北地區。在華東地區就業的佔70.11%,在華南地區就業的佔8.71%,在華北地區就業的佔8.25%,在西南就業的佔4.84%,在華中就業的佔4.54%,在西北就業的佔2.79%,在東北就業的佔0.76%。
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廣東省、北京市就業較多,分別達到49.72%,10.03%,7.29%,4.96%,3.76%,畢業生在江浙滬、廣東、北京五地就業的人數佔總體的75.76%。前十位的分別是:
江蘇省,49.72%;上海市,10.03%;浙江省,7.29%;廣東省,4.96%;北京市,3.76%;安徽省,3.51%;山東省,2.53%;湖北省,2.47%;河南省,1.84%;福建省,1.67%。
2019屆本科畢業生主要到企業、事業單位、部隊、機關就業。其中到機關單位佔1.79%,到企業佔87.53%,到事業單位佔5.24%,部隊佔2.19%,自主創業佔0.37%。
2019屆畢業研究生主要到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就業。其中,到機關單位佔2.79%,到企業佔70.11%。到事業單位佔20.72%。
2019屆本科畢業生國內升學共1702人,佔本科畢業生總數的34.64%。
2019屆本科畢業生分院系專業就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