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招生資料
東華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管、文、藝等學科協調發展的有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地處上海,設有三個校區(地址分別為:上海市延安西路1882號、上海市松江區人民北路2999號、上海市新華路365弄6號)。
學校創建於1951年,時名華東紡織工學院,是新中國第一所紡織高等學府。
1960年,被國家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是中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的大學之一。
1985年,學校更名為中國紡織大學。
1995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行列。
1999年,更名為東華大學。
2017年,學校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建設學科為紡織科學與工程。
學校現設有紡織學院、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旭日工商管理學院、機械工程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人文學院、理學院、外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和體育部。
學校擁有6個博士後流動站、10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8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7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類別、55個本科專業,學科涉及工學、理學等九個學科門類。
全校各類學生近3萬人,其中本科生14204人,研究生6822人,其中博士生1045人,成人教育學歷生2023人,各類留學生4827人(學歷留學生1141人)。
2020年東華大學理工類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錄取分數線:
2020年,東華大學山東省計劃招生23個專業(類),計劃招生數量95人,實際投檔數量95人。
投檔分數線
投檔最低分數最高的專業(類)為計算機類專業,最低投檔分數為625分,對應最低位次為12433名;投檔最低分數線最低的專業是日語專業,最低投檔分數為615分,對應最低位次為17660名。
選考科目要求
在東華大學計劃招生的23個專業(類)中,沒有對文科科目有選考要求的專業:
不限選考科目要求的專業(類)是經濟管理試驗班、經濟與貿易類、英語、日語、社會科學試驗班、新聞傳播學類專業,共6個專業(類);
限選物理的專業(類)是管理科學與工程類、機械工程、工業設計、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數學類(金融與統計)、物理學類(光電與能源新技術)、理科試驗班類、智能製造工程專業,共計11個專業(類);
限選化學的專業(類)是功能材料、材料類專業等2個專業(類);
選考科目要求為物理或化學專業是紡織類、服裝設計與工程、化學類專業等3個專業(類);
選考科目要求為物理或化學或生物的專業是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
專業(類)包括的專業及招生要求
2020年東華大學在山東省計劃招生的23個專業(類)中,紡織類、經濟管理試驗班、管理科學與工程類、經濟與貿易類、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材料類、化學類、環境科學與工程類、數學類(金融與統計)、物理學類(光電與能源新技術)、社會科學試驗班、新聞傳播學類、理科試驗班類等14個專業(類)實行大類招生,其他9個專業為按照專業招生。
紡織類:包括紡織工程、非織造材料與工程2個專業,含「紡織工程、產品設計」雙學士學位項目;
經濟管理試驗班:包括市場營銷、財務管理、會計學、旅遊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工商管理6個專業;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包括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物流管理、電子商務3個專業;
經濟與貿易類:包括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2個專業;
電子信息類:包括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4個專業;
計算機類:包括軟體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4個專業;
材料類:包括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複合材料與工程3個專業;
化學類:包括輕化工程、生物工程、應用化學3個專業;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包括環境工程、環境科學2個專業,含「環境工程、工商管理」雙學士學位項目;
數學類(金融與統計):包括數學與應用數學、統計學2個專業;
物理學類(光電與能源新技術):包括應用物理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2個專業;
社會科學試驗班:包括法學、行政管理2個專業;
新聞傳播學類:包括傳播學、公共關係學、教育技術學3個專業;
理科試驗班類:包括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物流管理、電子商務、軟體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信息安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機械工程、工業設計、數學與應用數學、統計學、應用物理學18個專業,本專業大類直屬教務處指導,具體見招生章程。
招生特殊要求見下文的招生簡章摘要。
東華大學2020年招生簡章摘要
非藝術類專業,按照順序志願投檔的批次,調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20%以內;按照平行志願投檔的批次,調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05%以內;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直轄市)按高考改革方案相關規定執行。
學校承認各省的投檔規則,在學校調檔線以上,根據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含內蒙古)提供的考生投檔成績(含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確認的符合國家規定的高考加分項目)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按考生專業志願錄取,各專業志願間無分數級差。
若考生投檔成績相同,理科及選考科目要求為「必選物理」、「必選化學」、「物理或化學選考一門」或「物理或化學或生物選考一門」的專業(組)依次比較考生數學、外語、語文成績;文科及選考科目為「不限」的專業(組)依次比較考生語文、外語、數學成績,如考生仍然同分,再考慮志願優先。
英語專業限招英語語種的考生,日語專業限招英語或日語語種的考生,中外合作辦學專業按相關要求執行。其它專業的考生進校後外語學習的語種為英語,部分課程採用英語原版教材以英語授課。
本科招生體檢標準原則上按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及相關補充規定執行。
學費及住宿費:
各專業學費標準詳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布的招生計劃。
(1)一般專業。每人每學年為人民幣5000元。
(2)藝術類專業。每人每學年為人民幣10000元。
(3)中外合作辦學專業。輕化工程(中德合作)專業每人每學年為人民幣12000元(國內);服裝與服飾設計(中日合作)專業、服裝與服飾設計(中英合作)專業和環境設計(中英合作)專業每人每學年為人民幣30000元(國內)。
(4)計算機類下設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電子信息類下設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和通信工程專業為每人每學年6500元;管理科學與工程類下設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為每人每學年6500元。在完成專業大類基礎教育後,自主選擇修讀上述4個專業的學生按所學專業的學費標準繳納學年學費,並補繳以前學年學費差額;理科試驗班專業分流後,學生按所學專業學費標準繳納學年學費,並補繳以前學年學費差額。
住宿費:
每人每學年為人民幣1200元。
關於轉專業
入學後的第一、第二學年各有1次申請重新選專業(大類)(以下簡稱「選專業」)的資格(招生時有特殊規定的專業除外)。
選專業所在學年,無不及格課程的普通學生都有選擇專業的資格。
專業申請人數小於等於計劃數時,直接辦理選專業手續;專業申請人數大於計劃數時,學院可從中選擇最適合就讀該專業的學生。
不能參加選專業的情形:
(一)非藝術類和藝術類專業之間不能互相選專業;
(二)中外合作類專業與一般專業間不能互相選專業;
(三)入學時由生源地外國語中學推薦保送錄取的外語類專業學生不能選擇其他非外語類專業;
(四)選專業所在學年違紀處分未被解除者。
理科試驗班專業分流
理科試驗班學生在試驗班完成基礎學業後,原則上可在全校範圍內自主選擇相關專業(專業大類)學習。
理科試驗班學生僅限參加理科試驗班的專業分流,不參加非理科試驗班學生的選專業(專業大類)。
推免生基本條件:
成績優良,前三學年的評優績點(以各門課的首次考試成績計算)排名為專業或大類的前35%,且英語成績達標(全國大學生英語四級考試425分及以上)。
根據「突出能力考查、注重一貫表現、強化科研創新潛質和專業能力考核」的原則,以綜合評分的方式對申請人進行評價。綜合評分由「學習能力分」、「創新能力分」、「實踐能力分」三個部分加總獲得。
「學習能力分」以前三學年的評優績點(各門課的首次考試成績)計算。
「創新能力分」以論文分、學科競賽分、專利發明分、軟體著作權分等四者之和計算,創新能力分最高得分為0.5(超過0.5以0.5計)。
「實踐能力分」以承擔社會工作、參加社會實踐等方面的突出業績為主,實踐能力分最大值不超過0.1(超過0.1以0.1計)。
取消推免資格的情形:
最後一學年有違法違紀、考試舞弊行為或受到校紀校規處分;
最後一學年出現不及格課程(不包含輔修專業課程),或畢業設計(論文)成績未達到優或良等級。
具體情況需要新生查詢當年學校規定。
東華大學2019屆畢業生就業數據
東華大學2019屆畢業生共計5287人,其中本科畢業生3198人,碩士畢業生1930人,博士畢業生159人。
截至2019年8月31日,東華大學2019屆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為97.13%。其中本科生就業率96.15%;碩士研究生就業率98.70%;博士畢業生就業率97.48%。
本科畢業生國內升學763人,佔比23.86%;出國升學385人,佔比12.04%。
本科畢業生2019年實際就業1927人,佔比60.26%。
2019年本科畢業待就業人數123人,佔比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