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麼時候死,我喪假只有七天」,兒子的話,讓老母親含淚而終

2021-01-07 尼莫的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你陪我長大,我養你到老"這句話應該是為人父母最希望聽到兒女說的話吧,沒有一個人希望在自己老去的過程中是孤獨而終的,每個老人都希望臨終前見到子女,安詳而去。希望老有所依,老有所養,這也是每個父母非常寵溺自己孩子的原因之一。

孩子成了"白眼狼"?還是現實太殘酷

小胡在外打拼,後來得知母親病重,他就請了7天的喪假,回去看望自己的母親,來的時候就覺得老人的身體可能也撐不了多久的,所以就想著順便把母親的喪事給辦了。

但是他回家幾天後,眼看著假期即將結束,母親依然沒有什麼異樣,而小胡著急著回去上班,於是小胡居然問自己的母親,你什麼時候死,我只有7天的喪假。

母親聽到兒子說出了這句話,瞬間心寒了,沒想到自己孩子沒有送完自己走著最後一程,最後母親只能含淚而終。雖然小胡的所作所為讓人嗤之以鼻,大家都能感覺到小胡母親的絕望,但造成這種現象的發生,其實不只是工作上的壓力,更多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

小胡為什麼會說這種話?

首先我們要了解小胡說出這種話的原因,不得不說現在年輕人背負的壓力太大了,請假過多會讓自己可能丟了飯碗。這是社會大背景之下所導致的後果。

但是我們也應該從另一面去看,更多的是家庭的教育所造成的後果,由於過度的寵溺,導致孩子對於家庭沒有責任感。家長沒有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要讓孩子從小就懂得觀察生活,懂得分享,這樣才會照顧他人的感受,不會變得以自我為中心。

而家長對老人的態度,如果家長對父母沒有一顆孝順的心,那麼意味著家長對孩子也沒有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對家裡的老人可能也沒有盡到應有的孝道。

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孝順的人呢?

1、不要讓自己的愛成為負擔

過度的溺愛會導致孩子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最終是導致孩子更無能,愛一旦成為了負擔,只會讓孩子不進反退,所以家長不能過度的寵溺孩子,當父母不能滿足孩子的時候,孩子就會產生逆反的心理,更加不會對父母抱有尊重和感恩的心。

2、通過故事教會孩子

我們可以通過課外書籍,動畫片等,利用其中的故事,讓孩子明白其中的所蘊含的哲理,這種方式更能被孩子所接受。古人很重視孝道"百善孝為先",但是有些古代的故事體現出來的"愚孝"並不是我們所推從的,對父母不及考慮的言聽計從是不行的。我們在對待不同的故事時也應該懂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3、讓孩子抱有一顆感恩的心

不懂得感恩的孩子會變得自私自利,所以我們從小教育就應該讓孩子了解到感恩的重要性,我們自己父母也要以身作則,對自己的長輩也要抱以尊重,這樣的話孩子會耳濡目染的受到了影響,成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現在社會上出現這種不孝順的一個現象,應該引起我們所有人的反思。家庭的責任是一方面,社會工作所帶來的壓力也是另一方面,但更多的是我們家長要去孩子樹立一種正確的心態和三觀,讓這種不良風氣消失。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媽,你要死沒?我只有7天喪假」兒子的話,讓老母親含淚而終
    在得知自己的老母親病危的通知,特意向公司請了七天的喪假,好送自己的人老母親最後一程。胡先生回家呆了幾天後,本以為自己的母親已經快不行了,但沒想到母親就是一直挺著沒有咽下最後一口氣,眼看自己請的七天假期要到頭了,胡先生心裡無比的著急,要是再請假就要扣工資了。胡先生等不及了就跑到自己的母親面前說:"媽,你要死沒?我只有七天喪假,假期都快到了。"
  • 「媽,你要死了沒?我只有7天喪假」,兒子的話,令母親含淚而終
    "媽,你要死了沒?我只有7天喪假",兒子的話,令母親含淚而終只有生了孩子才知道父母的不容易,只有撫養孩子才懂得父母的難處。撫養孩子不是讓孩子吃好穿好就足夠了,而是教孩子做人的道理和生活的能力。"媽,你要死了沒?我只有7天喪假"兒子的話,令老母親含淚而終張大媽已經70歲,因為老伴很早就去世了,所以張大媽在年輕時就又當媽又當爹的,對自己的兒子也是過分寵愛。兒子大學畢業後,一年到頭在外辛苦工作,很少有時間回家陪父母。
  • 「媽,你啥時死?我只有7天喪假!」兒子的話,讓老母親含淚而終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新型不孝正在悄然興起,究竟是什麼呢?「媽,你啥時死?我只有7天喪假!」兒子的話,讓老母親含淚而終32歲的小劉常年在外地工作,除了春節外,他從不回家,甚至都很少給父母打電話。於是,小劉的爸爸就打電話給小劉:「你媽媽快不行了,你趕緊請假回來一趟吧,你媽媽很想你。」小劉聽到這話後,腦海裡一片混亂,他不是心疼母親,而是覺得自己請假一天就要扣兩百多,太不划算了。
  • 「爸,你什麼時候死?我只有7天喪假」,兒子的話讓老人含淚而終
    如果再奢望一點的話,就是希望孩子成家立業之後,能夠在百忙之中多抽出一點時間回家探望自己。可這看似再平常不過的願望,在很多父母眼裡卻是一種奢望。現如今,很多年輕子女因為工作遠赴他鄉,一年到頭能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甚至在農村很多老人臨老卻變成了留守老人。
  • 「爸,你死不死?我只有7天喪假!」兒子的話,讓老父親含淚而終
    「爸,你到底死不死?我只有7天喪假」,兒子的話,讓老父親含淚而終小李(化名)出生在農村,好不容易大學畢業後,在大城市找到了一份比較滿意的工作。(七天),準備直接回家就可以為父親辦理後事了。隨後,心情鬱悶的小李直接對著病重在床的父親吼道:「爸,你到底死不死?要死就快點,我只要7天喪假!」
  • 「爸,你死不死?我只有7天喪假!」兒子的話,讓老父親含淚而終
    我只有7天喪假」,兒子的話,讓老父親含淚而終小李(化名)出生在農村,好不容易大學畢業後,在大城市找到了一份比較滿意的工作。為了能在城市裡紮根,他每天都非常努力地工作,常年不回家,也很少關心自己的父母,有時候還會覺得父母就是自己的累贅,影響了自己的生活水平。
  • 「媽,要不你早點死,我只有7天喪假」,兒子說完,老人含淚而終
    案例 小勇是家裡的獨生兒子,父母極其溺愛小勇,從小對他言聽計從,幾乎什麼事都順著兒子來。小勇大學畢業後在外地工作,這天他接到家裡的電話,說自己的老母親快不行了,要趕緊回來,他請了7天喪假回家。 可是,眼看著7天喪假都過了4天了,母親還是沒有去世,小勇著急了,跟母親說:"媽,要不你早點死,我只有7天喪假了。假都快過完了,您老人家怎麼就不能為我著想一下?還給我找麻煩啊!"
  • 「你到底死不死」,7天喪假逾期扣工資,兒子的話讓父親含淚而終
    「你到底死不死」,7天喪假逾期要扣工資,兒子的話讓父親含淚而終王老漢68歲,與妻子相互扶持住在鄉下老家。夫婦倆一把年紀了還要下地幹活,不然就沒辦法活下去,每個月的補貼緩解了他們的部分壓力,但還是杯水車薪。難道他們沒有子女嗎?
  • 「爸,你還死嗎?我只有7天喪假!」兒子的話,讓老父親含淚而終
    「養兒防老」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宋朝的《事林廣記》之中,其原本的含義是「養育兒子能夠防備老了以後沒人養老送終」。在這個提倡男女平等的社會中,也仍有很多家長會存在有這樣的一種想法。但在當今這個「唯利是圖」的時代,養兒真的能防老嗎?
  • 「你什麼時候死,我只有7天喪假」兒子的話,讓老人放棄了生命
    在網上看到一個報導,講的是一個兒子很長時間沒有看望過自己的父親,等到父親臥病在床瀕臨死去的時候,孩子在上班的地方請假回來看望父親,但是當他看到父親遲遲沒有離開的打算時,說了一句很令父親傷心的話,就是我的報喪假只有七天,讓父親儘快的結束自己的生命,絕望的父親選擇在夜晚用農藥離開了人世間。
  • 不孝子說的話寒了父親的心:「你到底死不死,我的喪假才七天「
    這是一個兒子說出口的話:你死了沒啊,我就七天假,要死快死,這是不孝子說出口的話,真讓老父親寒心。案例王大爺,今年七十五歲了,老來得子,因為是四十歲才有的兒子,所以對於這個兒子難免有些寵溺,而且一直都沉浸在有了兒子的喜悅之中,所以對於這個兒子就差沒把他寵上天了,所有事情全部都順著這個兒子,因為王大爺的寵溺,所以導致兒子長大以後,成為一個不孝子。
  • 「我喪假時間只有7天,你什麼時候走」,兒子的話讓老人心碎離開
    父親本是生病,兒子卻請了喪假回來 隔壁家的李大爺今年都七十多歲了,雖然家裡有個兒子,可是因為工作的關係常年在外,鮮有時間能夠回家待著。
  • 「你什麼時候死?我只有七天喪假」孩子變成白眼狼,現實太殘酷?
    甚至在農村有很多老人因為自己的子女外出務工,自己到了年老的時候變成了一個留守老人。更令人感到悲哀的是,有些老人在辛苦養育了子女後,才發現自己養的不是孩子是一個沒有良心的白眼狼。不僅沒有子女的孝順和愛甚至對自己毫無尊重。爸,你什麼時候死?曾有新聞報導過一個這樣的事情:在湖北的京山縣,一位外出務工的兒子收到了醫院下達的父親的病危通知書。
  • 兒子這句話,老母親含淚放棄生命,什麼原因讓孩子成為「白眼狼」
    當大家講到我們中華傳統美德的時候,相信在大家的腦海裡首先會呈現出「百善孝為先」這句話,雖然很多人把這句話銘記於心,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頻繁出現不贍養老人、兒女不孝的新聞,每次聽到這種類型的新聞,我都會反思,為什麼父母含辛茹苦把孩子帶大,最後卻落得這樣的下場
  • 「要死趕緊死,我只有7天喪假」,兒子一句話,父親絕望而死
    隨著社會發展速度加快,年輕人們的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為了生活,為了尋求更好的發展機會,相當一部分年輕人都常年奔波在外,只有春節能回家與父母團聚,這也就意味著年邁的父母只能獨自守在空蕩蕩的房子裡盼兒回家,其中的辛酸與不易可想而知。
  • 「爸,你要死就快點,我就7天假!」兒子的一番話,讓人心寒
    「爸,你要死就快點,我就7天假!」兒子的一番話,讓人心寒看到這個話題,我頓時感到不寒而慄。沒想到,等年輕人回到家,本以為父親沒多長時間了,沒想到兩三天過去,父親遲遲沒有斷氣的跡象,眼看著自己的假期越來越少,年輕人越來越急躁了,直接衝著病床上的父親不悅的說道:「爸,你到底死不死,我就請了7天的假期,要死就快點!」
  • 員工狗死了,公司給批了喪假?
    原來,年初的時候,小芳公司招聘了一名外國員工布魯斯。布魯斯作為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再加上初來中國,全公司都對他照顧有加。這天,布魯斯找到小芳,悲傷地說要請喪假。小芳連忙關切地問道:我很抱歉聽到這個消息。我有什麼可以幫助你的嗎?布魯斯忍住悲傷,用不太熟練的中文說道:湯姆昨天晚上離開了,我要去安葬他。
  • 「你怎麼還不死,我7天喪假要結束」網友:心痛,親手養的白眼狼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俗話說:父養我小,我養父老。但是,隨著現在社會壓力越來越大,社會風氣也是越來越浮躁。很多年輕人已經忘記了該如何孝敬父母,導致很多老人只能鬱鬱而終。「你怎麼還不死,我7天喪假要結束」網友:心痛,親手養的白眼狼小劉是個農村小夥子,母親去世的早,是父親一個人把小劉拉扯大,供他念書。大學畢業以後,小劉在大城市找到了一份滿意的工作,這生活也算是安定下來了。
  • 「你怎麼還不死?我只有7天喪假」,當初就不應該疼這個不孝子!
    文|西紅柿媽媽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則故事:小劉是家裡的獨子,常年在外打工,只有過年才會回家一趟,這天突然接到一個電話,親戚說是家裡的老母親病重,可能快不行了,讓趕緊回去一趟。病危母親遭遇冷血兒子回到家,看到病危的老母親,親戚們都指望小劉母親能夠撐過這段時間。可是眼看著三天過去了,母親還沒有要死的跡象,小劉著急了,對可憐的老母親說道:「你怎麼還不咽氣?我就請了7天假,還是把做喪事的時間都算進來的。」
  • 「你死不死?我只有3天喪假」,這幾種家庭更易養出「白眼狼」
    孩子小時候就不服管教,你教育他一句,他有十句話在等著你,甚至長到10幾歲對爸媽的管教不耐煩,對父母動手,這都是未來成為「白眼狼」的徵兆。有這樣一個真實的事發生,在大城市做IT程式設計師的兒子接到了70歲老父親的病危通知,從而跟公司請了3天喪假,想著回家給父親奔喪,但是過了3天父親靠著呼吸機挺過來了,並沒有去世,沒想到兒子竟然對父親說出:「你還能不能死了,我只有3天喪假」,聽到這句話老父親萬念俱灰,隔一天就喝藥自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