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安全知識科普之心理健康

2020-12-17 中考網

  一、中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表現

  【一般心理與行為問題】

  ⑴固執。思想固執,行動偏激,不接受意見,自我評價過高,一意孤行。

  ⑵暴躁。易被激怒,沉不住氣,聽到一些不順耳的話,往往就火冒三丈,甚至唇槍舌劍,拳腳相加,缺乏自我克制的能力。

  ⑶孤僻。孤獨,膽怯,冷漠,不合群,總是喜歡獨來獨往,脾氣古怪,敏感多疑。

  ⑷自卑。常對自己的智力、能力等作出過低的評價,認為自己不如別人,易生煩惱,悲觀失望,缺乏自我表現的勇氣,脆弱,依賴,缺乏自信心,不善交往。

  ⑸嫉妒。把他人在才能、地位、境遇或相貌等方面的優越之處視為對自己的威脅,因而感到憂慮、憤怒和怨恨。有時甚至採用貶低、打擊他人的手段來維護自己的虛榮心,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⑹行為問題。指反覆而持久的反社會性、攻擊性或對立性品行。

  ⑺人際關係問題。與老師、同學不能友好相處,不能共同協作完成任務,對別人指責多,不能容忍別人的行為等。

  ⑻注意力不能集中,記憶力下降。很難持續集中注意力一段時間。特別表現在上課不能集中注意力,記憶困難。

  ⑼依賴。長期生活在父母和他人的關心和愛護下,因此形成較強的依賴心理,首先表現為對環境的依賴,如天氣的變化不能適應,不知道增減衣服,需要老師或家長的提醒才行,否則很容易感冒。

  ⑽意志薄弱。缺乏行動的目的性和一致性。做事容易半途而廢,容易上當受騙,愛說謊話,不能經受學校和生活帶來的正常競爭,不能正確地面對挫折,行動放任自流,意志力非常薄弱。

  【心理障礙】

  ⑴焦慮。焦慮是一種類似擔憂的反應,或者是對當前或預計可能對自尊心有潛在威脅的任何情景,具有一種擔憂的反應傾向。

  ⑵抑鬱。自己感覺到容易疲勞,精力明顯不足,心情壓抑,悲觀失望,高興不起來,苦悶的感情與心境,學習興趣的減退,缺乏活動願望,喪失活動力,學習不能勝任。

  ⑶情緒不穩定。煩躁易怒,易激惹,容易為一點小事和家人、同學發生矛盾與爭執。

  ⑷強迫症狀。主要指那些明知沒有必要,但又無法擺脫的無意義思想、衝動和行動,有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兩種主要表現。

  ⑸恐怖症狀。是指對某些特殊處境、物體、情景或與人交往時產生異乎尋常的恐懼與不安的內心體驗,因而出現迴避反應。

  二、心理健康問題產生的根源

  處於青春發育時期的中小學生正處於生長發育期,心理困擾十分明顯,心理矛盾很突出,從近年來我們在諮詢活動中了解到的情況看,產生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類。

  【學習類問題】

  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圍繞著學習產生的問題佔中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部分

  厭學是目前學習活動中比較突出的問題,不僅是學習差的同學不願學習,就連成績很好的同學也有這種傾向,這種現象非常值得我們深思。

  【人際關係問題】

  這也是學生中反映最多的問題之一,主要包括三方面:

  ⑴與教師的關係問題。主要集中在由於教師對學生的不理解,過多幹涉學生的業餘生活和正常交往而引起的困惑和煩惱。還有一些其它想法,諸如:認為老師嫌貧愛富,認為老師處事不公正,認為老師輕視自己等等,都反映出學校中師生關係的問題。

  ⑵與同學的關係問題。主要集中在交友方面,因處理不好朋友之間的關係而苦惱。

  ⑶與父母關係的問題。主要是因父母與子女之間缺乏相互理解和溝通,或家庭關係不和學生造成的心靈傷害。

  【情感類問題】

  青年時期是花的季節,在這一階段人的第二性徵漸漸發育,性意識也慢慢成熟。此時,情緒較為敏感,易衝動,對異性充滿了好奇與嚮往,當然也會伴隨著出現許多情感的困惑,如初戀的興奮、失戀的沮喪、單戀的煩惱等等。

  三、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標準可以參照以下四個方面

  【學習適應性】

  一個心理健康的中小學生,通常有比較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學習目的明確,學習目標具體、切合實際;學習的自覺性高;善於制定學習計劃,並在執行計劃的過程中表現出意志力強、學習信心足的特點。在對待考試問題上,他們沉著冷靜,靈活應對。

  【人際關係的和諧程度】

  人際關係指的是人與人之間心理上的直接關係或心理上的距離。一個心理健康的中小學生,一般與同學、老師、父母、朋友等關係處理得比較融洽,很少發生衝突。他們樂於與人交往,具有同情心,待人熱情、寬容、真誠,而不是膽小、怕羞、不合群、表情冷淡或忸怩作態。

  【自我認知與現實感】

  自我認知指對自己的心理過程與特徵及其表現的認知,而現實感則指個人對自己同現實之間關係的認知。心理健康的中小學生往往有較強的自我認知能力,他們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自我評價恰當。

  【個性發展的良好性】

  個性是指比較穩定的心理傾向和心理特徵的總和,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結構。人的個性結構主要由個性傾向性和個性心理特徵組成。其中個性傾向性包括需要、動機、興趣、理想、信念、世界觀等,個性心理特徵包括能力、氣質和性格等。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中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
    關鍵詞:中小學生;精神信仰;心理健康; 心理問題;信仰教育大量調查表明,當前我國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一、中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一)性格孤僻冷漠很多中小學生性格內向孤僻,對他人表現為無興趣且漠不關心,有時甚至像冷血動物毫無感情 。在學校,對所學的知識心不在焉 ,更沒有學習熱情 ,對集體活動置身於外僅僅充當一名觀眾。
  • 薦書|《中小學生疫病知識與心理健康手冊》
    內容簡介本書旨在讓學生和家長了解疫病知識,有效做好預防措施。同時,針對學生中面對疫情可能出現的不良情緒提出應對方法,發揮醫學心理學方面的特長,提供心理健康培訓、督導。通過構建心理防線,保持良好的心態,改善氣血循環,消除過分焦慮、緊張、恐懼、擔憂的心態。使學生做好自我防護,主動調適心態,讓陽光心態為自己保駕護航。《中小學生疫病知識與心理健康手冊》不僅適用於新冠疫情期間,還是一本長期適用的中小學生疫病知識的讀本。
  • 中國地震局推出疫期中小學生地震安全科普知識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地震局推出疫期中小學生地震安全科普知識中新網北京3月30日電 (記者 孫自法)今年的3月30日是中國第25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中國地震局當天組織推出《居家防疫期間如何做好地震安全準備》科普視頻和
  • 預防兒童心理障礙 市衛健委、市教育局共建「成都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綠色平臺」
    同時,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也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二是合作開展針對教育系統工作人員的心理疾病知識培訓與心理個案督導培訓,提升教師在學生心理疾病預防與心理危機處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為維護成都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做好服務。
  • 開學第一課,牢記健康和安全
    扇子上一面是手繪版校園圖,標明了各班教室的具體方位,另一面則印有詳細的防疫知識。四川省成都市多所學校的中小學生創作了森林草原防滅火書畫作品,還以快板、校園劇、朗誦等形式傳遞相關知識。新學期之初,各地各校積極開展防疫知識科普和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幫助廣大中小學生樹立正確的疫情防控、應急安全、心理健康管理、交通安全等安全觀念。特殊的「開學第一課」,從健康和安全開始。
  • 成都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綠色平臺」成立
    據成都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建立「成都市中小學心理健康綠色平臺」的初衷,就是要加強醫教結合,協同加強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等要求的落地實施,本著醫療系統—教育系統優勢互補、平等協作的原則,在心理幹預、就診就醫、教育培訓、課題研究、科普宣傳等方面密切合作,共同搭建平臺,暢通中小學生心理危機幹預轉介綠色通道
  • 代俊參加重點提案《關於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辦理情況...
    11月17日上午,受市政協副主席、民進市委主委傅宗洪委派,市政協二級巡視員趙東帶隊,在南充高中嘉陵校區對2020年度重點提案《關於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辦理情況進行座談督導,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育體育局黨委書記、局長代俊參加座談並匯報工作情況。
  • FM1053衢州之聲丨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視,家長老師都應重視
    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學校和家庭的一個新課題,是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學習、生活、擇業、人際關係,培養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徑。本周《馨聆家園》欄目主要圍繞「中小學生心理健康」進行討論。人物介紹:應用心理學專業,臨床心理科心理治療師,從事心理治療工作五年,擅長焦慮、抑鬱、失眠的心理治療,包括青少年心理問題。在衢州晚報發表心理科普文章30餘篇。
  • 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淺釋
    一、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學生迎接新時代挑戰的心理保證。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落實「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培養跨世紀高質,量人才的重要環節。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能讓學生把精力和能力都投入到專業知識的學習中,為他們成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提供心理保障。
  • 全國科普日暨食品安全與健康科普專場講座舉行
    12月3日晚,「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食品安全與健康科普——百名專家百校行活動」華東理工大學科普專場講座在四教舉行。講座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趙黎明教授主講。活動由中國科協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生物工程學院研究生參加了活動。
  • 「太空課堂」雲授課為全國中小學生科普航天知識
    新華社北京4月25日電(郭麗娟)全國中小學生「太空課堂」線上公益科普講座4月24日晚開講,來自北京、天津、浙江等9個省區市的近20所中小學校2000多名學生雲端在線共同聽講。4月24日是「中國航天日」。
  • 當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誤區
    當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誤區江蘇省贛榆縣城頭中學 李君仁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經越來越引起各方面的重視。其實,正是因為缺乏心理健康知識,才會把學生表面的行為&34;到品行不良的高度,而忽視了行為背後潛藏的真正原因——學生的心理需求,所以只理解為是班主任和政教、團隊工作者的任務。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所有的任課教師都應當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擔負著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去尋找科學的途徑,並尊重學生真正的心理需求,建立理解、信任、和諧的師生關係。
  • 捐贈防震減災科普圖書,攜手築夢安全校園
    近日,根據中國地震局統一安排,持續加大對西部地震多發區防震減災科普工作的支持,鼓勵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持續開展科普宣傳工作,中國地震局委託甘肅省地震局向我州6所省級科普示範學校捐贈1000餘冊科普圖書,攜手科普示範學校共同努力,關心和呵護中小學生健康快樂安全成長,以防震減災科學知識滋養青少年求知的心田
  • 做好心理幹預和疏導工作 為中小學生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為了貫徹落實總書記的指示精神,針對延期開學的中小學生,教育部要求中小學除了合理地安排學生學習之外,還要注重加強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中小學延期開學期間,學生主要是居家學習。這段時間,影響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四方面。
  • 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安全知識大集合!
    設立這一制度是為全面深入地推動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傷亡事故的發生率,切實做好中小學生的安全保護工作,促進他們健康成長。培養幼兒的安全自護意識應從培養其良好的常規習慣開始。習慣養成的好,終生受其益,習慣是自動化的條件反射,是指不需要反覆思考和再三選擇的「自由」而生的行為。習慣成了自然,輕鬆就在其中了。
  • 自考論文:新形勢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淺探
    自考論文:新形勢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淺探 [摘要]隨著知識經濟趨向全球化,我國市場經濟及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信息爆炸的21世紀對中小生的心理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質在我國推行素質教育的提高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800學生腦力大作戰 2020年廣州市中小學生科普知識競賽成功舉辦
    (央廣網發)央廣網廣州11月23日消息(記者鄭澍)11月22日,2020年廣州市中小學生科普知識競賽在廣東科學中心落下帷幕。來自全市的800名青少年學生現場競答科普知識,連續兩天上演了一場激烈的腦力大作戰。
  • 首屆鄂爾多斯市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月之推介周精彩回放
    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月之推介周的活動結束了,這一周為大家帶來了電視和廣播訪談節目、心理健康教育電影展播、青少年綜合服務平臺宣傳推介等活動,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吧。心理電影傳播正能量推介周期間,推出心理健康教育電影展播活動,向廣大市民和中小學生推薦了6部優秀中外心理健康教育電影,在專題網頁集中投放,本次在網絡推出的影片有解讀謙卑美德的《夏洛特的網》,因「愛」帶來奇蹟的《奇蹟男孩》、詮釋真摯友誼的《別惹螞蟻》、小人物逆襲的勵志故事《功夫熊貓》、獻給孩子的成長禮物《千與千尋》、在一段傳奇之旅中成長的
  • 心理科普 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
    中學生面臨課業、升學等各方面精神壓力,心理健康和心理疏導工作一直是困擾教育的一個重點,為了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近日,市科協在市實驗中學開展「心理科普進校園」知識講座。
  • 教育部: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教育教學計劃
    中小學是個體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完善中小學心理危機篩查機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機制,對於保障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答覆指出,教育部將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是加強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教育,強化教學體系,完善諮詢體系,加強幹預體系,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二是進一步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配齊配強專兼職工作隊伍及專家隊伍,通過專業化培養和系統化培訓,加強心理危機幹預相關技能的工作指導,提高心理健康教師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