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金牌月嫂回家鄉了,特意來我家拜訪婆婆。進門就衝我婆婆嚷嚷說:趕緊將搖籃周邊掛著的浴巾、毛巾拿開哦,寶寶醒來的時候這些東西將寶寶的視線圍的「水洩不通」,時間久了你家寶寶保證看人會是「對子眼」,意思就是鬥雞眼。其實這是婆婆的一些手位習慣問題,畢竟寶寶現在還沒那個能力抓到,大的時候我們自然會挪開的。沒想到掛在寶寶搖籃杆上的物價,還是導致寶寶出現「鬥雞眼」的主要因素。
一,寶寶的搖籃杆上不要掛東西
寶寶搖籃趕上不要掛寶寶的換洗衣服或浴巾、紙尿布腰帶之類的東東,因為1到3個月寶寶醒來的第一個視覺就是周身環境和天花板,近距離盯著這些物件時間久了,很容易出現「鬥雞眼」
二,搖籃上方玩具不要太近
寶寶在兩個月後,視力逐漸增強。寶寶對整個世界充滿了好奇感,就會盯著身邊的物件看,直到盯成對子眼都不移開視線。這個時期家人一定不要在搖籃上近距離懸掛玩具、物品等,因為寶寶視力雖然已經得到發展,但是動手能力還是非常不協調,寶寶無法自己用手抓著玩,但往往會因為好奇長時間注視,極易讓出現「鬥雞眼」。
三,可以在寶寶搖籃上方擺顏色鮮豔的玩具
我們都知道,寶寶調節眼球活動的一些肌肉還沒有發育,雙眼調節運動能力比較差,如果只擺一個玩具的話,往往會讓寶寶只注視一個,極易導致寶寶出現「鬥雞眼」。寶媽可以多擺幾件不同顏色的玩具,這樣可以緩解寶寶用眼專注。
四,經常抱著寶寶多走走
就像今天我收到的一個評論一樣,一位寶媽說:「寶寶醒來沒哭當然不要抱,磨磨唧唧那麼多像我老公的媽媽一樣聽著就煩」,可見每個人對待寶寶的方式是不同的,有很大一部分人認為,只要寶寶沒有哭,就不要抱起讓他在搖籃裡玩。如果長時間不挪動寶寶的體位和視線,寶寶就會盯著搖籃裡擺放的物件觀看,這樣也非常容易出現鬥雞眼。寶媽可以在寶寶醒著的時候,抱起寶寶走動一下或者換個環境讓他趴著玩,不僅可以培養寶寶的好奇心心理,還可以避免出現鬥雞眼。
五,調整寶寶睡姿
很多寶媽或奶奶,在好不容易哄睡寶寶之後,放到床上時,以不弄醒寶寶為前提,所以往往都是只要睡著,哪怕寶寶是側著睡的,也不去搬動寶寶的身子了,害怕寶寶「落床就醒」。而這些月份的寶寶眼部發育還不完善,尤其是眼部內的六塊肌肉,如果經常側臥因此受力,會導致發育不均衡,也會導致出現「鬥雞眼」。
當然,寶寶出現鬥雞眼其實只是一個小概率的事情,但我們寶媽卻一定要注意這些細節,別讓它們成為害你寶寶患鬥雞眼的誘因。如果發現寶寶長時間盯著一處看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糾正、引導拓寬視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