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講述中國故事、增強中國自信的通俗理論讀物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通俗理論讀物能夠在政治話語、學術話語與大眾話語之間架設一座溝通的橋梁,在講述中國故事中傳播中國聲音,進而增強人民群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知和認同。由張博穎主編、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行》,正是這樣一部講述中國故事、增強中國自信的通俗理論讀物。該書有以下三個突出特點。

  以問題為導向,釋疑解惑。該書從國際與國內、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的視角,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較為系統地解答了人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識上存在的一些困惑,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行的問題。例如,中國為什麼必須選擇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而不能走別的道路?中國是如何在改善民生中促進社會和諧的?等等。從問題切入,強調改革中出現的問題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來破解,以改革促發展,在發展中求穩定。

  以說理為主,循序漸進。該書在講述每個故事的同時,通過列舉一些數據資料以及大量學者、政要、媒體對中國發展的評論,使讀者更加全面、深刻地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例如,在講到如何正確認識中國的發展道路時,本書首先將兩個爭論擺在讀者面前,即「北京共識」有無之爭和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堅持何種主義之爭,在列舉雷默、奈斯比特、薩米爾·阿明等學者的觀點後,給出自己的答案。達到了以理服人的閱讀效果,提升了人們對中國道路認知的高度。

  語言和取材源自生活,表達符合大眾思維。本書運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將一些抽象難懂的理論深入淺出地表達出來。例如,在談到「核心價值是文化軟實力之魂」時,以「扶不扶摔倒的老人」為引子,從法律和道德層面解答了群眾困惑,並以此切入,強調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維繫社會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意義。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相關焦點

  • 權威解讀法治熱點的優秀通俗讀物——評通俗理論讀物《法治熱點...
    原標題:權威解讀法治熱點的優秀通俗讀物——評通俗理論讀物《法治熱點面對面》   捧著剛剛出版帶著墨香、中宣部理論局組織編寫的《法治熱點面對面》,作為法律職業人,我愛不釋手,欲罷不能,用了整整一天時間,一氣讀完,感到如飲甘泉,通透解渴,暢快淋漓,明目醒腦。
  • 通俗理論讀物――理論創新成果大眾化普及化的重要載體
    在第十九屆書博會上,中宣部和新聞出版總署公布了首次舉辦的優秀通俗理論讀物推薦活動的結果,有六種圖書被正式向廣大讀者推薦。這次活動以及被推薦的圖書都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黨的十七大提出,要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宣傳普及活動,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 我院三部作品入選全國「優秀通俗理論讀物出版工程」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組織實施了2020年「優秀通俗理論讀物出版工程」,經論證評選,最終確定我院陳晉同志編著的《中國道路與文化自信》、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著的《列寧畫傳》(列寧誕辰150周年紀念版)、王均偉同志編著的《信仰至上》3部作品入選重點扶持和推薦目錄。此次全國共評選出15部作品。
  • 二〇二〇年「優秀通俗理論讀物出版工程」入選作品揭曉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為充分發揮通俗理論讀物在宣傳普及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指導實踐,增強幹部群眾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國家新聞出版署組織實施了2020年「優秀通俗理論讀物出版工程」,經論證評選,最終確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攻堅克難案例
  • 《中國讀本》用地道的英語講述中國故事
    叢書以「在英語學習中品味中國文化」為主題,將中國優秀文化的傳承、傳播與英語語言學習密切結合,面向廣大海內外青少年英語學習者,實現了從國際視角講述中國故事、在英語學習中品味中國文化的設想。叢書共4輯,分別是「智慧與信仰」「文學與藝術」「科技文明」「民俗風情」(Folk customs)。每輯包括5冊單行本,共20冊,計劃於2019年至2020年分批出版,全球同步發行。
  • 《數理化通俗演義》數理化學習不再枯燥
    【作品簡介】  數理化學習真的枯燥嗎?如果你這麼認為,那麼一定是因為你沒有遇到一個使科學不枯燥的老師。《數理化通俗演義》是由著名作家梁衡編寫的。他創造性地採用中國特有的通俗文學體裁——章回小說,生動地介紹了幾千年來中外科學家、發明家探索科學真理的艱辛歷程。這是一部難得的科普佳作,極具閱讀價值。  既然知識和飯一樣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東西,學習就應該是一種樂趣。
  • 讓文化自信撐起「中國故事」脊梁
    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增強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積極主動做好對外文化交流工作,讓世界各國人民更好地感知中國、了解中國。雲山同志強調,要充分發揮我們的文化優勢,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把一個文明進步、開放包容、繁榮發展的中國展現在世界人民面前。(中國文明網)   講好「中國故事」必須從中國文化自信出發,只有良好的文化自信才能讓「中國故事」的內容和結構熠熠生輝。
  • 一部講述中國家庭的美劇,為何在中國卻很冷門?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講述中國家庭的故事的美劇。美劇題材雖多樣,劇集中也儘量做到人種平衡,但真正以亞裔為主角,甚至以中國人為主角,並且講述中國家庭的故事的美劇,僅此一部。它就是《初來乍到》。這是一部情景喜劇,2015年在美國廣告公司(ABC)首播第一季。該劇改編自華裔美國廚師黃頤銘(Eddie Huang)的回憶錄《初來乍到:回憶錄》(Fresh Off the Boat: A Memoir),主要描述上世紀九十年代一個來自臺灣的家庭從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唐人街到美國佛羅裡達州奧蘭多定居的故事。
  • 如何寫一部通俗可信的中國史,聽聽歷史學者怎麼說
    叢書立體封            出版社介紹這套叢書時,總結說,這是新時期中國學者撰寫的可信的通俗版中國歷史,其突出特點有三:可信性、通俗性和新穎性。就此,李學勤說,「通俗化」並不意味著降低學術水準,相反對作者的要求更高,絕不是輕易就能做到的。
  • 浙商大研究生思政課堂:用英語視頻講述中國抗疫的感人故事
    「這也是我們思政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的一份課堂作業,老師策劃開展了『以專業為基,講好抗疫的中國故事』主題的時政評論和『海外看中國』的課堂展示環節,從多個視角講述抗疫的中國故事,傳遞中國好聲音。」  劉露雅是英語筆譯專業研一學生,她說,現在正是需要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的時刻,面對疫情,中國政府採取了切實有效的防控措施。
  • 海南日報數字報-這個時代該怎樣講述中國故事?
    於是,如何講述中國故事,表述中國經驗,正在成為文學藝術界普遍關心而又深感焦慮的核心命題。  如何講述中國故事?表達中國經驗?普遍的中國經驗又和中國內部多元一體的文明形態是什麼關係?中國經驗又和複雜的地方經驗是什麼關係?該如何表述中國與世界的關係?如何在藝術形式上利用民族傳統與外來資源,並創造一種為當代人所喜聞樂見的新形式?這些都是當前的主旋律文藝創作必須面對的難題。
  • 《雪人奇緣》:講述中國自己的故事
    《雪人奇緣》:講述中國自己的故事 Erma馮 2019-10-01 13:41 來源:澎湃新聞
  • 一部完整厚重的中國兒童文學史
    《中國兒童文學史》,王泉根 著,新蕾出版社文 | 束沛德《中國兒童文學史》的作者王泉根是一位視野開闊、學養豐厚的學者,這本書是一部卷帙浩繁、內涵豐富、富有學術底蘊和史料價值的專著。王泉根專心致志從事兒童文學理論研究、批評、教學已近40個春秋。
  • 祈年文潭:農民曳步舞就是一部「中國故事」
    隨著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中國文化「走出去」成為熱門話題。文化是一種軟實力,是心靈與心靈的呼應和交流,其推廣和傳播都要考慮受眾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審美偏好。遴選出海外受眾廣為歡迎的文化內容,以海外受眾喜聞樂見的表現形式推介傳播,文化「走出去」才能事半功倍。在這方面,範得多和彭小英的曳步舞不乏啟示。海外受眾喜歡哪些文化呢?
  • 中國原創英語分級讀物《Tales of China 中國好故事》正式發布
    摘要:用地道生動的有聲故事提升讀者英語閱讀和聽說能力,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2019年8月25日,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英文分級讀物《Tales of China 中國好故事》在上海發布。
  • 「中國好故事」用地道英語向世界講述中國
    圖說:分享「中國故事」華東師大出版社供圖新民晚報訊 (首席記者 王蔚)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愛樂奇共同開發的《中國好故事Tales of China》新書面世。優美的中國故事也是溝通中國和世界的橋梁。《功夫熊貓》《花木蘭》這樣的中國故事,經過好萊塢的重新演繹,不僅受到歐美觀眾的青睞,也讓中國觀眾感到似曾相識又驚豔新奇——原來,中國故事也可以講得這麼世界。愛樂奇執行副總載兼董事唐威廉談道,現在中國孩子都有學習英語的需求,但現在國內很多學習材料內容都脫離了中國文化的土壤,這並不利於孩子學習並理解英語。
  • 一部淬鍊共產黨人初心使命的寶貴教材——評《南梁紅色故事》
    《南梁紅色故事》講述了陝甘革命根據地創建發展形成過程中的46個紅色故事,生動反映了以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勳為代表的共產黨人,使命在肩,初心如炬,領導陝甘地區黨政軍民,為創建陝甘邊革命根據地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巨大犧牲,充分彰顯了他們身上特有的堅守信念、忠誠擔當、人民至上、革命到底的崇高品質和偉大精神,用生動感人的故事詮釋了他們是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光輝典範和傑出代表,讀後心裡充滿了敬仰和感動,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開展黨的初心使命教育的寶貴教材
  • 用青春視角解讀時代之問 大型通俗理論電視節目《改革開放 關鍵一...
    北京商報訊  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由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廣播電視臺聯合出品,北京衛視《檔案》欄目承制的大型通俗理論電視節目《改革開放 關鍵一招》已於12月10日22:30登陸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
  • 【三葉草主題書單】孩子們讀的中國歷史故事書
    這些故事裡既有人物又有事件;既有金戈鐵馬、波瀾壯闊的戰爭大場面,也有綿裡藏針、鬥智鬥勇的小細節,方方面面,把這段歷史中,少年兒童應該了解知道的人物和事件,都囊括在裡面。讀者通過這些故事,就能了解這段歷史的基本概貌,激起他們想進一步了解和學習中國歷史的願望。正像一位網友說的那樣,許多人就是通過讀林漢達的這本書,才喜歡上歷史,甚至選擇學習歷史專業的。
  • 中國原創圖畫書《鄂溫克的駝鹿》講述人與自然的故事
    新華網北京7月2日電(記者史競男、王志豔)「這是一個關於我國北方少數民族——鄂溫克族的故事,整個故事的基調沉穩、厚重、悠遠,不是那麼色彩絢麗,卻正是我期待的。作為一名圖畫書畫者,我一直在等這樣一個故事,我等了很久。」我國首位入選國際兒童讀物聯盟(IBBY)榮譽名單的圖畫書畫家九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