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權威解讀法治熱點的優秀通俗讀物——評通俗理論讀物《法治熱點面對面》
捧著剛剛出版帶著墨香、中宣部理論局組織編寫的《法治熱點面對面》,作為法律職業人,我愛不釋手,欲罷不能,用了整整一天時間,一氣讀完,感到如飲甘泉,通透解渴,暢快淋漓,明目醒腦。本書既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的優秀學習輔導材料,又是一本不可多得,集思想性、理論性、實踐性、可讀性於一身的權威理論讀物;既是幹部群眾、青年學生進行理論學習和開展形勢政策教育的生動教材,又是一本很有收藏價值的必備案頭書。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行了頂層設計、戰略部署,是指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綱領性文件。如何使全會精神深入人心,凝聚全黨全社會的力量投身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偉大實踐,亟須一本權威與通俗兼備、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讀物,而《法治熱點面對面》的問世正當其時。
讀物體現了以下幾個方面的鮮明特點:
一是把握主線,統籌協調。作為通俗理論讀物,最為核心的是把握正確導向,在多元中立主導,推進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大眾化,引領思想,指導實踐。全會《決定》與時俱進地提出了在法治建設方面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舉措。讀物緊扣《決定》的主要內容和精神實質,圍繞廣大讀者在學習領會全會《決定》關注的熱點問題,聚焦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性質、方向、總目標、基本原則、工作格局、戰略重點、重要舉措和體制機制創新等涉及法治建設的根本性、方向性問題,突出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這條主線和核心,統籌兼顧,梳理出十個方面的重大問題,展開解讀和闡釋,涵蓋決定的主要內容,形成了一個系統完整、有著內在嚴密邏輯聯繫的法治熱點問題理論輔導體系。
二是權威導讀,精準輔導。參加讀物編寫和修改的都是法學理論功底紮實、熟悉我國國情和法治實踐的法治部門工作者和知名專家學者,不少參與過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文件的起草,對《決定》精神有著深刻的理解和準確的把握。在學深悟透、掌握大量第一手資料、進行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所有問題的解讀都忠實於全會《決定》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法治建設系列重要講話的精神,融會貫通,抽絲剝繭,條分縷析,立論正確,說理嚴謹,旁徵博引,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和信服力,使讀物具有權威性和精準性。例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既是貫穿《決定》全篇的一條紅線,又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統攬全局、牽引各方的總抓手,讀物對其內涵從奠定了法治建設大廈的三大基石,構築了五大支柱,設計了施工方案,描繪了效果圖等四個方面進行解讀,既鮮明準確又生動形象,使廣大讀者對此有了深刻透徹的認知。
三是撥開迷霧,正本清源。法治是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但是世界範圍內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適法治模式。法治領域有一些似是而非、具有迷惑性的說法。例如,有人提出「黨大」還是「法大」的問題,讀物分析了產生這種認識的根源,又雄辯證明這其實是一個別有用心的偽命題。又如,我們強調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首先是依憲執政,有人提出了所謂「憲政」問題。讀物對此理直氣壯地從理論、實踐上廓清了兩者的根本區別,澄清了模糊認識,使廣大讀者對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更加清醒、更加堅定、更加自信。
四是深入淺出,生動樸實。法治方面的問題專業性強,理論著作容易艱深、枯燥。讀物撩開法治著作莫測高深的神秘面紗,一以貫之地承襲「理論熱點面對面」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風格,圍繞著為什麼、是什麼、怎麼做,從標題的提煉、內容體系的安排,到語言的運用都獨具匠心,摒棄居高臨下的說教,拉近書本與讀者之間的心理距離,用群眾熟悉、喜聞樂見的方式,聯繫法治建設的生動實踐和改革進程,把複雜、深奧的法治問題大眾化,講述「法治中國夢」,娓娓道來,具有很強的親和力,不同背景、不同職業的讀者都能夠從中獲得教益,真可謂雅俗共賞,具有極強的可讀性。
五是圖文並茂,豐富多彩。讀物除了精彩的文字論述外,還有豐富的插圖、問與答小貼士、形象直觀的表格、微評、重要連結、權威聲音等多種欄目,形式活潑,相得益彰,渾然一體,立體地闡釋了主題,信息量大,背景知識豐富,滿足了讀者延伸閱讀的需求。
(作者為中央紀委駐最高人民檢察院紀檢組副組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委員、監察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