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7 1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點擊方志河北關注我們
了解河北省情
中國通俗文藝發展的推動者
愛國作家 方白
1954年,時任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的方白編輯出版了杜鵬程所著的紅色經典《保衛延安》。
方白(1903—1980),原名王國恩,字澤民,涿鹿縣人。出生於小手工業者家庭。1918年,考入直隸省立第五師範,畢業後到師範附小當教員。後在河南、張家口、涿鹿等地任教。1934年,為普及文化知識,使一般人學會寫信,他寫作出版了《三兄弟尺牘》。1935年,全家移居定縣,參加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的平民教育實驗工作。他編寫短期小學課本,修訂《平民千字課》,同時編寫了不少文化普及小冊子。
1937年,離開定縣,到綏遠參加「河北移民協會」的工作,創辦學校,編寫教材。稍後,到歸綏「通俗讀物編刊社」工作。這期間,參加編寫了一些小冊子,如《緩遠抗戰》《大戰平型關》《抗戰歌謠》《百靈廟大戰》《抗戰讀本》等,宣傳抗戰,鼓舞士氣,受到抗日軍民的歡迎。
1938年初,「編刊社」遷到武漢,繼續編輯宣傳抗戰的通俗讀物。他自己寫作了幾十冊,如《飛將軍空中大戰》,用韻文記敘了蘇聯志願空軍和日機大戰的情景,平實、生動,受到國人稱讚。1939年,撰寫《通俗文藝技巧談》,首次使用「方白」筆名。後到四川繼續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並繼續寫作通俗抗戰作品。
抗戰勝利後,他到漢口參加《武漢時報》的編輯工作,寫社論、雜文,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獨載和反人民的本質。1947年,為躲避國民黨的迫害,經南京抵上海,做教員,當編輯,編寫了普及自然科學知識的書籍《人和水》,撰寫、出版了專著《民眾讀物研究》。該書是方白十餘年研究通俗文藝的理論與寫作經驗和技巧的匯集,在中國通俗文藝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新中國成立後,方白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從事編輯工作。在任現代文學編輯部一編室主任期間,組織重印了一批30年代優秀作家的作品。他選取「五四」作家24人,每人編選集一冊,成為一套叢書,名《新文學選集》,於1951年出版。其中包括冰心、老舍、曹禺、歐陽予倩、臧克家、艾青等人的作品。1957年,又出版了沈從文、廢名、豐子愷、戴望舒、劉天白的作品。負責編輯、出版的新書著名的有:《保衛延安》《林海雪原》《紅色的安源》等。此外,他還創作不少新作品,如《鄭成功》《鄭成功收復臺灣》《中山狼》等。
「文化大革命」期間,因編輯、出版30年代作家的著作及編輯《保衛延安》《紅色的安源》等宣傳彭德懷、劉少奇革命功績的書籍而慘遭迫害。1980年去世,終年77歲。
在看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