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看 務實辦》編寫出版座談會發言摘編
加強改進黨報理論宣傳 深化社會熱點問題引導
人民日報社總編輯 吳恆權
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在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前,中宣部召開這次座談會,集中研討加強社會熱點難點的引導工作,加強通俗理論讀物編寫出版,非常及時、非常必要。這對於更好地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宣傳普及,進一步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我國正處於改革發展的攻堅階段,正經歷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改革越是深化,觸及的矛盾越是增多;變革越是深刻,社會熱點難點問題越是凸顯。從2003年開始,中宣部連續推出「理論熱點面對面」系列通俗理論讀物,針對社會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淺出的闡釋和回答,產生了廣泛影響。剛剛推出的《辯證看 務實辦》,既延續了以往的基本風格,又突出強調了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論,實現了內容和方法的創新突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精品力作,對於深化理論武裝、做好理論宣傳,必將起到重要的指導和示範作用。
日益深刻的社會變革,理論武裝的不斷深入,對黨報理論宣傳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來,人民日報社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領導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宣部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在加強和改進黨報理論宣傳、深化社會熱點問題引導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理論宣傳的覆蓋面、傳播力、影響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在此,結合工作實際,談幾點認識:
把握正確方向,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上著力。做好新形勢下的黨報理論宣傳工作,最根本、最核心的就是要牢牢把握正確方向,緊緊圍繞中心,自覺服務大局,在大局中找準定位、明確方向、展示價值,這樣才能更富凝聚力、創造力、戰鬥力。當前,加強和改進黨報理論宣傳,引導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必須緊緊抓住舉什麼旗、走什麼路、朝什麼目標前進這個根本問題,深入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特別是科學發展觀,不斷增強人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道路、理論體系、制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必須堅決貫徹中央決策部署,深刻分析當今世界的形勢、國內發展的趨勢、社會思想變化的態勢,努力把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體現到日常工作中。必須緊緊圍繞重大理論、重大問題、重大部署、重大節點開展宣傳報導,發出權威聲音,確立思想主導,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貼近群眾需求,在回應熱點、解疑釋惑上著力。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讓群眾認清自己的根本利益,並且團結起來為之奮鬥。理論宣傳工作肩負著宣傳群眾、引導群眾的重要責任,必須深刻理解和自覺運用黨的科學理論,站在群眾立場看問題,著眼群眾需求講道理,把握群眾的思想脈搏,了解群眾的所憂所樂,找準理論和群眾的「共鳴點」,做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黨報理論宣傳一定要緊密聯繫幹部群眾的思想實際,特別是針對當前人們普遍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依託「任理軒」、「大家論道」、「本周話題」、「熱點追蹤」、「前沿關注」、「思想縱橫」、「學者論學問」、「群眾抒群言」等品牌欄目,組織撰寫和刊發系列文章,切實做到始終貼近群眾需求,有效回應社會熱點,在服務群眾、滿足群眾中更好地體現科學理論的價值。
掌握科學方法,在增進共識、匯聚力量上著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無論幫助人們形成正確的認識,還是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都要求我們努力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既講清「怎麼看」,也明確「怎麼辦」。講清「怎麼看」,就是堅持用唯物辯證的方法認識問題,做到理性地看、全面地看、發展地看,不斷增進改革發展的共識,為有效解決問題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明確「怎麼辦」,就是指路子、開方子,堅持用科學務實的方法解決問題,把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工作進展完整準確地呈現在人們面前。黨報理論宣傳一定要努力全面、準確、深入地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把政策解讀作為一項重要工作,著力講清楚其深刻背景、重大意義、豐富內涵,努力推動中央決策部署更好地貫徹落實。一定要充分反映各地各部門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的新舉措,在著力改善民生、解決熱點難點問題方面的新做法,引導廣大幹部群眾不僅明確「怎麼看」、而且明確「怎麼辦」,提振幹部群眾創造幸福美好生活的信心,匯聚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強大合力。
創新表達形式,在講求藝術、豐富載體上著力。運用群眾語言和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是增強理論宣傳實效性、提高社會熱點引導水平的關鍵所在。這就要求我們走進生活、貼近群眾,熟悉群眾生活、學習群眾語言,不斷提高將「官方話語」轉換成「群眾語言」的能力,提高將「基本原理」轉換成「常識道理」的能力,實現思想性和通俗性、說理性和生動性的有機統一;這就要求我們不斷鞏固老陣地、發展新平臺,積極探索運用網際網路、手機等現代傳播手段,主動掌握網絡理論話語權,努力使理論宣傳滲透到社會生活各個方面,不斷擴大覆蓋面、增強影響力。一定要把大力改進文風、增強有效傳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開設一系列貼近基層的版面和欄目,充分反映來自群眾的聲音、來自實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