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長教育中,試問有幾個家長有跟孩子說過「我不要你了」,或者孩子的成績一下子退步很多,家長的自然反應就是對孩子一頓的數落,而不是對孩子關心和鼓勵孩子以後可以做得更好。
這些看似隨意的話,對於父母來說僅僅只是隨口說出,他們不認為自己說這樣的話有什麼問題,如果孩子會往心裡去,可能父母還會覺得孩子太矯情了。其實這樣的話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種情感綁架,對於孩子的成長是有著陰影似的存在,這樣的話其實是對孩子,形成一種威逼的作用。
案例:
牛女士對於孩子的教育上,一直都是以恐嚇的方式來教育,比如孩子不聽話總是搗蛋,就會對孩子說,「你再不聽話,我就把你送人。」每一次孩子聽到這樣的話之後,內心形成一種恐懼而逼著自己要聽話,短期內會導致孩子很聽話,可是過後就會造成孩子更加叛逆。
其實牛女士並沒有想過,她一直的教育方式都是在情感綁架,認為孩子是自己所生,有權利對孩子實行怎樣的教育,都是理所當然的。對於孩子情感綁架,其實危害真的很大,或者會讓孩子變得自卑敏感。
父母應該怎樣擺脫對孩子的情感勒索?
孩子的成長更多是他們自己的事情,家長不應該時刻去管束孩子,幫助孩子去決定這件事情,而是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決定,畢竟他們的人生好應該任由他們自己去做選擇,家長對孩子某一件事情的決策,往往都是比較主觀的。
然而對於孩子的內心,他們也許會變得簡單一點,只要自己喜歡就可以了,孩子的成長其實更多應該是在開心的氛圍中成長,而不是考慮太多,在時間的推移中,變化的事情太大了,孩子應該珍惜自己的年少時光,好好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不是待在父母的情感勒索氛圍下成長,這樣的人生是沒有意義的。
如果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過於嚴謹,孩子肯定會表現得不太快樂,家長應該及時發現並問及原因,找到原因跟孩子再進行溝通交流,家長只有在了解孩子內心才可以進行更深入地引導,從源頭上教育孩子,讓孩子在以後的路上可以走得更好。
孩子喜歡的事情,家長應該去鼓勵和支持孩子,而不是以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認為這件事對於成長沒有關聯,可是孩子快樂和喜歡就行了,家長真的不能干涉太多,只用自己的角度想問題,永遠只是停留在父母身上,而不是為孩子,真正地愛孩子。
很多時候,父母都會打著愛孩子的名義去傷害孩子,相信這是很多父母都會犯的同一種錯誤,家長應該跟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找到一個更好的相處方式,而不是喜歡欺壓孩子,用威信來賦予的孩子服從效果。孩子是家長的延續,應該用正確的愛來教育還是,而不是用束縛來管教孩子,讓孩子活在一個不快樂的環境下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