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計劃醫務心理支持項目已經正式啟動一個月,在此期間,我們針對上百名醫務人員開展了一對一的心理疏導工作。我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醫務人員談到自己個人情況的時候,通常保持&34;的狀態,然而當談起&34;的時候,往往卻是滔滔不絕。
6月29日晚&34;負責人,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教練首席專家史佔彪教授空降&34;今日頭條直播間,親自就&34;展開討論。在經歷過抗擊疫情的&34;之後,作為家長的醫務人員們,如何陪伴好孩子們面對這場人生中重要的&34;呢?史教授對於醫務人員該如何與孩子溝通對話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史佔彪教授直播現場畫面
對話就是一個想法邀請另外一個想法,生成新的想法。對話的方式給予孩子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引發孩子的思考和探索,並形成自我反思和檢查,讓孩子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
關注孩子的需求比總給孩子提要求更重要。我們放下孩子考試考得不太好這點事兒,而是關注這個人,怎麼想怎麼看,當我們的孩子有經驗了,有思路了,有想法了,有信心了,一切都不是問題。我們要和孩子站在一起。
父母跟孩子說話,不要自以為是,好為人師,習以為常,理所當然。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自己解決問題的專家。讓孩子自己有想法,當他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就會有自己的做法,當他有了自己的做法,他就會有自己的活法。最後,他就活成了他最好的自己。
有些父母很認真,用心用情用力想為孩子搞定擺平一切,結果一輩子都放不下。弄得孩子委屈了,憋屈了。長大了,唯唯諾諾。所以我們要想辦法讓孩子自己有想法,孩子有想法比我們的想法更重要,他有了自己的想法,他才會主動積極的去做。
在我們的安心計劃醫務心理支持項目中,遇到過很多有關親子矛盾,家庭關係的話題,這裡我簡單的分享一下:
由於疫情的原因,孩子無法去學校上課,只能在家裡面聽課,空中課堂,學習效果確實受到一定的影響。作為父母的醫務人員,長期不在孩子的身邊,本來照顧就少,心懷愧疚。一下子回來了,肯定是要非常認真地關心孩子學習狀態的。有些家長要求孩子必須把房門打開著,甚至還有在孩子的房間裡裝攝像頭的。或者在門口溜達,隨時準備衝進房間,看到孩子玩手機,把它往地上一砸,這樣的父母很多。
基本上,這種方法一定會把孩子搞憤怒。其實,當父母把孩子的手機踩在地上的時候,孩子已經把你的整個人踩在地下,踩不了你這個人,那也是把你父母的形象踩在了地上,因為你不懂孩子。
那麼,該怎麼辦呢?
這種情況下,假如我是你,我可能會問孩子這麼幾個問題。
(父母)&34;
總有一些做的滿意的,比如:
(孩子)&34;
(父母) &34;
他就說:
(孩子)&34;
(父母)&34;
孩子就說:&34;。
(父母)&34;
他已經做到了,你問都不問,不聞不問,人家說我做了也白做,乾脆就不做了。
假如這個時候家長說:&34;
那後現代的方式就是說:&34;
那這個時候孩子就會說:&34;
所以我們一定要肯定對方已經做到的,認可對方已經做的,這是他的資源,當一個人被肯定、被認可、被欣賞、被讚嘆、被鼓勵、被支持,那就像植物得到陽光一樣,就能光合作用,就能生長,就像種子一樣,就能夠生根發芽,他那個內在的力量就能帶出來,所以肯定很重要。
總結一下:主要有這七個問題:
· 做的滿意的地方是什麼?
· 印象深刻的是什麼?
· 已經做到的是什麼?
· 想跟別人分享的經驗是什麼?
· 別人要給他出出主意,給他提的建議是什麼?
· 他自己想做得更好的是什麼?
· 需要父母支持的是什麼?
談話中不斷的重現、強調孩子已經做到的。當然有父母說,這個他已經做到的那是應該的,這樣說話你就不會談心談話了,真正的談心談話一定要慎重,一定要營造一種氛圍、提供一份支持,我們稱之為對話的氛圍,合作的氛圍,引導的氛圍,啟發的氛圍。
第三個例子,比如孩子有點偏科,某些科學得很好,數理化學得很好,英語不愛背單詞,不愛背課文,那我會問他幾個問題:
(父母)&34;
孩子會告訴你:
(孩子)&34;
作為父母,聽到孩子這個學習英語的方法,滿意度只打了六分,父母是不高興的,父母是很遺憾的,因為它比十分少了四分,父母會問他:
(父母)&34;
孩子會說:
(孩子)&34;
你看看,這個六分之所以不是五分,不是三分,不是兩分,一定有他重要的理由,這個六分是怎麼來的?不要老問六分比十分差四分,而要問孩子,那個六分怎麼來的?
要問:
(父母)&34;
(孩子)&34;
多寶貴啊,孩子是明白的!
那好,
(父母)&34;
他說:
(孩子)&34;。
(父母)&34;
(孩子)&34;
(父母)&34;
他說:
(孩子)&34;
關鍵是他說:
&34;
父母)&34;
他說:
&34;
你看這都是寶貴的方法呀,也就是說第二點興趣很重要,他始終保持對英語的一種難得的寶貴的興趣,當然是因為喜歡老師喜歡英語。
(父母)&34;
(孩子)&34;
你看看共識很重要,興趣很重要,然後做作業很重要,這就是八分的他和六分的他有很多不同,當我們看到六分他沒有放棄英語,八分的那三個要點。
那我們再問:
&34;
孩子說:
&34;
那孩子又在思考了,大家覺得史老師這個方法也沒什麼難的,就是孩子陪著孩子去想唄,孩子有想像力,孩子有創造力,孩子是有動力,問題是你要學會陪,要陪得到位,要一個想法邀請另一個想法生成新的想法。
(父母)&34;
(孩子)&34;
體會一下,當孩子特別清晰了,自己6分不要放棄,8分保持濃厚的興趣,多做點題,投入時間和精力,看到自己9分的狀態高度重視,說著說著慢慢就清楚了。
(父母)&34;
孩子說:
&34;
現在孩子就覺得,通過這個父母的一個陪伴、一個思考、一個探索,對他學習,並沒有難處,我以前也學得很好。
(父母)&34;
(孩子)&34;
那我們還可以問一句:
(父母)&34;
孩子就嘿嘿一笑,告訴你:
&34;
那就是孩子的想法,當然,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我是打個比方。這就是說,激活孩子的想法,從他的6分,8分,9分,還要展望未來,假如你真的實現了考得更好,一定做成了什麼?一定會做什麼?一定是做了些什麼?你看孩子的思考。所以這裡面大家意識到了嗎?對話、合作、共渡沒那麼難,但是這個背後啊,還是有些理念的。
總結一下,如果孩子有點偏科,父母可以做點什麼?
· 對於自己的英語課程複習的方式方法,滿意程度是多少?
· 打這個分數的重要理由是什麼?
· 班上那些做得不錯的,他複習課程的方式方法,你可以給他打幾分?
· 可以向他學習和借鑑的是什麼?
· 班主任或者英語老師對你特別關心,了解你的情況,會對於你的英語複習提點什麼建議?
· 通過你的努力和模仿,參考,你可以讓自己在半個月內拿到多少分?
· 你覺得自己可以嘗試的方向和思路是什麼?
· 假如考試下來,有一種可能發生了,你的英語成績是發揮最好的一個科目,真有那麼一天的話,你一定做了些什麼,才得以真正實現了這種可能?
主講人:史佔彪教授--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教練首席專家、中國心理學會-中科院心理所抗擊疫情安心行動秘書長、原北川心理援助工作站站長 、玉樹心理援助工作站站長
祝福所有的考生考試順利,活出一個最閃亮的自己!我們也期待著在7月份的直播中與您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