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河南省教育廳網站消息,根據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民委、科技部和財政部聯合下發的《2014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調研實施方案》(教體藝〔2014〕2號)的要求,河南省教育廳、省體育局、省衛生廳、省民委、省科技廳和省財政廳共同制定下發了《2014年河南省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調研實施方案》(教體衛藝[2014]167號),並於2014年9~11月對河南省學生體質健康狀況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查研究。
本次調研延用1985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製度建立以來的抽樣原則,即根據河南省各省轄市經濟發展水平確定好、中、差三片(「片」即地市),然後按照分層隨機整群抽樣調查方法,優先確定調研點校,再以年級分層,以教學班為單位隨機整群抽樣構成調研樣本。調研地區和調研學校均與前幾次調研保持基本一致。
本次調研共對河南省鄭州等10個省轄市96所大中小學的51077名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進行了檢測。檢測項目包括身體形態、生理機能、身體素質、常見病患病狀況、內外科檢查等方面;同時對小學4年級以上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膳食、睡眠、課外體育鍛鍊、課業負擔等;對初、高中學生進行了心理健康狀況調查。這是繼1985、1991、1995、2000、2005和2010年河南省學生體質健康調研工作以來,又一次在全省範圍內開展的大規模學生體質健康綜合性、多學科的調查研究工作。本次調研不僅獲得了2014年河南省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基礎資料,也獲得了1985年至2014年河南省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動態資料,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和國務院《全民健身條例》,提高廣大兒童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水平,為制定河南省「十三五」期間教育及學校體育衛生發展戰略規劃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現將調研結果通報如下:
一、「十二五」期間,河南省學生的體質健康總體水平有所提高
(一)形態指標發育水平持續增長
身高、體重、胸圍是反映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狀況的主要指標,也是評價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水平最常用的指標。2010-2014年期間河南省城鄉男女7~22歲各年齡組學生身高、體重、胸圍三項主要指標的平均值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城市學生身高提高幅度較明顯(男生平均提高0.48cm、女生平均提高0.39cm),女生體重提高幅度較明顯(城市女生平均提高1.14kg、鄉村女生平均提高0.93kg),男生胸圍提高幅度較明顯(城市男生平均提高2.06cm、鄉村男生平均提高1.98cm)。與2005-2010年期間相比,河南省兒童青少年身體形態總體發育水平呈增長趨勢。
2014年男女學生形態指標的城鄉差異仍然存在。除22歲城市男生胸圍均值比鄉村男生小0.4cm外,男生其他各年齡組無論身高、體重、胸圍均值均是城市大於鄉村。其中13歲和14歲差異相對較明顯,13歲城市男生平均身高比鄉村男生高5.0cm,體重比鄉村男生重6.7kg,胸圍比鄉村男生大4.4cm。女生身高、體重、胸圍城鄉差異明顯,除22歲城市女生體重均值比鄉村女生小0.3kg外,其他各年齡組均為城市大於鄉村,其中11歲年齡組相差最明顯。11歲城市女生平均身高比鄉村女生高4.2cm,體重比鄉村女生重4.5kg,胸圍比鄉村女生大3.3cm。19-21歲年齡組學生的城鄉差異仍然存在,如男生身高的城鄉差別平均為1.28釐米,女生身高的城鄉差別平均為1.5釐米,男女學生身高城鄉差別2014年較2010年(男生平均為1.15釐米,女生平均為1.0釐米)有所增大。
身高突增開始年齡城鄉男生均為10~11歲,女生均為9~10歲;胸圍發育高峰年齡城市男生為10~11歲,鄉村男生為11~12歲,城鄉女生均為10~11歲,男生胸圍發育高峰年齡城市早於鄉村。
(二)呼吸機能上升幅度明顯,心血管機能發育水平有所提高 肺活量是反映呼吸機能的基本指標,與2010年相比,2014年河南省城鄉男女學生各年齡組的肺活量值呈普遍上升趨勢。城市男生各年齡組肺活量平均上升353.8ml,最大上升729.6ml;城市女生各年齡組平均上升292.5ml,上升幅度為15.2%,最大上升493.5ml。鄉村男、女生2014年與2010年相比也呈上升趨勢,平均上升202.1ml、172.6ml,鄉村男生最大上升456.0ml,鄉村女生最大上升373.9ml。總體而言,2014年河南省學生肺活量水平較2010年有明顯上升,女生肺活量水平上升幅度較大,無論城市女生還是鄉村女生肺活量上升幅度均達9%以上。
與2010年相比,2014年河南省城鄉男女學生7~22歲各年齡組脈搏均值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提示河南省7~22歲學生心血管機能發育水平有所提高。城市男生各年齡組脈搏平均下降3.8次/分,最大(22歲組)下降12.1次/分;城市女生各年齡組平均下降4.6次/分,最大(22歲組)下降12.5次/分。鄉村男、女生2014年與2010年相比也呈下降趨勢,平均下降4.2次/分、4.9次/分,鄉村男生最大(22歲組)下降11.2次/分,鄉村女生最大(22歲組)下降9.5次/分。
(三)中小學生身體素質指標水平有升有降
身體素質是衡量體質狀況的重要標誌,是人體在完成動作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機能能力。與2010年相比,河南省中小學生身體素質各項指標的測試水平有升有降,下滑趨勢有所減緩。
1、速度素質(50米跑)。與2010年相比,2014年河南省城鄉各年齡組學生50米跑水平有升有降,整體有所提高,但變化幅度很小。7~12歲城市男、女生水平分別平均下降了0.07秒、0.05秒;鄉村男生水平無明顯變化、女生水平平均提高了0.03秒。13~18歲城市男生水平平均下降了0.04秒、女生水平平均提高了0.03秒;鄉村男生水平平均提高了0.03秒,女生水平平均下降了0.05秒。
2、力量素質
(1)握力。與2010年相比,2014年河南省各年齡組學生力量素質整體水平有所提高,13~18歲提高幅度大於7~12歲。7~12歲城市男、女生水平分別平均提高了0.67千克、0.97千克;鄉村男、女生水平分別平均提高了0.58千克、0.98千克;13~18歲城市男、女生水平分別提高了1.28千克、1.25千克;鄉村男、女生水平分別提高了2.35千克、1.25千克。
(2)立定跳遠。與2010年相比,2014年河南省各年齡組學生立定跳遠成績大多數年齡組呈下降趨勢,其中7~12歲下降幅度較大。7~12歲城市男、女生分別下降了2.38釐米、2.52釐米;鄉村男、女生分別下降了2.33釐米、2.48釐米。13~18歲城市男生平均下降了0.55釐米,女生平均提高了1.55釐米;鄉村男、女生分別提高了0.32釐米、1.92釐米。
(3)男生斜身引體和引體向上,女生仰臥起坐。與2010年相比,2014年河南省男生各年齡組除鄉村10歲、11歲組有小幅下降外,其他年齡組均有所提高,但升幅不大。7~12歲城、鄉男生斜身引體分別提高了4.63次、1.42次;13~18歲引體向上城市男生平均提高0.25次、鄉村男生平均下降0.15次。仰臥起坐7~12歲城、鄉女生分別提高了3.33次、1.48次;13~18歲城、鄉女生分別提高了2.03次、2.97次。
3、耐力素質(50米×8往返跑、800米跑、1000米跑)。與2010年相比,2014年河南省除小學階段農村學生水平有所提高外,其他年齡段學生呈下降趨勢。如7~12歲50米×8往返跑,城市男、女生分別下降了3.28秒、3.40秒;鄉村男、女生分別提高了0.30秒、0.63秒。13~18歲1000米跑、800米跑,城市男、女生分別下降了2.58秒、0.03秒;鄉村男、女生分別下降了5.73秒、3.35秒。
4、柔韌素質(坐位體前屈)。與2010年相比,2014年河南省各年齡組學生柔韌素質男生整體水平下降,女生除城市7~12歲外,其他年齡組學生整體水平均有所提高。如7~12歲城市男、女生分別下降了1.07釐米、0.67釐米,鄉村男生平均下降0.12釐米,女生平均提高0.65釐米;13~18歲城市男生平均下降了0.53釐米、女生平均提高了0.50釐米;鄉村男生平均下降了0.15釐米、女生平均提高了1.22釐米。 (四)大學生身體素質各項指標降多升少且下降明顯
2014年,河南省19~22歲大學生身體素質各項測試指標與2010年相比,除速度、男生握力、女生仰臥起坐水平有所提高外,其他身體素質呈整體下降趨勢。
50米跑城、鄉男生平均提高0.1秒,城、鄉女生分別下降了0.3秒、0.2秒;握力城、鄉男生分別提高0.2千克、1.7千克,城、鄉女生分別下降了0.8千克、1.6千克;立定跳遠城男、城女、鄉男、鄉女分別下降了4.1釐米、2.4釐米、2.5釐米、1.9釐米;引體向上城、鄉男生分別下降了2.3次、1.8次,仰臥起坐城、鄉女生分別提高了1.6次、0.1次;1000米跑城、鄉男生水平分別下降了23.2秒、7.8秒,800米跑城、鄉女生分別下降了16.3秒、13.6秒;坐位體前屈城男、城女、鄉男、鄉女分別下降了3.7釐米、0.8釐米、1.8釐米、0.7釐米。
(五)學生常見病患病結構有所變化
1、視力不良率仍在增長,但增幅放緩,高中生視力不良患病率基本得到控制。2014年,河南省7~22歲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為56.09%,較2010年上升了2.61個百分點,上漲幅度為4.88%,漲幅較「十一五」期間(2005-2010年)的5.86%有所下降。城市學生視力不良率為62.72%,較2010年上升了1.72個百分點;農村學生為49.48%,較2010年上升了3.52個百分點。農村學生視力不良率上漲幅高於城市。分學段統計,2014年河南省小學生視力不良率為37.27%,比2010年提高了3.63個百分點;初中學生視力不良率為66.33%,比2010年提高了3.93個百分點;高中學生視力不良率為77.48%,與2010年持平;大學生視力不良率為93.44%,與2010年相比上升了6.26個百分點。由此可見,「十二五」期間,河南省小學、初中和大學學生視力不良率仍增長趨勢,但上漲幅度較「十一五」期間有所減小,高中學生視力不良率基本得到控制。
在視力不良患者中,重度視力不良所佔比例為59.19%,中度視力不良為29.99%,輕度視力不良為10.82%,與2010年相比無明顯改變。
2、營養狀況、貧血、腸道蛔蟲感染率等指標有升有降,變化不大。2014年,河南省7~22歲學生營養不良的檢出率為10.3%,超重檢出率為11.9%,肥胖的檢出率為6.1%;7、9、12、14、17歲5個年齡組學生貧血的檢出率為10.65%,農村7、9歲學生腸道蛔蟲卵的檢出率為2.45%。 2014年,河南省學生肥胖、農村學生腸道蛔蟲卵的檢出率與2010年相比(分別為5.9%、2.69%)基本持平,貧血、營養不良和超重的檢出率較2010年(分別為9.70%、7.8%、10.2%)均有所上升。
3、齲病流行仍處很低水平,但齲患率上升速度較快。12歲年齡組被世界衛生組織(WHO)作為全球監控齲病的指標年齡。世界衛生組織(WHO)根據12歲年齡組的齲均將齲齒患病情況分為五個等級以評價齲病的流行程度,齲均為0.0~1.1時屬很低水平。2014年,河南省12歲學生恆牙齲患率為28.1%,齲均為0.6。與2010年相比(齲患率為14.61%,齲均為0.27),無論齲患率和齲均都有較大幅度上升。但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評價標準,河南省學生的齲均仍處很低水平。
齲齒充填率是反映齲病治療情況的指標。2014年,河南省7、9、12、14、17歲5個年齡組學生恆牙齲齒充填率僅為9.34%,遠低於2010年北京同年齡組學生33.5%的充填水平。
(六)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有所改善
心理健康是人體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2014年在對中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進行調研的同時,對其心理健康狀況也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2014年河南省中學生心理狀況正常者佔58.0%,有42%的中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其中有輕度心理問題者佔38.2%,有中度心理問題者佔3.7%,有重度心理問題者佔0.1%。
分類統計結果顯示,城市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優於農村學生,初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優於高中學生。如城市學生心理狀況正常者佔60.8%,有輕度心理問題者佔35.4%,有中度及以上心理問題者佔3.8%;農村學生心理狀況正常者佔55.2%,有輕度心理問題者佔40.9%,有中度及以上心理問題者佔3.9%;初中學生心理狀況正常者佔62.7%,有輕度心理問題者佔33.1%,有中度及以上心理問題者佔4.2%;高中學生心理狀況正常者佔54.9%,有輕度心理問題者佔41.5%,有中度及以上心理問題者佔3.6%。
與2011年河南省中學生心理調查結果相比,2014年河南省中學生群體心理健康狀況有一定改善,如2014年河南省中學生心理狀況正常檢出率較2011年的54.3%提高了3.7個百分點;輕度心理問題檢出率較2011年的40.7%下降2.5個百分點;中度心理問題檢出率較2011年的4.8%下降1.1個百分點;重度心理問題檢出率由2011年的0.2%下降為0.1%。
二、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總體向好,但問題不容忽視
(一)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學校體育衛生工作的加強,促進了河南省學生體質健康總體水平的不斷提高
兒童青少年的體格發育水平是反映兒童營養及健康狀況的主要指標,也是反映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評價衛生服務需求的重要內容。世界各國均將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長期趨勢作為反映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生物標準」,認為它可和GDP、人均期望壽命、嬰兒死亡率等指標一樣,反映社會公平性。它源自社會進步,生活水平提高、營養及衛生保健的全面改善等。「十二五」期間,河南省學生身體形態各項指標較2010年繼續保持增長態勢,特別是在身高、體重等方面增長幅度較大,鄉村學生身體形態總體發育水平增長幅度高於城市學生。城鄉各年齡組學生的呼吸和心血管機能也同步得到提高,說明河南省學生生長發育總體體水平仍在不斷得到提高。而且,農村學生腸道寄生蟲感染率繼續下降,高中學生視力不良率得到控制、齲齒患病率保持在較低水平,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得到改善,反映了「十二五」期間,在黨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為把我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鬥的基本路線指引下,河南省城鄉人民物質、文化、教育和衛生服務水平,特別是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得到了普遍的提高。
(二)河南省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
1、兒童青少年的生長發育水平存在明顯的城鄉差異,農村地區兒童青少年的生長發育水平仍然明顯低於城市。改革開放以來,河南省農村兒童青少年的生長發育水平及健康狀況雖然有了明顯的提高和改善,但城鄉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水平的差異並無明顯縮小。如1985年,河南省7~22歲城鄉男、女學生身高平均差值分別為2.95和2.73cm。2014年,河南省7~22歲農村男生身高比城市男生平均低2.93cm,農村女生平均低2.51cm。此外,2014年,河南省7~22歲農村男生體重比城市男生平均低3.69kg,農村女生平均低2.53kg;農村男生胸圍比城市男生平均小2.48cm,農村女生平均小1.75cm。而發達國家兒童青少年身高的城鄉差別很小或基本沒有。
2、學生視力不良率持續增長。1985年,河南省7~22歲學生視力不良患病率為34.85%,1995年為39.58%,2000年為40.73%,2005年為50.52%,2010年為53.48%,2014年為56.09%,由此可見,河南省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仍呈不斷增長的勢頭。
3、兒童超重、肥胖檢出率堪憂。2014年,河南省7~22歲學生超重檢出率為11.9%,肥胖的檢出率為6.1%。在城市學生中,超重檢出率達到14.1%,肥胖的檢出率達到7.8%,二者所佔比例接近學生總數的22%。兒童期肥胖可造成機體一些器官、系統功能性損傷,活動能力和體質水平下降,同時,還是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成年期疾病發生的危險因素,因此,應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關注。
4、大學生身體素質水平持續下降。
三、體育鍛鍊缺乏,生活方式不健康,學業負擔過重是影響學生體質健康的主要原因
(一)體育鍛鍊缺乏,每天1小時校園體育活動時間不能得到有效落實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及《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規範中小學辦學行為推進素質教育的意見》均明確要求「確保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中小學要認真執行國家課程標準,保質保量上好體育課,其中小學1~2年級每周4課時,小學3~6年級和初中每周3課時,高中每周2課時」。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河南省有66.8%的中小學生每天參加體育鍛鍊的時間不到1小時。有61.7%的小學生每周沒有上夠3節體育課,有76.7%的初中生每周沒有上夠3節體育課,有17.8%的高中生每周沒有上夠2節體育課。
學生體育鍛鍊時間較少與學生缺乏鍛鍊意識、主動鍛鍊不足有一定關係。也與現代休閒娛樂方式和電腦、網際網路等現代信息技術的影響有關。在參加問卷調查的學生中,有42.9%的學生回答因怕累不願參加體育鍛鍊,只有不到25%的學生把周末的休息時間用於戶外活動。在喜歡的各類體育活動項目中,首選長跑(1000米或800米等)項目的僅佔2.2%,較2010年的4.2%又有下降。
(二)學校體育場地不足,體育設施、設備缺乏
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民體育的基礎。但近年來,由於種種原因,城市學校體育運動場地越來越小,農村學校體育師資、設施及器材嚴重不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體育活動和鍛鍊。另外,學校體育指導思想不夠清晰,檢查評估措施不夠有力,強度較大的體能類身體訓練安排較少,為規避學校體育安全事故的發生而減少一些相對危險的體育運動項目的鍛鍊,也是影響學校體育教學、訓練活動正常開展的原因。
(三)衛生保健知識缺乏、生活方式不健康
學生視力低下、齲齒、肥胖等常見病患病率的高低,與學校教學環境、學生用眼衛生、口腔衛生、營養與飲食衛生知識的掌握以及是否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密切關係。熱量、脂肪等攝入過多、膳食結構的不盡合理、學生體育鍛鍊不足,營養科學知識的缺乏等,導致了學生肥胖比例不斷增加。另外,電視、電腦、手機、網際網路的普及等給學生的生活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造成學生鍛鍊不足的客觀原因。
(四)學業負擔重,睡眠不足
目前,一些中小學校仍存在片面追求升學率,造成學生學業負擔過重,升學壓力過大,導致學生學習時間過長,睡眠嚴重不足。《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發〔2007〕7號)及《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規範中小學辦學行為推進素質教育的意見》(豫政辦〔2009〕132號)均明確要求「對學生書面家庭作業實行總量控制,小學中高年級、初中和高中學生每天書面家庭作業總量分別控制在1小時、1.5小時、2小時以內」。而學生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河南省小學高年級學生每天做家庭作業的時間在1個小時以內的佔63.9%,初中生每天做家庭作業的時間在2個小時以內的佔73.2%,高中生每天做家庭作業的時間在2個小時以內的佔68.6%。《意見》要求保證學生每天睡眠時間,小學、初中、高中分別不少於10小時、9小時、8小時,但河南省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達到10小時以上的僅佔4.0%,初中生達到9小時以上的僅佔5.2%,高中生達到8小時以上的佔3.5%。 統計結果顯示,中小學生放學後平均每天用於做家庭作業的時間越長,近視的檢出率越高。每天平均睡眠時間較短的學生近視的檢出率較高,如每天睡眠時間大於9小時的初中生近視眼檢出率低於睡眠時間小於9小時的學生;每天睡眠時間大於8小時的高中生近視眼檢出率低於小於8小時的學生。每天做家庭作業時間少於1小時學生視力不良和超重、肥胖的檢出率亦明顯低於每天做家庭作業時間在1小時以上的學生。
四、改善河南省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幾點建議
(一)高度重視學生體質健康工作,繼續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
健康是人的基本權力,是國家文明的標誌,是社會和諧的象徵。青少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21世紀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健康的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將直接影響到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影響到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我們必須從提高中華民族素質的高度,充分認識增強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重要意義,從戰略的高度關心兒童青少年的體質健康問題。
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明確指出「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要認真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把增強學生體質作為學校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並提出了詳細的各項措施和要求。這是新時期指導學校體育衛生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河南省各級政府職能部門應從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重視、關心兒童青少年的體質健康問題,繼續貫徹落實《意見》提出的各項要求,促進學校體育衛生工作的發展。
(二)各職能部門通力協作,共同營造一個全社會都來關心青少年身體健康的大環境 各級政府、職能部門要通力協作,把學校體育衛生工作作為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納入政府工作計劃和發展規劃,在制定各項政策時予以充分考慮,並加大人、財、物、科研及政策的投入,為學校體育發展、體育設施建設、加大社會宣傳力度、加強衛生監督與保障體系等方面予以必要的支持。各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共同營造一個全社會都來關心青少年身體健康的大環境。
(三)教育行政部門及各級各類學校要進一步規範辦學行為,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提高
教育行政部門及各級各類學校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把健康素質作為評價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重要指標;要進一步端正辦學思想,儘快改革現行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規範辦學行為,切實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保證小學生每天10小時、初中生9小時、高中生8小時的睡眠時間,努力促進青少年生動、健康、積極、主動地發展。
(四)要全面執行《河南省學校體育工作十項規定》,保證學生每天1小時校園體育活動時間 各級各類學校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河南省學校體育工作十項規定》,保質保量地完成體育課程,保證學校體育工作經費的投入,保證體育場地設施的達標,配足配齊體育教師和學校衛生工作人員。大力開展學校健康教育和「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認真組織、積極開展河南省學生「曙光」、「晨光」、「華光」體育活動,增強學生的健康意識,加強學校體育安全管理,指導學生進行科學鍛鍊,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保證學生每天1小時校園體育活動時間。在學校體育活動內容安排上,要重視選擇具有一定運動負荷、能有效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體育項目,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長跑等身體耐力素質項目鍛鍊,以此改善學生的心肺功能,增強體能,提高力量、耐力素質,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
(五)倡導健康生活方式,改變學生不良生活習慣
針對目前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變化的新特點、新問題,要大力開展健康教育,增強學生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要以合理膳食和適量運動為切入點,倡導健康生活方式理念,改變學生不良生活習慣。各級各類學校要認真落實《學校衛生工作條例》,認真貫徹落實各項「減負」措施,努力減少學生作業量,開好健康教育課。家長要配合學校合理安排學生的作息時間,確保學生充足的睡眠。
(六)進一步加強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科研工作
各有關部門要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充實和完善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製度,要在科研力量的協調、立項及科研經費的投入方面給予必要的支持,要長期、系統地觀察河南省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和發展變化規律。有關科研機構要發揮各自的優勢,重點加強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幹預措施的研究工作,為各級行政部門對學校體育衛生工作的宏觀管理和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各地教育、衛生、體育部門要通力協作,對這次調查所獲得的信息進行深入地分析研究。根據本地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存在的主要問題,研究制定改善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具體辦法和措施,並定期進行檢查、督促、評估,促進各項措施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