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究竟長什麼樣?中外科學家歷經10多年科研攻關解答這一問題

2020-12-19 新華網客戶端

【現象】銀河系究竟長什麼樣?在中外科學家歷經10多年科研攻關後,人類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又邁進了一大步。據不久前發表在《科學美國人》雜誌上的最新研究成果,中美德三國天文學家領導的國際團隊,利用「甚長基線幹涉技術」,精確測量了位於銀盤上近200個大質量恆星形成區,繪製出尺度約為10萬光年見方的銀河繫結構圖。這張迄今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清晰展示了銀河系是一個具有4條旋臂的棒旋星系,解決了「銀河系究竟有幾條旋臂」這個天文學長期懸而未決的重大科學問題。

【點評】

當銀河系以精確的結構圖呈現在世人面前,科學進步不僅揭開了我們所居住星系的神秘面紗,也拓展了人類認知的邊界。

早在1785年,英國著名天文學家赫歇爾就通過恆星記數的方法,第一次提出銀河系是一個由億萬顆恆星組成的扁平系統。但受制於距離遙遠和觀測困難,這個扁平的恆星系統的內部結構一直沒有人能弄清楚。直到21世紀初,中國、美國和德國的天文學家主導成立了由8個國家22位天文學家參加的「銀河系棒和旋臂結構遺珍巡天」重大科學計劃。通過十多年的觀測和大量數據處理,最終得到了銀河系旋臂的結構、太陽系的位置以及太陽系繞銀河系中心旋轉的速度。這一重大成果為研究銀河系乃至星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觀測依據。

事實上,科學家繪製出迄今最精確銀河繫結構圖,不僅是天文研究的重大突破,也是人類認識宇宙的重大突破。從中國古代提出「天圓地方說」,到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提出大地是球體這一概念,從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帶來思想變革,到近代天體物理研究突破太陽系,抵達更為遙遠的宇宙深處,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從未停止。在這個過程中,人類不斷突破既有知識瓶頸,提高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重塑著人與宇宙的關係。正因如此,此次繪製出銀河繫結構圖,被不少人視為「人類繼認識地球和太陽系後,跨入我們居住的巨大銀河系的關鍵一步」。

這些進步的取得,建立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之上,是一個漫長而艱巨的過程。「裝備」的先進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天文學的發展和成就。就拿這次中外科學家採用的「甚長基線幹涉技術」來說,這種射電天文學測量方法,需要用多個射電望遠鏡同時觀測一個天體,從而模擬成為一個大小相當於望遠鏡間最大間隔距離的巨型望遠鏡,倘若沒有各國的通力合作,也是很難做到的。再如去年首張黑洞照片引發廣泛關注,從西班牙到南美,從夏威夷到南極,正是全球200多位科學人員合作,將8個天文臺的射電望遠鏡聯合起來,才實現了對黑洞的觀測。可以說,我們向著宇宙探索的每一步,都集中體現了人類的智慧,也展現了人類的團結。

不論是詩人筆下的讚嘆,還是科幻作家的想像,中國自古以來都不缺少仰望星空的人。近年來,我國在宇宙探索上取得豐碩成果,也為世界天文學發展做出新的貢獻。就在繪製出銀河繫結構圖後不久,另一項重大科研成果也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我國科研團隊利用郭守敬望遠鏡與歐空局蓋亞空間望遠鏡的觀測數據,在銀河系的獵戶座星雲附近發現一個新的移動星群,共包含206顆成員星。相信這樣的成果還會不斷湧現,我國綜合國力和科技實力將不斷提升,與世界共同探索浩渺蒼穹。

相關焦點

  • 凝望十餘載 勾畫星河影 中外科學家繪製出迄今最精確銀河繫結構圖
    來源:【人民日報】近日,中外科學家繪製出目前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明確銀河系是一個具有4條旋臂的棒旋星系。 銀河繫結構是天文學中長期懸而未決的重大科學問題。美國、德國和中國的天文學家主導成立了「銀河系棒和旋臂結構遺珍巡天」重大科學計劃,經過十餘年研究最終破解。
  • 銀河系中心長什麼樣?科學家們終於發現更重要的細節
    在某些方面,我們對其他星系的了解比我們對自己星系的了解要多,這已經變成一個天文特性了。科學家已經在可見光下檢查了來自數千個其他螺旋星系中心的能量。但是對於我們自己的銀河系來說,厚厚的氣體和塵埃雲卻阻擋了科學家們的視線。
  • 距地120億光年,「第二銀河系」被發現,科學家卻因此感到困惑
    多年來,伴隨著天文觀測的發展,科學家們在宇宙中發現的星系越來越多,銀河系也不過是其中很不起眼的一個。據報導,日前來自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科學家們,利用智利境內強大的阿爾瑪射電望遠鏡,在距離地球120億光年的地方,發現了「第二銀河系」,不過這個星系卻讓科學家們紛紛困惑不已。
  • 銀河系中心到底是什麼?科學家們認為,不僅僅只有黑洞!
    比如我們的太陽系中,所有的天體都在圍繞太陽運動,這是因為太陽在太陽系中是絕對的老大,它的質量佔了整個太陽系的99.86%,其它所有的天體質量只佔了可憐的0.14%!因此,太陽系中的天體圍繞太陽轉,是天經地義的。那麼,我們把眼光放大一點,在我們的銀河系中,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呢?在銀河系中,是不是也有一顆質量佔了銀河系中絕大多數的恆星呢?
  • 這隻「蝌蚪」星系比銀河系還大,科學家:它的尾巴長為50萬光年
    這隻「蝌蚪」星系比銀河系還大,科學家:它的尾巴長為50萬光年文/猿飛日月想必很多讀者朋友都見過池塘裡的蝌蚪,它們雖然體積很小,長得黑黢黢的,但是,只要他們能在池塘裡自由自在的遊著有些事情真的不可以深思,因為越是深思熟慮,越是讓人感到絕望,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一下一個形似蝌蚪狀的星系,這個星系比銀河系還要大,科學家說它的尾巴長為50萬光年。
  • 中外科學家合作繪製萬種鳥基因組圖譜
    中外科學家合作,構建起了所有鳥類的基因組圖譜,解析了鳥類演化的歷程。11月12日,國際科學期刊《自然》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了兩篇文章,報導了「萬種鳥基因組計劃」第二階段的研究結果。目前,全球有超過200位科學家參與到這項宏大的計劃中。計劃第一階段在「目」級別,由深圳國家基因庫聯合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美國杜克大學、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等機構合作,組成國際鳥類基因組聯盟共同完成。
  • 科學家發現跨幅9000光年巨大氣體結構,在銀河系穿梭
    19世紀,科學家們發現了銀河系的一種神秘的氣體雲結構。時隔141年,今天的科學家又發現了另外一個更加奇妙、更加詭異的氣體雲。它像一條龍在海面上下翻騰一樣,在銀河系銀盤兩側往復波動。(古爾德帶的塵埃纖維)儘管他給出了這個解釋,但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我們只知道古爾德帶大約形成於3000-5000萬年前、太陽系位於其中325光年的位置。至於它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它為何獨立於銀河系的旋臂而「自成一派「,我們仍不得而知。
  • 英國科學家演算得出結論,但人類技術尚無法探測銀河系中至少存在36...
    康塞爾斯表示,這避免了一系列問題,比如「在恆星的宜居帶中,有多少行星會形成生命」以及「有多少生命會進化成智慧生命」等。康塞爾斯指出,在目前人類沒有發現任何外星生命的情況下,這些問題是無解的。此外,這項研究還假設,智慧生命形成需要至少50億年的時間。「就像地球一樣,地球上出現人類文明經過了45億年時間。」論文另一位作者湯姆·韋斯特比說。
  • 中美科學家繪出迄今最精確銀河繫結構圖:4條旋臂的棒旋星系
    銀河系直徑約為10萬至18萬光年,太陽系離銀河系中心很遠,且位置接近銀道面,因此我們所看到的旋臂都重疊投影在天球上而無法分辨。21日,南京大學發布消息,著名雜誌《科學美國人》近日刊登了由美國科學院院士M·裡德和該校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鄭興武教授聯合撰寫的封面文章,總結了由他們及德國馬普射電天文研究所K·門滕教授所領導的國際團隊歷經15年對銀河繫結構的研究成果。
  • 中美德科學家成功測量太陽繫到銀河系旋臂距離
    中國、美國和德國天文學家8日報告說,他們首次成功測量了太陽到最近的銀河系旋臂——英仙座旋臂的距離。科學家稱,這一成就不僅解決了困擾天文學界多年的難題,也使人們準確繪製銀河系旋臂結構圖成為可能。       科學家將這一成果發表在8日出版的《科學》雜誌網絡版上,論文的第一作者徐燁博士目前是南京大學天文系的研究人員。他們測出,太陽到英仙座旋臂的距離為1.95千秒差距,約6360光年,誤差不到2.1%。       多年來天文學家還沒能測出旋臂離我們有多遠。
  • 從太陽到銀河系,轉一圈要用時多久?科學家給出答案
    天文學家哥白尼是最早對地球研究的科學家,他所提出的「日心說」更是為我們對地球的了解奠定基礎。眾所周知,地球環繞著太陽轉動,走完一圈是365天,再加上地球的公轉,地球才會有了晝夜與「一年四季」。在宇宙中,地球只是太陽系中一個小行星,而太陽系也是銀河系中不起眼的星系。若我們將範圍擴大,太陽系繞銀河系走一圈需要多久?下面讓我們一起具體了解下。
  • 銀河系的中心為什麼那麼明亮?科學家通過探索,終於找到了答案
    在人類沒有走出地球之前,我們並不知道地球之外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在古時候缺乏科技的情況之下,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一直以來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天上的星星,太陽和月亮都圍繞地球轉。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數百年前,人類走進了科技時代。有了科技的幫助,我們終於走出了地球,也看到了地球外面浩瀚的宇宙。
  • 銀河系是什麼形狀?旋臂勻稱美麗
    ,歷經15年時間對銀河繫結構潛心研究的成果。該團隊用甚長基線幹涉技術精確測量位於銀盤上近200個大質量恆星形成區的自行和距離,得到銀河系旋臂的結構、太陽系的位置以及它繞銀河系中心旋轉的速度,繪製出尺度為10萬×10萬光年的全新銀河繫結構圖。該圖是迄今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它清晰地展示銀河系是一個具有四條旋臂的棒旋星系,徹底解決了銀河系究竟有幾條旋臂這個天文學中長期懸而未決的重大科學問題。
  • 地球公轉一圈是365天,太陽系公轉一圈是多少天?科學家給出答案
    科學家給出答案人類的科技在不斷的進步,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地球是圍繞太陽轉動的,地球圍繞太陽轉動一年的時間是365天,於是有很多人非常好奇,太陽系公轉一圈的時間是多少,科學家根據天文測算出來,最開始的時候是從太陽距離銀河系中心為2.6萬光年,然後利用圓周率的方法來計算的,科學家計算出太陽的軌道是16.34萬光年,一光年大約是9.46萬億千米,也就是1.73億億億千米
  • 銀河系全貌圖怎麼拍出來的?原來這麼多年都誤解了
    我們身處銀河系內部,可以說非常的渺小,但是我們卻看到了關於銀河系的全貌圖,看起來非常絢麗,比如下圖,這樣?其實這都是照「騙」,並非是銀河系的真實圖像。因為,銀河系的直徑超過10萬光年。目前的技術無法從外部對其進行成像,我們不能從「高於」銀河系的角度拍攝關於銀河系的任何照片。
  • 我們的銀河系中心是什麼樣子的?
    當我知道我們處身於銀河系的時候,我就會在想,我們的銀河系中心是什麼樣子的?銀河系中心有個射電源射電望遠鏡發現,銀河系中心處有一個很強的射電源,它被命名為人馬座A。這個射電源的中心特別小,最大不大於木星繞太陽公轉的軌道。
  • 銀河系中心為什麼那麼明亮?聽家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而太陽系所在的大星系則是銀河系,這是一個有著數千億個恆星的星系,直徑達到了20萬光年左右。銀河系自然也有一個中心區域,我們稱之為銀心。人類在開始宇宙觀測的時候,天文望遠鏡就對準了銀心。雖然銀河系的背景是一片黑暗,但是銀心這裡卻並不黑,反而是顯得非常明亮。
  • 宇宙外是什麼樣子?科學家:泡泡宇宙假說!讓人難以置信
    看過宇宙的樣子,不禁讓人想了解宇宙之外的樣子,科學家曾發表了一個「泡泡宇宙假說」,關於宇宙外的假說有多種,然而種種都讓人難以置信!人類生存的地球已經是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繁華盛世,人類也是地球上最高級的生物,但是人類的起源依舊是一個未解之謎,生物學家們經過多年的試驗發現,人類可能是一個外來物種,人類身上的種種特點和其他生物大不相同。
  • 銀河系中心非常明亮,為何晚上沒有把地球照亮?科學家告訴你原因
    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所屬的本星系叫做太陽系,太陽系所在的上一級星系叫做銀河系,銀河系是宇宙中一個相對龐大的星繫結構,根據科學家們測算,銀河系的直徑長達10萬光年,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即使人類以宇宙最快的速度-光速飛行,穿越完整個銀河系需要花費整整10萬年的時間,而人類文明發展時間不過
  • 張發:科研攻關路上的火車頭
    張發:科研攻關路上的火車頭 2015年06月26日08:54  來源:工人日報 一早到了單位,換上白大褂的張發沒急著泡茶、看報,而是站在書架前翻起了專業書,這個與眾不同的習慣從他1985年畢業後被分配到呼和浩特鐵路局科研所起,一直保持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