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中心長什麼樣?科學家們終於發現更重要的細節

2020-12-19 中國科學技術館

我們銀河系中心可能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地方之一了,天文學家必須要穿過厚厚的塵埃才能觀察到那裡發生了什麼,這些塵埃給天文學家的研究帶來了困難,因為他們試圖觀察銀河系中心的所有輻射,以及了解它們的確切來源。

一項基於20年數據的新研究,以及一個本不應該存在的氫泡正在幫助天文學家理解銀河系中心的所有能量。

在某些方面,我們對其他星系的了解比我們對自己星系的了解要多,這已經變成一個天文特性了。科學家已經在可見光下檢查了來自數千個其他螺旋星系中心的能量。但是對於我們自己的銀河系來說,厚厚的氣體和塵埃雲卻阻擋了科學家們的視線

為了尋找銀河系能量的線索,一組研究人員檢查了威斯康辛州H-Alpha Mapper望遠鏡(WHAM)數十年的數據。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一篇名為《發現來自星系內部的漫射光發射線:類似LI(N) er氣體的證據(Discovery of diffuse optical emission lines from the inner Galaxy: Evidence for LI(N)ER-like gas)》的論文中,論文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論文第一作者是來自威斯康星大學的Dhanesh Krishnarao。

在銀河系中心附近有大量的氫,這些氫被來自銀河中心的能量電離(作為電離氣體,它的電子被剝離了)。

WHAM望遠鏡是專門設計用來觀測電離氫的望遠鏡,在望遠鏡裡觀察時,氫會呈現紅色

被電離的不僅僅只有氫。氣體被電離後,離子通常會在短時間內重新結合成中性。所有這些氫都被一種能量源不斷地電離,這就是WHAM數據和銀河系中心的能量之間的聯繫。

天文學家認為,這種電離的能量來源是恆星的形成,但恆星形成不是決定性的來源。

WHAM是專門研究電離氣體的望遠鏡,銀河系包含一層很厚的電離氣體,稱為暖電離介質(WIM),它是銀河系星際介質的一個獨特而主要的組成部分,也是WHAM的主要目標。

研究合著者、安柏瑞德航空大學的L. Matthew Haffner在一份新聞稿中解釋道:「如果沒有持續的能量來源,自由電子通常會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找到彼此,重新結合回到中性狀態。能夠以新的方式觀察電離氣體,將有助於我們發現能夠使所有這些氣體保持能量的來源。」

研究合著者鮑勃·班傑明(Bob Benjamin)是威斯康辛-懷特沃特大學的天文學教授,而這一切都始於班傑明在幾年前審查WHAM數據的時候。

這些數據來自於對銀河系中的電離氫的觀測。班傑明發現了他所謂的「紅旗(red flag)」區域,也就是從銀河系布滿塵埃的中心伸出來的一個形狀奇特的電離氫泡。

天文學家稱之為「傾斜盤」,它奇怪的形狀並不能用星系旋轉之類的物理原因來解釋,它背後有著其他的成因。

研究人員意識到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這個傾斜盤從厚厚的塵埃中突了出來。多虧了WHAM,研究人員現在可以用光學來研究它了。

通常來說,由於被灰塵遮住,傾斜盤只能在紅外線或無線電中看到,這使得研究人員可以將銀河系的中心與其他螺旋星系的可見光進行比較。

Haffner說:「利用可見光進行這些測量使我們能夠更容易地將銀河系的核心與其他星系的進行比較。」

過去的許多研究都測量了宇宙中數千個螺旋星系中心的電離氣體的數量和質量。但這是第一次我們能夠將我們星系的測量數據和這麼大的測量數據進行直接比較。」

構成WIM的電離氣體科學模型有很多,在這項新的研究中,主要作者Dhanesh Krishnarao用了一個模型來預測在班傑明發現的紅旗區域中應該有多少電離氣體。

他用WHAM的原始數據完善了這些預測,並得出了氣泡結構的精確三維圖像。利用光譜學,研究人員確定了有多少氮和氧的存在,為這個結構的整體組成提供了更多的線索。

結果顯示,在傾斜盤中,48%的氣體被一種未知的能量源電離。正如第一作者Krishnarao所說,「現在可以利用銀河系來更好地了解它的本質了。」

在這項研究之前,科學家只對中心地區的中性或非電離氣體有所了解。現在,他們對電離氣體有了更好的理解,他們還知道,隨著這些電離氣體離銀河系中心越來越遠,這些電離氣體也會發生改變。這是一個重要的發現,因為它首次表明銀河系與其他被稱為LINERs的螺旋星系是相似的。

Krishnarao解釋說:「在銀河系的中心附近,氣體會被新形成的恆星電離,但是當你離中心越遠,事情就會變得越來越極端,氣體會變得類似於一類被稱為LINERs或低電離(核)發射區( low ionization (nuclear) emission regions)的星系。」

LINERs是通過譜線排放來識別的星系核心,這些譜線顯示了弱電離或中性原子的存在,比如O、O+、N+和S+。鄰近星系中大約有三分之一是LINERs,它們比那些唯一能量來源是恆星形成的星系有更多的輻射,但比那些有活躍超大質量黑洞的星系的輻射要少。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我們自己的銀河系是一個LINER,這意味著天文學家現在可以近距離和個性化地研究一個LINER。

Haffner說:「在WHAM的發現之前,仙女座星系是離我們最近的LINER 螺旋星系,但它仍然在數百萬光年之外。由於銀河系的中心只有幾萬光年遠,我們現在可以更詳細地研究LINER 區域了。研究這個擴展的電離氣體應該有助於我們了解銀河系中心現在和過去的環境。」

當然,還有很多問題是有待解決的。即使我們現在知道銀河系是一個LINER,班傑明發現的泡沫結構也似乎在沿著它的橢圓軌道接近我們,但最關鍵問題仍然沒有答案:究竟是什麼能量來源在推動所有的這些電離活動?

這個問題可能需要等到WHAM的繼任望遠鏡來回答了,這個望遠鏡已經計劃好了,但尚未透露名字。

Haffner 說:「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我們希望建造WHAM的繼任望遠鏡,這將使我們對正在研究的氣體有更清晰的認識。現在我們的地圖『像素』是滿月的兩倍大。對於對這種氣體進行首次全天空探測來說,WHAM一直是一個很好的工具,但我們現在渴望得到更多細節。」

【翻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本文來自: 前瞻網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科普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其它相關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銀河系的中心為什麼那麼明亮?科學家通過探索,終於找到了答案
    在人類沒有走出地球之前,我們並不知道地球之外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在古時候缺乏科技的情況之下,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一直以來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天上的星星,太陽和月亮都圍繞地球轉。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數百年前,人類走進了科技時代。有了科技的幫助,我們終於走出了地球,也看到了地球外面浩瀚的宇宙。
  • 銀河系中心到底是什麼?科學家們認為,不僅僅只有黑洞!
    那麼,我們把眼光放大一點,在我們的銀河系中,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呢?在銀河系中,是不是也有一顆質量佔了銀河系中絕大多數的恆星呢?科學家們經過觀測,發現銀河系的直徑達到了驚人的12萬光年。它是一個橢圓盤狀螺旋結構的巨型棒狀星系。銀河系有4條旋臂,分別由兩條主要的旋臂和兩條未形成的旋臂組成。每個旋臂之間相隔4500光年。而我們的太陽位於銀河的一個支臂獵戶臂上。
  • 銀河系究竟長什麼樣?中外科學家歷經10多年科研攻關解答這一問題
    【現象】銀河系究竟長什麼樣?在中外科學家歷經10多年科研攻關後,人類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又邁進了一大步。據不久前發表在《科學美國人》雜誌上的最新研究成果,中美德三國天文學家領導的國際團隊,利用「甚長基線幹涉技術」,精確測量了位於銀盤上近200個大質量恆星形成區,繪製出尺度約為10萬光年見方的銀河繫結構圖。這張迄今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清晰展示了銀河系是一個具有4條旋臂的棒旋星系,解決了「銀河系究竟有幾條旋臂」這個天文學長期懸而未決的重大科學問題。
  • 銀河系中心非常明亮,為何晚上沒有把地球照亮?科學家告訴你原因
    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所屬的本星系叫做太陽系,太陽系所在的上一級星系叫做銀河系,銀河系是宇宙中一個相對龐大的星繫結構,根據科學家們測算,銀河系的直徑長達10萬光年,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即使人類以宇宙最快的速度-光速飛行,穿越完整個銀河系需要花費整整10萬年的時間,而人類文明發展時間不過
  • 我們的銀河系中心是什麼樣子的?
    當我知道我們處身於銀河系的時候,我就會在想,我們的銀河系中心是什麼樣子的?銀河系中心有個射電源射電望遠鏡發現,銀河系中心處有一個很強的射電源,它被命名為人馬座A。這個射電源的中心特別小,最大不大於木星繞太陽公轉的軌道。
  • 美科學家發現「銀河系氣泡」,長5萬光年
    銀河系是一個直徑達16萬光年左右的龐大星系,擁有著1000~4000億顆恆星,我們所在的太陽系就身處其中,「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要了解銀河系的形狀並不容易,不過天文學家們仍然通過對銀河系這片區域中的物質和能量分布掃描而大致了解了銀河系的形狀,認為它是一個有著多條旋臂的棒旋星系。
  • 銀河系中心為什麼那麼明亮?聽家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我們都知道,不管是小星系還是大星系,它們都有一個中心,而這個中心往往都是異常明亮和神秘的區域。地球所在的小星系是太陽系,而太陽系的中心是恆星系統,這裡是整個太陽系最明亮的地方。如果我們站在太陽系外觀測,就會發現太陽系的中心有了太陽的存在是一個異常明亮的區域。
  • 銀河系中心為什麼會那麼明亮?通過科學家探索,現已找到答案
    就拿銀河系來說,其中就有無數個和太陽系一樣大的恆星系,經過天文學家觀測發現,這些恆星系就像八大行星圍繞太陽運行一樣,也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運行。而根據最新觀測數據顯示,銀河系的直徑範圍大約達到190萬光年,是太陽系直徑的190萬倍。銀河系的中心是什麼?
  • 距地120億光年,「第二銀河系」被發現,科學家卻因此感到困惑
    多年來,伴隨著天文觀測的發展,科學家們在宇宙中發現的星系越來越多,銀河系也不過是其中很不起眼的一個。據報導,日前來自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科學家們,利用智利境內強大的阿爾瑪射電望遠鏡,在距離地球120億光年的地方,發現了「第二銀河系」,不過這個星系卻讓科學家們紛紛困惑不已。
  • 科學家發現跨幅9000光年巨大氣體結構,在銀河系穿梭
    19世紀,科學家們發現了銀河系的一種神秘的氣體雲結構。時隔141年,今天的科學家又發現了另外一個更加奇妙、更加詭異的氣體雲。它像一條龍在海面上下翻騰一樣,在銀河系銀盤兩側往復波動。而有些科學家指出:這裡可能是太陽系的故鄉……古爾德帶1879年,當美國天文學家班傑明·阿普索普·古爾德在觀測銀河系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氣體結構,它的跨幅達到了3000光年。
  • 銀河系中心區域為什麼這麼明亮?這裡告訴你原因
    遠古時期,由於人類技術的落後,人類對銀河系一無所知,更看不到它的本來面目,但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科學家們經過辛勤的分析和測量,終於繪製出了銀河系全景圖,讓我們可以一睹它的真容,說到這裡,有人不禁要問,我們人類難道不住在銀河裡嗎?就連銀河系的全景圖也能畫出來?
  • NAOJ發布銀河系新地圖:地球跟人馬座A的距離比想像中更近
    據外媒報導,由日本國家天文臺(NAOJ)繪製的一幅銀河系新地圖顯示,地球螺旋運動的速度比想像中更快,其距離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距離比之前認為的要近2000光年。1985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宣布,地球距離這個名為人馬座A*的黑洞有27700光年。
  • 銀河系的中心是太陽嗎
    直到16世紀,哥白尼把地球作為一顆普通行星,把太陽作為宇宙中心天體,太陽中心論使人類第一次把自己的地位從中心移開。17世紀,伽利略首先用望遠鏡觀察發現銀河是一個恆星密集的區域。在這個基礎上,英國人賴特提出了銀河系的猜想,他覺得銀河系的形狀就像個透鏡,連同太陽在內的眾星世體都位於其中,他還將自己的猜想描繪下來以方便大家理解。
  • 西媒:科學家發現銀河系最古老的恆星
    參考消息網7月24日報導 西媒稱,科學家根據歐洲航天局「蓋亞」衛星任務發布的數據,發現了銀河系最古老的恆星,並揭示了銀河系在早期階段是如何形成的。據西班牙《先鋒報》網站7月22日報導,這是加那利天體物理研究所卡梅·加利亞特領導的研究小組的發現。
  • 科學家發現銀河系規模正在變大,在宇宙中銀河系算不算大型星系?
    在宇宙中星系之間進行合併是很常見的一種情況,而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也正在與旁邊的仙女星系正在不斷靠攏,科學家發現銀河系的規模是吞噬過許多小型星系形成的,目前銀河系的邊緣就有一個矮星系正在合併中,在宇宙中大星系依靠蠶食小星系來彌補星系中的物質,由於宇宙正在的不斷擴大,星系之間的距離也在拉大距離
  • 銀河系中心存在巨大氣體結構,由南非望遠鏡發現
    趣味探索訊 最近,南非的一臺超靈敏MeerKAT望遠鏡對銀河系中心附近區域進行了觀察,發現一個巨大雙極氣體結構,直徑達上千光年,以銀河系中心為中心,靠近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以太陽系的角度來看,銀河系一直被認為是一個相對靜止的星系,然而在銀河系的核心卻有一個質量相當於400萬個太陽的黑洞,太陽系正圍繞銀河系中心旋轉,關於銀河系的形成到現在還是個謎。與非常活躍的星系相比,銀河系中心黑洞算得上很平靜。即便如此,銀河系中心黑洞也有異常活躍的時候,因為它會定期吞食大量的灰塵和氣體。
  • 這隻「蝌蚪」星系比銀河系還大,科學家:它的尾巴長為50萬光年
    這隻「蝌蚪」星系比銀河系還大,科學家:它的尾巴長為50萬光年文/猿飛日月想必很多讀者朋友都見過池塘裡的蝌蚪,它們雖然體積很小,長得黑黢黢的,但是,只要他們能在池塘裡自由自在的遊著有些事情真的不可以深思,因為越是深思熟慮,越是讓人感到絕望,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一下一個形似蝌蚪狀的星系,這個星系比銀河系還要大,科學家說它的尾巴長為50萬光年。
  • 銀河系圍繞著什麼轉?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同樣的道理,銀河系中心有一個質量非常大的天體,這個天體就是黑洞。黑洞的質量足夠大,它是我們目前所知的引力最強的天體,其它天體的引力根本無法跟黑洞相比,正是由於銀河系中心有這麼大的黑洞天體,因此它向四周擴散出去的引力場影響深遠,凡是被它影響到的星系都要圍著銀河系轉。
  • 科學家發現首個來自銀河系的射電暴
    科學家最近發現第一個來自銀河系內部的快速射電暴(FRB)信號,是至今發現的最近的一個,距離地球僅三萬多光年。信號追蹤顯示它來自一個名為SGR 1935+2154的磁星——一種周圍具有高強度磁場的中子星。
  • 銀河系中心的亮度,為什麼比周圍區域要大很多?那裡有什麼?
    它的中心區域銀心的直徑約為2萬光年,而厚度約為1萬光年,這個區域主要由高密度的恆星組成。根據科學家們的計算發現,在銀河系中心附近的每立方光年的空間中有著多達29萬顆恆星,這意味著在距離中心3.26萬光年以內,有著超過4,000萬顆恆星,密集的恆星匯聚在銀河系的中心地帶,使得銀河系中心區域的亮度及其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