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OJ發布銀河系新地圖:地球跟人馬座A的距離比想像中更近

2020-12-14 讀創

據外媒報導,由日本國家天文臺(NAOJ)繪製的一幅銀河系新地圖顯示,地球螺旋運動的速度比想像中更快,其距離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距離比之前認為的要近2000光年。1985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宣布,地球距離這個名為人馬座A*的黑洞有27700光年。

但日本射電天文學項目VERA通過15年的時間分析發現,地球實際上離我們只有25800光年。另外他們還發現,地球的移動速度比他們之前認為的要快7km/s。

人馬座A*及類似的黑洞之所以被稱為超大質量黑洞是因為它們的質量是太陽的數十億倍。

但NAOJ表示,對此沒有必要擔心,因為最新的數據並沒有表明我們這顆星球正在墜入黑洞。它只是意味著現在有了一個「更好的銀河系模型」。

科學家通過利用VERA天體測量目錄創建了一張位置和速度圖以此展示銀河系的中心和駐留在其中的物體。其中第一份VERA天體測量目錄於今年出版,當中包含了99個天體的數據。

而定位表明,地球以227km/s的速度繞黑洞所在的銀河系中心運行。天文學家最初認為該軌道的速度為220km/s。

NAOJ在一份新聞聲明中說道:「由於地球位於銀河系內部,所以我們無法後退一步從外部看銀河系是什麼樣子。天體測量顯示,準確測量物體的位置和運動是了解銀河系整體結構和我們在其中的位置的重要工具。」

VERA全稱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Exploration of Radio Astrometry,於2000年製造,其使用幹涉測量法來收集遍布日本的射電望遠鏡的數據。NAOJ表示,通過這個項目,科學家們得以創造出跟直徑2300公裡的望遠鏡相同的解析度,「理論上,這個望遠鏡的清晰度足以分辨放在月球表面的一枚美國硬幣」。

NAOJ的科學家們希望能收集更多天體的數據來重點關注那些靠近人馬座A*的天體。

來源:cnBeta.COM

相關焦點

  • 地球速度比想像中更快,更靠近銀河系的黑洞
    根據日本的天文學家VERA對星系的一項新調查顯示,地球移動的速度比想像中更快,離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更近。但是不用擔心,我們的星球是安全的!
  • 新的銀河系地圖顯示地球超大質量黑洞比之前認為的近2000光年
    日本國家天文臺的科學家們最近繪製了一張新的銀河系地圖,地圖顯示地球距離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比之前認為的要近2000光年。研究人員還發現,地球圍繞黑洞運行的速度比之前的估計要快。1985年,國際天文學聯盟宣布,地球距離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名為人馬座A*)有27700光年。然而,日本研究人員利用射電天文學項目 "VERA "進行了長達15年的分析,發現地球距離其25800光年。研究還發現,地球的繞行速度比之前認為的快了7公裡/秒。研究人員明確表示,額外的速度並不意味著地球突然一頭扎向黑洞,新發現只是給出了一個更好的銀河系模型。
  • 黑洞吞噬範圍小 地球離它更近一步也無妨
    銀河系新地圖顯示,地球與銀心黑洞距離比1985年數據要小12月7日,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在阿貝爾2261(Abell 2261)星系團中,發現了因2個星系併合,而產生的2個超大質量黑洞併合事件的線索。研究人員推測,阿貝爾2261星系團中心的星系包含著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堪比宇宙中已知的一些最大質量的黑洞。
  • 新的銀河系地圖表明,地球更靠近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
    看來地球已經放錯了地方。根據銀河系的新地圖,太陽系的位置不是我們想像中的位置。它不僅更接近銀河系中心,還更接近中心的超大質量的黑洞Sgr A *, 它的軌道處在一個更快旋轉速度的軌道上。沒什麼可擔心的。
  • 從地球上看銀河系與仙女座星系
    圖解:銀河系仙女座星系距離地球大約220萬光年,是離我們所在的銀河系最近的螺旋星系。大約一個世紀以來,天文學家們一直知道它正向我們移動,但尚未確定這兩個星系是否真的會發生碰撞,它們也有可能只是單純地穿越對方。現在,一支天文學家隊伍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觀察仙女座星系中的恆星運動來闡明這個問題。圖解:仙女座星系我們想弄清楚仙女座是如何穿越太空的。
  • 歐洲天文學家公布銀河系3D地圖,發現:我們的地球正朝黑洞前進
    不僅如此,我們整個恆星系在大家長太陽帶領下,也在圍繞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旋轉,速度大約為220公裡/秒,如此神速也要2.5億年才能繞行一周,上次處在同一位置時,地球上還是恐龍橫行的中生代。最近,科學家根據歐洲航天局蓋亞太空探測器的數據,創建了銀河系3D地圖。該探測器自2013年以來一直在掃描恆星,發現銀河系不是一張切面,而是有厚度,地球也正在朝黑洞前進,日近一日。
  • 星座漫遊——人馬座(射手座,Sagittarius)
    人馬座人馬座位於天蠍座以東,摩羯座以西、天鷹座以南,銀河系中恆星十分密集的區域,是黃道星座之一。星座中散落著很多星雲,星團等天體,還包括我們銀河系的中心。人馬座中有15個梅西耶天體,是所有星座中最多的。人馬座的最佳觀測時間:7月、8月,位置在東南象限。人馬座主要恆星的信息:天淵三(人馬座α),藍白色主序星,亮度4.0等,距離地球182光年。
  • 距離地球1.3萬光年!形成於80億年前!銀河系發現最大恆星團
    近日,加州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發現,銀河系中應該還有其他文明,只不過它們在數十億年前就已經滅絕了。科學家發現在距離地球1.3萬光年的位置距離了大量的恆星,它們形成於80億年前,這些恆星數量佔據銀河系中恆星數量的絕大部分,在80億年前,這裡也是銀河系中最大的恆星團集聚地。
  • 英國天文學家公布銀河系最詳細的地圖
    來自英國的天文學家利用歐洲航天局(ESA)蓋亞空間觀測站收集的數據,繪製了一張由近20億顆恆星為一顆銀河系的新地圖。 劍橋大學的專家領導了20億顆恆星的宇宙地圖集的創建,他們相信這些地圖集可以揭示我們的星系是如何誕生的,以及在遙遠的將來會發生什麼。 詳細的地圖是根據歐空局蓋亞飛行任務的最新數據繪製的,該任務有兩顆衛星距離地球93萬英裡,測量整個銀河系恆星物體之間的距離。
  • 《流浪地球》裡的那些超級科技:半人馬座 星 C,真的是我們流浪的...
    作為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系統,半人馬座 α 星離太陽只有 4.37 光年的距離,自然被科學界列為尋找 " 新家園 " 的首要目標。與此同時,這個恆星系統非常奇特——和太陽系不同,半人馬座 α 星是一個三星系統,也就是由 3 顆恆星組成的系統,這種獨特的現象,也成為不少科幻創作靈感的來源,比如大名鼎鼎的《三體》、《變形金剛》裡的賽博坦星球以及《阿凡達》的潘多拉星,都和此處有關。
  • 銀心黑洞距離地球更近,為何卻遭「冷落」?科學家給出3點理由
    這是一張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這個直播發布會在美國華盛頓、中國上海、中國臺北、智利聖地牙哥、比利時布魯塞爾和日本東京等全球六地同步發布,以英語、漢語、西班牙語和日語發布。說實話,黑洞這個詞對於我們人類而言一點都不陌生,但是對它的了解卻不多。1968年,美國天文學家惠勒在一個報告中首次提出了這個詞,但是它到底是怎樣的存在,科學家最後通過數學公式推導出來了。
  • 《流浪地球》裡的那些超級科技:半人馬座α星C,真的是我們流浪的...
    作為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系統,半人馬座α星離太陽只有4.37光年的距離,自然被科學界列為尋找「新家園」的首要目標。與此同時,這個恆星系統非常奇特——和太陽系不同,半人馬座α星是一個三星系統,也就是由3顆恆星組成的系統,這種獨特的現象,也成為不少科幻創作靈感的來源,比如大名鼎鼎的《三體》、《變形金剛》裡的賽博坦星球以及《阿凡達》的潘多拉星,都和此處有關。
  • 半人馬座驚現擁有三個「太陽」的行星
    原標題:半人馬座驚現擁有三個「太陽」的行星 歐洲南方天文臺7日說,天文學家在半人馬座發現一顆擁有三個「太陽」的行星,一個現實版的「三體世界」。   這顆行星名為HD 131399Ab,形成僅1600萬年,距離地球約320光年,溫度約580攝氏度,質量相當於4個木星。這是目前利用直接成像技術發現的溫度最低、質量最小的系外行星之一。
  • 地球圍繞太陽旋轉,太陽系圍繞銀河系旋轉,銀河系繞什麼轉?
    由於宇宙中存在萬有引力,各種天體都會圍繞其中心的母體旋轉,地球的母體是太陽,因此地球圍繞太陽旋轉已經成為一個非常常識。地球圍繞太陽旋轉如上所述,宇宙中任何物體都有一個中心,太陽系也不例外,作為地球的母星系,太陽系也圍繞其中心旋轉,這個中心是銀河系的中心,簡稱銀心,為什麼太陽圍繞銀河系的中心旋轉?
  • 史上最全銀河系地圖出爐
    ,包含18億個天體的位置、距離和相對運動的詳細信息,還有距離太陽100秒差距(326光年)範圍內的30多萬顆恆星。通過這幅地圖,人們可以更清楚地認識自己在宇宙中的坐標。帶著「全面描繪銀河系」的使命,蓋亞太空望遠鏡於2013年12月發射升空。這臺價值10億美元的望遠鏡在距離地球約150萬公裡的第二拉格朗日點軌道上運行。在那裡,地球引力和太陽引力達到平衡,天空景象也能一覽無餘。蓋亞每分鐘可以測量大約10萬顆恆星,每天可以測量8.5億個天體,兩個月可以把整個天空掃描完畢。
  • 《流浪地球》《三體》的共同目的地,為何半人馬座α星這麼火
    半人馬座α星是一顆三合星系統,中文名叫做南門二,這是目前已知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系統,也是目前來說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在這個星系中有三顆恆星,半人馬座阿爾法星A與半人馬座阿爾法星B是一對雙星,構成一個較穩定的雙星系統,第三顆恆星阿爾法星C是一顆紅矮星,也叫做比鄰星。
  • 史上最清晰的銀河系3D地圖來襲
    4月25日,歐洲宇航局(ESA)的「蓋亞」項目(Gaia mission)公布了首張銀河系的全3D地圖。這份地圖的資料庫中囊括了近17億顆恆星的位置,以及其中約13億顆恆星的顏色、速度、運動方向和距離信息。這些信息如同一部生動的電影,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和廣度描繪了銀河系。它所包含的區域大小是之前類似項目的1000倍。
  • 水星與太陽的距離已經達到極限了嗎?銀河系中還有更近的距離
    引言:縱觀太陽系中所有行星的位置分布,最靠近太陽的星球地表溫度高得十分可怕,最遠離太陽的行星也低得十分可怕。但是水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並不是銀河系的極限,銀河系中還有比這更近的距離。距離是一個很奇妙的概念,它在科學理論上描述的是兩個物體之間的相對位置,在語言上有時候被用來傳達情感。我們都聽說過「距離產生美」的說法,這條隱形的法則在人際交往中時常奏效。不僅如此,這條法則在宇宙中也同樣適用,這充分表現在宇宙天體之間都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即使太陽的引力再大,它也無法將消除與所有行星的距離。
  • 刷新銀河系「認知」!第一個精確的3D地圖曝光,地球或出現扭曲
    作者:文/羅兆春在科學中,人類對於銀河系的定義還是挺模糊的,到底銀河系是個什麼模式,科學家們其實也並不知道。科學家們對這個「圖像」的出現也算是意想不到的,對於DECADES來說,最初部分科學家對銀河系的認識,它可能更像「薄餅」一樣穩定而平坦,但是一項令人震驚的新研究為這一理論增添了一種「扭曲」,改變了我們對銀河系初始情況的認知,科學報告指出,這種彎曲的形狀是由銀河系巨大的恆星內盤旋轉產生的極端力量引起的。
  • 新行星「獵手」瞄準半人馬座阿爾法星
    科技日報北京6月16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導,新行星「獵手」——「半人馬座α系統內的近地天體」(NEAR)探測儀器已於5月23日開始運作。NEAR是安裝在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VLT)上的熱日冕儀,旨在於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系統——半人馬座阿爾法星內尋找潛在宜居的外星世界。半人馬座阿爾法星距太陽約4.37光年,由3顆恆星組成,其中A星、B星類似太陽,形成名為「半人馬座阿爾法AB」的二元系統;C星名為「比鄰星」,是一顆小而昏暗的紅矮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約4.2光年)的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