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天文學家公布銀河系3D地圖,發現:我們的地球正朝黑洞前進

2020-12-18 譯眼看世界

據英國太陽報12月4日報導,俗話說得好,坐地日行八萬裡,也就是人在赤道隨著地球自轉,人本身就已每日移動4萬公裡,約合8萬裡。不僅如此,我們整個恆星系在大家長太陽帶領下,也在圍繞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旋轉,速度大約為220公裡/秒,如此神速也要2.5億年才能繞行一周,上次處在同一位置時,地球上還是恐龍橫行的中生代。最近,科學家根據歐洲航天局蓋亞太空探測器的數據,創建了銀河系3D地圖。該探測器自2013年以來一直在掃描恆星,發現銀河系不是一張切面,而是有厚度,地球也正在朝黑洞前進,日近一日。

歐洲航天局的科學家們希望,該地圖將為我們賴以維生的銀河系之運作,提供新鮮的研究思路,也能進一步幫助天文學家測量加速度,測算出自從宇宙啟動以來、我們的時空已經膨脹到了多遠。

儘管還不完整,這張地圖已經涵蓋了18億顆恆星,足以讓所有天文愛好者拍案稱奇。歐洲航天局公布地圖之餘,並附贈了了一段令人著迷的短片,從其中我們能觀察恆星如何這條牛奶路(milk way)星系中運動。據估計,整個銀河系恆星總數約在1000億到4000億顆之間。

歐空局說:「新數據使天文學家追蹤到了大量信息,從銀河系中心到太陽系所在的銀河系邊緣,各種不同年齡的恆星和年輕恆星。「計算機模型預測,新星不斷誕生,銀河系的星盤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大。現在的數據包括100億年歷史的古老碟片的遺蹟。銀河系中一些恆星可能跟宇宙本身一樣古老,宇宙的年齡估計在137-138億年之間,而銀河系的年紀也在136億年左右。

此前,有日本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說地球與銀河系中心黑洞的距離,比以前公認更接近。新的3D地圖為此背書。1985年,當時估計地球到該名為射手座A *的銀心黑洞距離27,700光年。新地圖的距離數據是25,800光年。儘管近了不少,但地球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靠近吞噬星球的黑洞,大家並不需要擔心。

相關焦點

  • 英國天文學家公布銀河系最詳細的地圖
    來自英國的天文學家利用歐洲航天局(ESA)蓋亞空間觀測站收集的數據,繪製了一張由近20億顆恆星為一顆銀河系的新地圖。 劍橋大學的專家領導了20億顆恆星的宇宙地圖集的創建,他們相信這些地圖集可以揭示我們的星系是如何誕生的,以及在遙遠的將來會發生什麼。 詳細的地圖是根據歐空局蓋亞飛行任務的最新數據繪製的,該任務有兩顆衛星距離地球93萬英裡,測量整個銀河系恆星物體之間的距離。
  • 地球速度比想像中更快,更靠近銀河系的黑洞
    根據日本的天文學家VERA對星系的一項新調查顯示,地球移動的速度比想像中更快,離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更近。但是不用擔心,我們的星球是安全的!
  • 新的銀河系地圖表明,地球更靠近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
    看來地球已經放錯了地方。根據銀河系的新地圖,太陽系的位置不是我們想像中的位置。它不僅更接近銀河系中心,還更接近中心的超大質量的黑洞Sgr A *, 它的軌道處在一個更快旋轉速度的軌道上。沒什麼可擔心的。
  • 史上最清晰的銀河系3D地圖來襲
    全球天文學家終於等來了他們朝思夜想的「信息海洋」。4月25日,歐洲宇航局(ESA)的「蓋亞」項目(Gaia mission)公布了首張銀河系的全3D地圖。這份地圖的資料庫中囊括了近17億顆恆星的位置,以及其中約13億顆恆星的顏色、速度、運動方向和距離信息。這些信息如同一部生動的電影,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和廣度描繪了銀河系。
  • 雙語閱讀:銀河系是彎的!天文學家繪製三維地圖
    天文學家通過追蹤遍布銀河系的數千顆大的脈動變星,繪製出了迄今為止最精確的銀河系地圖。從地圖上看,由無數恆星組成的星系盤並非扁平,而很明顯是彎曲的、扭曲的。研究人員於上周四公布了一張銀河系的三維地圖,其中包括太陽在內共有1000多億顆恆星。這張地圖全面展示了銀河繫結構:由四個大的螺旋型枝節和一個條狀的核心區域組成的星系盤。
  • 為什麼我們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暗淡而有的黑洞明亮?
    但是,如果是問天體物理學家,有的會說黑洞就是黑的,有的會說黑洞是宇宙中最明亮的物體之一。這是為什麼呢?比如我們所觀察到的我們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就比較暗淡,然而所觀察到的其它黑洞卻又相當明亮。比如下圖是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中心的黑洞的觀察結果。比如下圖是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的模擬顯示的極其明亮的黑洞照片。
  • 黑洞吞噬範圍小 地球離它更近一步也無妨
    銀河系新地圖顯示,地球與銀心黑洞距離比1985年數據要小12月7日,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在阿貝爾2261(Abell 2261)星系團中,發現了因2個星系併合,而產生的2個超大質量黑洞併合事件的線索。研究人員推測,阿貝爾2261星系團中心的星系包含著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堪比宇宙中已知的一些最大質量的黑洞。
  • 天文學家首次在銀河系發現地球大小的流浪行星
    天文學家首次在銀河系發現地球大小的流浪行星 2020-11-09 0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NAOJ發布銀河系新地圖:地球跟人馬座A的距離比想像中更近
    據外媒報導,由日本國家天文臺(NAOJ)繪製的一幅銀河系新地圖顯示,地球螺旋運動的速度比想像中更快,其距離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距離比之前認為的要近2000光年。1985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宣布,地球距離這個名為人馬座A*的黑洞有27700光年。
  • 黑洞要來了?距離6000光年,小型黑洞正飛向地球!
    導讀: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它無時無刻不在吞噬各種物質,一旦被黑洞「盯上」,幾乎所有的天體都難逃厄運!而最近,科學家發現,銀河系中心的巨型黑洞可能正在吞噬地球!星系中心的巨型黑洞雖然科學家們無法通過光學儀器發現黑洞的存在,但卻可以通過黑洞與周圍物質之間的作用來發現黑洞!
  • 史上最全銀河系地圖出爐
    圖片來源 歐洲航天局網站綜合編譯 胡文利據英國《自然》雜誌報導,當地時間12月3日,歐洲航天局根據蓋亞太空望遠鏡提供的數據繪製了一幅「史上最全面」的銀河系地圖,這幅地圖對太陽系的鄰居們進行了全面普查
  • 為什麼黑洞那麼亮?為什麼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如此暗淡?
    黑洞,宇宙中引力最大的天體,以至於光也無法逃脫,也就是人類根本無法觀測到黑洞。但是任何一位天體物理學家,他們都會說黑洞是宇宙中最明亮的物體之一,這發生了什麼?但是奇怪的是,我們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沒有達到應有的亮度,這又是為什麼呢?
  • 天文學家確定銀河系中央神秘天體
    原標題:天文學家確定銀河系中央神秘天體   或為雙子星形成的穩定天體   凱克天文望遠鏡觀測到的G2(中心位置) 圖片來源:Andrea Ghez, Gunther Witzel   本報訊自從被發現正處在即將與銀河系中心特大質量黑洞發生碰撞的過程中
  • 天文學家發現宇宙殺手的最佳證據:一個被稱為「中等質量」的黑洞
    天文學家發現了宇宙殺手的最佳證據:一個被稱為「中等質量」的神秘的黑洞,它撕裂了一顆離它太近的任性的恆星,從而暴露了它的存在。黑洞的質量大約是太陽的5萬倍,比位於大型星系核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數百萬或數十億倍太陽質量)要小,但比大質量恆星坍縮形成的恆星質量黑洞要大。
  • 新的銀河系地圖顯示地球超大質量黑洞比之前認為的近2000光年
    日本國家天文臺的科學家們最近繪製了一張新的銀河系地圖,地圖顯示地球距離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比之前認為的要近2000光年。研究人員還發現,地球圍繞黑洞運行的速度比之前的估計要快。1985年,國際天文學聯盟宣布,地球距離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名為人馬座A*)有27700光年。然而,日本研究人員利用射電天文學項目 "VERA "進行了長達15年的分析,發現地球距離其25800光年。研究還發現,地球的繞行速度比之前認為的快了7公裡/秒。研究人員明確表示,額外的速度並不意味著地球突然一頭扎向黑洞,新發現只是給出了一個更好的銀河系模型。
  • 天文學家發現新宇宙巨型結構,銀河系也屬於其中的一部分!
    在天文學家看來宇宙中的星系看似雜亂無章實則是受某種規則制約的,而且發現宇宙中的星系都在一張巨大的網絡中運行,同時這張巨大的星系網也圍繞著宇宙的中心進行環繞,對於宇宙的中心在哪裡以及中心是什麼目前還無法確定,目前天文學家通過對星系運行數據分析,可能發現了一個從未定義過的新宇宙結構體,
  • 3D地圖揭曉銀河系真正形狀,星盤並非扁平而是扭曲的
    天文學家透過追蹤數千個遍布銀河的大脈衝星,製作出銀河系目前為止最準確的地圖,發現星盤並非如普遍所認為是扁平的,而是外形扭曲的。銀河系的3D地圖刊於期刊《科學》(Science),指出銀河系的恆星盤是由四個主要螺旋臂和一個棒狀核心區域組成。
  • 數十顆超速行星正急速飛往銀河系,真相究竟是什麼?
    如果一個星體系統離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太近,會是什麼景象呢?黑洞巨大的引力很可能會捕獲其中的一顆恆星。把另外的以每小時一百萬英裡甚至更大的速度拋走。雖然聽起來有點難以置信,但一些天文學家認為這個情形可以基本解釋銀河系中的二十多顆超高速星的源起。恆星們在銀河系的旋臂間交織穿行,如同交通高峰時期的車流。
  • 科學家觀測到蛇夫座黑洞大噴發,這是銀河系在打噴嚏?
    人類自通過望遠鏡觀測宇宙以來,看到了許多此前從未見過的廣闊世界,也看到了在銀河系中有數千億顆像太陽這樣的恆星,然而人類觀測到的宇宙依然非常有限,宇宙中許多事件依然還只是理論中存在,直到去年科學家首次拍攝到了黑洞的照片,首次證明了這個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真實存在,近日天文學家觀測到距離地球3.9億光年的銀河系中心的蛇夫座發生了一起罕見的宇宙事件——黑洞大爆炸
  • 科學家公布最詳細的銀河系3D地圖,還有30萬顆恆星的運行軌跡!
    銀河系是人類最熟悉的星系,科學家一直在嘗試描繪出整個銀河系的結構地圖,由於銀河系是一個較為扁平的螺旋狀星系,所有的觀測設備只能看到銀河系的側面情況,近日歐洲航天局(ESA)的蓋亞空間望遠鏡(Gaia)發布了最新的銀河系地圖,公布了至今為止最為詳細的銀河系3D地圖,其中至少包含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