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閱讀:銀河系是彎的!天文學家繪製三維地圖

2020-12-17 網易教育

Astronomers have created the most precise map to date of the Milky Way by tracking thousands of big pulsating stars spread throughout the galaxy, demonstrating that its disk of myriad stars is not flat but dramatically warped and twisted in shape.

天文學家通過追蹤遍布銀河系的數千顆大的脈動變星,繪製出了迄今為止最精確的銀河系地圖。從地圖上看,由無數恆星組成的星系盤並非扁平,而很明顯是彎曲的、扭曲的。

The researchers on Thursday unveiled a three-dimensional map of the Milky Way - home to more than 100 billion stars including our sun - providing a comprehensive chart of its structure: a stellar disk comprised of four major spiral arms and a bar-shaped core region.

研究人員於上周四公布了一張銀河系的三維地圖,其中包括太陽在內共有1000多億顆恆星。這張地圖全面展示了銀河繫結構:由四個大的螺旋型枝節和一個條狀的核心區域組成的星系盤。

'For the first time, our whole galaxy - from edge to edge of the disk - was mapped using real, precise distances,' said University of Warsaw astronomer Andrzej Udalski, co-author of the study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Science.

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華沙大學天文學家安德烈·烏達爾斯基說:「從星系盤的一端到另一端,我們第一次使用真實、精確的距離繪製了整個銀河系的地圖。」研究報告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Until now,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galaxy's shape had been based upon indirect measurements of celestial landmarks within the Milky Way and inferences from structures observed in other galaxies populating the universe.

到目前為止,人類對星系形狀的理解是基於對銀河系內天體標誌的間接測量,以及對宇宙中其他星繫結構的推斷。

The new map was formulated using precise measurements of the distance from the sun to 2,400 stars called 'Cepheid variables' scattered throughout the galaxy.

這幅新地圖是通過精確測量散布在銀河系中的2400顆「造父變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而繪製的。

'Cepheids are ideal to study the Milky Way for several reasons,' added University of Warsaw astronomer and study co-author Dorota Skowron.

「造父變星是研究銀河系的理想選擇,原因有很多,」華沙大學天文學家、研究報告的合著者多洛塔·斯考倫補充道。

'Cepheid variables are bright supergiant stars and they are 100 to 10,000 times more luminous than the sun, so we can detect them on the outskirts of our galaxy. They are relatively young - younger than 400 million years - so we can find them near their birthplaces.'

「造父變星是明亮的超巨星,其亮度是太陽的100到一萬倍,所以我們可以在銀河系的外圍探測到它們。它們形成的時間相對較短,不到4億年,所以可以在其發源地附近找到它們。」

The astronomers tracked the Cepheids using the Warsaw Telescope located in the Chilean Andes.

天文學家使用位於智利安第斯山脈的華沙望遠鏡追蹤造父變星。

These stars pulsate at regular intervals and can be seen through the galaxy's immense clouds of interstellar dust that can make dimmer stellar bodies hard to spot.

這些恆星有規律地發生脈動,可以透過星系中巨大的星際塵埃雲看到,這些塵埃雲會使較暗的恆星體很難被發現。

The map showed that the galaxy's disk, far from flat, is significantly warped and varies in thickness from place to place, with increasing thickness measured further from the galactic center.

這張地圖顯示,銀河系的星系盤遠非平面狀,而明顯是彎曲的,且各處厚度不一,距離星系中心越遠處越厚。

The disk boasts a diameter of about 14,000 light years. Each light year is about 6 trillion miles (9 trillion km).

銀河系星系盤的直徑約為1.4萬光年。每光年大約有6萬億英裡(9萬億公裡)。

The Milky Way began to form relatively soon after the Big Bang explosion that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the universe some 13.8 billion years ago.

銀河系是在大約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後不久開始形成的。宇宙大爆炸標誌著宇宙的起源。

The sun, located roughly 26,000 light years from the supermassive black hole residing at the center of the galaxy, formed about 4.5 billion years ago.

太陽形成於大約45億年前,距離位於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約2.6萬光年。

本文來源:中國日報網 責任編輯:鄭娟_NQ0738

相關焦點

  • 英國天文學家公布銀河系最詳細的地圖
    來自英國的天文學家利用歐洲航天局(ESA)蓋亞空間觀測站收集的數據,繪製了一張由近20億顆恆星為一顆銀河系的新地圖。 劍橋大學的專家領導了20億顆恆星的宇宙地圖集的創建,他們相信這些地圖集可以揭示我們的星系是如何誕生的,以及在遙遠的將來會發生什麼。 詳細的地圖是根據歐空局蓋亞飛行任務的最新數據繪製的,該任務有兩顆衛星距離地球93萬英裡,測量整個銀河系恆星物體之間的距離。
  • 新的銀河系地圖表明,地球更靠近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
    根據銀河系的新地圖,太陽系的位置不是我們想像中的位置。它不僅更接近銀河系中心,還更接近中心的超大質量的黑洞Sgr A *, 它的軌道處在一個更快旋轉速度的軌道上。沒什麼可擔心的。我們實際上並沒有接近Sgr A *,也沒有被吞噬的危險。相反,我們的銀河系地圖已經過調整,可以更準確地確定我們一直在的位置。
  • 600萬顆恆星移動呈蝸牛螺旋狀,天文學家:一星系曾與銀河系碰撞
    我們銀河系的歷史比以前想像的更加動蕩。天文學家發現,數億年前銀河系經歷了一次近距離碰撞,因此攪動了圓盤內數百萬顆恆星的運動。該研究本周發表在《 自然》雜誌上。從地球上看去,銀河系看起來是夜空中一條明亮的星河。
  • 天文學家公布迄今為止最精確銀河地圖
    不過,2020年12月7日,天文學家發布了迄今為止最為精確的銀河系3D地圖,這使得人們可以在自己的家中窺視銀河精妙的模樣。這張龐大的地圖來自於隸屬歐洲航天局(ESA)的「蓋亞」計劃。「蓋亞」於2013年在法屬蓋亞那的庫魯起飛,進入太空。至今,它仍在距離地球150萬公裡的拉格朗日2號點上運行。
  • 史上最全銀河系地圖出爐
    圖片來源 歐洲航天局網站綜合編譯 胡文利據英國《自然》雜誌報導,當地時間12月3日,歐洲航天局根據蓋亞太空望遠鏡提供的數據繪製了一幅「史上最全面」的銀河系地圖,這幅地圖對太陽系的鄰居們進行了全面普查
  • 史上最清晰的銀河系3D地圖來襲
    博科園:科學科普-天文學類通過歐洲宇航局的「蓋亞」號空間望遠鏡發回的最新數據,科學家繪製出迄今為止細節最為豐富的銀河系3D地圖,它所包含的17億顆恆星的信息將會使天文學家們忙碌數十年全球天文學家終於等來了他們朝思夜想的「信息海洋」。4月25日,歐洲宇航局(ESA)的「蓋亞」項目(Gaia mission)公布了首張銀河系的全3D地圖。這份地圖的資料庫中囊括了近17億顆恆星的位置,以及其中約13億顆恆星的顏色、速度、運動方向和距離信息。這些信息如同一部生動的電影,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和廣度描繪了銀河系。
  • 歐洲天文學家公布銀河系3D地圖,發現:我們的地球正朝黑洞前進
    不僅如此,我們整個恆星系在大家長太陽帶領下,也在圍繞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旋轉,速度大約為220公裡/秒,如此神速也要2.5億年才能繞行一周,上次處在同一位置時,地球上還是恐龍橫行的中生代。最近,科學家根據歐洲航天局蓋亞太空探測器的數據,創建了銀河系3D地圖。該探測器自2013年以來一直在掃描恆星,發現銀河系不是一張切面,而是有厚度,地球也正在朝黑洞前進,日近一日。
  • 一張由40萬顆大質量恆星組成的3D地圖,多虧了「蓋亞」衛星的拍攝
    在5年任務的實施過程中,該天文臺一直在研究總計10億個物體——包括了遙遠的恆星、行星、彗星、小行星、類星體等等——以創建有史以來最大、最精確的三維空間目錄。伴隨著2018年4月25日第二次蓋亞數據的發布,天文學家們對我們的星系有了一些意義深遠的發現。該發現是一張銀河系的3D地圖,它聚焦於OB恆星——銀河系裡最熱、最亮、質量最大的恆星。
  • 刷新銀河系「認知」!第一個精確的3D地圖曝光,地球或出現扭曲
    根據科學最新報導,我們可能對銀河系的認知又要「刷新」了,科學家們對銀河系製作出了「第一個精確的3D地圖」,這個地圖是什麼樣子呢,根據銀河系繪製的結果顯示出,它表現出了一個奇怪的翹曲形狀,證明了我們銀河系實際上是扭曲的。
  • 1億8700萬像素的銀河系新地圖
    這個團隊日前完成了一項用 APEX 望遠鏡大面積觀測星系(ATLAGAL)的壯舉,這給我們帶來了銀河系的一個全新的形象。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個最新繪製的銀河系地圖比我們之前看到的任何銀河系地圖要大 4 倍。
  • 南京大學和美國哈佛-斯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的天文學家協作,繪製出迄今為止在科學上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
    該團隊用甚長基線幹涉(Va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技術精確測量位於銀盤上近200個大質量恆星形成區的距離和自行,得到銀河系旋臂的結構、太陽系的位置以及它繞銀河系中心旋轉的速度,繪製出尺度為10萬x 10萬光年的全新銀河繫結構圖。
  • 銀河系的三維視圖
    在我們的銀河系中,有大約2000億個太陽以及大量的氣體,其中一些氣體是恆星誕生的原料。這些氣體聚集在緊湊的塊狀物中,但也會出現延伸的分子雲。天文學家利用智利的Apex亞毫米望遠鏡深入銀河系平面,測量星際介質。他們以前所未有的精度研究了銀河系內部區域的冷分子氣體的分布情況。
  • 地球速度比想像中更快,更靠近銀河系的黑洞
    根據日本的天文學家VERA對星系的一項新調查顯示,地球移動的速度比想像中更快,離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更近。但是不用擔心,我們的星球是安全的!
  • 天文學家剛剛繪製了100萬個以前未知的星系
    在使用無線電波對南方天空進行的最詳細的調查中,天文學家已經在銀河系之外繪製了大約一百萬個以前未被發現的星系。快速ASKAP連續測量(或RACS)已將CSIRO的澳大利亞SKA探路者射電望遠鏡(ASKAP)測量得出的星系牢牢地置於國際天文學星圖上。
  • 銀河系中有多少顆星星?
    因此,天文學家使用以下一些技術進行估算。銀河系的結構根據觀察,天文學家知道銀河系是一個禁止的旋渦星系,其寬度約為100,000光年。在銀河系外的景色將顯示一個中央凸起,周圍有四個手臂,兩個大臂和兩個小臂。銀河系的主要武器被稱為英仙座和射手座。太陽位於兩個較小的馬刺之一,被稱為獵戶座臂。
  • 迄今為止最詳細的銀河系3D地圖包含近20億顆恆星
    據外媒CNET報導, 歐空局蓋亞天文臺收集的新信息提供了迄今為止最詳細的銀河系地圖。該項目的地圖現在包括近20億顆恆星,它幫助該機構追溯銀河系的歷史。 「新的蓋亞數據有望成為天文學家的寶庫,」歐空局蓋亞項目副科學家Jos de Bruijne在一份聲明中說。
  • 南京大學和哈佛大學合作繪製出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
    該團隊用甚長基線幹涉(Va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技術精確測量位於銀盤上近200個大質量恆星形成區的距離和自行,得到銀河系旋臂的結構、太陽系的位置以及它繞銀河系中心旋轉的速度,繪製出尺度為10萬x10萬光年的全新銀河繫結構圖。
  • 重大的突破,天文學家繪製了100萬個以前不為人知的星系
    天文學家已經繪製出銀河系以外大約100萬個以前未被發現的星系,這是迄今為止利用無線電波對南部天空進行的最詳細的觀測。快速連續測量系統(簡稱RACS)已經把CSIRO的澳大利亞SKA探路者射電望遠鏡(簡稱ASKAP)牢牢地放在了國際天文學地圖上。過去的觀測需要數年才能完成,而ASKAP的RACS觀測只用了不到兩周就完成了,打破了之前的速度記錄。收集到的數據使圖像的靈敏度提高了五倍,細節也增加了一倍。
  • 100億年前,銀河系吃了蓋亞星系
    圖解:這是藝術家對蓋亞-恩塞拉多斯星系(Gaia-Enceladus)和銀河系(the Milky Way)融合的印象。在西班牙拉古納大學天體物理學家卡梅·加拉爾Carme Gallar帶領下,他和一些研究人員利用了歐洲航天局蓋亞空間觀測站的測量數據,該觀測站於2013年發射,專門用於繪製恆星的位置地圖,達到的精度前所未有。
  • 事實證明:銀河系的磁場比地球弱幾千倍!那它有什麼作用?
    不久前來自澳大利亞科廷大學和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的一組天文學家一直在研究銀河系的磁場,最後他們發表了最全面的銀河系磁場三維測量目錄。該團隊與歐洲無線電望遠鏡LOFAR(即低頻陣列)合作。LOFAR的工作頻率在250兆赫以下,它由許多天線組成,分布在歐洲1500公裡的範圍內,其核心在荷蘭。